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有德和三小走之前,蕭玉凝就把她備好的節禮拿給了蕭老四。
兩個貼著五個福字的竹編箱子,內裡有兩層,一個箱子裡裝著五斤燻肉五斤腐竹,每樣糕點各一份,另一個箱子裡每樣合碗子五個,地瓜球和南瓜球各五斤。
往年蕭老四送關係好的幾人年禮不過是十斤五花肉,兩斤高粱酒,也就是個五百文的東西,今年卻是不一樣。
蕭玉凝準備的這些東西花錢買的話差不多得要五兩銀子,蕭老四拿來送年禮,心中多有不捨,卻又覺得倍有面子,當是應了那句五味雜陳。
有胡有德的就少不了楊二狗和李六的,幾人回家後也少不得說一句蕭老四大方,蕭家丫頭大方。
“爹,你們東家那邊的只准備了燻肉、合碗子和糕點,燻肉十斤,合碗子每樣十個,糕點每樣兩份,你早點和二狗叔他們回去吧,下午我叫江北辰幫忙跑一趟你東家那邊。”
蕭老四擺擺手說:“你二狗叔和李六叔也要過去送節禮,我和他們一起過去就行,送完節禮,我們就直接回去了。”
“哦,那也行。”
楊二狗和李六連著好幾年給他們東家和親近的朋友送的節禮是布匹,今年也不例外。
只是今年送給蕭家的節禮比往年多了一匹南邊的棉綢料子,淺黃色的,這樣的一匹料子起碼得花三兩銀子,可見幾人的關係當真是不錯的。
下午申時過半,蕭玉清她們帶了幾個合碗子和糕點回楊何村過小年去了,蕭玉凝和江北辰留在縣城陪蕭玉冰。
晚飯前,閆嬤嬤包了餃子,豬肉大蔥白菜餡的和白菜雞蛋餡的,現在連閆嬤嬤都知道蕭玉凝愛吃素餡的餃子和包子了。
吃完晚飯,閆嬤嬤帶著蕭玉凝和江北辰祭了灶神,一品香是蕭玉凝張羅著開起來的,喬氏、蕭老四和蕭家姐妹已經自動把一品香看成了蕭玉凝的,故祭灶神就由蕭玉凝自己來,而江北辰他是作為江家子來祭拜灶神。
灶神喜甜食,祭品除了蕭玉凝做的四樣點心外還準備了麥芽糖、芝麻酥糖,肉食準備的是四個合碗子,正好湊成了個十,蕭玉凝說這叫十全十美,以後他們的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蕭玉冰聽了這話立刻就眼紅了,不需要祭灶神的孫襄頭一回體會到了心疼,心疼的自然是蕭玉冰,現在孫襄要是再不明白自己對蕭玉冰不是單純的有點好感而是真正的把人放在了心上,他這幾年就白出來歷練了。
看著蕭玉冰梨花帶雨的小臉,孫襄默默的嘆了一聲,好吧,明天該把給蕭家的年節禮翻一倍了。
祭拜過灶神,今天就不能再進廚房了,大家只能在店鋪裡點上蠟燭為明天做準備,蕭玉凝和江北辰打包訂單,蕭玉冰和閆嬤嬤煮五花肉、切肉、剁肉餡。
對面的回春堂還沒有到關門的時間,孫大夫孫襄和孫章就回回春堂了,孫襄來豐縣不是混日子來的,而是要跟著孫大夫學醫術,自然不能有事沒事的待在小院幫蕭玉凝做事。
戌時過半,回春堂那邊關了門,孫襄過來小院轉了一圈,見蕭玉凝他們也收工了,便回了隔壁。
一夜無話。
次日早上,蕭玉凝和蕭玉冰熬了八寶粥,做了發麵餅子,炒了個酸白菜和肉沫炒醃菜。
八寶粥自然不是蕭玉凝所在的後世那樣的八寶粥,而是放了八種糧的粥在這大容國就叫八寶粥,這八種糧分別是大米、糯米、小米、花生、玉米粒、高粱米、紅小豆和綠豆,也有人家會換成黃豆、大豆、黑豆和麥粒。
一品香一直忙到了臘月三十下午申時初才關了門,對面的回春堂大年不關門,孫襄在蕭玉凝和蕭玉冰回家前把年節禮送了過來。
蕭玉凝看著孫襄和孫章以及來喜三人進進出出了三趟,瞪大了眼睛:“怎麼這麼多?孫大哥,你這年禮準備的太多了吧?”
六匹布料、六個錦盒、四套文房四寶、六壇出自杏林城孫家的杏林藥酒以及兩斤上好的茶葉。
“這六個錦盒裡的花釵是出自皇城的,是送給你們姐妹和喬嬸子的,文房四寶是給你們兩個弟弟和北辰小兄弟的。”
孫襄這話看似跟蕭玉凝說的,但是他那雙眼睛卻是時不時的就飄到了蕭玉冰臉上。
蕭玉凝:?
好像......有情況?
蕭玉凝眨了眨眼睛,並沒有開口詢問什麼。
孫襄這人長的雖然不比江北辰絕色,但其也是俊帥小哥哥一枚,且他人品上佳,性格溫和有禮,是極為不錯的人,若是真能和她大姐湊成一對,也是好事一樁了。
只是孫家到底是這大容國數的上名的大族世家,即便不是當家的那一支,也非一般人家能及,就怕是孫襄自己上了心,孫家那邊卻是接受不了在底層謀生的蕭家。
蕭玉凝琢磨著該是先試探一下蕭玉冰對孫襄是個什麼意思了,如果蕭玉冰對孫襄無意,那她就要考慮重新找個合適的地方開店了,如果蕭玉冰對孫襄也有意呢?
如果孫襄和蕭玉冰郎有情妾有意,她這從後世來的也做不出棒打鴛鴦的事情來。
蕭玉凝捏著下巴輕嘖了一聲,那能怎麼辦?嗯,大概只能鞭策江北辰和兩個弟弟好好學習來提升蕭家的門戶了,她拼命賺錢嘍。
只是兩個弟弟還是小了些,努力個十年也才十六七,大姐可等不了十年,那......要不讓江北辰認個乾爹乾孃?
程氏書院的先生說江北辰他現在的學識完全可以拿下童生,若不是江父突然出事亡故,今年中秋的時候他就該下場去考童生試的。
今年錯過了,明年肯定會下場,如果明年他考中了童生,後年春天正好就能去考秀才,若是考中了秀才......
嘖,十三歲的秀才啊,還不值得好好投資一把?
她再努努力,多賺點錢回來,大約是能讓孫襄他爹孃正眼看看他們家了吧?
嗯,到時候再讓孫大夫出出力,先把這婚事訂下來,天災一來,不愁吃穿的蕭家應該就能入了孫襄父母的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