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修窯製陶
穿越原始:種田爭霸做國王 紫菜蝦條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張山一大早肚子疼去拉完屎,就過來養殖場視察,山羊都在很安分的吃草,而那些養殖的雞也沒有亂撞籠子,看來馴養動物的進展還不錯。
谷馴拿著幾個大蚌殼從外面走進來,放在養殖欄裡面。
他抱怨地說:“族長,羊和雞關在裡面不能自己跑出去喝水,裡面又沒有盛水的工具,哎,我一天要跑好多次才行,都沒有時間去幹其他事情了。”
確實,養殖動物需要食槽、水槽,動物喝水是個大問題,現在族人自己喝水都要跑河邊去喝,別說是動物了,唯一可以裝水的工具就是那些河蚌的殼或動物的頭骨之類,但這些東西裝水量很少,而且使用時也不方便,沒有陶器,嚴重影響部落的發展!
話音落下,谷虎興奮的跑了過來。
“族長,找到合適的坑洞了!”
“好,帶我去看看!”
張山一行人離開部落,在部落後面的山腳下有很多雜草,谷虎扒開雜草,指著一個一米多寬的洞。
“族長,這個洞應該是動物挖的,你看行嗎?”
張山走近觀察,發現這個洞裡面有兩米深,而且是斜著進去的,若在洞口上方再挖個洞,應該可以修一個窯。
於是他趕忙找來石鋤、石斧等工具,把這個洞挖得更大一些,把那些不合理的地方也修一修,然後在洞口上方挖一個洞,剛好能穿入下面的大洞裡。
他在附近一溪旁,把泥巴和乾草和成草泥,用這些材料塗抹在洞壁,又撿來石頭砌洞口和砌上面的煙囪。
然後找來大量的柴草放裡面,一把火燒了,燒的過程中,裡面的煙都從煙囪裡冒出來,也就是說,裡面的熱力是從洞口一直傳到煙囪那邊的。
大火過後,洞壁變得很堅硬,就連砌的煙囪和洞口都變得很結實,這個燒窯就成了。
這個時候,谷豹也帶著好訊息過來找到了張山。
張山突然又覺得肚子痛想拉屎,於是拉完屎趕忙跟著過去。
在燒窯附近竟然還有一條小河。
谷豹在河邊挖了一坨泥遞給張山,並問這種泥合適不。
其實在這之前,谷豹找了十多種泥土,可都不符合張山的要求。
張山拿起這些泥土仔細的辨認,發現這種土的土質細膩,呈現灰白色,便覺得這是一種適合造陶器的黏土。
於是,他趕忙回部落,選了五男五女作為製陶隊伍。
再次來到河邊。
張山一邊講解陶泥的特性和製陶要領,一邊親自制陶。
他把泥挖出來,放在藤籃裡面,再一起放進水裡洗,把泥土裡面的石子和草木屑等雜質去除,因為這些雜質會影響陶器的質量,所以要認真挑揀。
再把這些泥放在水裡沉澱,讓泥土充分吸收水分,這樣在製作陶胚的時候就不容易產生氣泡,從而使得陶器不容易燒壞,提高燒陶的良品率。
沉澱完畢,再把這些泥放在陰涼處發酵,這個步驟叫醒泥,可以讓泥土之間的分子變得更加緊密,從而使得燒製出來的陶器更加堅硬。
醒完之後,這些便是上好的泥胚。
當然也可以忽略上面的步驟,但製作出來的陶器良品率低不說,還比較粗糙和不耐用。
得到泥胚,張山就開始手把手的教導人們,將這些泥造成碗、罐、杯、鍋等形狀,還有用來餵養動物的水槽與食槽,特別是羊用水槽,是一個很大的長方體,一次可以裝很多水。
製作完陶胚,可不能馬上放進去燒製,之前族人燒製陶器失敗,主要的原因除了不會制泥胚外,就是過早地進行燒製,使得沒有乾透的陶胚在燒製的時候受熱不均,從而出現開裂,甚至粉碎的現象。
所以,他們將這些陶胚放在陰涼處晾著。
而這段時間,他帶領狩獵隊在陶窯這裡,搭建了幾個木棚,給工人制陶、存放陶器與材料、存放木柴等
忙活完後,陶胚也晾乾了。
而張山也在外面找到一些半透明的石頭,應該就是石英,他把這些石英砸碎,與碳灰混合,再和上水製成釉料,在一些陶胚的表面塗上釉層。
等釉層幹了,就把陶胚放入燒窯裡面。
然後在窯中放進大量的柴草。
把窯洞口用石頭砌起來,留下一個缺口,把裡面的柴草點燃,再徹底封閉缺口。
這個時候,煙囪的煙越冒越多,窯裡面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人站在旁邊都能感到熱力,張山推算,這種熱量應該足夠把裡面的陶坯燒成好陶器。
兩日後,張山拉完屎,帶人來到這裡。
他摸了摸砌在洞口的石頭,已經完全感受不到熱量了,又跑到煙囪那邊,也沒有感受到有熱量,更沒有看到裡面著火,也就是說,裡面的的溫度降了。
於是他迫不及待地把洞口挖開。
一挖開,就看到裡面漆黑一片,地上堆放著很多木炭和灰燼。
他親自進去,搬出一個個陶器。
在陶器出窯的一瞬間,外面的族人竟然紛紛跪下來,表現得十分恭敬,這可把張山看得無語了,而那個巫老頭更是把圖騰石頭搬了過來,當場擺上野菜肉乾進行祭祀。
把所有陶器搬出來後,張山在清點數目時,發現只有一半是壞的,也就是說,這一批陶器的良品率還是很合格的。
張山命人把這些陶器,拿到溪邊清洗乾淨,他發現上了釉料的陶碗、陶鍋、陶杯等,表面都有一層玻璃質的膜,這就是釉層,有極好的防水性。
此時的族人,看到這些陶器後,個個非常激動與高興,谷部落現在有陶器了,而且還是自己造的。
特別是巫,他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族長髮明的這種陶器,竟然比陶部落的天神陶器還要好得多,一對比,陶部落的陶器果然是垃圾啊,難怪族長之前把那個破陶摔了也不心疼。
“族長,這東西還要嗎?”谷虎捧著一筐黑色的東西來到溪邊。
張山站起來一看,原來那些黑色的東西是木炭。
木炭是木柴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產生的,木炭的燃燒值更高,永續性更強,而且溫度更高,木炭除了可以用來取暖煮食外,還可以用來冶煉青銅器和鐵器。
“這叫木炭,以後燒製出的木炭都得收集起來!”張山高興的說道。
他又跑進窯裡仔細的觀察。
他發現這個窯除了可以用來燒陶器外,還可以用來制木炭,而且產生的灰燼就是草木灰,這東西可以做肥料,可惜部落人現在只會在野外刀耕火種,不懂精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