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9999999999999
星穹鐵道:我景元被二創瘋狂迫害 炸天幫幫主朵拉克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一說今安徽省廬江縣、一說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東吳名將。 [67] [71] [73-74] [109] [160] [166] [171]洛陽令周異之子,從祖周景、從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當時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141-142]
周瑜出身廬江周氏,少與孫策交好, [68]興平二年(195年),助孫策於曲阿之戰中擊敗劉繇。 [3]建安三年(198年)起,隨孫策平定江東。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 [12],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責權送質,周瑜諫阻納質 [15],建議孫權佔據江南,擁兵觀變 [72],確立了“割據江東、獨立建國”的戰略方針 [159]。建安十三年(208年),曹軍兵臨江東,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 [20],並親率吳軍,以火攻大敗曹軍於赤壁 [144]。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漢末“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 [163],周瑜又率軍於南郡之戰中大破曹仁、徐晃聯軍,成功奪取軍事重鎮江陵,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75] [130] [154]
建安十五年(210年),提出“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在整裝取蜀途中病逝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26]
周瑜文武兼備,有雄才大略,是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讚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77]
官宦世家
周瑜出身世家大族 [128],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 [1]
中平六年(189年) [162],孫堅兵討董卓時,徙家於舒 [159],孫堅長子孫策與周瑜同歲,都是心懷大志的少年。兩人情趣相投,關係很好。周瑜把家裡的一部分住宅讓給孫策,還經常以財力對他進行幫助。 [162]孫策得周瑜之助,使得孫氏與士大夫間關係邁進一大步。 [160]
丹陽借兵
主詞條:孫策平江東之戰
周瑜(9張)
興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此時孫策率軍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將要東渡長江,於是寫信給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孫策,並帶去了船糧器杖 [116],給他以大力支援。孫策十分喜悅,說:“我有了你,事就成了。” [2]於是,周瑜隨從孫策先克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接著揮師渡江,進攻秣陵(今南京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佔湖孰(今南京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逼走劉繇。當時孫策部眾已發展到幾萬人。他對周瑜說:“我用這支隊伍攻取吳郡、會稽郡,平定山越,已經足夠了,你回去鎮守丹陽吧。”於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陽。 [3]
離開袁術
不久,袁術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來到壽春(今安徽壽縣)。 [4]
建安三年(198年),袁術賞識周瑜的才幹,想任命他擔任手下的將領。周瑜看出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藉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 [6] [164]
周瑜在做居巢縣長時認識了魯肅,認為他非同尋常,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如同春秋時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