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能把兩年後天災來臨的事情透露出去。
蕭玉凝無奈的搖了搖頭,不說是告訴孫襄,就是告訴自己的家人,他們也都不能信的,除非是蕭家人對她已經信任到了盲信的程度。
蕭玉凝想不到的是她現在基本上已經能讓蕭老四夫妻和蕭家姐弟對她的信任到盲信的程度。
就算她現在跟他們說一聲兩年後會有天災,他們保準是不會懷疑的。
“孫大哥,你這年禮送的這麼厚,到是顯的我們的禮太輕薄了。”蕭玉凝思忖了一下說:“要不,皇城裡出來的頭花的文房四寶你收回去?”
這話是蕭玉凝故意說的。
孫襄聞言果然是立刻看了一眼蕭玉冰。
大概是見蕭玉冰臉上無異色,蕭玉凝敏銳的見他鬆了一口氣。
“咱們也是極為熟悉的了,以後的定是如現在這般多有來往,再說我可是把你這丫頭當自家妹妹的,你說咱們如今是不是和親人差不多,既然是當親人相處的,那人情自然是要以親人來往的。”
蕭玉凝哈哈大笑:“既然孫大哥當我是妹妹,那咱們自是要當親人相處的 。”
這個時候再得孫襄年禮給的太多就有點掉價了,蕭玉凝自然是不再提這個問題,而是大大方方的把東西收下了。
五嬸孃家哥哥昨天送給他們四房的年禮裡面有兩張鞣製好的狐狸皮和兩張貂皮,喬氏和蕭玉淨已經把狐狸皮裁剪出來給他們幾個孩子做圍領了,剩下的貂皮正好能給江北辰和孫襄兩人也做個圍領。
送給孫襄的就讓大姐來做好了。
今天是年三十,蕭玉凝要帶好些東西回楊何村,就提前跟何小寶打了招呼,包用了他的牛車,不多時,何小寶就趕著他的牛車到了。
江北辰和蕭玉冰進去把要帶回村裡的東西都拿了出來,蕭玉凝則是掏出六十文給了何小寶。
大年三十,何小寶是不出車的,蕭玉凝包車,他就得空車過來縣裡,價格自然是要翻倍的。
閆嬤嬤跟出來送他們,蕭玉凝說:“嬤嬤,滷豬蹄我裝了六隻,還有六隻,你拿蒜和我留給你的幹辣椒再回鍋炒一下即可,不用放鹽 ,只放那個十三香就行,另外,那盆豬頭肉你記得切了就拿去柴房放著,那東西溫度高些就會化了,還有那個炸雞,我已經炸熟了,吃的時候熱油回鍋稍炸一下就可以了。”
閆嬤嬤聞言連連點頭:“好好好,我知道了,你們路上注意安全。”
“嗯,好,我大姐明天中午吃了飯就回來了,店鋪可以照常開著,這幾天少做一些。”
蕭玉凝這次回去重點就是房子的事兒,大概初六才能過來。
蕭玉清昨天跟蕭玉凝說現在是蕭老頭和蕭老太太一起裝病了,如今是大房二房和老兩口一起吃飯,半點糧食都不給聞氏和喬氏。
蕭老三和蕭老五對蕭老頭和蕭老太太是徹底失望了。
前兩天蕭老四一回去蕭老三和蕭老五就找了過來,三兄弟去找了里正。
里正說戶籍和分家文書他好過問,但是房子和田地他就不好說了,最後三人商量著過了年無論如何也要和老兩口說清楚,把這家分徹底了。
蕭老三和蕭老五的意思是他們兄弟三個前後院總要佔一個,另外菜地至少要分一半,田地要四畝,一畝水田,三畝旱地。
別的先不說,就房子這事,蕭玉凝認為最多也是保持現在這個樣子。
前院有上房,老兩口肯定不能把前院分出來,那就只有後院了,但是後院屋子比前院的新一些,蕭老大蕭老二大約是不會讓出來的,所以她估計不管是前院還是後院,哪一個都不可能拿下來的。
至於田地,呵呵, 蕭老太太指定不會分的,就看蕭老頭了,看他覺得是自己的臉面值錢還是培養大房二房的那幾個孫子成才更有價值。
蕭玉凝賭蕭老頭更在乎他的臉面,但是他能眼睜睜看著蕭老太太剝削蕭老四、蕭老三和蕭老五啊,所以四畝田地能拿下兩畝都算蕭老四他們厲害。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年代天地君親師最大,父母不慈根本就不算什麼,世人總是多遷就為人父母的,只要鬧不出人命,一切就都好說,就算是告到官爺那裡都沒辦法講道理,清官難斷家務事嘛。
賣一個蕭玉冰能怎樣,又沒把她賣去那煙花柳巷去,只是把她賣去了正經人家做下人去了,蕭老太太最多是被人罵幾句不慈,日子長了誰還老是有事沒事的提這事兒?
一個蕭玉冰攪不起蕭家的大浪來。
這就是蕭玉凝為什麼要和蕭老太太槓上,要忍到不能忍的事情出來後再鬧大分家。
只因不鬧到生死上,錯的就永遠會是提出分家的小輩,受非議的也只會是小輩,而非不慈的蕭老太太。
他們四房誰都可以背上不孝的名聲,可蕭永康和蕭永嘉不能,除非他們將來不走仕途。
看著路邊荒涼田野,蕭玉凝笑了。
好在這分家的契機被蕭老太太作來了。
回到蕭家,蕭玉凝和江北辰掩護著蕭玉冰回了屋,然後才把帶回來的東西拿回屋。
孫襄送的節禮都沒有拿回來,他們帶回來的東西都是些吃食,有一百斤米麵、五十斤雜糧、十斤五花肉、十斤前腿肉、一扇排骨、兩隻處理好的雞,還有蕭玉凝做好的一些滷豬蹄、豬頭肉、丸子、酥肉、合碗子和地瓜球、南瓜球。
當然,點心也少不了。
還有蕭玉凝準備的送給聞氏和劉氏兩人孃家的節禮。
現在蕭老三和蕭老五家是和他們家一起吃飯的,吃住都沒分開,所以蕭玉凝就沒有給他們兩房送年節禮,聞氏和劉氏也沒有給他們四房準備年節禮。
倒是聞氏孃家給四房兩小子送了幾本註解過的啟蒙書和兩套文房四寶,劉氏孃家送了兩張狐狸皮和兩張貂皮以及兩隻野雞和一條野豬腿。
以前這些年節禮是直接給了蕭老太太,這回聞氏和劉氏做主直接分成了三份,上房那邊一份,剩下的兩份分給了分戶出來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