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會展中心的聽證廳穹頂垂落著水晶吊燈,折射出刺目的冷光。
陸明遠翹著二郎腿坐在聽證席角落,手中的鋼筆在會議記錄本上胡亂塗鴉,筆尖劃破紙張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當京城理工大學王教授將檢測報告重重拍在發言臺上,投影儀亮起青坪區智慧駕駛系統零漏洞的技術引數時,他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
“根據我們連續72小時的檢測,青坪區的新能源電池與智慧駕駛系統完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王教授推了推黑框眼鏡,目光掃過評委席,“某些無端指控,不過是紙上談兵。”
金霖爀站在展區模型旁,西裝筆挺,他的手指輕輕點著電池組的散熱結構:“歡迎各位專家隨時抽檢,我們的生產線24小時開放。”
他的視線與陸明遠相撞,後者慌忙低頭翻看檔案,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
最終投票結果宣佈時,陸明遠的鋼筆“啪嗒”掉在地上。7票贊成,2票棄權,0票反對——青坪區順利透過審查。會場上響起稀疏的掌聲,金霖爀與評審專家組團隊成員握手致意,而陸明遠攥著公文包,跌跌撞撞地擠出人群。
副廳長的轎車在雨夜中疾馳,擋風玻璃上的雨刷急促擺動,將路燈的光暈切割成碎片。
陸明遠縮在後座,彙報聲帶著顫抖:“表叔,這次是我們大意了……”
“閉嘴!”副廳長猛地捶在真皮座椅上,震得車載香薰劇烈搖晃,“趙副省長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現在整個省廳都知道我成了笑話!”他扯開領帶,脖頸漲得通紅,掏出手機翻出未接來電記錄,“你看看,連省長秘書都發訊息問這事!”
深夜的酒店套房裡,猩紅的地毯吸走了兩人的腳步聲。
副廳長對著落地鏡整理領帶,鏡面映出他扭曲的表情。手機鈴聲突兀響起,他深吸一口氣,按下接聽鍵:“趙副省長,您好……”
“收手吧。”電話那頭傳來沉穩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青坪區的專案是王省長點名要扶持的,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上面關注。”
副廳長握著手機的手指關節發白:“可是省長,青坪區越級上報……”
“夠了!”趙副省長打斷他,“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麼算盤?全國展會是展示我省實力的視窗,不是你斂財立威的戲臺。立刻撤銷整改要求,否則……”電話突然結束通話,忙音在寂靜的房間裡迴盪。
陸明遠湊上前:“表叔,趙副省長什麼意思?”
副廳長將手機狠狠砸在床上,絲絨被面陷出一個深坑:“他讓我停手!說青坪區是省長的‘心頭肉’!”他抓起桌上的威士忌酒瓶,仰頭灌下一大口,琥珀色的液體順著嘴角流下,“憑什麼?這產業園區的審批、撥款,哪一步不是我在掌控?”
陸明遠眼中閃過一絲陰鷙:“表叔,咱們不能就這麼認輸。趙副省長遠在省裡,京城的事,他鞭長莫及。只要我們卡著驗收報告不簽字,青坪區的裝置就通不過最終審查。”
副廳長盯著酒瓶上折射的光影,喉結滾動:“你是說……陽奉陰違?”
“聽證會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有十道關卡。”陸明遠掏出平板電腦,調出審批流程圖,紅色批註密密麻麻,“消防驗收、環保檢測、工商備案……隨便哪個環節拖延半個月,等展會結束,青坪區照樣竹籃打水一場空。”
副廳長的眼神逐漸變得兇狠,他抓起電話撥通號碼:“小陳嗎?青坪區提交的裝置安全報告有問題,立刻組織二次審查……對,要最嚴格的標準!”結束通話電話,他對著陸明遠獰笑:“趙副省長要我停手?我倒要看看,他能奈我何!”
窗外驚雷炸響,閃電照亮副廳長扭曲的面容。
展覽倒數第二天,也是九月第一天,京城會展中心的主通道人流如織,鎂光燈在各展區間明滅閃爍。
國家商貿部副部長林正國身著深灰色西裝,在幾位司長陪同下緩步前行,身後跟著十餘名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
他們的步伐看似隨意,卻精準地避開了省廳重點推薦的幾個展區,直到路過青坪區展位時,林正國突然駐足。
見到青坪區的工作人員沒有正式開啟展覽,而且圍坐在工作區不知道幹什麼,在一眾忙碌的展區曉得怪異,
"這是江城青坪區的新能源專案?"林正國的聲音不大,卻讓周圍空氣瞬間凝固。
主管汽車進出口貿易的張司長立刻上前,鏡片後的目光掃過展區的智慧駕駛沙盤和電池組模型:"林部,就是這個園區,在新能源電池技術上有突破性進展。"
金霖爀正在除錯全息投影裝置,聽到聲音轉頭,心臟猛地懸到嗓子眼。
他快步迎上去,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發出清脆聲響:"林副部長,各位領導好!我是青坪區汽車產業創新示範園區的金霖爀。"
林正國的目光落在展臺上的固態電池樣品上,伸手輕輕觸碰外殼:"聽說你們前幾天剛透過聽證會?"
他的聲音平淡,卻讓一旁的省廳隨行人員臉色驟變。
陸明遠躲在人群后,額頭上的冷汗順著脖頸滑進衣領。
"是的!"金霖爀挺直腰板,從展櫃抽出技術手冊,"我們的電池能量密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配套的智慧駕駛系統也透過了國家級安全認證。"他指著大螢幕上實時跳動的資料曲線,"這套系統已經在青坪區試執行半年,零事故率。"
主管產業園區發展的李司長湊近細看,突然指著角落裡的充電樁裝置:"這個雙向充電技術,能解決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完全可以!"金霖爀眼中閃過光芒,快步走到裝置前操作演示,"我們研發了微型儲能模組,透過錯峰充電降低電網壓力,成本比傳統方案低40%。"
林正國微微點頭,轉身看向隨行的司長們:"創新就是要解決實際問題。"他的目光掃過人群,落在面色發白的省廳副廳長身上,"有些地方總想著設卡,卻忘了基層才是創新的沃土。"
副廳長喉結滾動,想開口解釋卻被林正國抬手打斷。主管技術創新的王司長已經掏出手機:"金主任,把你們的合作方案發我郵箱,科技部有個新能源專項,或許能對接上。"
訊息像野火般迅速蔓延。
半小時後,青坪區展位被國內外企業代表圍得水洩不通。
德國車企代表漢斯舉著翻譯機,興奮地指著電池引數:"這個技術,我們柏林工廠需要!"
國內某新能源巨頭的採購總監直接展開合同:"先簽5000萬的訂單,後續再談深度合作。"
金霖爀站在展臺中央,汗水浸透襯衫後背,卻笑得格外暢快。
他瞥見人群外的陸明遠,後者正被幾個省廳同事拉到角落,臉色比展會外的霧霾天還要陰沉。
傍晚閉館時,青坪區團隊的簽約金額已突破20億。
金霖爀送走最後一批客商,癱坐在摺疊椅上,雙腿幾乎失去知覺。
辦公室主任小李抱著厚厚一摞合同衝進來:"金主任,商務部張司長說下週帶專家組去咱們園區考察!"
遠處,林正國的專車緩緩啟動。張司長望著後視鏡裡歡呼的青坪區團隊,輕聲道:"林部,您這步棋......"
"早就該敲打某些人了。"林正國望著窗外的暮色,手指有節奏地敲打著扶手,"青坪區的材料,是省長親自送到我桌上的。"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有些人總以為佔著山頭就能一手遮天,卻忘了,上面的風向早就變了。"
而此刻的省廳副廳長正蜷縮在酒店房間,對著手機裡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渾身發抖。
陸明遠跌坐在地毯上,手中的雪茄燒到盡頭,在羊毛毯上燙出焦黑的窟窿。
他們終於明白,自己面對的從來不是一個小小的園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