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打了東平府後,收兵回到安山鎮,正準備返回山寨時,白勝匆匆趕來報告說:“盧大哥去打東昌府,卻連輸了兩陣。城中有個非常勇猛的將領,名叫張清,原是彰德府人,出身於虎騎,特別擅長用飛石打人,百發百中,人們稱他為‘沒羽箭’。他手下有兩名副將,一個叫龔旺,渾身上下刺著虎斑,脖子上還吞著個虎頭,擅長在馬上使用飛槍;另一個叫丁得孫,面頰和脖子上都有疤痕,擅長使用飛叉。盧大哥帶兵到那裡已經十天了,但一直沒有機會交戰。前天張清出城交鋒,郝思文出馬迎戰,打了沒多久,張清就假裝敗走,郝思文追去,結果被張清用一顆石子打中額頭,跌下馬來。幸好燕青及時用一弩箭射中了張清的戰馬,才救了郝思文的性命。我們因此輸了一陣。第二天,混世魔王樊瑞帶著項充、李袞,揮舞盾牌去迎戰,不料被丁得孫從肋窩裡飛出的標叉擊中,項充因此受傷,我們又輸了一陣。現在他們兩人都在船上養病。軍師特地派我來請哥哥你早點去救援。”

宋江聽了報告,嘆息道:“盧俊義怎麼這麼倒黴!我特地讓吳用和公孫勝去幫他,只希望他能成功打幾場勝仗,讓我們山寨也揚揚眉,誰想到又遇到了這麼厲害的對手。既然如此,我們所有兄弟都出兵去救援吧。”於是立即傳令,調動全軍。各位將領上馬,跟隨宋江直奔東昌府。

盧俊義等人接到宋江後,詳細講述了之前的情況,然後暫時安營紮寨。正在商議對策時,有小兵來報告說:“沒羽箭張清又來挑戰了。”宋江立即率領眾人出營,在平曠的野地上擺開陣勢。大小頭領都騎上馬,跟隨到門旗下。

宋江在馬上觀察對陣的情況時,看到張清的隊伍排成一字長蛇陣,五色旗幟飄揚。三通鼓響後,沒羽箭張清出馬。他頭戴茜紅纓頭巾,身穿錦衣繡襖,體形彪悍,狼腰猿臂。他騎著一匹青驄玉勒馬,側坐在雕鞍上,雙腳輕輕地夾著馬肚。他的葵花寶鐙振響著熟銅鈴的聲音,身後倒拖著雉尾。他手中的錦袋裡裝著石子,輕輕飛動就像流星一樣。他不需要強弓硬弩也不需要打彈飛鈴只要石子出手就能命中目標讓敵人喪命。

宋江在門旗下看到張清的英勇表現不禁大聲喝彩。張清在馬上蕩起征塵往來馳騁展示著他的武藝。這時門旗左邊閃出了花項虎龔旺他手執標槍慣於飛舞也是一位蓋世英雄。他的身上斑爛錦體脖子上吞著個虎頭形象十分威武。

這時,又見張清的隊伍中,右邊閃出了中箭虎丁得孫。他也有詩為證,詩中描述他虎騎奔波出陣,雙腮和脖子上都露著疤痕,人們稱他為中箭虎,手持飛叉的便是丁得孫。

三騎馬來到宋江的陣前,張清指著宋江大罵道:“你們這些水窪裡的草賊,敢來和我決一死戰嗎?”宋江問:“誰可以去迎戰張清?”旁邊的一個英雄聞言憤怒地躍上馬,手舞鉤鐮槍,衝出了陣前。宋江一看,原來是金槍手徐寧。宋江心中暗喜,認為徐寧正是張清的對手。

徐寧飛馬直奔張清,兩馬相交,雙槍並舉。然而,鬥不到五個回合,張清便假裝敗走,徐寧緊追不捨。張清左手虛提長槍,右手從錦袋中摸出一顆石子,突然轉身,瞄準徐寧的面門就是一石子。可憐的徐寧,被石子打中眉心,翻身落馬。龔旺、丁得孫見狀立刻來捉人,但宋江陣上人多,呂方、郭盛兩人騎馬持戟迅速將徐寧救回本陣。

宋江等人大驚失色,忙問:“還有哪位頭領願意出去迎戰?”宋江話還沒說完,馬後一將已經飛出,原來是錦毛虎燕順。宋江想阻止他已經來不及了,燕順已經衝出去接住了張清。兩人鬥了無數回合,燕順抵擋不住張清的石子,撥馬便走。張清緊追不捨,手取石子向燕順後心擲去,打在鏜甲護鏡上發出錚錚聲響,燕順只能伏鞍而逃。

宋江陣上又有一人大叫:“這種匹夫有什麼可怕的!”拍馬提槊飛出陣去迎戰張清。宋江一看是百勝將韓滔。韓滔為了在宋江面前顯示自已的勇猛抖擻精神與張清大戰不到十個回合張清又假裝敗走。韓滔懷疑張清要用飛石打他所以不敢去追趕。張清回頭見韓滔沒有追來便轉身勒馬回來。韓滔挺起長槊來迎戰張清結果被張清暗藏的石子打中鼻樑鮮血直流只能逃回本陣。

彭玘見了大怒認為像張清這樣的小輩根本不足為懼。他不等宋江下令就手舞三尖兩刃刀飛馬直取張清。然而兩人還沒交戰馬彭玘就被張清暗藏的石子打中面額丟下了三尖兩刃刀只能奔馬回陣。

宋江見連續有幾位將領敗下陣來心中非常驚慌想收兵回營。這時盧俊義背後一人大叫道:“今天我們的威風被折了來日怎麼再戰!且看他的石子能不能打中我!”宋江一看原來是醜郡馬宣贊。宣贊拍馬舞刀直奔張清而去。

張清見狀笑道:“來一個走一個來兩個走一雙!你知道我飛石的厲害嗎?”宣贊回答道:“你打得別人卻打不中我!”話音剛落張清手起一石子正中宣贊嘴邊宣贊翻身落馬。龔旺、丁得孫想來捉拿宣贊但宋江陣上人多勢眾眾將將宣贊救了回去。

宋江看到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怒氣,他拔出劍來,割下一塊袍子發誓:“我如果不能擒拿此人,誓不回軍!”呼延灼聽到宋江發誓,便說道:“兄長這樣說,那我們這些兄弟還有什麼用!”他拍馬直奔陣前,大聲罵張清:“你這小兒得寵,一味逞強!你可認識大將呼延灼?”張清回應道:“你這辱國敗將,也敢來送死!”話還沒說完,一顆石子就飛了過來。呼延灼急忙用鞭去隔,卻被石子打中手腕,頓時使不動鋼鞭,只能退回本陣。

宋江見馬軍頭領都受了傷,便問步軍頭領誰敢去捉張清。只見劉唐手持朴刀,挺身出陣。張清看到後大笑,罵道:“你這敗將,馬軍都輸了,何況是步兵!”劉唐大怒,直奔張清。張清卻不與他交戰,跑馬回陣。劉唐追去,兩人馬匹相交。劉唐手快,一刀砍去,卻砍中了張清的戰馬。那馬後腿直踢起來,劉唐面門上被馬尾掃中,頓時眼花繚亂。就在這時,張清趁機用一顆石子將劉唐打倒在地。劉唐想要掙扎起來,卻被陣中衝出計程車兵橫拖倒拽地捉入陣中去了。

宋江大叫:“誰去救劉唐?”只見青面獸楊志揮舞著刀直衝張清而去。張清虛晃一槍來迎楊志一刀刺去張清卻藏身在馬鐙裡躲過了這一刀楊志砍了個空。張清趁機手拿石子喝聲道:“著!”石子從楊志的肋下飛過。張清又打出一顆石子,錚的一聲打在楊志的盔上,嚇得他膽喪心寒,只能伏鞍逃回本陣。

宋江看了之後心中焦急地尋思:“如果這次輸了銳氣怎麼回梁山泊去?誰能為我出這口氣?”朱仝聽到後看了雷橫一眼說道:“捉了劉唐去又有什麼用!一個人不行我們兩個一起去夾攻他。”於是朱仝居左雷橫居右兩人手持朴刀一起殺出陣前。

張清看到後笑道:“一個人不行又來一個!就算你們來十個又怎麼樣!”他毫無懼色地在馬上藏了兩個石子在手。雷橫先到張清手起勢如招寶七郎一般石子飛來時面門上怎麼躲避得及。他急待抬頭看時額上已經被一顆石子打中撲然倒地。朱仝急忙來救卻被張清又一顆石子打中脖項。

關勝在陣上看見兩人受傷大怒挺起神威輪起青龍刀縱開赤兔馬來救朱仝和雷橫。他剛剛搶得兩人奔走還陣張清又一顆石子打來關勝急用刀一隔正好打在刀口上火星四濺。關勝無心戀戰勒馬便回本陣。

雙槍將董平見狀,心中暗自思量:“我剛投降宋江,若不顯露些武藝,上山後必然無光。”於是手提雙槍,飛馬衝出陣前。張清看見董平,大聲罵道:“你我本是鄰近州府的將領,理應共同滅賊,為何你今日反背朝廷?豈不自感羞愧!”董平大怒,直取張清。兩馬相交,兵器碰撞,雙槍交織,四臂混戰。約鬥了五七個回合,張清撥馬便走。

董平自信地說道:“別人怕你的石子,我可不怕!”張清停住槍,從錦袋中摸出一個石子,手起處猶如流星閃電,石子飛來,令人鬼哭神驚。然而董平眼明手快,成功撥過了石子。張清見打不中,又取出第二個石子打去,董平再次閃過。兩個石子都未打中,張清開始心慌。兩人馬尾相銜,張清走到陣門左側,董平從後心刺一槍來。張清一閃,藏身於馬鐙之中,董平刺了個空。

這時,宋江陣上的索超看見董平有難,輪動大斧前來解救。對陣的龔旺、丁得孫兩騎馬也齊出,截住索超廝殺。張清與董平又分拆不開,索超、龔旺、丁得孫三匹馬攪做一團。林沖、花榮、呂方、郭盛四將見狀,也一齊衝出,兩條槍、兩枝戟來救董平、索超。張清見勢不妙,棄了董平,跑馬回陣。董平不捨,直撞入陣去追張清,卻忘了提防張清的石子。張清見董平追來,暗藏石子在手,待他馬近時喝聲道:“著!”董平急躲,那石子從他耳根上擦過。董平便退回本陣。索超也撇了龔旺、丁得孫,趕回陣中。張清停住槍又取出石子向索超打來。索超躲避不及被石子打在臉上鮮血直流只能提斧回陣。

林沖和花榮把龔旺截在一邊呂方和郭盛則把丁得孫截在另一邊。龔旺心慌意亂便把飛槍亂摽卻摽不著林沖和花榮。龔旺手中沒了兵器被林沖和花榮活捉帶回陣中。丁得孫則死命抵敵呂方和郭盛的攻擊。這時浪子燕青在陣門裡看見暗想道:“我們這裡被他連續打傷了十五員大將!”於是他手中棄了杆棒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了一箭。箭聲響處正中丁得孫的馬蹄那馬應聲而倒丁得孫被呂方和郭盛捉過陣來。

張清想去救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對方人數眾多他只得拿了劉唐暫時退回東昌府去。太守在城上看見張清前後打敗了梁山泊十五員大將雖然折了龔旺和丁得孫但也捉拿了劉唐回到州衙後先將劉唐長枷送獄然後再商議對策。張清憑藉神奇的石子技藝暗中能將石子攀援而上一連打傷了十五員大將使得對方腳瘸手跛敗逃回梁山。

宋江在戰鬥結束後,帶著軍隊回到了營地,並首先把龔旺和丁得孫送上了梁山泊。他和盧俊義、吳用一起討論說:“我聽說在五代時期,有個叫王彥章的大梁將領,他在一天之內,沒有讓太陽移動影子,就連續擊敗了唐朝的三十六位將領。而今天的張清,在短時間內連續擊敗了我們十五位大將,他的勇猛真的不在王彥章之下。”眾人都默默無言。宋江又說:“我看張清這個人,全靠龔旺和丁得孫作為他的輔助。現在他的左膀右臂已經被我們擒獲,我們應該可以用好的策略來捉拿他。”吳用回答說:“哥哥請放心,我已經看到了張清的出沒,有了安排。不過,我們還是先把受傷的頭領送回山寨,然後讓魯智深、武松、孫立、黃信、李立他們帶領水軍,準備車輛船隻,水陸並進,用船和騎兵相互迎接,設法引出張清,這樣我們就可以成功捉拿他。”吳用已經做好了詳細的部署。

另一方面,張清在城裡和太守商議說:“雖然我們贏了,但賊人的勢力還沒有被完全消除,我們應該派人去探聽他們的虛實,然後再做決定。”探子回報說:“他們的營寨後西北方向,不知道從哪裡運來了許多糧米,有上百輛車,河裡還有糧草船,大約有五百多艘。他們水陸並進,船和騎兵一起來,沿路有頭領監管。”太守說:“這些人是不是有詭計?我們恐怕會中他們的毒手。再派人去打聽清楚,那些到底是糧草還是別的什麼。”第二天,小軍回報說:“車上都是糧食,還撒下了米。河裡的船隻,雖然遮蓋著,但可以看到露出來的米布袋。”張清說:“今晚我們出城,先攔截岸上的車子,然後再去奪取他們河中的船隻。太守你助我一戰,我們一定可以一舉成功。”太守說:“這個計劃很好,只是要小心行事。”他們讓士兵們飽餐酒食,全副武裝,張清手持長槍,帶領一千軍兵,悄悄地出了城。

那天晚上,月光微微明亮,星光滿天。他們走了不到十里,就看到了一隊車子,旗上寫著“水滸寨忠義糧”。張清看見了,發現魯智深擔著禪杖,走在最前面。張清說:“這禿驢的腦袋上,我要打他一下石子!”魯智深此時也看到了張清,但他假裝不知道,繼續大步走,卻忘記了提防張清的石子。正在走的時候,張清在馬上大喝一聲:“著!”一石子正打在魯智深的頭上,打得他鮮血直流,向後便倒。張清的軍馬一起吶喊,都搶上前來。武松急忙挺起兩口戒刀,拼命救回了魯智深,撇下了糧車便逃。張清奪得了糧車,看到果然是糧食,心中歡喜,不再追趕魯智深,而是押送糧車進城。太守見了大喜,自行收管。

張清說:“我們再去搶河中的糧船。”太守說:“將軍要小心行事。”張清上馬,轉到南門,此時看到河港內的糧船數不勝數。張清便叫開城門,一起吶喊,搶到河邊。只見此時陰雲密佈,黑霧遮天,步兵騎兵回頭看時,面對面都看不見人。這是公孫勝施展的道法。張清看見這種情況,心慌意亂,想要回城,但進退無路,四下裡喊聲亂起,正不知道軍兵從哪裡來。林沖帶領鐵騎軍兵,將張清連人帶馬都趕下了水。河裡卻是李俊、張橫、張順、三阮、兩童八個水軍頭領一字排開在那裡。張清即使有三頭六臂也無法逃脫被阮氏三雄捉住後被繩子捆綁起來送入了寨中。

水軍頭領飛快地向宋江報告了戰況,吳用便催促大小頭領連夜攻打城池。太守獨自一人,怎能支援得住?他聽到城外四面炮響,城門被開啟,嚇得無路可逃。宋江的軍馬殺入城中,首先救出了劉唐,接著便開啟倉庫,將錢糧一部分運送到梁山泊,一部分分發給城中的居民。太守平時清廉,因此被饒恕不殺。

宋江等人在州衙裡聚集,眾人會面時,水軍頭領已經把張清押解了過來。許多兄弟都被張清打傷,咬牙切齒地想要殺了他。然而,宋江卻親自走下堂階迎接張清,並陪話道:“我們誤犯了你的虎威,請不要放在心上。”他邀請張清上廳來。話還沒說完,只見階下的魯智深,用手帕包著頭,拿著鐵禪杖,徑直奔來要打張清。宋江連忙隔住他,連聲喝退:“我怎麼能讓你下手呢!”張清見宋江如此義氣,便叩頭下拜,表示願意歸降。宋江取酒奠地,折箭為誓:“如果眾位兄弟還要這樣報仇,那麼皇天也不會保佑我們,我們將死於刀劍之下!”眾人聽了這話,誰也不敢再提報仇之事。這也是因為天罡星合當聚會,自然義氣相投。

以前有人寫過一篇讚頌張清的詩,詩中寫道:“祖代英雄播英武,義膽忠肝鹹若古。披堅自可為干城,佐郡應須是公輔。東昌驍將名張清,豪氣凌霄真可數。陣雲冉冉飄徵旗,勁氣英英若痴虎。”這首詩讚美了張清的英勇和義氣。現在張清已經歸降梁山泊,成為了梁山好漢的一員。

宋江在東昌府州衙堂上折箭盟誓之後說:“眾位兄弟不要再傷情了!”眾人都大笑起來。每個人聽從命令各自歡喜地收拾軍馬準備回山。這時張清在宋江面前舉薦了一個人:“東昌府有一個獸醫叫皇甫端此人善於相馬和治療馬匹的病症用藥用針都無不痊癒他真的有伯樂的才能。原是幽州人氏因為他碧眼黃鬚貌若番人所以人稱他為紫髯伯。梁山泊也有用得到他的地方。可以叫他帶著妻子兒女一起上山來。請哥哥定奪。”宋江聽了非常高興說:“我雖然在中原地區不精通馬匹的醫術但是如果皇甫端肯來相聚那真是太好了。”張清見宋江對皇甫端非常看重隨即便去叫來皇甫端來拜見宋江和眾頭領。大小眾將看了都很高興。

有人寫了一首七言古風詩來讚美皇甫端的醫術:“傳家藝術無人敵安驥年來有神力。回生起死妙難言拯憊扶危更多益。吐蕃棗騮號神駁北地又羨拳毛騧。天閒十二舊馳名手到病除能應驗。古人已往名不刊只今又見皇甫端。解治四百零八病雙瞳炯炯珠走盤。天集忠良真有意張清鶚薦誠良計。梁山泊內添一人號名紫髯伯樂裔。”

宋江仔細打量皇甫端,見他儀表非凡,有著碧色的眼睛、雙重的瞳孔,以及長過腹部的捲曲鬍鬚。皇甫端也被宋江的義氣所打動,心中非常高興,願意追隨他。宋江對此大為欣喜。

安撫完皇甫端後,宋江傳下命令,眾多頭領開始收拾車輛、兵器、糧食和金銀,準備一起返回梁山泊。騎兵們敲擊金鐙發出響亮的聲音,步兵們齊聲唱起勝利的歌曲。他們把從東平府和東昌府得來的錢糧全部運回山寨。前後各軍依次出發,一路上無話不談,不久便早早地回到了梁山泊的忠義堂上。

宋江下令釋放龔旺和丁得孫,並用好言安慰他們。兩人叩頭拜謝,表示願意歸降。皇甫端也被安排在山寨中專門負責醫治馬匹和其他牲畜。董平和張清也成為了山寨的頭領。宋江非常高興,急忙命令擺設宴席來慶祝這一系列的勝利,所有頭領都按照次序在忠義堂上坐下。

宋江看著眾多頭領,恰好一共是一百零八人。他開口說道:“我們這些弟兄自從上山相聚以來,無論到哪裡都沒有疏忽和失敗過。這都是上天的護佑而不是我們個人的能力所能做到的。現在我能夠成為大家的領袖也都是託了眾位弟兄的英勇之福。一方面我們理應聚集在一起共同尋求正義;另一方面我還有些話想對大家說,請眾位兄弟一起聽。”吳用便介面道:“請兄長儘管吩咐我們願意聽從你的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