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在遊戲裡賺到錢,沈說很鬱悶。
想到系統還要休息,覺醒時間未知,沈說更鬱悶了。
整個人喪氣的坐在電腦前的樣子被沈建輝看在眼裡,就腦補出“兒子失戀了”的畫面。
沈建輝放下公文包,走到面前的時候,沈說才回過神。
“爸,你回來啦。”沈說連忙起身,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起身。
“嗯,你什麼時候到家的?”沈建輝換下工作服問道。
“下午兩點半到的。”沈說如實回答。
“今天沒上班?”沈建輝坐到沙發上,看沈說的電腦螢幕,螢幕上還顯示著遊戲,沈建輝微微皺了皺眉。
“沒,下午和領導請假了,票不好買,就搶了張中午的站票。”沈說撒了個謊。
“哦,這樣……怎麼現在還玩起遊戲了?”沈建輝指指筆記本螢幕問。
“就偶爾放鬆放鬆。”沈說把筆記本拿回自己身邊,退出遊戲,他要是告訴老爸自己每天在遊戲裡賺一兩萬塊錢,沈建輝是打死都不信的。
到時肯定會回懟沈說一句:遊戲這麼好賺錢,所有人乾脆都別上班了!
見沈說關閉了遊戲,沈建輝點點頭,掏出一支菸點上,“你媽和你說了吧,今晚去你二伯家吃飯,斌子的暖房酒。”
“說了,爸,我們是不是該過去了?”沈說看看時間,已經五點四十了。
“不急,我抽完這支菸就走。”沈建輝在吞雲吐霧,“你現在抽菸嗎?”
沈說連連擺手,“沒有,我不抽菸的。”
說著還張開嘴給沈建輝看,“你看,我都沒有煙漬。”
“不抽菸好,你老子我是戒不掉了。”沈建輝滿意兒子的態度,“但你在外面,有時需要應酬,酒也要適量,酒大傷身。”
“嗯,知道了。”沈說會喝酒,而且酒量還不淺,這個沈建輝是知道的。
說話間,馬豔芳的電話打來了,催促兩人快點,馬上要開席了。
父子倆結伴向沈說的二伯家走去。
沈斌的暖房酒就在他家門口的酒樓辦的,從沈說家過去,走路十分鐘的樣子。
一路上,父子倆一前一後,遇到熟人打個招呼,老鄰居看到沈說回來,紛紛誇讚這孩子有出息了,在南江掙大錢。沈說皮笑肉不笑的應著,其實尷尬的要死。
可能是要到國慶節的原因,原本略顯蕭條的小縣城人也多了起來,七天假期,很多在外打工或求學的人都回來了,讓小縣城多了幾分生氣。
沈說在路上還碰到了兩個以前的同學,相互寒暄了幾句,又各自向不同的方向離開。
小縣城就是如此的小,遇到熟人的機率比選擇題選錯答案的機率還高。
到了酒樓,親友們基本已經到齊了。沈說看見二伯沈建昌和二哥沈斌在招呼著客人落座,就上前打了個招呼。
“什麼時候回來的?”沈斌攬著沈說的肩問。
“下午。”沈說回攬住沈斌的肩說,“恭喜啊斌哥,新郎官看起來就是意氣風發!”
沈斌捋了捋頭髮,一甩頭,“那還用說,小說(yue),今天一定吃好,明天就麻煩你了。”
“斌哥你這麼說就見外了哈。”沈說佯裝板起臉。
“對,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沈斌拍拍沈說的背,“你先坐,我去招呼一下其他客人。”
“好,你忙你的,我不會做客的。”沈說說著走向老爸沈建輝所在的那桌,坐到了他的旁邊。
暖房酒其實就是男方把走得近的親屬聚在一起吃飯的過程。意思就是告訴大家,我家孩子明天就要結婚了,大家該出人出人,該出力出力,給孩子的婚禮辦的漂亮一些。
沈說所在的這桌還有大伯、小姑一家,他爸是家裡的老三。
大伯沈建齊有一兒一女,目前都已成家,兒子沈林比沈說大七歲,今年剛好三十,娶了個本地媳婦,有個上幼兒園中班的女兒。女兒沈曼今年二十八,去年剛出嫁,夫家在皖城,離皋城很近,說是明天回來。
小姑家只有一個女兒,名字很好聽,叫洛錦繡,人如其名,很清秀的一個女孩子。在皋城縣中上高三,因為學業壓力比較重,學校規定上晚自習,沒參加今晚的暖房宴,只有小姑和小姑父來了。
沈說是老沈家年輕一輩中最有學習頭腦的,南江大學的學歷可謂金字招牌,沈建輝為此常常感覺與有榮焉。
提起沈說,誰都要豎一個大拇指,這時沈建輝就會接上一句“沈說,我兒子”。
所以,沈說一坐下,眾人的目光都聚到他身上了。沈說一一叫了人,顯得很有禮貌。
“小說(yue)啊,現在畢業在南江工作啦?”大伯的問話。
“嗯。”沈說點頭。
“南江大城市,機會多,要努力。”大伯以一副過來人的口吻教導著,“今後在南江買房、娶媳婦,再把你爸媽接過去享享福。”
“嗯,我會努力的。”沈說重重的點頭。
“有一年沒見了,小說(yue)越長越挺拔,越看越帥氣了。”來自小姑的彩虹屁。
在這個家裡,小姑沈建芳是最會說好話的人。但沈說並不反感,因為小姑這人沒有壞心思,而且總是笑臉迎人。
“小姑你也是人生四十一枝花,我看你比花好看多了。”沈說也吹捧著自家小姑,這倆姑侄遇到一起就是一對活寶。
沈說不妨,被沈建輝敲了一下腦袋,“沒個正型!”
沈建芳被誇的咯咯笑,見沈說被敲,嗔怪道,“三哥,你打小說幹什麼,你家兒子你不心疼,我還心疼我侄子呢!”
沈建輝搖頭苦笑,自己這個小妹啊,從小就被家裡人寵壞了,現在竟然敢質問起做哥哥的不是了。我管自己兒子有什麼問題?不過今天大喜的日子,就隨他們去吧。
“錦繡妹妹呢?今天沒來嗎?”沈說問。
“上高三了,有晚自習,沒時間來呢,現在學習可緊張了。”沈建芳說,“她前段時間還提到你呢,說讓你給她傳授些應試技巧。”
“真快啊,錦繡妹妹都上高三了,明年就要高考了,有目標考哪裡了嗎?”沈說感慨著,並自動忽略了傳授應試技巧的事。
“那死丫頭和我們交流少,她那成績忽上忽下的,誰知道能不能考得上大學啊。”沈建芳提到女兒就想吐槽。
“大學肯定能考上的,你們要對她有信心。”沈說道,“明天她會參加二哥婚禮吧,我找時間和她聊聊。”
“會來的,她從小就聽你的話,你到時幫我多開導開導她。”沈建芳神秘兮兮的靠近沈說說,“我懷疑這丫頭可能談物件了,最近總抱著手機傻樂。”
沈說聽了小姑的話也有些吃驚,“不能吧?”
“我也希望不是。”沈建芳說,“反正你明天幫我旁敲側擊打聽一下,不是最好,如果是,我和你小姑父也好多關注,她一個女孩子家,我們不指望她能有多大出息,就希望她別吃大虧就行。”
“行,我明天一定找機會和錦繡妹妹聊聊。”沈說鄭重的說。
熱菜陸續上來,一家人開始動筷子。其實在場的四桌都是叔伯兄弟姊妹和孃家兄弟姊妹,大家都相互認識,相互敬酒也就成了常態。
敬酒的基本上是沈說父親那一輩的人在相互串桌,下面小輩之間的往來基本很少,也就同桌的同輩之間會相互喝上幾杯。
沈說陪大哥沈林喝了幾杯,兩人聊了聊最近的生活,其實主要是沈林在說,沈說聽著。他最近的生活不太如意,但又不好和親友們說實話。
畢竟大家都認為沈說是老沈家最有出息的一個。
沈說在親戚面前甩不掉自己的“偶像包袱”。
“大哥,二哥的媳婦是本地人嗎?”沈說問沈林。
“是啊,就縣城上的,好像還是縣中老師呢。”沈林酒量淺,已經有些上頭了。
沈說嘖嘖稱奇,二哥沈斌高中畢業就沒上學了,想不到找了個媳婦竟然是高中老師。
“那新娘子叫什麼?”沈說繼續問。
“具體叫什麼名我還真忘了,好像姓楊。”沈林回道。
沈說想,不會真的是司芊芊同學吧,那世界真的太小了,緣分也太奇妙了。
想到司芊芊,也不知道她現在吃晚飯沒有,這個學姐不僅長得漂亮,性格也開朗,為人善良,又好相處,沈說挺欣賞她的。
在這個看臉的社會,司芊芊這類女神是優質且稀缺資源,招人喜歡很正常,沈說承認他對人家有些心思,但自己現在無業遊民一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學歷在司芊芊面前也沒有任何優勢。再看她開得車,家裡條件估計也挺好,相比起自己的小縣城出身,真是方方面面的碾壓。
沈說有些洩氣,並在心裡告誡自己,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一次親友宴,本質上也是一次社交。
沈說吃的正歡,被自家小姑拉了起來。
“走,帶你去認個人。”
沈說丟下吃到一半的大蝦,“小姑你別拽我,我能走,你倒是讓我先擦擦嘴啊。”
沈建芳鬆開沈說,“你別墨跡,帶上酒杯。”
沈說跟上小姑的步伐,走到了另一桌,這桌的人,沈說基本不認識,只知道是二嬸孃家人。
“這是我侄子沈說。”沈建芳將沈說拉到前面,“沈說,這些都是舅舅舅媽姨娘姨父,快叫人。”
沈說懵逼了,他根本分不清誰是舅舅,誰是姨父,誰是舅媽,誰又是姨娘。自家小姑怎麼這麼不靠譜,帶他認什麼人啊,和他根本沒關係好吧。
心裡想的是一回事,但實際還是要給自家小姑面子的,沈說只得硬著頭皮把舅舅舅媽、姨夫姨娘都喊了一通,喊完都沒分清自己到底是對誰喊的。
沈建芳似乎對沈說的表現很滿意,笑著說,“我這侄子南江大學畢業,現在在南江的國企上班,各位看著是不是一表人才。聽二嫂子說她有個侄女也在南江,也是今年剛畢業,還沒談物件,有意撮合,說不定可以親上加親。”
沈說聽著小姑的話,不自覺的瞪大了眼睛,這是給自己現場相親來了!感受到眾人的注視,沈說臉騰的就紅了,此刻的他甚至有挖地三尺的衝動。
不能把自家小姑埋了,就把自己埋了。
小姑是個社牛,但好歹考慮下自家侄子社不社恐啊!提前打個招呼,也不至於如此尷尬。
沈說覺得自己待不下去了,想不到天不遂人願。
“年輕人的事,我們做長輩的不想多摻和。”席間一位濃眉大眼的中年人說道。
沈說覺得這才是做長輩該有的樣子。也不知道剛才叫的是舅舅還是姨父,一會兒得敬他一杯。
哪知那人話鋒一轉,又說道,“我看這小夥子不錯,精神,小瓊啊,你要也覺得合適,兩人就加個微信,以後你們年輕人自己聊。”
沈說收回自己的想法,這位長輩也不靠譜,沒看到你家晚輩臉紅的都能煮雞蛋了嗎!
這桌就一個年輕姑娘,沈說不至於認錯,中年人口中的“小瓊”應該就是那位紅臉姑娘。
沈說尷尬的想用腳趾摳地板,自家小姑還來助攻。
“人姑娘叫秦瓊,學師範的,是個小學老師,性子好,模樣也俊俏,要不試著處處?”
沈建芳說了一大串,沈說就記住了一個名字,一個姑娘家叫“秦瓊”,也不知道她爹媽怎麼想的,這物件不找個叫“尉遲恭”的,好像都鎮不住。
不過想想自己的名字,沈說覺得也沒啥了,同一個世界,同樣不靠譜的爹媽。
姑娘家畢竟臉皮薄,沈建芳就攢對著沈說去主動加人家的聯絡方式。沈說深呼吸幾口,不斷提醒自己忍住忍住,才沒有當場甩臉,最後不得不屈服於自家小姑的淫威,走過去加了秦瓊的微信。
驗證透過的一瞬間,沈說向人家姑娘點了點頭,藉口二哥沈斌找他有事,飛一般的逃離了現場。
邊走,沈說邊在想,這暖房酒吃的,怎麼像是鴻門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