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山搖了搖頭,看著晁對又嘆了口氣繼續問道:“唉,還是脫不了隋陽隱閣的關係,晁兄,你剛剛說的這位天刑會的三候護法大雨時行是與墨苦情又有什麼關係,難道他還有什麼後人在世嗎?”

晁對點了點頭:“墨苦情有個師妹與其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可是後來為了師門利益,礙於師命墨苦情娶了以暗器著稱的金蜂堂堂主的嫡女,也正是因為此次聯姻,墨苦情才研製出了相思夢。可是此時師妹已經有了身孕,墨苦情不忍辜負派人送師妹遠走他鄉,後來產下一子取名念苦也就是大雨時行。念苦九歲時墨苦情被墨家清理門戶,這師妹既怕墨家斬草除根,又想要給墨苦情報仇,於是帶著小念苦投入了天刑會。”

“殺人滅口,那這魏旭之死也與天刑會脫不了干係。”

“怕是如此,由此可見對方實力不弱啊,連魏旭這等高手都可以隨時捨棄。”

“何止不弱簡直就是逆天,怕也只有隋陽皇帝能有這實力了,移山房、內侍局、天刑會好傢伙來勢洶洶啊,難道隋陽皇帝這是要違背承諾?”

“不好說,不過不太像是皇帝所為,排山倒海獅子搏兔一擊而競全功才是他的秉性,斷不會如此隱晦,再說國師狄炯之也不會聽之任之,怕是下面有人為惡。”

“殺人滅口,這是有何等秘事怕魏旭洩露,看來這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不論如何,我等更當小心應對。老七,二孃哪裡可有什麼扎眼的外來人麼?”文千山問道。

“據二孃說內侍局還有兩人落店,隋陽大儒有文中子之稱的楊桐老夫子也在店,還有個可能是佛家子弟的年輕後生,其他就沒什麼了。”

“明天老三和老四去老店時帶上小太監,連同店裡的兩個一起送出去,告訴他們下次再來,就別回去了。牛角窩那邊,月娥走一趟打聲招呼,這些時日就不要再留人了。楊老夫子在這個時候來水牛渡卻沒有進鎮找鴻儒必有其原因,不用太過在意,至於那個像是佛家子弟的年輕人多留意一些便是。”

“如此被動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新暮雪低聲說道。

“當下也只好見招拆招了,就這樣吧,老七你們幫道福把魏旭葬了吧,不管怎樣入土為安,散了吧!”

眾人離去後屋內只剩文千山、新暮雪和晁對三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都這麼多年了,不知這次又是託了哪位的福,想起我等這些殘兵敗將?晁兄,移山房的搜山犬是怎麼回事?”

晁對笑笑:“看出來了?”

文千山苦笑一聲:“移山房的搜山犬怎麼可能不認得你,怕是從進入移山房開始就被灌輸晁兄你的豐功偉績了吧,竟然還膽大到跟蹤你回到鎮上,這也太明顯了吧?”

“還好千山你和暮雪不是外人,事關重大,我和移山房這點淵源,切記不可洩露。正月年節時間,皇宮出了大事,皇帝的決斷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事關文興鎮,費文矩無奈之下只能派人傳信,這兩隻搜山犬是廣陵道的諜子,就是專門來傳信的,不曾想路上遇到”了內侍局的人,對方也認出了他們的身份,一路盯梢,也虧得他們聰明老到,跟蹤我來到鎮上,這不就把信送到了麼。”

“皇宮出了何事能讓費文矩如此緊張?”

“正月初三,移山房一個在金翅衛當班的看家犬在正心殿發現了懶龍香的燃燒痕跡,巧合的是這看家犬還是個用藥的行家裡手,又正好識得這懶龍香的香灰和氣味。弒君這是多大的事呀?看家犬不敢遲疑立即上報,結果這看家犬的屍體第二天一早被內侍局淨房收夜香的小太監給發現了,說是醉酒失足跌落在御河溺斃的。皇帝卻沒有龍顏大怒,只是下詔命刑部、大理寺、金翅衛三部會審,內侍局監審,限時百日破案,就再沒了下文,不急不緩,按部就班,隱閣和移山房卻都沒有參與其中,這就讓費文矩寢食難安,聖心難測呀,不管怎麼說,那死的畢竟是移山房的看家犬,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懶龍香可是咱們文興鎮的不傳之秘,莫名其妙的出現在正心殿,費文矩更擔心的還是咱們要對皇帝下手。思前想後就去找狄炯之,狄炯之給他的回覆是解鈴還須繫鈴人,於是就傳信給我,詢問懶龍香是其一,另外也不乏警告之意,還是希望我等不要讓他難做。”說完晁對從袖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文千山,文千山看罷又拿給新暮雪。

“哼,懶龍香的確是文興鎮的屠龍秘藥,可別忘了當年隋陽皇帝是怎麼登上皇位的,小周帝奉天禪讓可曾少了懶龍香的功勞,狄炯之的太極術如今玩的可是愈發老到了,不過這也不能怪費文矩有些事他確實不知道。”新暮雪把信還給晁對說道。

“晁兄,那要如何回覆費文矩?”文千山問道。

“發生了這樣的事不管皇帝怎麼處理,都說明隋陽朝內部沒那麼穩固,我們是靜觀其變還是要錦上添花把水攪得更渾,此事關係重大,千山,我看得請兩位老祖拿主意了。”

“也只好如此了。”

老牛山東起桐柏西接鍾南綿延千里,大小山峰七十二座,與水陽江山水相依,芭蕉峰在其中並不突出,只因形似芭蕉而得名。天剛矇矇亮,仲陵走在去往芭蕉峰的山路上,兩側群山起伏,壁立千仞,風景秀麗。山路蜿蜒崎嶇,天寒地凍極不好走,而去往靈寶觀的信徒香客卻著實不少,熙熙攘攘扶老攜幼,滿臉虔誠,絡繹不絕。跟隨著眾香客行至峰頂,便看到一座道觀,制式宏偉,山門牌樓三路五樓形制古樸,門頭懸著一塊豎匾藍底金字寫著“靈寶觀”,兩側立柱上刻有硃紅大字的楹聯:天有靈化,神用不測,則廣覆無邊;地有眾寶,濟養群品,則厚載萬物。

行至觀內,三進位制的院落,簡樸而不失典雅,前殿為靈官殿,正殿居中,道舍在後院。前殿右側是碎石鋪就的小路通往正殿,左側石碑林立,頗有幾分氣勢。院內植有松柏鬱鬱蔥蔥,靈官殿殿前的空地頗為寬闊,正中位置設有石制的香爐寶鼎,鼎內香火旺盛香菸渺渺,穿過靈官殿,就是正殿,正殿坐於臺基之上,兩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後帶廊,懸山式灰瓦頂,後壁中間開隔扇門,可以通往後院。正殿殿內正中卻並未供奉三清聖像,僅供靈寶天尊,兩側有護法四帥分立左右,覆海有帷幔垂下,道音繞樑,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