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繞不開植物的生長週期,但是這已經是目前最理想的農業生產方式了。

要知道魚菜共生集裝箱採用的是立體種養殖方式,僅僅一層集裝箱的立體種植面積,就是是傳統大田或大棚產量的五倍。

更別說同等面積的耕地下它可以碼垛上20層集裝箱也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一畝地的佔地面積,可以當作100畝地來種植農作物。

可現在的問題仍然是原材料供應太少,生產出來的魚菜共生集裝箱就少,集裝箱少,用來兌換原材料的富餘食物也就越少,這就是個惡性迴圈。

以目前家園二號基地一期工程的規模,按照現在的原材料的兌換情況來看,還能算是勉強可以完工。

但是隨著基地的規模建設不斷的擴大,這些矛盾就會越來越凸顯出來。

蘇凌的確不能止步於僅僅完成內環的建設,那樣的話,家園二號基地的戰術縱深就會太過狹小,對付一些人渣敗類還可以,但是要想對抗官方的覬覦那就有點吃力了。

不過她倒是很快就想到了破解之法,並對天珍的家園二號規劃設計進行了改進,主要是對原材料的獲取渠道進行了最佳化。

家園二號所在的這處山谷,哦對,這裡現在已經變成了一處廣袤無垠的溫泉鄉了。

這處山谷距離原來的帝都很近,但是正巧位於燕山山脈的中麓。

燕山山脈是夏國北部著名的山脈之一,西起白河,東至山海關,北接壩上高原,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它的西南則又與太行山相隔,而它的南側即為華北平原,高差是很大的大。

整條山脈有兩處被河流切斷的缺口,一條就是那個著名的引灤入津的那條灤河所形成峽口,也就是喜峰口,另一條就是被潮河切割形成的古北口。

這兩處峽口,自古就是南北重要的交通孔道。在軍事中也很有地位,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的戰爭中,這裡常常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燕山地質結構異常複雜,具備典型的喀斯特鍾乳巖地層和丹霞地貌,更有石灰岩層和石英岩、千頁岩、板岩、海蝕巖、沉積岩等,賞石資源非常豐富。燕山所產的石種甚多,有幾十類,包括瓦井石、黃蠟石、上萬石、霧雲石等,也有的將其統稱為燕山石。

燕山山脈北部穩定上升,南部大量沉降。燕山沉陷帶震旦紀地層極發育,沉積中心的薊縣、遵化一帶厚度達萬米以上。中生代末發生強烈構造運動,褶皺成山,故稱此期造山運動為“燕山運動”。

當然,這些地質地貌已經在大地震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過正是中生代燕山運動的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地質結果,大地震對這裡的影響也是相對最小的。

而燕山地區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戰略資源,就是釩鈦磁鐵礦,雖然自然分佈的釩鈦磁鐵礦的釩鈦元素品位遠低於夏國的攀西地區,但是仍然是夏國境內已知的第二大釩鈦磁鐵礦的儲備地區。

而從這個釩鈦磁鐵礦中就可以提煉出高強含釩鋼鐵,以及鈦鉭金屬最主要的鈦元素資源。

大地震災害前,這裡就有一個全夏國第二大規模的釩鈦工業基地,那裡主要生產的就是含釩高強鋼板,但是鈦金屬的產量卻並不多。

雖然對鈦鉭金屬沒什麼幫助,但是那些高強含釩鋼板用來建造魚菜共生集裝箱倒是很不錯的材料。

如果到那裡的廢墟中去挖掘的話,應該比從帝都基地會更加合適。

而蘇凌的基地正好就位於釩鈦工業基地附近,從路由上來講,她其實差不多是位於釩鈦工業基地和帝都之間的地段上。

要是以前公路暢通的情況下,開車的話個把小時就能到達,但是現在地形已經發生巨大變化,隧道公路鐵路早已不復存在,要想到達釩鈦工業基地,那就得和去帝都基地一樣,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最少也要三天的時間。

陸地行進這塊實在是沒有太好的辦法,要不是依靠可以爬行的機械臂,基本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蘇凌打定主意後,便帶著桑迪出發去釩鈦工業基地尋找資源了。

當然這次出行仍然是駕駛尼莫號。

與蘇凌想象的差別很大,去往釩鈦工業基地這一路的風光甚是不錯。

雖然極少能看到高大的樹木森林,但是沿途植被繁茂,灌木叢生,期間各種野生動物也非常之多。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自然環境就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恢復著。

最多的是一些小型動物,山雞和野兔可以說是漫山遍野,這些小動物繁殖速度都比較快,不過更多的還得說是那些史前動物。

這些動物十分畏懼尼莫號的巨大身軀,尼莫號出現在哪裡,動物們基本都會因為受到驚嚇而紛紛四散奔逃。

那場大地震似乎就像是專門為了摧毀人類文明而設計的,蘇凌時常在想,那些史前動物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短短的時間內就遍佈整個陸地和海洋,這實在是太過不符合邏輯。

雖然它們的確很有可能來自地下世界,但是無論從數量還是種類上,這麼廣泛的分佈根本無法從科學的角度加以解釋。

它們就好像從史前世界直接被傳送過來一般,又好像是被造物主瞬間創造出來投放在這末世紀元之中。

其實這些史前動物的確不是自然衍生出來的,它們來自於一個極端宗教組織秘密研發的生化專案,原本是準備用作生物兵器而被創造出來。

但是由於大地震災害從實驗基地中逃逸出來,並與自然界的生物發生了雜交繁殖,並在很短的時間裡分化出非常龐大的新生物種。

原本物種間存在生殖隔離,跨物種的雜交情況其實本不應該發生。

只不過這些人造史前動物的基因序列已經完全被人為改寫,它們的出現實際上已經大範圍的汙染了自然生態的基因,這個情況其實比天災本身更可怕。

而且蘇凌絕對也不會想到,這個極端宗教組織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她在末世紀元最大的宿敵。

不過此時此刻,蘇凌想到的卻是填飽肚子的事。

“既然基地外圍有這麼多動物,為何不對其進行誘捕,豐富基地的食物供應呢?”

蘇凌現在滿腦子想的除了擴大基地建設,就是如何豐富基地的食物產量。

三天後,蘇凌和桑迪順利到達釩鈦工業基地的原址,不出所料,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大片廢墟,索性倒是沒有被全部埋入地下。

依稀還能看到原來工業基地廠房的殘垣斷壁。

蘇凌和桑迪穿上鈦鉭防護服,走出了尼莫號,循著原來的地圖,來到一處工廠的倉庫原址。

這裡地勢平坦,看不到半點倉庫的跡象。

“姐姐,根據地震前的資料分析,咱們的腳下應該就是原來釩鈦工業基地最大的物流集散轉運倉庫的地址”。

桑迪一邊說著,一邊把相關資料分析的內容投屏在蘇凌鈦鉭防護服的顯示頭盔中。

“看來那些含釩高強鋼板已經被深埋在地下了,哎,有點麻煩了到是”。

蘇凌暗自想了一下,然後便轉身對桑迪說道。

“桑迪,馬上用尼莫號上的鈦鉭電磁火炮,對這裡進行轟擊”。

“好的姐姐”。

言畢,桑迪便操控著尼莫號展開八條巨大的鈦鉭機械臂,穩定了一下姿態,隨即旋轉著車頭上安裝的鈦鉭電磁火炮,選定了一個合適的角度便直接開火了。

“嗡嗡嗡”

“轟轟轟”

數發電磁炮彈以二十倍音速直接對著地面的同一靶點連續開炮。

超高音速動能武器的達能效應,瞬間就把地面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地面的泥土碎石瓦礫全部被巨大的轟擊能量炸的四崩五裂。

可是待煙塵逐漸散去,眼前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而深坑的底部則露出了不少巨大的鋼卷,散落堆放在那裡。可以看出,這片區域原來的儲存量一定非常龐大。

“姐姐,我們找到了”。

桑迪很興奮,眼前的這些鋼板足夠她和五小隻製造更多的集裝箱了。

“嘿嘿,真是走運,好在沒有埋得太深,這回咱們可算是掏上了”。

蘇凌也是一臉興奮。

“桑迪,這些成卷的鋼板很重,回頭咱們先裝兩捲回去,把四大金剛全部調遣過來負責搬運這些鋼卷,這下可算是解了咱們的燃眉之急了”。

緊接著,蘇凌讓尼莫號如法炮製,又找到了幾處倉庫的不少物資,除了各類含釩高強鋼材,還有各種用來熔鍊這些鋼材的合金和化工原材料,甚至還有一些鈦合金型材。

根據蘇凌的判斷,僅憑這些現成的物資,就足夠她把家園二號建完第二圈環城。

根據天珍的規劃,整個家園基地要想達到整體功能,最少要完成三圈環城的建設。

從裡到外,依次是核心區,內環城,二環城,三環城以及後續。

而每一個環城都有其主要的工作部署。

核心區,由尼莫號和其他三臺鈦鉭房車組成,這裡相當於整個家園二號基地的指揮中心,也是科技,醫療,食物的最高階研發中心。

而內環城主要是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生產區域。

核心區孵化的各種技術和裝備會在這裡進行製造。相當於對醫療,裝備和食物的技術進行批次製造和生產的區域。

再向外面的二環城就是原材料加工區域,這裡實際上就是負責原材料的加工,所有的初級資源,可以在轉化成二環城內轉化為供應內城製造的各種材料。

而三環城及以後的環城,就是各種商貿或人口聚集的地區了。三環城以及之外的環城主要的作用就是防禦外部的入侵打擊。

也是內城製造出的醫藥,裝備和食物主要的消費使用區域。

雖然總體上是這麼安排的,但是每個環城建成以後,實際上都能夠自給自足,只是功能和發展方向上有所側重罷了。

蘇凌通知了天珍那邊,讓她可以帶領剩餘的小夥伴撤回家園二號去了。

既然釩鈦工業基地這邊有充足的物資可以白嫖,繼續留在帝都周邊只會平添暴露的風險。

幾天後,蘇凌也滿載著滿滿一車原材料返回了家園二號。

四大金剛裡的其它三臺早已出發去釩鈦工業基地搬運物資,隨蘇凌一同回來的魔力紅放下尼莫好的箱體,也再次加入了物資搬運隊伍。

由於含釩高強鋼板每一卷都重達四十噸左右,所以一般的機械臂底盤沒有辦法勝任這項工作,這種粗活也只能依靠四大金剛這樣的怪力亂神才能勝任。

桑迪則帶著五小隻女僕團開足馬力進行著魚菜共生集裝箱體的組裝。

別看家園二號基地的建設靠嘴上說著好像是很輕鬆,實際上期間花費的精力可是不少,這其中需要處裡大量的細節問題。

這麼一折騰,僅僅是完成內環的建設,便整整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家園二號也即將進入末世紀元的第二個冬季。

現在的家園二號已經初具規模,內環城已經擴容至三百個集裝箱,分兩層碼放環繞在核心區的周圍。

算上蘇凌姐妹三人,目前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146人。

這些孩子全部由天珍負責管理,她現在是真正的孩子王了。

天珍很聰明。她把所有的孩子按軍隊的編制進行了組隊,十四個小隊,每個小隊由十個孩子構成,一般由年紀較大的擔任小隊長。

十四個小隊又分成兩個中隊,由天珍的左膀右臂,也就是壯壯和小雨各帶一隊,而天珍自己則擔任大隊長職務。

所有的孩子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內城食物的生產維持。

兩個中隊每天輪流派人負責家園二號基地的外圍巡邏任務。

當然這個巡邏主要只是在內環的城牆上設立一些觀察哨,並不會貿然的走出基地。

雖然家園二號比較隱蔽也比較偏遠,倒不至於有人類到訪,但是那些危險的史前動物,還不是這些孩子們能夠應付的。

桑迪製作了不少蟬翼速乾衣和鈦鉭防護服,防護性都沒問題,只是頭盔沒有戴顯示功能。

主要還是那些精密元器件目前還無法大批次的生產供應,而且孩子們身體長得快,往往半年左右就得重新制作這些防護裝備。

雖然大孩子的服裝可以換給小一些的孩子穿,但是各年齡層的孩子數量不盡相同,大部分還是需要重新制作的。

鈦鉭金屬的原材料目前還比較緊缺,還是儘量能省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