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宋江別了差撥,走出抄事房,來到點視廳上。他看見那節級掇了條凳子坐在廳前,高聲喝問道:“哪個是新配來的囚徒?”牌頭指著宋江答道:“這個便是。”那節級便罵道:“你這矮小的黑賊!你倚仗誰的勢力,竟敢不送常例錢給我?”宋江回應道:“人情這東西,講究的是你情我願。你怎麼能這樣逼迫人索取財物,真是小人之舉!”旁邊看的人聽了,都為宋江捏了一把汗。

那節級大怒,喝罵道:“賊配軍,你怎麼敢如此無禮,反倒說我是小人!那些負責捆綁的,給我把他背起來,先打這廝一百訊棍!”兩邊營裡的眾人都是和宋江關係好的,見說要打他,一鬨而散,只剩下那節級和宋江。

那人見眾人都散了,更是火冒三丈,拿起訊棍就來打宋江。宋江說道:“節級,你要打我,我犯了什麼罪?”那人大喝道:“你這賊配軍是我手裡的行貨,輕輕咳嗽一聲都是罪過!”宋江道:“你即便找我過失,也不顧利害,也不至於該死。”那人怒道:“你說不該死,我要結果你也不難,就像打死一個蒼蠅一樣容易。”

宋江冷笑道:“我因為沒送常例錢就該死的話,那結識梁山泊吳學究的又該怎麼樣呢?”那人聽了這話,慌忙丟了手中的訊棍,問道:“你說什麼?”

宋江又答道:“我自說那結識軍師吳學究的,你問我怎地?”那人聽了立刻慌了手腳,緊緊拖住宋江問道:“您貴姓?您到底是誰?從哪裡得知這話的?”宋江笑道:“我便是山東鄆城縣的宋江。”那人一聽大驚,連忙行禮作揖,說道:“原來兄長正是及時雨宋公明。”宋江道:“何足掛齒。”

那人便說:“兄長,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我不敢隨便下拜。我們一起到城裡去敘敘舊情,請兄長現在就動身。”宋江道:“好。節級你稍等片刻,待我回房鎖了門就來。”宋江急忙回到房裡,取了吳用的書信,自己又帶了些銀兩,鎖上房門,囑咐牌頭看管,然後便和那人一起離開了牢城營,急匆匆地進了江州城,來到一家臨街的酒樓上坐下。

那人問道:“兄長是在哪裡見到吳學究的?”宋江從懷中取出書信,遞給了那人。那人拆開封皮,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然後把信藏在袖子裡,起身就向宋江行禮下拜。宋江慌忙回禮道:“剛才言語上多有衝撞,請多多包涵,不要見怪!”

那人說道:“小弟只聽說有個姓宋的被髮配到牢城營裡來。往常時候,發配來的囚犯按常例應該送五兩銀子給我。但這次已經十幾天了,還不見有人送來。今天正好有空,所以就下來討要。沒想到遇到的卻是仁兄您。剛才在營內,我對哥哥您言語多有冒犯,萬望您寬恕我的罪過。”

宋江道:“差撥也曾經常對我提起您的大名。宋江一直有心想要結識您,但又不知道您的住處,也沒有機會進城。因此特地在這裡等您下來,想要與您見上一面。為此已經耽誤了很久。不是因為捨不得這五兩銀子不送來,而是猜想您一定會親自來,所以故意拖延。今天有幸能夠見到您,真是平生之願得以滿足。”

各位看官,你們知道那人是誰嗎?他便是吳學究所推薦的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院長戴宗。在當時的宋朝,金陵一帶的節級都被稱呼為“家長”,而湖南一帶的節級則被稱為“院長”。這位戴院長有一項驚人的技能:當他需要出差時,若是要傳遞緊急軍情,他可以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施展神行法術,一天之內能行走五百里;如果把四個甲馬都拴在腿上,那麼一天之內便能行走八百里。因此人們都稱他為神行太保戴宗。

再看他長得如何?只見他面龐寬闊,嘴唇方正,雙眼炯炯有神。身材瘦長而清秀,頭上戴著皂紗巾,旁邊綴著翠花。身上掛著黃旗書有令字,紅串映照著宣牌。他的雙腳能夠行走千里之遙,羅衫上常常沾滿塵埃。即便是八百里的路程,他也能去而復返。

當下,戴院長與宋公明聊完了各自的來龍去脈,兩人都非常高興。他們坐在酒樓的閣子裡,叫來賣酒的夥計,安排了酒菜果餚,兩人就在酒樓上對飲起來。宋江訴說著一路上遇見的許多好漢以及眾人相會的事情。戴宗也推心置腹,把他和吳學究相交往來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正當兩人說到情深意切之處,才飲了兩杯酒,就聽到樓下喧鬧起來。賣酒的夥計連忙走進閣子對戴宗說:“這個人只怕是院長您才能說得動他,麻煩您去解勸一下吧。”戴宗問道:“在樓下吵鬧的是誰?”夥計答道:“就是經常和院長您一起走的那個叫做鐵牛的李大哥,他在下面找主人借錢呢。”戴宗笑道:“又是這傢伙在下面無禮取鬧,我還以為是什麼人呢。兄長您稍坐片刻,我去叫他上來。”

戴宗隨即起身下樓,不一會兒便引了那個人上樓來。宋江看見了那人,吃了一驚。只見那人長得:黑熊般一身粗壯的肉,鐵牛似的遍體頑皮。眉毛交加成一字形,赤黃色,雙眼中紅絲亂系。怒髮衝冠,頭髮蓬亂如鐵刷,面目猙獰好似狻猊。彷彿是天蓬惡煞下了雲梯一般。這人真是勇悍無比,人們都稱他為鐵牛兒李逵。

宋江看見那人,便問戴宗道:“院長,這位大哥是誰?”戴宗回答道:“這是小弟牢裡的一個小牢子,姓李名逵,祖籍是沂州沂水縣百丈村的人。他有個別名,叫做黑旋風李逵。在家鄉人們都叫他李鐵牛。因為曾經打死了人,逃了出來,雖然遇到大赦沒有被治罪,但流落在這江州,沒有回過家鄉。他因為酒品不好,很多人都怕他。但他能使兩把板斧,還會拳腳棍棒。現在在這牢裡做事。”

李逵看著宋江,問戴宗道:“哥哥,這個黑漢子是誰?”戴宗對宋江笑道:“押司,你看這傢伙多麼粗魯,一點也不懂得禮貌!”李逵便問道:“我問大哥,怎麼算是粗魯?”戴宗道:“兄弟,你應該問‘這位官人是誰’就好了,你卻說‘這黑漢子是誰’,這不是粗魯是什麼?我來告訴你吧,這位仁兄就是你平常總說要去投奔的義士哥哥。”

李逵問道:“莫不是山東的及時雨黑宋江?”戴宗喝斥道:“咄!你這廝怎麼敢這麼無禮,直接叫喚名字,一點也不知道尊卑!還不快下拜,等什麼時候!”李逵道:“如果真的是宋公明,我就下拜;如果是其他人,我拜什麼。節級哥哥你別騙我拜了,然後你笑我。”宋江便說道:“我正是山東的黑宋江。”

李逵拍手叫道:“哎呀我的爺!你為什麼不早點說,也讓鐵牛我高興高興!”說完他翻身便拜。宋江連忙回禮,說道:“壯士大哥請坐。”

戴宗對李逵說:“兄弟,你就坐在我身邊一起喝酒吧。”李逵答道:“這小杯子喝酒太不爽快,換個大碗來倒酒。”宋江便問道:“剛才大哥為什麼在樓下發怒呢?”李逵解釋道:“我有一錠大銀子,解了十兩小銀子用掉了。然後問這店主人借十兩銀子,想把那大銀子贖回來,再還他,自己也要用些。可是這店家就是不肯借給我,我正要和那傢伙打架,打得他家破人亡,卻被大哥你叫了上來。”

宋江問道:“你只需要用十兩銀子去贖,還需要利息嗎?”李逵答道:“利息我已經有了,只需要十兩本錢去贖。”宋江聽完,便從身邊取出十兩銀子遞給李逵,說道:“大哥,你拿去贖回來用吧。”戴宗想要阻止,但宋江已經把銀子拿出來了。

李逵接過銀子,高興地說道:“太好了!兩位哥哥就在這裡等我一下,我贖了銀子就來還給你們,然後和宋哥哥一起去城外喝碗酒。”宋江道:“先坐一會兒,喝幾碗酒再去吧。”李逵道:“我去了就來。”說完他推開簾子,下樓去了。

戴宗對宋江說道:“兄長,你不該借這銀子給他。剛才我正準備要阻止你,可你已經把銀子給他了。”宋江問道:“這是為什麼呢?尊兄為什麼要這麼說?”

戴宗解釋道:“這李逵雖然性格耿直,但卻貪酒好賭。他哪裡有一錠大銀子去解?兄長你被他騙去了這銀子。他慌忙出門,必定是去賭博了。如果他贏了,或許會送些來還哥哥;但如果輸了,哪裡去找這十兩銀子來還你呢?我戴宗臉上也不好看。”

宋江笑道:“院長尊兄,你太客氣了。這點銀子算不了什麼,隨他去賭吧。如果以後他還需要,我再送些給他用。我看這李逵倒是個忠直的漢子。”

戴宗道:“他確實有些本事,但心粗膽大,容易惹事。在江州牢裡,每次他喝醉酒,就不肯放過那些囚犯,連那些強壯的牢子他也敢打。我也被他連累得夠嗆。他總是路見不平,喜歡打那些強硬的人,所以江州全城的人都怕他。”

有詩稱讚李逵道:“他天性粗獷,但心地善良,江州人稱他為李兇徒。有朝一日他若能大展身手,人們才會真正認識到他這樣的大丈夫。”

宋江說:“我們再喝兩杯,然後去城外閒逛一番如何?”戴宗道:“我也正有此意,和兄長一起去欣賞江景吧。”宋江高興地說:“我也正想看看江州的風景,這樣最好不過了。”

且說李逵得了宋江的十兩銀子後,心中尋思:“難得宋江哥哥與我並不深交,卻如此仗義地借我十兩銀子,果然名不虛傳。如今我來到這裡,卻恨自己這幾天賭輸了,沒有一文錢好好地請他一回。現在有了這十兩銀子,不妨再去賭一賭,如果能贏幾貫錢,就可以好好地請他一回,也顯得我好看些。”

於是,李逵慌忙跑出城外,來到小張乙的賭房裡。他一到場上,就將這十兩銀子撇在地下,叫道:“把頭錢拿過來,我要開始賭了。”小張乙知道李逵向來賭得直爽,便勸道:“大哥,你先歇一歇,等下一輪再賭也不遲。”但李逵執意要先賭,他說:“我要先賭這一把。”小張乙無奈,只得答應。

李逵將五兩銀子作為賭注,準備開始賭博。其他人見狀,也想要參與。但李逵卻劈手奪過頭錢,大聲問道:“誰敢跟我賭?”小張乙應道:“我跟你賭五兩銀子。”李逵大喊一聲,然後迅速擲出骰子,結果輸了。小張乙便拿走了銀子。

李逵不甘心,又叫道:“我的是十兩銀子!”小張乙說:“你再賭我五兩,如果你贏了,我就還你這錠銀子。”於是,李逵又拿起頭錢,大喊一聲:“快!”然後再次擲出骰子,結果又輸了。小張乙笑道:“我早就告訴你不要搶頭錢,先歇一歇再賭,可你就是不聽。現在你連續輸了兩把。”

李逵無奈地說:“這銀子是別人的。”小張乙說:“不管是誰的銀子,現在都已經輸了。

李逵無奈地向小張乙哀求再借一次,承諾明天一定歸還。但小張乙堅決不肯,他說:“賭場上無父子,你明明輸了,怎麼還能爭搶呢?”李逵氣急敗壞地拽起布衫,大聲喝道:“你們誰敢不還我錢?”小張乙勸道:“李大哥,你平時賭得最直爽,今天怎麼這麼不講理?”

然而,李逵卻不理會他,直接從地上搶走銀子,還搶了別人賭的十來兩銀子,全部塞進自己的布衫兜裡。他瞪大眼睛說:“我平常賭得直,但今天就不講理一回了。”小張乙等人想要奪回銀子,卻被李逵一頓拳打腳踢,打得他們四處躲避。

李逵打倒了這夥人後,便走出賭房。看門的人問他要去哪裡,結果被李逵一把提開,一腳踢開門就走了出去。那夥人隨後追趕出來,但只敢在門前叫喊,沒一個敢近前討要銀子。

正當李逵走的時候,突然有人從背後趕上來,扳住他的肩膀喝道:“你這傢伙怎麼搶別人的財物?”李逵隨口應道:“關你什麼事!”回過頭來看時,卻是戴宗,戴宗背後還站著宋江。李逵見了,滿臉惶恐,連忙解釋道:“哥哥別怪我!我平時賭錢都是直來直去的,今天不小心輸了哥哥的銀子,又沒錢請哥哥吃飯,一時心急,才做出這種不直的事。”

宋江聽了大笑道:“賢弟要是需要銀子用,儘管來向我要。今天既然是你輸給他的,那就快還給他吧。”李逵只得從布衫兜裡把銀子都取出來,遞給宋江。宋江便叫過小張乙,把銀子都還給了他。

小張乙接過銀子說道:“二位官人在上,我只拿了我應得的。這十兩銀子雖然是李大哥兩次輸給我的,但現在我願意不要他的,免得結下冤仇。”宋江道:“你只管拿去,別放在心上。”但小張乙哪裡肯要,於是宋江就說:“他沒打傷你們嗎?”小張乙道:“討頭的、拾錢的,還有那個看門的,都被他打倒在裡面了。”宋江道:“既然這樣,那這銀子就給他們做醫療費吧。我兄弟以後自然不敢再來了,我會管束他的。”小張乙收了銀子,拜謝後便回去了。

宋江對戴宗和李逵說:“我們去喝幾杯吧。”戴宗道:“前面靠江有個琵琶亭酒館,是唐朝白居易的古蹟。我們去亭上喝三杯,還可以觀賞江景。”於是三人便前往琵琶亭酒館。

這裡還有一首詩作為證明:

白傅高風世莫加,畫船秋水聽琵琶。

欲舒老眼求陳跡,孤鶩齊飛帶落霞。

宋江說:“我們可以在城裡買些好吃的帶過去。”戴宗回答:“不用了,現在那亭子裡有人在賣酒。”宋江聽後覺得很好,於是三人就一起前往琵琶亭。

當他們到達亭子時,看到一邊是潯陽江的美景,一邊是店主家的房屋。琵琶亭內設有十幾張座位。戴宗選了一張乾淨的座位,請宋江坐在首位,自己則坐在對面,李逵則坐在他的旁邊。三人坐定後,便叫來酒保,點了些菜蔬、果品、海鮮和下酒菜等。酒保隨即拿來了兩壺玉壺春酒,這是江州有名的優質好酒,他開啟了酒罈的泥封。

宋江放眼望去,欣賞起江上的美景,真是美不勝收。他看到遠處的山峰聳立在雲端,翠綠欲滴;江邊的水波翻滾,銀光閃閃。沙灘上隱約有幾行鷗鷺在飛翔;遠處的河口,幾隻漁船正悠悠撐回。紅蓼灘頭,一位白髮老翁正在垂釣;黃蘆岸口,一個青衣小童正騎著牛放牧。江面上雪浪翻滾,拍打著長空;涼風輕拂,吹過水麵。紫霄峰高聳入雲,與天際相接;琵琶亭則靜靜地臨江而立。

四周圍空闊無邊,八面玲瓏剔透。欄杆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宛如玻璃般明亮;窗外的陽光照在玉璧上,流光溢彩。這裡曾經是白居易聲名遠揚的地方,也是他留下許多淚痕的地方。如今三人在此飲酒賞景,彷彿與古人共鳴。

當時三人坐下後,李逵便粗聲粗氣地說道:“酒要用大碗來篩,小盞子喝得太不耐煩了。”戴宗聽後喝道:“兄弟好魄力!你別出聲,只顧吃酒便是。”宋江則吩咐酒保:“在我和戴宗面前各放兩隻小盞子,這位大哥面前放大碗。”

酒保應聲而去,很快取來一隻大碗放在李逵面前,一邊篩酒一邊上菜。李逵看著大碗的酒,大笑道:“真是個好宋哥哥,人們說得沒錯!他一眼就看出我兄弟的性子!能結拜到這位哥哥,我這輩子也不算白活了!”

酒保為三人斟酒,連篩了五六遍。宋江因為遇見了戴宗和李逵這兩位豪傑,心中歡喜,便多喝了幾杯。忽然,他心血來潮想要喝些魚辣湯,於是問戴宗:“這裡有新鮮的魚嗎?”戴宗笑道:“兄長,你看這滿江的漁船,這裡正是魚米之鄉,怎麼可能沒有鮮魚呢!”

宋江聽後說道:“來些辣魚湯醒醒酒最好。”戴宗便叫來酒保,吩咐他做些加辣的紅白魚湯。很快,湯就做好了端了上來。宋江一看,讚歎道:“美食不如美器。這酒肆雖然簡陋,但器皿卻十分整齊精緻。”說完,他拿起筷子邀請戴宗和李逵一同享用,自己也品嚐了些魚肉和湯汁。

然而李逵卻不用筷子,直接用手從碗裡撈起魚來,連骨頭一起嚼碎吞下。宋江看得忍不住笑出聲來,再品嚐了兩口湯汁後,便放下筷子不再吃了。

戴宗見狀,忙解釋道:“兄長,這魚可能是醃過的,不適合你吃。”宋江點頭道:“確實,我酒後只想喝點新鮮的魚湯。這魚確實不太好。”戴宗也附和道:“是啊,這魚連我也吃不下,醃得太過了。”

李逵卻毫不在意,嚼完自己碗裡的魚後,便伸手去宋江和戴宗的碗裡把剩下的魚湯和魚骨頭都撈過來吃了,吃得滿桌都是湯汁。宋江見狀,笑著對酒保說:“我這位大哥可能是肚子餓了,你去切二斤大塊的肉來給他吃,我們一會兒一起算賬。”

酒保回答道:“小人這裡只賣羊肉,沒有牛肉。肥羊倒是有的。”李逵一聽沒有牛肉,立刻生氣地把魚汁潑向酒保,淋了他一身。戴宗急忙喝止李逵,問道:“你又做什麼?”李逵應道:“這廝太無禮了,欺負我只吃牛肉,不賣羊肉給我吃!”

酒保解釋道:“小人只是問一聲,並沒有多話。”宋江見狀,便對酒保說:“你去切肉吧,我自會還錢。”酒保雖然有些不滿,但還是忍氣吞聲地去切了二斤羊肉,端上桌來。

李逵見了羊肉,也不謙讓,一把抓過來就吃。轉眼間,就把這二斤羊肉都吃了個精光。宋江看了讚歎道:“真是壯士,好漢啊!”李逵得意地說:“這宋大哥就懂我,吃肉可比吃魚強多了!”

戴宗叫來酒保問道:“剛才的魚湯,器具很整齊,但魚卻是醃過的,不好吃。你們這裡有沒有其他新鮮的魚?再做些辣湯來給我這位兄長醒酒。”酒保回答道:“不敢瞞著院長說,那魚確實是昨夜的。今天的活魚還在船上,因為等魚行的主人沒來,我們還沒敢賣,所以沒有好的鮮魚。”

李逵聽了跳起來說道:“我自己去討兩尾活魚來給哥哥吃!”戴宗忙道:“你別去,只讓酒保去取幾尾來就好了。”但李逵卻堅持道:“船上打魚的不敢不給我,怕什麼!”戴宗攔都攔不住,李逵徑直去了。

戴宗有些尷尬地對宋江說道:“兄長,別怪我帶了這樣的人來見你,他全無禮數,真是讓人羞愧。”宋江卻笑道:“他生來就是這個樣子,怎麼改得了!我倒是欣賞他的真實不做作。”於是兩人便在琵琶亭上繼續談笑取樂。

此時此景,有詩云:湓內煙景美如畫,江上峰巒似髮髻。明月照耀卻難見舊時琵琶人,只有黃蘆苦竹伴著暮潮迴歸。

卻說李逵走到江邊,看見那漁船一字排開,約有八九十隻,都纜系在綠楊樹下。船上的漁人們,有的斜靠在船尾睡覺,有的在船頭編網,還有的在水裡洗澡。此時正是五月半的傍晚,一輪紅日即將西沉,卻仍不見有主人來開艙賣魚。

李逵走到一隻船邊,大聲喝道:“你們船上有活魚,給我拿兩尾來。”那漁人應道:“我們在等魚行的主人來,他不來我們不敢開艙。你看那些魚販子都在岸上坐著等。”李逵不耐煩道:“等什麼鳥主人!先給我拿兩尾魚來。”那漁人又解釋道:“我們連紙錢都還沒燒,怎麼能開艙?哪裡能先給你魚?”

李逵見他們都不肯拿魚,便跳上一隻船去。漁人們哪裡攔得住他。李逵不懂船上的事情,只管去拔船上的竹笆篾。漁人們在岸上只叫得:“完了!”原來這李逵不知道,那大江裡的漁船,船尾開有一個大孔,用來放江水進出,養著活魚。他們用竹笆篾攔住,這樣船艙裡就有活水流動,可以養活魚。因此江州才有這麼好的鮮魚。

這李逵不懂這些,反倒先把竹笆篾提了起來,結果一艙的活魚都遊走了。李逵又跳過另一隻船去拔那竹篾。這下子七八十個漁人都急了,紛紛奔上船來用竹篙打李逵。

李逵大怒,焦躁不已,於是脫下布衫,裡面只繫著一條細布帶。當那些雜亂的竹篙打來時,他雙手一擋,早已搶過五六條在手,像扭蔥一樣輕鬆扭斷。漁人們看見都大吃一驚,紛紛解纜把船撐開逃離。

李逵憤怒至極,赤條條地拿著兩截折斷的竹篙上岸追趕打人,商販們也都慌亂地挑起擔子逃走。正在這混亂之際,只見一個人從小路里走出來。眾人看見後叫道:“主人來了!這個黑大漢在這裡搶魚,把漁船都趕散了!”

那人問道:“什麼黑大漢,竟敢如此無禮?”眾人指著李逵說:“那廝還在岸邊找人打架呢!”那人急忙搶上前去,喝道:“你這廝吃了豹子膽,老虎心,也不敢來攪亂我的生意!”

李逵打量那人時,只見他身高六尺五六,年紀約三十二三,黑髯掩口,頭上裹著一頂青紗萬字巾,身上穿著白布衫,腰繫絹帶,腳下穿著多耳的麻鞋,手裡提著一條秤。那人本是來賣魚的,看見李逵在那裡橫衝直撞打人,便把秤遞給商販,趕上前來大聲喝道:“你這廝要打誰!”

李逵也不回話,掄起竹篙就朝那人打去。那人閃身躲入,奪了竹篙。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的頭髮。那人便圍著他轉,想要摔倒李逵,但怎敵得過李逵水牛般的氣力,被李逵直推開來。那人又朝李逵肋下猛踢幾腳,但李逵毫不在意。那人又飛起一腳來踢,被李逵一把按住頭,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朝那人脊樑上猛打,就像擂鼓一樣。那人如何掙扎得了!

正當李逵打得火熱時,突然有一個人在背後緊緊抱住他的腰,另一個人則上前來幫忙,大聲喝止道:“別這樣!別這樣!”李逵回頭一看,原來是宋江和戴宗。李逵隨即放了手,那人得以脫身,一溜煙地跑了。

戴宗埋怨李逵道:“我叫你不要來討魚,你卻又在這裡和人打架。萬一一拳打死了人,你不得不去償命坐牢!”李逵回應道:“你怕我連累你,那我自己打死的人,我自己去承擔!”宋江趕緊勸解道:“兄弟,別再說這些了,會傷了我們之間的義氣。快拿起布衫,我們一起去喝酒。”

李逵走到柳樹根頭撿起布衫,搭在胳膊上,然後跟著宋江和戴宗走。但他們還沒走幾步,就聽見背後有人大聲叫罵:“黑鬼!今天我要和你決一勝負!”李逵回頭一看,只見那人脫得赤條條的,只穿一條短褲,露出一身白得如雪的肌肉。他頭上除了繫著一條紅帶外,再無其他裝飾。他獨自一人在江邊,撐著一隻漁船追了上來,口中大罵不休。

李逵聽了大怒,吼了一聲後扔下布衫就要衝過去。那人把船稍微靠岸一些,一手用竹篙穩住船身繼續叫罵。李逵也回罵道:“有膽子就上岸來!”那人用竹篙朝李逵腿上刺去試圖激怒他。果然李逵被激怒了猛地跳上了船。說時遲那時快那人等的就是李逵上船這一刻。他迅速用竹篙一點岸邊雙腳一蹬那隻漁船就像狂風中的敗葉一樣飛快地朝江心駛去了。

李逵雖然也懂得一些水性,但並不算高強,此刻他頓時慌了手腳。那人卻並不繼續叫罵,而是扔掉了竹篙,大聲喊道:“你過來!今天我們一定要分個高下!”說著,他便緊緊抓住了李逵的胳膊,口裡說道:“我暫時不和你打架,先讓你喝些水。”說完,他兩隻腳用力一晃,船底立刻朝天翻起,兩位英雄都落入了水中。

宋江和戴宗急忙趕到岸邊,但那隻船已經翻沉在江中,兩人只能在岸上焦急地叫苦。此時,江岸邊已經聚集了三五百人,在柳樹下觀看這一幕。他們都議論紛紛:“這個黑大漢今天可算是中招了,就算他能掙扎著活下來,也肯定要喝一肚子的江水。”

宋江和戴宗站在岸邊觀看,只見江面波濤洶湧中,那人一次次將李逵提起,又一次次將他淹沒在水中。兩人在江心清波碧浪之中激烈打鬥,一個渾身黑肉,一個遍體白膚,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塊黑白相間的旋風。江岸上的三五百人看得如痴如醉,無不為之喝彩。

說起這兩個好漢,真是各有千秋。一個像是沂水縣裡成精的異物,一個則像是小孤山中作怪的妖魔。一個的肌膚如同用酥油團聚而成,細膩柔滑;另一個的皮肉則像是炭屑拼湊而成,粗糙堅實。一個色澤深沉,如同壬癸之水的顏色;另一個體態堅硬,如同庚辛之金的氣質。一個白得如同三冬的瑞雪重重鋪設,另一個黑得像是半夜的陰雲輕輕籠罩。

一個彷彿是馬靈官白蛇託化而成,靈動矯健;另一個則像是趙元帥黑虎投胎而來,威猛霸氣。一個像是經過萬萬次錘打鑄就的銀人,堅不可摧;另一個則像是經過千千次火煉成的鐵漢,剛毅不屈。一個如同五臺山上的銀牙白象,神聖莊嚴;另一個則像是九曲河中的鐵甲老龍,威武雄壯。

兩人在水中糾纏了許久,一個汗流浹背,水珠如同珍珠般滾落;另一個被水浸透全身,墨汁般的顏色在水中散開。一個像是華光藏教主在碧波深處現身展示神通;另一個則像是黑煞天神在雪浪堆中顯露真容。這場打鬥真是如同玉龍攪動天邊日色暗淡無光;黑鬼掀開水底世界波濤洶湧。

當時宋江和戴宗看見李逵被張順在水裡揪住,浸得眼睛翻白,又被提起來,再按下去,這樣反覆淹了數十次。宋江見李逵吃虧,便叫戴宗找人去救。戴宗問眾人:“這個白大漢是誰?”有人認得他,說:“這個好漢就是本地賣魚的主人,名叫張順。”宋江聽了猛然醒悟道:“莫非他就是綽號‘浪裡白跳’的張順?”眾人說:“正是,正是!”

宋江對戴宗說:“我有他哥哥張橫的家書在營裡。”戴宗聽了,便向岸邊高聲叫道:“張二哥,不要動手!有你令兄張橫的家書在此。這黑大漢是我們的兄弟,請你饒了他,上岸來說話。”張順在江中心聽到戴宗叫他,也認出了戴宗的聲音,於是便稍微放鬆了對李逵的鉗制,游到岸邊爬了上來。他看著戴宗打了個招呼說:“院長別怪我無禮了。”

戴宗道:“請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先救我這個兄弟上岸吧。之後我會讓你見一個人。”於是張順再次跳入水中游向李逵。此時李逵正在江裡掙扎著探頭呼吸而張順已經游到了他身邊抓住了他的一隻手然後用自己的兩條腿踩著水浪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樣輕鬆地把李逵帶回了岸邊。

江邊觀看的人群紛紛喝彩稱讚張順的水性之好。宋江也看得目瞪口呆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張順和李逵都爬上了岸各自整理了一下衣衫和氣息。戴宗見李逵累得氣喘吁吁口裡直吐白水便說:“我們都到琵琶亭上說話吧。”

張順找回了自己的布衫穿上,李逵也整理好了自己的布衫,然後四人一同前往琵琶亭上坐下。戴宗對張順說:“二哥,你認得我麼?”張順回答道:“小人自然認得院長,只是之前無緣得見,未曾拜會。”

戴宗指著李逵問張順:“你平常認得他嗎?今天你們卻有些衝突。”張順說:“小人怎會不認得李大哥,只是我們之前未曾交過手。”李逵介面道:“你也淹得我夠嗆了。”張順笑道:“你也打得我夠狠了。”李逵說:“那這樣,我們就算兩清了。”戴宗也笑道:“你們兩個今天這番爭鬥,卻成了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相識。”李逵半開玩笑道:“你以後路上小心點,別撞到我。”張順回應道:“那我就在水裡等你吧。”四人都笑了起來,互相打了個招呼。

戴宗指著宋江對張順說:“二哥,你認得這位兄長嗎?”張順看了看宋江,搖頭道:“小人卻不認得,這裡也不曾見過。”李逵跳起來說:“這哥哥就是黑宋江!”張順驚訝道:“莫非是山東及時雨鄆城宋押司?”戴宗確認道:“正是公明哥哥。”

張順聽聞是宋江,立刻納頭便拜道:“久聞大名,不想今日得以相會。多聽江湖上的人說兄長清德高尚,扶危濟困,仗義疏財。”宋江謙虛地回答說:“些許小事何足掛齒!前幾日我來時曾在揭陽嶺下混江龍李俊家裡住過幾日。後來在潯陽江上因穆弘得會令兄張橫他修了一封家書寄來給你但放在營內沒有帶來。”

宋江對張順說:“今天我們和戴院長以及李大哥一起來這琵琶亭,本想喝幾杯,觀賞江景。我酒後突然想喝點鮮魚湯來醒酒,誰想到李逵兄弟非要來討魚,我們兩個攔都攔不住。然後就聽到江岸上熱鬧非凡,叫酒保一看,說是有個黑大漢在和人打架。我們兩個趕緊過來勸解,沒想到卻因此遇到了壯士你。今天能遇到你們三位,真是天大的幸運。請一起坐下,我們再喝幾杯。”說完又叫酒保重新準備杯盤和菜餚。

張順說:“既然哥哥想喝鮮魚湯,那我去抓幾條魚來。”宋江說:“太好了。按照慣例,我應該付錢的。”張順說:“既然遇到了哥哥,這就是緣分。哥哥何必這麼見外,提什麼錢呢!”李逵說:“我和你一起去抓魚。”戴宗喝道:“你又來了!你還怕沒水喝嗎!”張順笑了起來,拉著李逵的手說:“我這次和你去抓魚,看看別人會怎麼樣。”

說完兩個人就下了琵琶亭來到江邊。張順哨了一聲,只見江面上的漁船都撐了過來靠到岸邊。張順問:“哪條船上有金色鯉魚?”馬上就有人應道:“我船上有。”又有人應道:“我船裡也有。”一眨眼工夫就湊了十幾條金色鯉魚過來。

張順從中選了四條大的鯉魚,用柳條串了,先讓李逵拿到亭上去處理。他自己則點了些行販,吩咐小販去用秤賣魚。然後,張順回到琵琶亭上陪侍宋江。宋江感謝道:“其實不需要這麼多,只要一條就足夠了。”張順答道:“這只是些微不足道的東西,兄長如果吃不完,可以帶回行館做下頓飯。”

於是四人按照年齡排序坐下,李逵年紀最大,坐了第三位,張順則坐了第四位。又叫來酒保,要了兩樽上好的玉壺春酒,以及一些海鮮、果品等下酒菜。四人一邊飲酒,一邊聊著各自的事情,相談甚歡。

正聊得興起,只見一個年輕女子走了過來,她大約十六歲,穿著一身紗衣,來到四人跟前,深深地行了四個萬福禮。宋江抬頭看去,只見這女子生得冰肌玉骨,粉面酥胸,杏臉桃腮,春色滿溢;柳眉星眼,神采奕奕。她容貌如花似月,性情如蕙如蘭,心地聰明伶俐,身材適中。她的聲音如同黃鶯在喬木間婉轉歌唱,體態則像燕子穿過新柳一般輕盈。真是春睡海棠沐浴曉露,一枝芍藥醉臥春風的美景。

那女子道完萬福後,便放聲唱了起來。李逵正要講述他心中的許多英雄事蹟,卻被她的歌聲打斷,他的話語被淹沒在了歌聲中。宋江、戴宗和張順三人也都被歌聲吸引,紛紛轉頭聆聽,李逵感到十分惱怒。

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惡念陡然而生。他猛地跳起身來,伸出兩個指頭朝那女子的額頭輕輕一點。那女子大叫一聲,突然倒在地上。眾人趕忙圍上前去檢視,只見那女子面如黃土,口不能言,四肢無力,已然不省人事。

酒店的老闆見狀,立刻上前攔住宋江等四人,揚言要去報官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