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三年(694年)正月,東北的室韋叛亂,武則天派李多祚將其擊破。 [52]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因營州都督趙文翽暴虐無道,松漠都督李盡忠(契丹人)和舊城州刺史孫萬榮起兵反周,攻陷並佔據營州, [68]十日間集結了數萬軍隊,進圍檀州,但被清邊前軍副總管張九節擊退。 [66]武則天又多次派兵討伐, [113]前後歷時十三個月,叛亂得以平定。 [70] [114]

聖歷二年(699年),契丹餘黨作亂,武則天派李楷固、駱務整出兵討伐,完全將其平定 。 [115]

外交

日本史料記載,早在垂拱元年(685年),掌權的武則天曾贈予日本(倭國)大熊貓兩隻、毛皮七十張。 [116-117]

延載元年(694年),在波斯大酋長阿羅憾等人的號召下,“諸胡聚錢百萬億”購買銅鐵,鑄造“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214]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大食(阿拉伯帝國)進獻獅子(象徵權威),但被認為“專食肉,……極為勞費”不宜飼養,最終退回。 [118]

大足元年(701年),拂菻國(東羅馬帝國)遣使朝見武則天。 [224]

歷史評價

播報

編輯

唐及五代

武則天部分畫像(9張)

駱賓王:“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158](《代李敬業討武氏檄》)

佚名:“神皇聖氏,生於文王……穆氏九族,綏彼四方;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千箱;載興文教,載構明堂;八窗四闥,上圓下方;多士濟濟,流水洋洋;……千齡所鍾,萬國攸向;俗彼仁禮,家懷孝讓;帝德廣運,聖壽遐延;明明在下,於昭於天;本技百代.福祚萬年……聖母皇皇,撫臨四方;東西南北,無思不服;……神謀獨河圖洛書,龜背龍胸;聖母臨人,永昌帝業。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如天之壽,於萬斯齡;黃山海水,蒲昌沙場;地鄰蕃服,家接渾鄉;昔年寇盜,禾麥凋傷;四人憂憂,百姓遑遑;聖人哀念,賜以惟良,既撫既育,或引或將;昔靡單誇,今日重裳: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170](《載初元年沙州歌謠》)

宋之問:“我金輪聖神皇帝垂妙覺,撫鴻勳,出軒宮而鎮紫微,卷翬衣而襲元袞,釋罘祝網,萬族咸寧。革故維新,五刑不用,潤玉律而含元氣,轉金渾而調順晷。” [119](《早秋上陽宮侍宴序》)

崔融:“英才遠略,鴻業大勳。雷霆其武,日月其文。灑以甘露,覆之慶雲。制禮作樂,還淳返樸。宗禮明堂,崇儒太學。四海慕化,九夷稟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嶽。巍乎成功,翕然向風。” [120](《則天大聖皇后哀冊文》)

陳貞節等:“則天太后總禁闈之政,藉軒臺之威,屬皇室中圮之期,躡和熹從權之制。” [2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