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 章 位置
胎穿五零打包行李下鄉當知青 爐灃市的白公主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我覺著當然是沒有機會了,誰不知道他們家,這麼多年來咱們別的不知道,難道還不知道,他們家一直防著咱們嗎?”
“防著咱們?
這怎麼可能?”
“對呀?
這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呢?
不信的話,你們不會仔細的想想嗎?”
“這?
難道是真的嗎?
這也太那個什麼了吧?”
“就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們跟他們家可是一向沒有仇恨,為什麼要防著我們呢?”
“可不是?”
“那就是他們家的事了?”
“這?”
確實一直防著他們不假,起初剛回來的時候,就是防著別人家,因為自家做的吃食,引來其他人,不想找太多的麻煩,就防著他們。
而時間長了,又因為街坊鄰居的事,怕別人家的事,再帶壞自家的孩子,相對的也就不怎麼讓孩子們來往。
等孩子們長大了,也就習慣了,只是沒有想到,這左右街坊竟然打起自家孩子的婚事,這讓自已怎麼不在設防呢?
以前不跟街坊鄰居走的近,確是因為自家的事。
可是當他們打起自家孩子的婚事時,那是相當慶幸沒有走的太緊,要不然,這中間的事光處理起來就麻煩。
而現在他們在這裡順是這事,對自已來說,那是一點都沒有波瀾。
其實不光自已,就是家裡其他人在知道他們說的事後,卻在那裡說。
“就這樣的人,還想打咱們家的主意,也不看看自已幾斤幾兩?”
“可不是,他們也太把自已當回事了?
就他們那點小九九,真當別人不知道嗎?
這也就是咱們家一直住在這裡,要不然,我可不願意跟他們打交道。”
“我也不願意,這一兩年的時間,每次看到他們臉上的假笑,我就覺著噁心。”
“別說你了,我也是,可是又不得不笑臉相迎,想想我就覺著心裡不得勁。
可是咱們又沒有辦法?
唉!
而他們確有在這裡說,咱們家防著他們?
說實話,要是不防著他們,那這家裡的事,恐怕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怎麼樣?
肯定是一地雞毛,哪有現在的日子要好。”
“這話說的沒錯,可惜他們卻不這麼認為。
就想著摘桃子,我不想想他們憑什麼?
就知道咱們家過的不錯,那也不是咱們家父母有本事嗎?
要是沒有本事,哪裡有這麼多家產?
真當錢都是大風颳來的嗎?
我現在是越來越看不上他們了?”
“我也是,可是偏偏他們看不清楚自已的地位。
也不是我看不起他們,可是這市儈的樣子,真是越來越討厭。”
“可不是。”
可是說到底,他們未必就會死心,即便不死心,也沒有辦法。
隨著自已和顧林的年紀越來越大,孫子們也都大了,他們回來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再一個,為了照顧自已和顧林,顧東夫妻在退休後也搬回來住。
以至於老鄰居們在那裡說。
“這顧家老兩口子,還別說,他們兩口子的孩子還真不錯。”
“確實不錯。”
“是很不錯,可惜他們顧家的孩子很少回來。”
“確實很少有人回來,即使回來,咱們這些人也許不認識。”
“還真不認識,要不是年輕人直接奔著顧家去,我們上哪裡知道那是顧家的孩子。
話說這顧家的孩子,不管是長相還是哪方面,都比其他的年輕人要好不少。”
“確實是一表人才,可惜呀?
人家看不上咱們這些老街坊的閨女?”
“你真當咱們這些人家的閨女,就真的跟無可挑剔嗎?”
“那也比……”
“比什麼?
無非就是知根知底,可以人家對你們真的的就知根知底嗎?
別看大傢伙對顧家看似瞭解,可是說實話,我們真的瞭解顧家嗎?
你們就在這裡想跟顧家接親,人家也得同意才行。
這麼多年來,你們難道就沒有看到人家根本就不願意嗎?”
“這?”
“如果要是願意的話,何必整個顧家的人,都一直躲著咱們這些人呢?
話說大傢伙做了,這麼多年的鄰居,難道這一點還看不明白。
別說你們心裡不清楚,其實你們心裡比誰都清楚,只不過看著顧家的財富,心裡不太承認罷了。”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難道就不想嗎?”
“想,我當然想,可是人家顧家不是沒有那個意思。
這事不管怎麼說,還不是得看顧家,要是顧家沒有這個意思,咱們大傢伙再怎麼蹦噠也沒有用。”
“唉!也是,可是放這麼好的條件,不想著自家孩子,難道還要想著別人家的孩子嗎?”
“誰說不是呢?”
“唉!
這種事說到底還是得看緣分才行。”
“這話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確實沒有,在孫子輩的孩子相繼結婚以後,家裡的幾個孩子,還真就是沒有找附近鄰居家的孩子,做為另一半。
相反他們的婚事依舊不用長輩催,都是自已到了年紀自已解決,這事還真無需長輩操心。
在他們結婚以後,沒多久,顧家就又迎來了下一輩,這個時候的顧家已經是四代同堂了。
在這個年代,那是少有的人家,乃至於讓很多人羨慕。
畢竟在同齡人還在看顧孫輩時,自已和顧林已經抱上重孫子,重孫女了。
不過哪怕就是這樣,自家人依舊關起門來過自已的小日子。
而孩子們,也依舊只有在星期天的時候回過來,老宅裡依舊只有老大兩口子回來住。
其實按理說也不用,不過他們不太放心,畢竟自已和顧林的年紀那是越來越大。
在他們的心裡,身邊沒有個兒女在身邊,就怕萬一有什麼事。
而在這件事上,也不會多說什麼?
相比那些老鄰居,他們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早早的就被兒女送到養老院了。
也就漸漸的聽不到他們的聲音,附近住著的人,基本上都是離單位不遠的上班族。
又因為不怎麼出去,跟大傢伙更不認識,也就好少在聽到有關於自家的事。
但是有關於那些老鄰居的事,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