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錯,磁約束核聚變最大的難題,就是需要能夠產生足夠可以偏轉高能等離子的磁場,這就需要超導體來製作磁鐵。

然而大部分的超導體都必須要求零下一兩百度的超低溫條件,然而核聚變裝置本身又是需要將高能等離子體加溫到上億度的條件才可以的裝置。

可是這一冷一熱的條件出現在同一套裝置上,對材料的苛求程度就達到了近乎變態的程度,然而鈦鉭金屬正是最變態的材料,沒有之一。

超強,超硬,超耐溫,超耐腐蝕,可柔可伸縮,還是常溫超導體,你就說這玩意變不變態就完了。

這就使得聚能核心的裝置可以做到很小,而且完全能夠被製造出來。

另外一點,就是聚能核心能被製造出來的前提條件,需要先要造出鈦鉭金屬和能夠進行奈米級製造的工業5.0機器人。

所以大汙師才會給這些末世裝備也都排出了先後順序,就是這些裝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下都變給出來,每一個裝備的誕生都需要有對應的前置條件。

這就讓蘇凌有點不斷升級打怪的感覺,隨著末世裝備不斷被製造出來,相應的,蘇凌的能力和認知也會隨之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汙師更像是蘇凌未來成長道路上的導師。

其實蘇凌有時候也挺感慨的。

你說那些無腦爽文裡末世小說裡的男女主要麼就是手握空間,嘴含系統,轉世成仙的妖精,要麼就是咬牙瞪眼放個屁就能來個宗師大圓滿的修仙狂徒。

他們一上來要不就是各種瘋狂囤貨零元購,要不就是給前世仇家來個現世報,要不就是靠吃死人腦漿子裡的晶核變異的大變態。

可是現實的末世天災,哪有可能給你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當外掛。

這個世界上要是真有那些奇怪的道具或是什麼修仙功法,怕是早就實現世界和平了。

而真正現實的末世,只能靠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拼盡全力,實際也不過才能求個生計而已。

那些過於無腦玄幻的想法,小學三年級以後你要是還看的津津樂道的,估計智商也就那樣了,哈哈哈。

也有不少貌似依託點科學技術的,要麼做個春夢繫統就獎勵你一套殲二十圖,紙逆襲女神的,要麼就是木工師傅徒手搓個核聚變反應堆震驚中科院的。

可是你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那些無腦玄幻小說裡提到的高科技多說給你放個名字,放個概念。

你要想問那木工手藝的男主手搓那個核聚變反應堆長啥樣,一般那些無腦小說的作者都不會輕易告訴你,因為他們也不懂,哈哈哈哈。

即便是三體這類也很少會提及技術基本理論或實現方式,大部分只是用最終的效果來掩飾罷了。

但是蘇凌手裡大汙師的檔案壓縮包裡那個被叫做聚能核心的微型核反應堆可是實實在在的真傢伙。

現在咱們就讓蘇凌帶你們來看看它的樣子吧。

前面一章有提到實現核聚變的三種方式,其實聚能核心的原理利用的就是三種方式當中的磁約束和鐳射(慣性)約束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的,從硬體實現上採用的則是仿星器和鐳射點火裝置相結合的方式。

這樣就可以達到取長補短和揚長避短的效果,不但可以真正的實現可控核聚變,而且整個裝置都可以做的很小。

根據發電量需求的不同,這個聚能核心也可以做成不同大小的規格。

大型的聚能核心,一個集裝箱就能放下,可以供應一座中大型城市的用電量。

最小的甚至可以做到比男士手錶的錶盤略大一點。

好吧,就是鋼鐵俠胸前那玩意那麼大。

聚能核心的外型就像一個圓形的飛碟,因為磁約束採取環形粒子加速器的結構最為合理。

環形加速器的外形其實就是一個環形的管道。

只不過仿星器的這個圓環和託卡馬克的圓環不一樣,它是一種特定波浪形狀的圓環,它更符合粒子加速過程中磁場偏轉形成的運動狀態,這也是它比託卡馬克更為優異的特性之一。

在環形加速器的管道外壁上則是安裝了用來約束高能等離子流的運動方向,並給予其進行加速的超導電磁加速裝置。

而聚能核心採用的是圍著環形加速器均勻分佈的36個常溫超導電磁線圈組。

而在加速器管道的內壁上的也同樣均勻分佈著36套鐳射器點火裝置。

說白了就是超高強度的鐳射發射器,用來給管道中高速運動的等離子體進行輔助加溫。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每套鐳射發射器其實是由三個鐳射發射點位組成的。

如果從加速器管道的橫截面上看,它們是呈現等腰三角形進行分佈的。

三角型具有穩定的幾何結構,三束鐳射正好可以匯聚在管道橫截面圓心的一點。

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在鐳射對管道內迴圈運動的粒子流輔助加溫的時候,高能鐳射產生的慣性作用力,不會影響到高能粒子運動的方向。

打個比方,就是你一把攥緊正在流水的膠皮管子,那水流就會突然加速噴出,這就是伯努利原理。

但是在這裡只是用來打個比方,方便大家理解。

管子就是仿星器的環狀加速器,水流就是被加速的核聚變物質形成的高能等離子流,而你那隻攥住管子的手就是輔助加溫的鐳射器。

利用鐳射點火器輔助加溫這個辦法很新穎,這樣就很好的解決了磁環流加速器加速到極限,但是等離子體仍然溫度過低,且不可持久的問題。

也是現今各國託卡馬克裝置一直無法實現商用可控核聚變的根本問題所在。

而大汙師的這個設計就徹底的解決了這個痛點。

加速器圓環圍繞的中央則是一個圓柱型的聚能裝置,也是聚能核心名字的由來。

它的本質就是個能量蒐集裝置。

高溫等離子體發生核聚變時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就會在這裡被轉化成電能再行輸出。

可不是像現在的設計那樣用來燒開水發電。

硬體就簡單說到這裡,再深講就不是小說了。

最後咱再來說說聚能核心產生核聚變的過程。

核聚變通常是利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作為核聚變的原材料,氫元素會在極高溫和極高壓的情況下聚合成為氦元素。

而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的這個過程,便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其實人類發現的所有元素,本質上都是這個套路得來的,但是氫到氦需要的條件最簡單,也最容易實現。

如果要想聚變產生黃金這樣的重元素,就得需要黑洞或中子星爆炸那樣的毀天滅地,能讓全宇宙都能為之顫抖級別的能量才能做到。

所以大家沒事囤點黃金吧,這東西在全宇宙尺度上數量其實都是比較稀缺的。

其實說稀缺也不太客觀,只是它的形成條件太過苛刻,這就在總保有量上存在上限條件,這也是黃金能夠被賦予金融屬性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氘和氚在地球的海水裡儲量卻非常豐富,可謂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但是仍需要採取很複雜的提取工藝。

要是在太平盛世這自然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如果滅世級別的天災真的降臨,那就可能會毀滅所有現有的工業體系。

到那時候如果你再想去提取海水裡氫的同位素,可能就會變成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大汙師又採取了一種更加巧妙的方式來製取氘和氚,很完美的規避了這個問題。

簡單講他可以往核聚變裝置裡直接加水就可以實現核聚變。

也就是說水就是核聚變的原料,不用再特意的去額外提取氘和氚。

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通入一個啟動電流,先用電去電解純水,這樣就會產生氧氣和氫氣,氧氣會被釋放掉或接根管幹別的用,只留下氫氣作為核聚變的原料。

氣態氫接下來會被特定的微型裝置壓縮成液態氫,增加密度,然後利用核聚變過程中逃逸出來的中子,對高密度液態氫進行轟擊,這樣就會自然產生數量可觀的氘和氚。

此時再把含有大量氘和氚的液氫釋放壓力變成氣態的氘和氚,失壓的這個過程會大量的吸熱,正好用來給磁約束和鐳射約束加速器的超導磁體進行降溫或冷卻。

氣態的氘和氚隨後便會被釋放到環形加速器中進行加速,並在高能鐳射的輔助下變成高達上億度的超高溫等離子流,而此時的氘和氚就會發生核聚變反應。

聚變反應會形成氦原子和中子。同時釋放巨大的能量。

產生的氦會變成氦氣自然釋放,而且沒有放射性。

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中子,會回到前一個工序用來轟擊液氫,再次生成氘或氚。

釋放的能量則被聚能核心中間那個能量捕獲裝置轉化成電能,這個電能的極少一部分又回到最初的工序去電解水。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自給自足的閉環,只要一次點火,就可以一直執行。

聚變產生的能量,按10升水計算,可以電解出1.1公斤的氫氣,聚變後釋放的能量相當於7700升汽油的能量。

完全足夠一臺桑迪那樣的工業5.0機器人機體,或者是方舟1號房車全功率輸出條件下使用一年以上。

甚至還可以給額外攜帶的大功率外接裝置供電,就算可勁造也用不完。

而這麼龐大的聚核變工程被大汙師壓縮在一個手錶錶盤一樣大小的裝置裡。

當然這只是核聚變裝置,那十升水有單獨的儲罐,不算在這個體積裡哈。

這就是工業5.0和鈦鉭金屬,加上大汙師那逆天的設計才華才能創造出來的奇蹟。

聚能核心的主要材料就是各種規格的鈦鉭金屬,加上一些高階的元器件,其實原材料成本並不誇張,比一件黑市上的蟬翼速乾衣還便宜。

它的成本主要來自於那幾乎無法企及的加工難度,當然對於擁有工業5.0生產線的蘇凌來說,這塊的成本幾乎為零。

所以,蘇凌製造一個聚能核心的實際成本不過才幾十萬而已。

所以蘇凌就直接安排桑迪小批次生產了二十多個。

桑迪和五小隻每臺機體各安放一個,這樣桑迪她們就不用靠著笨重的鋰電池供電了,只要把原來腹腔內的鋰離子電池組更換成一個幾升大的水箱,再接入手錶錶盤大小的聚能核心,續航能力就可以直接拉滿。

再不用像之前,使用倆小時就得充一天電。

另外兩個聚能核心分配給了蘇凌的方舟一號房車和正在給安娜組裝製造的微型生物研究所上。

剩下的十二個聚能核心蘇凌暫時裝在盒子裡,留作備用,後面開發的末世裝備上還會大量的用到這個小東西。

蘇凌三人的工作就這麼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三人激情滿滿,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很快樂,姐妹三人之間的感情也變得越來越好。

可是與此同時,位於市公安局刑偵大隊重案組的辦公室裡的趙虎大隊長卻是一臉的舊社會。

他對著電腦螢幕的一堆現場照片,滿眼血絲,嘴裡叼著抽馬上就要燃燒到煙屁的香菸,抓著腦袋,看樣子應該又是熬了一個晝夜沒閤眼了。

“媽的,這兩個案子真是他媽的見了鬼了!”

一旁的重案組組員李大偉急的破口大罵道。

“整整一個星期了,一點線索都沒有頭緒,奶奶的,老子還是第一次碰見這麼邪門的事兒”。

聽到李大偉的抱怨,趙虎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最近幾天他的組員們基本上都是這個狀態。

商業街那個重傷的死胖子現在還是昏迷不醒的狀態。

目擊者的手機,警用民用監控全部都沒有拍到兇手的行蹤。

這還不算,商業街傷人事件案發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在2公里範圍之內的地下停車場又發生了一起更為嚴重的暴力殺人事件。

現場死者一共5人,全部當場被一招斃命,而且死相十分慘烈。

更要命的是,這麼一起重大的行兇事件,竟然發生在中秋節全市最熱鬧的商業街地段。

市委已經下了死命令,要求在半個月之內必須破案。

可是現在時間過了大半,離上級給出的最後時限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整個刑警大隊卻一點頭緒都沒有找到。

這對於榮獲得省公安廳連年表彰,號稱犯罪終結者的刑偵大隊來說,無疑是迎面結結實實的捱了一個大嘴巴。

真是太他媽的打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