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

那個誰家的老太太,被她兒子送到養老院。”

“咱們這附近有不少被松養老院的老人怎麼了?”

“怎麼了?

還能怎麼了?”

“不是,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聽不懂?”

“你難道真的不知道嗎?”

“我哪裡會知道什麼呀?

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平時有多忙?”

“也是,不過其實也沒什麼?

就是那家的老太太,在養老院過的並不怎麼樣?”

“唉!這種事肯定不可避免,畢竟不是兒女在養老。

哪怕就是由兒女養老,恐怕也未必能做到盡善盡美。”

“也是,其實說到底,還是兒女沒有那個時間,要是有時間的話,也不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

“誰說不是不是呢?

就目前我你也知道,再不打算結婚後也開始關注養老院的事。”

“啊,你現在就開始考慮這事,會不會太早了呀?”

“早嗎?

我沒有覺著呀?

那著本來有兒有女的人,都被送到養老院,像我這種無兒無女的人,不更得提前為自已考慮。”

“也是,看來我也得為自已的後半輩子,提前考慮考慮才行。”

“這話說的沒錯,早考慮總比事到臨頭再考慮的好。”

“沒錯。”

隨著時代的發展,像單身主義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他們為自已考慮身後事也應該。

而像自家這樣的人家,早就已經安排好了,根本就無需再做什麼安排。

像遺囑,財產也都分好了,只等老了,不在這個世上,東西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了。

這麼多年,自從老爹去世之後,也都看開了。

先是婆母,再就是大哥,大姐,二姐相繼去世後,在這個世上,孃家裡也就沒有自已在乎的人了。

至於那兩個人,他們的身後事,聽老大提起過,是大哥他們三家的兒女幫著操辦,並沒有讓自已知道。

即使知道又能會怎麼樣?

別看是一母同胞,可是沒有感情它就是沒有感情,這要是有感情的話,怎麼可能會從一開始就不管他們呢?

而他們兩個人也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在臨老臨老,還不是麻煩他們的子侄,為不知道在最後時刻,有沒有後悔。

反正在自已這一世當中,並沒有讓自已有什麼遺憾,唯一的路上,自已比顧林要早走一步。

而讓自已乃至於孩子都沒有想到的是,自已在走沒有多久,顧林也相繼離世了。

這讓家裡的孩子,既感到意外,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這不幾個孩子在處理父母的喪事時說。

“咱爸跟著我媽一起走,那沒什麼?

原本我還擔心咱爸承受不住,可是現在看來,他們老兩口,還真是誰也離不開誰?”

“誰說不是呢?

就這樣一來,咱們一下子爸媽都不在了,咱們成了沒有爸媽的孩子了。”

“沒事,爸媽不在了,你們還有我這個大哥,有什麼事,我們還會像以前一樣,什麼事都商量著來。”

“好,要不然,我還真怕自已不習慣。”

“我也不習慣。”

至於家裡的其他孩子,都坐在那裡也沒有說話,每個人心情低落,在座院子有他們成長的記憶,有他們在乎的長輩。

哪怕老人家去世了,他們在一有時間的時候,就會回力看一看,坐一坐。

哪怕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習慣到這裡來。

從此以後,這座院子就成了顧家主宅,有什麼事都會這裡來說,一家人還像以前一樣,就像什麼都沒有變。

其實都在變,不是他離開了,就是他加入進去,整個顧家越來越龐大,可是沒有人會離心,這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