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千三百里長的揚子江,連線著三江,分別是漢陽江、潯陽江和揚子江。從四川一直流到大海,中間貫穿著許多地方,因此被稱為萬里長江。它分隔了吳楚兩地,在江心有兩座山:一座叫金山,一座叫焦山。金山上有一座寺廟,環繞山體而建,因此被稱為“寺裹山”;而焦山上的寺廟則隱藏在山凹之中,不露形跡,被稱為“山裹寺”。這兩座山矗立在江中,恰好位於楚尾吳頭,一邊是淮東的揚州,一邊是浙西的潤州,也就是現在的鎮江。
潤州城由方臘手下的東廳樞密使呂師囊把守江岸。他原本是歙州的富戶,因為向方臘進獻錢糧而被封為東廳樞密使。他年輕時曾讀過兵書戰策,擅長使用一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他手下統領著十二個統制官,被稱為“江南十二神”,一同協助他守把潤州江岸。這十二神分別是:擎天神福州沈剛、遊奕神歙州潘文得、遁甲神睦州應明、六丁神明州徐統、霹靂神越州張近仁、巨靈神杭州沈澤、太白神湖州趙毅、太歲神宣州高可立、弔客神常州範疇、黃幡神潤州卓萬里、豹尾神江州和潼和喪門神蘇州沈抃。
樞密使呂師囊統領著五萬南兵,據守在江岸。甘露亭下排列著三千多隻戰船,而江北岸則是瓜洲渡口,空蕩蕩的沒有什麼險阻。此時先鋒使宋江奉著皇帝的詔命征討方臘,兵馬戰船齊備,五軍諸將一同出征,水陸並進,船騎同行,已經抵達淮安,並約定在揚州集結。
宋江在帳中與軍師吳用等人商議:“此去揚子江不遠,江南岸就是敵軍把守的地方。誰願意先去探路一趟,打聽一下隔江的訊息,以便我們可以進兵?”有四員戰將都表示願意前往。他們分別是小旋風柴進、浪裡白跳張順、拼命三郎石秀和活閻羅阮小七。宋江說:“你們四人分成兩路:張順和柴進一路,阮小七和石秀一路,可以直接到金山和焦山上住宿打探潤州敵巢的虛實情況,然後回來揚州向我報告。”四人辭別了宋江各自帶了兩個隨從扮作客人取路先前往揚州。沿途的百姓聽說大軍來征討方臘都紛紛帶著家人搬到村裡去躲避了。四個人在揚州城裡分手後各自準備了一些乾糧。石秀和阮小七帶著兩個隨從前往焦山去了。
而柴進和張順也帶著兩個隨從將乾糧捎在身邊各帶一把鋒利快尖刀提了朴刀一行四人直奔瓜洲而來。此時正是初春時節天氣溫暖花香四溢。他們來到揚子江邊憑高望去只見滔滔江水翻滾著浪花和煙霧好一派江景啊!有詩為證:“萬里煙波萬里天,紅霞遙映海東邊。打魚舟子渾無事,醉擁青簑自在眠。”
柴進和張順兩人望見北固山下,一帶都是青白二色的旌旗,岸邊整齊地排列著許多船隻,而江北岸上卻連一根木頭都沒有。柴進道:“瓜洲路上雖然有房屋,但並無人居住,江上又沒有渡船,我們怎麼得知隔江的訊息呢?”張順道:“我們需要找一間屋子歇下,然後看我跳入水中,游到對岸的金山腳下,去打聽虛實。”柴進同意了這個計劃。
於是,他們四個人奔到江邊,看見一帶數間草房,但都是關閉的,推門也推不開。張順轉到側邊,撬開一堵牆,鑽了進去,看見一個白頭婆婆從灶邊站起來。張順詢問她為何不開門,婆婆回答說:“實不相瞞,如今聽說朝廷大軍來與方臘交戰,我們這裡正是風口浪尖。有些人家都搬到別處去躲避了,只留下我在這裡看屋。”張順又問婆婆家中男子漢去了哪裡,婆婆說去村裡看望老小了。張順表示他們有四個人要渡江過去,詢問是否有船可借。婆婆說船隻都被拘管過潤州去了,沒有船可借。但張順表示他們只需借宿兩日,並會給些銀子作為房錢,不會打擾婆婆。婆婆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只是提醒他們早晚可能有大軍來。張順表示他們有辦法迴避。
於是,他們開門進入屋內,倚了朴刀,放了行李,取出乾糧燒餅來充飢。張順再次來到江邊眺望江景時,看見金山寺矗立在江心之中,景色壯麗非凡。他心中暗忖:“潤州呂樞密必然時常到這山上來。我今夜就去走一遭,必定能打探到訊息。”
回來後他和柴進商量道:“如今我們來到這裡卻連一隻小船也沒有怎麼能知道隔江的情況呢?我今夜決定把衣服打拴了兩個大銀頂在頭上直赴金山寺去賄賂那些和尚討個虛實回來報告給先鋒哥哥。你就只在這裡等候我的訊息吧。”柴進囑咐他早去早回。
是夜星月交輝、風平浪靜、水天一色。黃昏時分張順脫下衣服只紮起一條白絹水褲兒把頭巾和衣服裹了兩個大銀拴縛在頭上腰間還帶了一把尖刀。他從瓜洲下水直赴江心而來。那水深不過他的胸脯他在水中行走如走旱路一般輕鬆。當他快到金山腳下時看見石峰邊纜著一隻小船。他扒到船邊除下頭上的衣包解了溼衣抹拭了身體穿上衣服坐在船中等待機會。此時潤州的更鼓正打三更天。
張順伏在船內觀察時只見上游一隻小船搖將過來。他看了覺得這隻船來得蹊蹺必有奸細在船上。於是他打算放船開去跟蹤那隻小船。但不想那隻船被一條大索鎖住了又無櫓篙可用。無奈之下張順只得又脫了衣服拔出尖刀再跳下江裡直赴到那船邊。船上兩個人只顧著搖櫓望向北岸並沒有注意到南邊的張順。張順便從水底下一鑽鑽到船邊扳住船舷把尖刀一揮將兩個搖櫓的都砍倒在水裡了。然後他早早地跳上了那隻小船。
那船艙裡鑽出兩個人來張順手起一刀就砍得一個下水去了另一個嚇得倒入艙裡去了。張順大聲喝道:“你是什麼人?從哪裡來的船隻?老實交代我便饒了你!”那人害怕地回答道:“好漢聽稟:我是此間揚州城外定浦村陳將士家的僕人奉命過潤州去拜見呂樞密獻上糧食並得到了批准。現在有一個虞候和我一起回來索要白糧米五萬石、船三百隻作為進奉之禮。”
張順問道:“那個虞候姓甚名誰?現在在哪裡?”吳成回答道:“虞候姓葉名貴,剛才被好漢你砍下江去的就是他。”張順又問:“你卻姓甚?叫甚麼名字?幾時過去投拜?船裡有什麼物件?”吳成一一回答道:“小人姓吳名成,今年正月初七日渡江。呂樞密直接叫小人去蘇州,見了御弟三大王方貌,領了號色旌旗三百面,還有主人陳將士的官誥,被封做揚州府尹,正授中明大夫的名爵,另外還有號衣一千領,以及呂樞密的一道札付。張順又問道:“你的主人家有多少人馬?”吳成回答道:“人有數千,馬有百十餘匹。他有兩個嫡親兒子,都非常了得,長子叫陳益,次子叫陳泰。”張順詳細詢問了吳成的來龍去脈,然後一刀也把吳成剁到水裡去了。
張順把船尾上裝了些東西,一路搖到瓜洲。柴進聽到櫓聲響,急忙出來看,見張順搖著船過來。柴進便問事情的經過,張順把前前後後的事情都詳細說了一遍。柴進非常高興,去船艙裡取出一包文書,還有三百面紅絹號旗,一千領雜色號衣,打成兩擔。張順說:“我還要去取衣服。”於是又把船搖到金山腳下,取了衣服、頭巾、銀子,再搖回到瓜洲岸邊。此時天色剛剛破曉,重霧籠罩著大地。張順故意把船砍漏,推入江中讓它沉了。然後他們來到婆婆的屋子,給了婆婆二三兩銀子作為答謝,兩個伴當挑了擔子,直接回揚州去了。
此時宋江的先鋒軍馬都駐紮在揚州城外。本州的官員設宴款待宋江等人,並迎接他們入城,在館驛內安頓下來。接下來的幾天裡都是設宴款待軍士們。等到宴席結束後柴進和張順在館驛內見到了宋江並詳細彙報了情況:“陳將士陳觀與方臘勾結早晚都會引誘賊兵渡江來攻打揚州。幸運的是我們在江中心遇到了他們併成功截獲了這些情報為主公立下了這件功勞。”宋江聽了非常高興便請軍師吳用商議如何制定計策使用什麼良策來應對當前的局勢。
吳用說:“既然有這個機會那麼奪取潤州城就易如反掌了。只要先抓住陳觀大事便可定。我們可以如此這般行事。”宋江說:“正合我意。”於是他們立刻開始行動起來。宋江喚來浪子燕青讓他扮做葉虞候又讓解珍、解寶扮做南軍士兵。他們打聽了去定浦村的路頭後解珍、解寶便挑著擔子帶著燕青一起出了揚州城取路直奔定浦村而去。
他們走了四十多里路終於來到了陳將士的莊前。只見陳家莊門口整整齊齊地站著二三十個莊客都穿著一樣的打扮。他們頭戴攢竹笠子上面鋪著一把黑纓身穿細線衲襖腰繫著八尺紅絹。腳下穿著牛膀鞋和獐皮襪護腳如綿。每個人都帶著雁翎刀手中提著鴉嘴槊看起來十分威武。
當下燕青改用浙江方言與莊客們打招呼道:“將士宅上有人在嗎?”莊客回答道:“客人從哪裡來?”燕青道:“我從潤州來渡江時走錯了路半天才找到這裡。”莊客聽了便帶他進入客房裡歇息並卸下擔子然後帶燕青到後廳來見陳將士。燕青下拜道:“葉貴參見將軍!”陳將士問道:“你從哪裡來?”燕青用浙江方言回答道:“請回避閒人我才敢對相公說實話。”陳將士道:“這幾個都是我的心腹人但說無妨。”
於是燕青便開始了他的表演他謊稱自已是呂樞密帳前的虞候葉名貴並編造了一套完整的故事來欺騙陳將士。他說自已正月初七日接到吳成的密書得知陳將士與方臘勾結的事情後呂樞密非常高興特意派他來送吳成到蘇州去見御弟三大王並傳達陳將士的意願。他還說三大王已經啟奏朝廷降下官誥封陳將士為揚州府尹並賜予了許多官爵和物資。現在吳成因為感冒風寒不能行動所以呂樞密特地派他來送官誥和文書並催促陳將士儘快準備糧食和船隻前往潤州江岸交割。
為了增加可信度燕青還取出了偽造的官誥和文書遞給陳將士看。陳將士看了之後大喜過望立刻擺上香案向南謝恩然後叫出自已的兩個兒子陳益和陳泰來與燕青相見。燕青又叫解珍、解寶取出帶來的號衣和號旗交給陳將士。陳將士非常高興便邀請燕青入坐一同宴飲慶祝。
燕青謙虛地推辭了一下,最終還是遠遠地坐了下來。陳將士叫人取來酒,舉杯勸燕青喝酒。但燕青推辭道:“小人因有戒律,不能飲酒。”然而,他還是讓陳將士和他的兩個兒子都喝了酒。原來,解寶已經偷偷地在酒裡下了迷藥。當陳將士等人都喝下酒後,便開始昏昏欲睡。
此時,燕青便起身說道:“我雖然不曾帶酒過江,但就借相公的酒和果品,來表達我的祝賀之意吧。”說完,他便斟了一大杯酒,勸陳將士滿飲此杯。接著又勸陳益、陳泰每人也飲了一杯。在場的幾個心腹莊客,也都被燕青勸了一杯酒。燕青一努嘴,解珍便悄悄出去,找到了火種,取出號旗和號炮,在莊前放了起來。此時,莊子的左右兩邊已經有頭領在等候了,他們一聽到號炮的響聲,就紛紛前來策應。
燕青見眾人都已經倒下了,便身邊掣出短刀,和解寶一起動手將他們全都割下了首級。這時莊門外也響起了鬨動聲,原來是十個好漢從外面打將進來。他們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九紋龍史進、病關索楊雄、黑旋風李逵、八臂那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喪門神鮑旭、錦豹子楊林以及病大蟲薛永。這些好漢都是前來協助燕青他們的梁山英雄。
門前的莊客們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快就被擊退了。而裡面的燕青、解珍和解寶也已經提著陳將士父子的首級走了出來。此時莊門外又有一彪人馬殺到,原來是朱仝、索超、張清、樊瑞、李忠和周通這六員官軍將領帶領著一千軍馬前來支援了。
他們很快就圍住了整個莊院,將陳將士一家老幼以及莊客們全都殺死了。然後他們開始檢查莊子裡的情況,在旁邊的港口裡停泊著三四百隻船,裡面滿滿地裝載著糧米。眾將領統計了一下數目後,立刻派人去向宋江報捷。
宋江聽到已經成功殺害了陳將士後,非常高興。他立刻與吳用商議接下來的進兵計劃。他們收拾好行李後辭別了總督張招討(可能是當地的地方官或軍事長官),然後率領著大隊人馬親自來到陳將士的莊上進行處理和善後工作。同時他們也開始分撥前隊將校準備上船出發,並且還派人去催促戰船趕快過來接應他們過江。
吳用又建議道:“我們應該選出三百隻快船來,並且在每艘船上都插上我們從方臘那裡繳獲來的旗號作為偽裝;再派遣一千名士兵穿上我們之前準備的號衣(也就是南軍的服裝)混雜其中;剩下的三四千人則穿著普通的衣服作為隨行人員。這樣在三百隻船裡面就可以埋伏下我們兩萬餘人的大軍了!另外我們還可以再挑選穆弘和李俊來假扮成陳將士的兩個兒子陳益和陳泰分別坐在兩艘大船上指揮排程;其他的船隻則分撥給其他的將佐來統領管理。”
第一撥船上由穆弘和李俊來管領,並且給他們每個人身邊都配備了十個偏將來保護他們安全並聽從他們的調遣。穆弘身邊的十個偏將是:項充、李袞、鮑旭、薛永、楊林、杜遷、宋萬、鄒淵、鄒潤以及石勇;而李俊身邊的十個偏將則是:童威、童猛、孔明、孔亮、鄭天壽、李立、李雲、施恩、白勝以及陶宗旺等人。
第二撥船上由張橫和張順管領。張橫的船上配置了四個偏將來協助,這四個偏將是曹正、杜興、龔旺和丁得孫。張順的船上同樣有四個偏將協助,他們是孟康、侯健、湯隆和焦挺。第三撥船則是由十員正將領隊,也分為兩船進發。這十員正將是史進、雷橫、楊雄、劉唐、蔡慶、張清、李逵以及解珍、解寶和柴進。這三百艘船上共計有大小正偏將佐四十二員一同渡江。
之後宋江等人把戰船裝載馬匹,以及游龍飛鯨等一千隻船,都打著宋朝先鋒使宋江的旗號,大小馬步將佐一併發船渡江。阮小二和阮小五作為水軍頭領,負責總體催督。這裡且不詳細說宋江的中軍渡江的情況。
再說潤州北固山上,哨兵看到對面的港口有三百多艘戰船一齊出港,船上插著護送衣糧先鋒的紅旗。南軍連忙報告給了行省。呂樞密聚集了十二個統制官,全都全副武裝,帶著精兵親自來到江邊觀看。他們看到前面的一百艘船先靠岸攏來,船上兩個領頭的和前後簇擁的人都穿著金鎖子號衣,一個個都是彪形大漢。呂樞密下馬坐在銀交椅上,十二個統制官分兩行把守住江岸。
穆弘、李俊看見呂樞密坐在江岸上,便起身行禮。左右虞候命令船停住,一百艘船一字排開拋下了錨。背後的二百艘船則乘著順風都趕到了,分別停靠在兩側,一百艘在左,一百艘在右,形成三均之勢。客帳司下船來詢問:“船是從哪裡來的?”穆弘回答說:“小人姓陳名益,我的兄弟叫陳泰。我們的父親陳觀特地派遣我們兄弟來獻納白米五萬石、船三百隻、精兵五千,來感謝樞密恩相的保奏之恩。”客帳司又問:“前日樞密相公派遣的葉虞候去了哪裡?現在在何處?”穆弘答道:“虞候和吳成都得了傷寒時疫,現在莊上養病不能前來。這是我們帶來的關防文書,在此呈上。”客帳司接了文書後上岸去稟報呂樞密說:“揚州定浦村陳府尹的兒子陳益、陳泰來納糧獻兵,並呈上了原帶去的關防文書。”
呂樞密看了文書確實是原領公文後傳下命令叫二人上岸。穆弘、李俊上岸後隨著二十個偏將都跟了上去。排列軍隊的人大聲喝道:“卿相在此閒雜人等不得靠近!”於是二十個偏將都停住了腳步遠遠侍立。穆弘、李俊則躬身叉手遠遠地站在一旁。過了好一會兒客帳司才引著二人過去參拜跪在呂樞密面前。呂樞密問:“你的父親陳觀為何沒有親自來?”穆弘回答說:“家父聽說梁山泊宋江等人領兵到來擔心賊人會下鄉騷擾所以在家坐鎮未敢擅自離開。”呂樞密又問:“你們兩個誰是兄長?”穆弘說:“陳益是哥哥。”呂樞密繼續問:“你們兄弟兩個曾經練過武藝嗎?”穆弘答道:“託您的福廕我們確實曾經訓練過。”呂樞密再問:“你們帶來的白糧是如何裝載的?”穆弘說:“大船裝載三百石小船裝載一百石。”呂樞密聽了之後說:“你們兩個來這裡恐怕有別的意圖吧!”穆弘趕緊辯解說:“我們父子一片孝順之心怎敢懷半點外意?”呂樞密說:“雖然你這麼說但我看到你們船上的軍漢模樣異常不由得讓人起疑。你們兩個就先留在這裡吧我差四個統制官帶一百名軍人下船去搜查如果有不該出現的東西決不輕饒!”
穆弘回答道:“小人此次前來,是希望得到恩相的重用,何必懷疑我們呢?”呂師囊正要點四個統制下船搜查,突然有探馬來報:“有聖旨到南門外了,請樞相上馬迎接。”呂樞密急忙上馬,吩咐道:“你們給我守住江岸,這兩個陳益、陳泰隨我來。”穆弘向李俊使了個眼色,等呂樞密先行離開後,他們兩人招呼了二十個偏將,隨即進入城門。
守門將校喝道:“樞密相公只讓這兩個領頭的進來,其他人等不得入內!”於是穆弘和李俊進去了,但二十個偏將都被擋在了城邊。
呂樞密到南門外接見天使,問道:“為何來得如此匆忙?”那天使是方臘的引進使馮喜,他悄悄對呂師囊說:“近日司天太監浦文英上奏道:‘我夜觀天象,發現有無數罡星進入吳地的分野,其中有一半黯淡無光,這預示著將有大禍臨頭。’天子特地降下聖旨,命令你緊守江岸。對於所有從北邊來的人,都要仔細盤問,如果發現形跡可疑的人,立即誅殺,不得停留。”呂樞密聽後大驚失色:“剛才那一班人我就十分懷疑,如今又得到這個訊息。請快到城中宣讀聖旨吧。”
馮喜和呂樞密一同到行省宣讀聖旨後,又有飛馬傳來訊息:“蘇州又有使者帶著御弟三大王的令旨到來。令旨上說:‘你前日關於揚州陳將士投降的報告不可輕信,恐怕有詐。近日我奉聖旨又得到司天監的報告,發現有罡星進入吳地的分野。你應繼續牢守江岸,我早晚會派人前來監督。’”呂樞密回應道:“大王也對此事非常掛心,下官已經奉旨行事。”他隨即命令部下嚴守江面,對於來船上的人一個也不許上岸。同時設宴款待兩位使者。
然而那三百隻船上的人等了半天卻沒有任何動靜。於是左邊一百隻船上的張橫、張順帶著八個偏將提著兵器上岸;右邊一百隻船上的十員正將也都拿著刀槍鑽上岸來。守江的南軍根本攔擋不住他們。黑旋風李逵和解珍、解寶率先搶入城中。守門官軍急忙出來攔截但李逵揮起雙斧一砍一剁就殺死了兩個把門軍官。城邊頓時喊殺聲四起解珍、解寶各挺鋼叉衝入城內與李逵等人一同發起猛攻。城門怎能關得住?李逵橫身在門底下尋人砍殺先前在城邊的二十個偏將也各奪了軍器加入戰鬥。
呂樞密急忙傳令讓部下牢守江面但此時城門已經被攻破了。十二個統制官聽到城邊的喊殺聲紛紛提動軍馬前來迎戰但史進、柴進已經率領三百隻船內的軍兵脫了南軍的號衣首先上岸船艙裡埋伏的軍兵也一齊殺上岸來。為首的兩個統制官沈剛和潘文得分別率領兩路軍馬來保城門但沈剛被史進一刀剁下馬去潘文得也被張橫一槍刺倒。眾軍混戰在一起那十個統制官都退入城門內去保護家眷了。
穆弘、李俊在城中聽到訊息後就在酒店裡奪得火種放起火來。呂樞密急忙上馬逃跑時幸好有三個統制官前來救應才得以逃脫。此時城裡已經火光沖天如同白晝一般瓜洲的宋軍望見火光也發了一彪軍馬過來接應。城裡四門混戰了很久之後城頭上終於豎起了宋先鋒的旗號。四面八方都是混戰的人馬場面十分混亂難以詳細描述。
江北岸早已有一百五十隻戰船靠岸,戰馬一齊被牽上岸。為首的十員戰將全副武裝登岸,他們是:關勝、呼延灼、花榮、秦明、郝思文、宣贊、單廷圭、韓滔、彭玘、魏定國。這十位正偏將領率領著二千軍馬,衝殺入城。此時,呂樞密剛剛大敗,帶著受傷的人馬直奔丹徒縣而去。
大軍奪得潤州後,迅速撲滅了城中的火勢,分兵把守四門,然後到江邊迎接宋先鋒的船隊。只見江面上游龍飛鯨般的船隻乘著順風,都已到達南岸。大小將佐迎接宋先鋒入城,預先出榜安撫百姓,點驗本部將佐,都到中軍請功。史進獻上沈剛的首級,張橫獻上潘文得的首級,劉唐獻上沈澤的首級,孔明、孔亮生擒卓萬里,項充、李袞生擒和潼,郝思文箭射死徐統。此戰奪得潤州,殺死四個統制官,生擒兩個統制官,殺死的牙將官兵不計其數。
宋江點驗本部將佐時,發現折了三個偏將,都是在亂軍中被箭射死、馬踏身亡的。這三個人是:雲裡金剛宋萬、沒面目焦挺和九尾龜陶宗旺。宋江見折了三將,心中煩惱,悶悶不樂。吳用勸道:“生死有命,雖然折了三個兄弟,但我們也奪得了江南第一個險隘州郡,何必煩惱傷身?我們還要為國家建功立業,且請放下這些煩惱,商議大事。”
宋江道:“我等一百零八人,天文所載,上應星曜。當初在梁山泊發願,五臺山設誓,但願同生同死。如今回京之後,誰想到先去了公孫勝等人,今日渡江又折了我三個弟兄。想起宋萬這人,雖然不曾立下奇功,但當初梁山泊開創之時,多虧了他。今日他卻成了泉下之客!”宋江傳令在宋萬死處搭起祭儀,列了銀錢等物進行祭祀。同時將生擒的偽統制卓萬里、和潼就地斬首瀝血享祭三位英魂。
宋江回到府中處理政務、支給功賞等事宜,並寫了申狀報捷。同時派人去請張招討前來商議後續事宜。沿街的死屍也被盡數收拾出城燒化,並將三個偏將的屍骸葬於潤州東門外。
另一方面呂樞密帶著折損大半的人馬退守丹徒縣,不敢再進兵,並派人向蘇州的三大王方貌求救。此時有探馬來報蘇州差元帥邢政領軍到來了。呂樞密接見邢元帥並詳細敘述了陳將士詐降導致宋江軍馬渡江的經過,並表示希望與邢元帥一同恢復潤州。邢政表示三大王因為知道罡星犯吳地特地派他領軍前來巡守江面,並表示要為呂樞密報仇雪恨。
次日邢政引軍前來恢奪潤州,而宋江在潤州衙內與吳用商議對策,決定派童威、童猛引百餘人去焦山尋找石秀、阮小七等人,並調兵出城來取丹徒縣。宋江點起五千軍馬由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花榮、徐寧、朱仝、索超、楊志等十員正將領兵前往丹徒縣迎戰邢政的軍馬。兩軍在路上相遇後各自排成陣勢準備交戰,其中關勝挺刀出馬與邢政展開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