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

王陽明認為,一個人在學習上若不勤奮努力,其根本原因往往在於志向不夠堅定。

在王陽明的哲學體系中,學習不僅僅是對外在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內在精神的修煉。他認為,學習應該是一種自覺、自發的行為,是對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因此,所謂“不勤”,不僅僅是指外在的懶惰,更是指內在精神的懈怠。這種懈怠源於對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對學問的價值認識不足,或者是對自我完善的渴望不夠強烈。

在王陽明看來,志向的堅定與否,直接關係到學習的勤奮程度。一個人的志向,即其人生的追求,是驅動其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

如果志向不堅定,那麼在學習的道路上,就容易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干擾,從而導致學習的不勤奮。

此外,志向的堅定也體現在對學問的敬畏上。如果一個人對學問缺乏敬畏之心,對知識的價值視而不見,那麼他的學習動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學問之道,貴在持之以恆,勤奮不懈。如《論語》所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需要時常溫習,不斷積累。

《荀子·勸學》亦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取得成就。

僅僅依靠勤奮是不夠的,一個人若要真正在學問上有所成就,還必須具備堅定的志向。

《大學》開篇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裡的“至善”,便是學者的終極志向。有了這樣的志向,學者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畏艱難。

一個人若志向不堅定,就容易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便立刻放棄,或是在面對誘惑時分心。反之,若志向堅定,就會自覺抵制各種干擾,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志向堅定者,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最終成就大業。

現代社會,資訊爆炸,誘惑繁多,很多人在求學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他們或是因為志向不堅定,而難以抵擋各種誘惑;或是因為缺乏勤奮,而難以在學問上有所建樹。

此時,“凡學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便如同一劑良藥,提醒我們要堅定志向,勤奮學習。

作為新時代的求學者,我們要在立志高遠的同時,保持勤奮學習的態度,不斷積累知識,提升自我。這樣才能在求學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實現自已的人生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不斷追求進步。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抵制各種誘惑,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確保自已在求學的道路上,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

張載為天地立心

北宋時期的哲學家張載,以卓越的學識、堅定的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成為後世學人敬仰的楷模。

張載,世稱橫渠先生,生於北宋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幼聰穎過人,對天地萬物充滿好奇與敬畏。他深知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透過勤奮學習,才能洞察天地之奧秘,理解宇宙之真諦。因此,他立志要成為一名學識淵博、志向高遠的學者。

為了實現這一志向,張載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不斷吸收各種知識。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天文地理,他都用心鑽研,力求精通。他的書房裡堆滿了書籍,他常常廢寢忘食地閱讀、思考,不斷拓寬自已的知識領域。

張載並非一味地埋頭苦讀,他認為學習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積累,更是一種精神的提升。他注重實踐與思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透過觀察自然、瞭解社會來深化對學問的理解。

張載常常獨自一人漫步在自然之中,聆聽風聲、水聲、鳥鳴,感受大自然的韻律。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他的感性認識,也激發了他對天地之道的深刻思考。

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張載逐漸形成了自已獨特的哲學思想。他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豪言壯語,表達了他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對人類命運的關切。

張載認為,人應該透過學習和修養,來提升自已的精神境界,從而與天地萬物相和諧、共生共榮。

為了傳播自已的學說,張載創辦了關中學派,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等人共同推動了北宋時期學術的繁榮。他不僅在學術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社會實踐中,積極踐行自已的理念。

張載關心民生疾苦,積極參與社會改革,努力為生民謀求福祉。他的學說和思想在當時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人只有志向堅定,勤奮好學,才能洞察天地之奧秘、理解宇宙之真諦,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學習挑戰。很多人卻沉迷於娛樂,短影片大行其道,明星八卦充斥著網際網路,他們或許擁有短暫的快樂,但卻失去了長期成長的可能。

其實,學習是一種人生使命,我們應該像張載一樣,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勤奮學習、不斷進取。這樣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無阻、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當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望張載那堅定而執著的背影時,我們會深深感受到他所傳達的那份對學問的熱愛、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對人類社會的擔當。這份精神將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追求卓越,在人生的道路上,書寫屬於自已的精彩篇章。

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