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村子裡也沒動靜,母子二人推著破獨輪車去往了鎮上,到地方時已經有不少攤販了。

“等有錢了一定要在鎮上盤個鋪面。”張世傑心中嘀咕道,他可不想起早貪黑的趕路,如今天氣暖和時還好說,到了冬天可是要遭大罪的。

“大叔早上好!”

張世傑與賣竹筐的男子打了聲招呼。兩家的攤位挨著,禮多人不怪。

“小娃娃,你的煎餅果子味道很不錯,上次吃完後我便一直在回味。”男子笑著說道。

張世傑收拾著攤位,手上不停歇,笑嘻嘻回道:“那是當然,等會兒熱好鍋,先給您攤一張,多加顆雞子,給三文錢就行了。”

“哈哈哈!好!祝你發大財。”男子哈哈一笑,這個小娃娃還挺會做生意的。

張母也是一副笑臉盈盈的模樣,自己兒子嘴甜腦子轉的快,以後一定會有大出息的,等有了錢一定要讓他去讀書。

熱好鍋後,張世傑兌現了承諾,給賣竹筐的男子先攤了一張,並且多加了顆雞蛋。

“嗯!真好吃,加一顆雞子後果然更香了,這次的鹹菜丁也比上次的要好吃。”賣筐男子一邊大口吃著一邊誇讚道。

張世傑聞言微微一笑,一切盡在預料之中,等下次再買就更香了,他打算做雜糧煎餅。

太陽出來了,趕集的人也多了起來,各家攤販也開始賣力地吆喝了起來,很是熱鬧。

“新來的?交二十文錢。”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漢來到煎餅攤。

張世傑一愣,他沒聽說要交攤位費啊?

“請問這位大哥,交什麼錢?”

張母不敢與人說話,張世傑只好自己去問。

“攤位費啊!你們外來的想擺攤就要交錢。”大漢兩眼一瞪,模樣很兇,語氣也不善。

張世傑笑嘻嘻說道:“大哥,我們是富水村的,也算是清泉鎮人,不算是外來戶。”

大漢有些不高興,把手伸出來說道:“廢什麼話?不交錢就滾蛋,在這裡老子說了算。”

“大哥,我們還沒有開張呢!哪裡有錢交?”張世傑把小拳頭握緊,這傢伙明顯就是來收保護費的,自己年紀還小,要不然的話真想讓他吃上一拳。

“沒錢?沒錢就滾蛋,我數三聲要是不走,你這些東西就給老子留下來吧!一……二……三。”大漢很快數完了數,就要上手去拿走食材。

“二狗子,你小子膽肥了,敢在這裡撒野?”

張世傑與母親正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聲音響起,原來是上次買過煎餅的那位白髮老者,他的手上還挎著一個籃子。

大漢聞言後一扭頭,臉色立馬變了樣,他恭恭敬敬的給白髮老者作揖行禮:“先生!”

“哼!我可不敢稱一聲先生,你以前跟我讀過書,但我沒有把你教好,不配這一聲先生。”白髮老者冷聲道。

“這……”

之前還飛揚跋扈的大漢頓時有些緊張起來,古時候的人講究尊師重道,連皇帝都要遵守,他一個小小百姓就更不能胡來,況且!這位教出來的弟子不少,混得好的也有,有幾個還是做官的,知縣老爺見了都要客客氣氣,他惹不起啊!

“先生息怒,弟子知錯,弟子這就滾蛋。”大漢把腰彎下,大禮拜過後就要離開時,卻被老者叫住:“這個小娃娃是我親戚。”

大漢點頭如搗蒜:“弟子明白!弟子明白!”

白髮老者揮了揮手,大漢連忙灰溜溜的跑了。

張世傑心中很感激,沒想到這個老頭還是位老師呢!

“小娃娃,我這次要的多,來十張煎餅果子!”白髮老者轉頭笑眯眯的對張世傑囑咐道。

“十張?您老吃得了這麼多嗎?”張世傑有些好奇。

老者哈哈一笑:“老朽自然是吃不了這麼多的,是要帶走的,家裡人聽說後都想嚐嚐,上次你準備的食材有些少了。”

張世傑懂了,回頭客帶新客,生意就要這麼做才能火起來。

“這次您放心好了,食材帶的多,一定讓您滿意。”說完後,張世傑讓母親給老者拿了一個小板凳坐下,十張煎餅需要一點時間。

老者也不客氣,笑眯眯的坐下等著。

過路的百姓聞到香味後也圍了上來,其中還有不少回頭客。當得知是這位先生在等著後,眾人也規規矩矩排起了隊。

張世傑手上不停,額頭上也有了白毛汗,儘管有些手忙腳亂,但攤煎餅的程式不能少,絲毫馬虎不得,火候要到位,醬料要給足刷勻。

過了一會兒,十張煎餅終於是攤好了。

張母把攤好的煎餅用新鮮竹葉包好,然後放在了老者攜帶的籃子裡。

老者數出五十文錢遞給了張母,張世傑則是又數出了二十文還給了老者。

“大叔,之前多虧了您,我們也不能忘了這份恩情,這次就收您一個成本價就行了。”張世傑笑嘻嘻的解釋道。

白髮老者先是一愣,然後哈哈一笑:“小娃娃,你還挺會做人,那好,老朽這次就得了你便宜,你們母子二人不易,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張世傑點了點小腦袋:“嗯!”

白髮老者心滿意足的帶著煎餅走了,接下來,張世傑和張母就忙碌了起來。

眾口難調,有的人要多刷些茱萸豆醬,有的人要多些鹹菜丁,還有的人想多加一顆雞蛋,之前的都好說,加一顆蛋就要多收他二文錢,這是煎餅界的規矩。

集還沒散,攤煎餅用到的食材便已經是空了,沒吃上的客人鬥有些遺憾。

“三日之後我們還來,您早些來就行,我記住了您的容貌,下次給您攤大些。”張世傑安慰道。

有了張世傑這句話,客人心裡也高興,就連隔壁的攤販們都誇讚張世傑會經營。

這次賣的不少,收的錢也多些,母子二人打算回家再數,如今還是採購食材要緊。

上次買回家二斗白麵,大約有二十四斤左右,除了家裡人吃的,炸了四斤面的薄脆,這次一共帶來了十五斤麵糊。

他攤的煎餅大些,一斤面最少出七張煎餅,十五斤面就是大約一百零五張煎餅,按照一張煎餅五文錢計算,拋去白髮老者和隔壁攤販的友情價,五百文是有的。

當然了,他算的只是加了水的麵糊,要是用十五斤乾麵加上水,還能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