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人這一輩子,要想活得開心,過得順暢,須處理好兩個關係:一是與物的關係,二是與人的關係。

處理好與物的關係,就是要知道,人生的一切煩惱,歸根到底就是在“得到”和“得不到”之間徘徊。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處理好與人的關係,就是要做到,內心寧靜安詳,行為中正平和。以不變應萬變,從容面對一切。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內心寧靜安詳、行為中正平和呢?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此心不動,不是心如止水,更不是心如死灰,而是在任何情況下,內心都能守得住一個“中”,保持中正平和。

隨機而動,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投機取巧,而是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這個“中”,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不是平庸,平庸是和稀泥,沒有原則;中庸也不是折中,折中是模稜兩可,沒有立場。

中庸之道,其實就是一種平衡之道,一種不走極端、恰到好處的做人做事之道。

中庸之道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真誠是天道的法則,做到真誠是人道的法則。天生真誠的人,不用勉強做人就能達到真誠,這是天賦的本性;後天努力學做真誠的人,選擇善行努力實踐,這就是人道。

真誠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處世的基石。有了真誠,才能有感通,有了感通,才能處理好與物的關係,與人的關係。

如何才能做到真誠呢?關鍵就是要守住一個“中”,任何時候都能做到“發而皆中節”,也就是恰到好處。

恰到好處,說難很難,說易也易。關鍵就是兩個字:一是“度”,二是“權”。

先說“度”。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我們常說“過猶不及”,任何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比如,我們講“愛”,愛一個人,愛到八分最相宜,剩下兩三分愛自已。如果你百分之百地愛對方,不留一點愛給自已,那你很快就會失去自我。

一旦失去自我,你的付出在對方眼裡就可能變成了一種壓力,一種束縛,一種糾纏。這樣的愛,還能叫做愛嗎?

再比如,我們講“努力”,努力很重要,但過度的努力就是毀滅。一個人如果不顧身體,不顧家庭,不顧一切地拼命努力,即使最後取得了成功,那又怎麼樣呢?他的身體垮了,家庭散了,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恰到好處才是最好的。那麼這個“度”怎麼把握呢?這就需要我們運用好一個字:“權”。

權,就是權衡、權變。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萬事萬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面對不斷變化的情況,我們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這就是權變的智慧。

權變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投機取巧。權變是一種實事求是、靈活應變的處世哲學。它要求我們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比如在工作中,我們既要遵守規章制度,又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各種問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既要真誠待人,又要根據對方的性格喜好,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這些都是權變智慧的體現。

總之,“度”和“權”是相輔相成的。把握好“度”,就能做到恰到好處;運用好“權”,就能做到靈活應變。這樣,我們就能在處理與物的關係、與人的關係時遊刃有餘、從容不迫了。

當然,“此心不動,隨機而動”並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處世態度,而是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智慧。

它要求我們在保持內心平靜的同時,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這樣我們才能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願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君子:內心平和而不隨波逐流,行為中正而不偏不倚;在順境中保持謙遜謹慎,在逆境中堅守信念不動搖。

姜子牙:垂釣渭水,待時而動

姜子牙,名望,又稱太公望,是周朝的開國元勳,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韜略家。

在姜子牙早年,他雖滿腹經綸,卻未得重用,只能以垂釣為生。可是他並未因此沉淪,而是保持內心的平靜,相信自已的才華終有施展之地。

姜子牙在垂釣渭水期間,雖然生活清貧,但是他並未因此抱怨或放棄。他深知自已的價值,也相信自已的才華終將得到認可。

姜子牙透過垂釣這一行為,不僅磨練了自已的意志,也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同時他也在觀察天下大勢,思考如何將自已的才華用於國家大計。

當週文王姬昌尋訪賢才時,姜子牙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遇。他透過一番深談,成功地說服了姬昌,使其對自已的才華深感欽佩。

於是,姬昌拜姜子牙為師,並尊稱他為“太公望”。姜子牙終於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興周滅商,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姜子牙在得到姬昌的賞識後,並未急於炫耀自已的才華。他深知時機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已的責任重大。

因此,他一方面繼續積累知識,提升自已的能力;另一方面則密切關注時局的變化,為周朝的建立做好充分的準備。

當商朝內部矛盾激化、民不聊生時,姜子牙果斷地提出了滅商興周的戰略計劃。他憑藉自已的智慧,成功地輔佐周武王打敗了商朝軍隊,建立了周朝。

姜子牙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面對挫折時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同時也要善於觀察和分析時局的變化,靈活應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