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福記初營業
病弱書生醒來後他不休夫啦 是沅不是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沈母自從有了想法後就忙得腳不沾地,興沖沖的樣子簡直年輕了十歲,沈琰看著也高興,果然啊女人有了目標、有了事業後狀態真的不一樣。
三天後沈母定做的小推車到了,車子的模型是沈琰按照現代的餐車講給木匠師傅聽的,做出來的成品比沈琰預計的要好很多。
這個車子只要把他推到鎮上,再租個攤位後續就可以把餐車放到攤位上,以後每天早上帶著半成品食材過去現做就可以了,既省事又方便。
沈母想了好幾天都沒能為攤位想到個好名字,眼看東西都準備齊全了偏偏在名字這個環節出問題,真的是急死人。
沈琰這兩天也沒的空閒,他先一步道鎮上租了個攤位又去成衣鋪拿了冬被,還抽空翻了田地。
說實話這些體力活從前的沈琰是做慣了不覺得有什麼,但是這個原主沈琰可是個讀書人,一點苦都沒受過,幾天下來他的手上都起了水泡。
沈琰再一次感嘆這具身體的細皮嫩肉,簡直比小姑娘還小姑娘,都鍛鍊了這麼久還這麼不經造。
沈家小院裡大晚上的沈母點著油燈穿梭在廚房,檢查著明天要用到的東西,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遺漏了什麼。
沈琰看著沈母這個興頭也不好勸說,這個時間點在古代來說是比較遲,但是放到現代他估摸著也就九點出頭的樣子,不算晚。
他手上拿著一塊木牌到廚房裡找沈母,“娘,您看看這個。”
沈母拍了拍手接過沈琰手上的東西,問:“什麼啊?”
她藉著油燈的亮光仔細辨認著竹牌上的字,待看清楚後口中呢喃著“福記”,沈母抬頭驚喜地看著沈琰確認到,“這是給我攤子取的名字?好聽又好記,不錯不錯。”
沈琰:“名字是我想的上頭的,字是爹刻的,我還讓爹刻了幾塊價目表到時候也省的一個個問價錢了。”
沈母欣喜道:“那感情好。”
沈琰:“娘,明天我和安安陪您一起去。”
沈母聽沈琰這麼說反而不好意思了,“不用,娘一個人可以。”
沈琰:“娘,明天是您第一天開業怎麼著我們也應該去捧場,爹腿腳不方便去不了,我和安安說什麼也要陪您,而且明天一早還要把這推車推到鎮上,還有這麼多吃食您一個人怎麼拿得動?”
沈母被沈琰的一番話給勸住了,“那行。”
沈琰“嗯”了一聲繼續囑咐道:“娘,明兒我和安安先把推車推到鎮上,您帶上食材坐林伯的牛車來就行,我跟林伯打過招呼了他明天早點出門就帶您一人。”
“好。”沈母說完又看向院子裡的推車擔憂道:“你和安安推車到鎮上?路怕是不好走能行嗎?”
沈琰倒是不擔心,“沒事的娘,餐車太大了沒辦法上牛車,推車有四個輪子,臨溪村到平鄉鎮的路不遠都是大路,不妨事的,您就別擔心了。”
沈母聽他這麼說也沒再說什麼了。
*
第二日天光微亮的時候沈琰就和陳桉洗漱完推著餐車走了,兩人早飯也來不及吃就怕路上耽擱了時間影響沈母出攤。
畢竟這可是‘福記’開張第一天呢。
兩人緊趕慢趕終於沈母到之前先一步來到平鄉鎮,攤位是早就租好的,沈琰只要把餐車擺放好就行了。
沈琰讓木匠做的這個餐車不大卻很精巧,案板、灶臺都很齊全,沈琰還讓木匠打了四條矮凳,要不是時間緊還可以做得更細緻。
他安置好推車後和陳桉打了聲招呼就去迎接沈母,他怕沈母東西太多拿不動。
陳桉拿著招牌固定到推車的顯眼位置,又拿著抹布擦拭了一遍桌面,剛好就看到沈母坐著牛車,沈琰揹著竹簍一前一後過來。
林伯把牛車停在推車旁邊,幫忙把車上的東西都卸下來才回到牛車上說:“雲香妹子那我就先走了。”
沈母拿了兩個蒸好的白麵饅頭塞到林伯手上客氣道:“辛苦林哥幫忙了。”
林伯也沒推辭拿著饅頭笑著說道:“小事而已,兩個時辰後我再過來,到時候大家一起回去。”
沈母:“那就麻煩林哥了。”
林伯走後沈母就開始熟練地把白麵饅頭擺到餐車上,開始烙餅。
因為第一天開業心裡沒底,沈母就做了一盆玉米糊準備烙玉米餅、一盆醒發好的麵糰還有小半盆昨天晚上燉爛的紅燒肉,蒸好的白麵饅頭,沈母還熬了一鍋魚湯作為免費贈送。
免費贈送這個主意是沈琰想出來的,他說這湯作為第一天開業的福利吸引顧客,每人送一碗。
沈母把烙好的餅子遞給沈琰和陳桉緊著他們先吃,他倆一大早起床就推車餐車到平鄉鎮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
沈母心疼他們,餅子上特意給他們夾著厚厚的兩塊肥瘦相間的肉,一口咬下去滿嘴留香,再喝上一口濃香的魚湯別提有多舒坦了。
沈琰拉著陳桉坐到低矮的竹凳上,一口吃著餅一手端著瓷碗喝湯,路過的人看到這場景不知覺咽口水,對沈母的攤位也躍躍欲試。
一位穿著粗布短衫的中年男人走到攤位前問:“這餅子怎麼賣的?”
沈母忙停下手上的動作回答:“素餅子兩文一個、肉餅子五文再免費贈送一碗湯,客官要來一個嚐嚐嗎?”
那人看了眼攤位上的玉米烙餅個頭和大瓷碗中的燉肉的分量,直接道:“那就給我來一個夾肉的餅子吧。”隨後掏出五文錢遞給沈母。
“好嘞!”沈母熟練地烙餅夾肉又盛了碗魚湯才遞給中年男人。
餅子很厚實夾著燉爛的肉片咬下去很是有味道,再喝一碗鮮美的魚湯就更舒服了。
做成了第一單生意很快就迎來了第二單第三單,沈琰和陳桉吃完也幫著沈母盛湯收錢。
沈母準備的幾樣吃食賣的都挺不錯的,特別是沈母還帶了一小瓶辣椒麵,煮好的麵條放上幾根青菜和燉肉再加一點辣椒麵上去又好看又好吃。
再說這魚湯就更受歡迎了,基本上買饅頭和玉米烙餅的客人都會要一碗魚湯。這魚是沈琰昨天晚上從河裡撈的,很是新鮮,熬出來的湯奶白奶白的好看又鮮美。
就是攤子太小了,吃麵條的客人沒地方坐只能坐在竹凳上捧著碗吃。
不到兩個時辰沈母帶來的吃食全部都賣完了,連白麵饅頭都沒剩一個。
陳桉是收錢的,他捧著滿滿當當的錢袋子眼裡是止不住的興奮。
忙活了一早上沈母累得不輕,收拾好案板收好鍋碗瓢盆拎著傢伙什就看到林伯趕著牛車過來了。
沈母拎著東西說:“走吧,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