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蓋房計劃初步設想
病弱書生醒來後他不休夫啦 是沅不是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行人走出陸府後也沒心思逛集市了,沈琰帶著兩人就近買了些零嘴糕點就坐牛車回村了,在陸府耽擱的有些晚,沈琰怕回去遲了讓沈母擔心。
又是一路顛簸,回到沈家小院後已經是傍晚了,沈母剛剛把晚飯端上桌唸叨著人就回來了,她趕忙招呼著,“回來趕緊把東西放好洗手吃飯了。”
沈母扶著沈父坐到位置上問:“玥玥,你們怎麼這麼晚才回來,路上是出什麼事情了嗎?”
沒等沈玥說話沈琰放好東西出來解釋道:“路上碰到之前買過咱們家糖葫蘆的客人,受那位老伯的邀請去給做了幾道菜,回來的就晚了。”
沈母放下心,繼而道:“沒事就好,我們小桉這麼能幹啊。”
陳桉走在沈琰後面聽到沈母的話急忙搖頭,說:“娘,菜都是夫君做的,我只不過是打打下手。”
沈母懷疑,“小琰什麼時候對做飯感興趣了,還能做給別人吃,我都不知道。”
沈琰拉著陳桉坐到旁邊邊替他盛飯邊說:“娘,書裡的知識多著呢,以前看多了現在不就是在實踐嘛。”
沈母還想說什麼沈父一個眼神制止,“先吃飯吧。”
沈母努努嘴不再說話。
晚飯過後沈琰拿著離開陸府前陸管家塞給他的錢袋子,加上之前賣靈芝和糖葫蘆以及枸杞賺的銀子仔細核對,他想趁著天氣還不冷,把蓋房子的日程提上來。
他們家這三間茅草房在臨溪村已經算的上是很落後了,沈琰難以想象以前他們是如何在這破舊不堪的屋子裡度過冬季和雨季的。
沈琰當時接了錢袋匆匆離開陸府也沒仔細看陸管家給了多少銀錢,他之所以收下陸管家給的銀子是想著銀貨兩訖,這樣兩人都沒有負擔。
開啟錢袋之後才知道陸府出手大方,他只不過做了幾道菜,連食材都是用的陸府的,人家卻給了他十兩銀子。
沈琰算了下除去日常開銷和之前花掉的銀子,他現下所有積蓄還有七十兩又三錢,這些銀子足夠重新蓋一座小院了而且還是瓦房的。
農家蓋房子基本上都是請一個村的來幫忙,大概一個月左右就能竣工,沈家佔地面積大,沈琰考慮到家裡人多就想著把房子蓋大一些,弄個前院後院啥的也方便。
沈琰把沈玥趕到書房之後,拿著放到好的錢袋子,拉著陳桉和沈父沈母在房間商量著蓋房子的相關事宜。
沈母坐在床頭看著面前的幾十兩銀子手足無措,“小琰,這麼多銀子你哪兒來的?”
沈父相比較沈母而言要淡定多了,語氣稍重地告誡道:“ 沈琰,來路不明的錢財我們沈家可消受不起。”
沈琰失笑道:“爹孃你們想哪去了?”
陳桉坐在沈琰旁邊也說道:“娘,這些錢都是夫君賺來的。”
沈母狐疑地看著沈琰不確定問道:“真的?”
陳桉用力點頭,“真的,之前夫君在山上採到靈芝賣到鎮上藥鋪,今天到陸府管家也給了夫君一袋銀子。”
聽到這銀子的來路沈母鬆了口氣,不是她不相信自己孩子的人品,只是這銀子實在是太多了,難免擔心沈琰在外頭跟著學壞。
沈母看著面前的銀子商量道:“那拿一半出來蓋房子吧,正好快入冬了,咱們趕在入冬前把房子蓋好住進去好好過個年。”
沈父指節敲擊著床邊說:“蓋房子的事情先緩一緩吧,我這腿傷也好得差不多了,月底就可以正常下地走路到時候再開始動工。”
沈琰也沒想立即動土,聽到沈父這麼說也認同道:“爹說的是,如今您這腿腳不便確實也不宜大動,所幸時間還早還來得及。”
沈父的腿如今已經不用整日坐到輪椅上,雖說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但恢復得不錯。
幾人商量好修房子事宜,沈琰本想將銀子給沈母保管奈何沈母推脫不肯要,說什麼既然已經成家了那賺的銀子自然是交給夫郎保管。
沈琰以前都是花著家裡的錢從來沒從外面拿過銀子回家,這麼多銀子他自然想交給家裡用。
一番推脫之後他拿著六十兩銀子強塞到沈母手裡,“娘這些銀子您就收著吧,剩下的我會交給安安的。”
沈母欣慰地笑了,“嗯,以後這樣想就對了。”
陳桉是自己的夫郎,以後賺的銀子自是要交給他的。
*
從於叔手上得到的兩株辣椒苗長的辣椒雖然不多,但是經過沈琰的細心照料結的辣椒都很是喜人,紅彤彤的煞是好看。
這幾天他把長勢好的成熟辣椒的種子挑出來培育出苗,現在已經在後院地上種著。這個季節其實種了辣椒之後也會被霜打掉,沈琰就想試一試這個辣椒的種子能不能種出苗來,沒指望著它開花結果。
他用這些辣椒做了一瓶剁辣椒剩下的都磨成了辣椒麵。
自從沈琰從藥鋪中買了不少的桂皮八角等香料做了一次紅燒肉後,沈家隔三差五就唸著這味道,沈玥說她從來沒吃過如此美味的豬肉,沈母也對這紅燒肉讚不絕口。
沈母的廚藝不差,沈琰演示了一遍後她就依樣畫葫蘆,不僅會做紅燒肉連水煮魚都做的像模像樣的,用辣椒麵攤了幾個餅。
沈玥直誇沈母的廚藝到鎮上酒樓做個大廚都綽綽有餘。
沈母笑得前仰後合,說不開心是假的,有人認同她的廚藝哪能不樂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沈琰覺得這也不失為一個好點子。
這天晚飯後一家人坐在院子裡納涼,沈母坐在竹椅上突然問:“你們覺得我在鎮上支個攤賣小吃怎麼樣?”
沈父沒說反對的話只是問道:“怎麼突然有這個想法?”
沈母不好意思地說:“這幾天小琰做的辣椒麵和拿來的其他調料我做了幾個菜和餅子你們都說好吃,我就想著在家閒著也是閒著,能賺一點錢也好。”
沈琰本來就有這個想法不料沈母先提出了那也好,“我支援孃的想法。”
沈玥趴到沈母懷裡也說:“娘做飯好吃。”
陳桉也默默點頭表示贊同。
沈父想得有遠些,“平鄉鎮不近,你一人去怕是得很早起床準備,再說了這還得做個小推車,這些東西不是一兩日就可以完成的,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得從長計議。”
沈父的話沒有打消沈母的積極性,她說:“早起有什麼難的?我前一天把吃食備好第二天直接拉到鎮上就行了,至於推車的話到村頭木匠家裡定做一個就好了。”
她興沖沖地開始暢想道:“我這幾天得好好研究一下做幾個容易攜帶的吃食,鎮上人都來去匆匆的怕是沒什麼時間好好吃飯,我乾脆就攤幾個餅,餡料我這幾天得好好試試。”
沈琰沒想到沈母的生意頭腦很是靈光都想到這些了,他建議道:“娘,不如您想幾個招牌吃食如果要攤餅子的話可以分類,素餅和肉餅定價也不一樣。再來就是給攤位取給名字,這樣大家認準了您攤子的吃食也好找。”
沈母覺得沈琰說的有道理,“小琰說的對!這些我得仔細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