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修者道心
怪夢編年史:宿命與幻象的交織 執意書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高鶴,馬上都快高考了!你還在看小說,現在是看小說的時候嗎?”
“老師,我...我只是看了一眼...”
“看了一眼?這不是看一眼兩眼的問題,你的成績下滑這麼嚴重,難道你自己不清楚嗎?你這樣下去,你將來怎麼辦?”
上課看玄幻修真小說的高鶴,被老師抓了個正著,面對老師的訓斥,高鶴卻十分淡定,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但很快他又恢復了平靜。
“老師,我有我的打算...”
“你的打算?難道就是繼續沉迷於這些玄幻修真小說嗎?”
“不,老師。我打算高中畢業後去青城山正一派學道。”
教室裡一片寂靜,所有同學都被高鶴的話震驚了,老師愣了一下,很快又恢復了嚴厲的態度。
“你這是異想天開!現實中哪有什麼修真?你這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會害了自己!”
“老師,您不信也無妨,我從小就夢想著能夠修煉成仙,雖然這聽起來遙不可及,但我會堅持不懈的去實現我夢想的。”
“堅持不懈?你連高考都不重視,何來的實現夢想?”
“老師,我知道您是為我好,但我自己的路,我自己選擇。”
老師輕蔑一笑,可高鶴的眼神認真,沒有絲毫的動搖,下課鈴聲響起,老師嘆了口氣,轉身走出了教室,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羨慕,有的不解,有的嘲笑。
高鶴卻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他堅信自己的選擇,他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仙道,也願意追尋內心的召喚,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
時間如流水悄悄流逝,轉瞬之間,高考的日子終於到來。然而,當高考的最後一天結束,走出考場的高鶴,心中卻有些低落,儘管他努力了,但還是有很多題目讓他束手無策。
走在回家的路上,高鶴的心情沉重,正當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卻看到一旁的路人們紛紛拿起手機,記錄著天空中的一幕奇景。
他好奇的抬頭看去,只見天空上的一塊雲層彷彿被利劍一分為二,整塊的雲層沿著完美的斷口上下錯落有致。
“真像是顯示器的一個模組壞了一塊。”
“天啊,這輩子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奇觀。”
這奇異的天象如此震撼,引發路人驚呼,也吸引了高鶴,他忘記了考試的不順,站在那裡看了好久,直到天色漸暗才回家。
晚上吃完飯後,他一個人坐在陽臺上發呆,思考著高考結束之後自己的路該怎麼走。
而此刻的夜空,又呈現了另一番奇景,兩片暗雲恰好夾在月亮的中間,形成了一隻眼睛的形狀。
高鶴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仔細一看,上層雲中間還有一道黑線,彷彿是人的上眼皮,而下層雲則像是託著眼球的眼袋。
月光昏暗之下,整個天空中的這隻“月球之眼”莊嚴而神秘,彷彿在注視著大地。
高鶴凝視著這個奇異的“眼睛”,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熱潮。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兩片雲層並沒有隨風飄散,仍然緊緊地跟隨著月亮移動。
越是盯著這隻“眼睛”看,高鶴越覺得這隻眼睛也在默默注視著自己,彷彿有種超越言語的溝通在兩者之間悄然發生。
高鶴心中湧現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他覺得今天這一連串的天象不僅僅是偶然,而是老天在用其它的方式向他傳達某種暗示,或許他應該去學道,尋找一條不同於尋常的人生路。
深夜,躺在床上的高鶴,心中期待與糾結交織,他的思緒久久無法平靜,直到凌晨,疲憊終於戰勝了綿延不絕的思緒,他慢慢沉入了夢鄉。
突然,那隻神秘的“月球之眼”再次出現,但它沒有保持原有的形態,而是化為一道靈動的虛光,閃爍著刺眼的神聖光芒。
虛光緩緩的變化,漸漸形成了一尊看不清容貌的聖人模樣,這尊聖人身穿古代道袍,雖然面容模糊,但從他的氣質中,高鶴能感受到一股深沉的敬畏與平和。
“孩子,你是不是想要學道?”
聖人開口,聲音如遠古的風,穿越時間的長河,緩緩在高鶴的耳邊響起,高鶴心神一震。
“是...是的,我感受到了一種指引,我想要尋找我的道。”
“那麼,你理解的‘道’是什麼呢?”
“我認為‘道’的釋義很廣泛,而我想要追尋的‘道’是像神話故事裡的仙神一樣,擁有無上法力,能夠拯救蒼生,救死扶傷!”
“孩子,‘道’並沒有這麼華麗玄幻,它是一種尋找自我,理解世界的路徑,它超越了常規的知識和學問,是對生命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對生命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沒有充足社會閱歷的高鶴,並不太理解聖人晦澀的話。
“孩子,其實你的理解已經觸及了道的邊緣。但‘道’,遠比你想象的更加廣闊和深奧。所謂的‘道’,是宇宙間流動的根本法則,是萬物存在和變化的本源。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道’的一部分,而每個人的心中,都自有其‘道’。”
高鶴沉默了,聖人又繼續開口說著。
“高鶴,人人生而即是在修道,普通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心中的‘道’,但由於世俗的紛擾和內心的迷茫,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方向。他們帶著遺憾離開這個世界,不甘心的繼續投胎,重複經歷人世間的喜怒哀樂,苦苦尋找卻又一無所獲。”
高鶴聆聽著,混沌的心神漸漸明晰,聖人的話,如一道清流,沖刷著他心中的迷霧。
“但你不同,你已經開始覺醒,開始尋找你心中的‘道’。記住,真正的‘道’是無形的,它存在於你的每一次呼吸之中,每一次思考之中,甚至每一次對生活的感悟之中。所以,不必刻意去尋找,只需靜心感受,順其自然,‘道’自然會在你的生活中顯現。”
說完這番話,聖人的身影開始變得模糊,最終化為光點,消散在虛空之中,而那隻“月球之眼”也隨之消失,留給高鶴一片深邃的黑暗和無限的思索空間。
從夢中醒來的高鶴,發現天色已經大亮,雖然只是一個夢,但夢中的體驗和聖人的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反覆思量之後,高鶴決定與父母坦白自己的想法,一家人坐在餐桌前,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溫暖而明亮。
“爸、媽,我昨晚看到了一些奇異的天象,晚上這些天象還給我託夢了,我覺得那是老天在給我一個訊號,告訴我應該去尋找我的道,我想去青城山正一派學道。”
父母聽到兒子的決定時十分震驚,兩人不解的看著高鶴,懷疑高鶴是不是高考不順受了打擊。
“奇異的天象?兒子,你是不是受什麼打擊了?別總把科學性的東西想的那麼玄乎好嘛?這樣下去你精神遲早會有問題的。”
“媽,我很認真的在和你們訴說我心裡的想法,這不是一時的衝動,我已經思考了很久。如果我不去嘗試,將來一定會後悔。”
父親沉默了片刻,嘆了口氣後悠悠開口。
“兒子,你已經長大了,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我們很欣慰,雖然我們不完全理解,但如果這是你真心想要的,我們會支援你。”
“我說老高,你別瞎起鬨,這去當了道士,以後孩子咋結婚?一輩子就做個窮酸道士嘛?”
高鶴母親言語中透露出的擔憂和不解,讓這個家庭的早餐氣氛變得有些沉重。
父親輕輕摸了摸鼻樑,再次開口,試圖為這個話題找到一個平衡點。
“孩他媽,我知道你擔心什麼,但咱們兒子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追求。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他也說了,已經考慮了很久。我們應該給他機會去追尋他心中的道,至於結婚的事情,那是未來的事情,每個人的路都是不同的。也許他去體驗了後,就會發現和他心中所想的落差太大,就回來了呢?”
高鶴看著父親,眼中充滿了感激,他清楚,父親雖然言簡意賅,但已經表達了對他最大的支援和理解,母親聽了這話,臉上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些。
“兒子,我...我只是擔心你會後悔,怕你走錯路。但既然你這麼堅持,這麼認真,我也只能支援你了,只是,你一定要記住,無論走到哪裡,這裡永遠是你的家。”
兩天後,高鶴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前往青城山,那裡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修道聖地。
經歷幾天的輾轉跋涉後,高鶴終於到達青城山,青山綠水間,一座古樸的道觀映入眼簾,高鶴心中的期待更加強烈。
他被引領至一位年邁道士面前,這位長老的容貌和氣質,與他心中想象的那些高深莫測的修仙長老有些落差,更多的是一種平和與慈祥。
“年輕人,歡迎來到我們青城山正一派,修道之路,不同於凡人想象,需心靜如水,方可悟道。”
高鶴盡力保持著對這一切的敬意,但心中難免有些失落,在長老的安排下,他跟隨大師兄守正,開始了所謂的修道生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高鶴逐漸發現,所謂的修道,似乎與他心中想象的充滿神秘色彩的修仙生活大相徑庭。
每日重複的誦經念文,再加上做飯洗衣等雜務,這種生活節奏讓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這天黃昏時分,大師兄守正,找到了滿心不悅的高鶴,兩人坐在道觀後的小院中聊了起來。
“高鶴,我看得出你的心裡有些失望,你要明白,修道並非你所想象的那般玄幻,它更多的是心靈的修為,是對自我的認知。”
“師兄,我承認來之前,我的心裡充滿了對修仙的幻想,我以為學道就是修煉法術,遨遊天際,但現實與想象的差距,讓我極大的失落。”
守正輕輕搖頭,沉默片刻後開口。
“學道的真諦,在於悟性,在於心性。這些看似簡單枯燥的日常,實則是修行的一部分。它們考驗的是你的耐心和決心,幫助你修煉出一顆平靜的心。在道教中,‘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話,便是告訴我們要時刻保持內心的清平和寧靜。”
高鶴默默的聽著,心中的波瀾逐漸平息,守正的話如一股清流,慢慢的沖刷著他內心的迷茫和不安。
“記住,修道之路漫長且艱難,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成效的。你需要的,不僅是毅力,更是一顆堅定不移的心。只有這樣,才能在修行的路上,逐漸領悟到‘道’”
一晃三年時間過去了,這三年對高鶴而言,是脫胎換骨的三年。他從一個對未來充滿迷茫,對世界充滿幻想的的青年,逐漸變成了內心深處擁有平靜與智慧的修道者。
這日夜晚,道觀中寂靜無聲,僅有月光透過窗臺,鋪灑在簡樸的房間內,高鶴坐在窗前的蒲團上,閉目冥思,他的心無一絲波瀾,彷彿已融入這寧靜的夜色之中。
冥想之後,高鶴緩緩睜開眼睛,目光投向窗外的明月,他不禁回想起三年前,那個震撼他心靈的夜晚,那個彷彿是命運指引的“月球之眼”。
“那一夜的月亮,那隻特別的‘眼睛’,或許是老天給我的啟示,又或許,那一刻我的心已經在修道了吧..”
這時,守正師兄從門外緩緩走來,聽到了高鶴的自語。
“高鶴,三年過去了,你感覺如何?”
“師兄,感謝這三年來你的教誨和幫助,現在的我,雖無法遨遊天際,但心靈已飛躍雲霄。”
“你能有此悟,證明這三年的修行不虛。記住,道無處不在,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讀經唸誦,都是修道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清淨、平和的心。”
“我明白了,師兄。無論未來如何,我將持續這樣的心態,走我的道,不悔初心。”
沒過多久,高鶴在青城山道觀中的修行之路遇到了新的轉折點,長老在一次早課後召見了高鶴。
“高鶴,你在這裡已經修行了三年,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但修道之路,不僅僅侷限於道觀之中,更重要的是要融入世間,去實踐‘道’的真諦。是時候讓你迴歸世俗,將你所學所悟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了。”
高鶴早已習慣了這裡的生活,雖然心中不太願意離開,但他深知長老的話裡含有深遠的意義,於是頷首答應了。
他整理了自己的行囊,帶著三年來的修行所得,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到家鄉後,高鶴的父母幾乎認不出眼前這個沉穩、內斂的兒子,與三年前那個橫衝直撞的少年判若兩人。
很快,高鶴成為了一名社群志願工作者,他的工作涉及協助解決社群居民的各類問題,從家庭糾紛到環境改善。
憑藉著在道觀中培養出的耐心、智慧和平和,高鶴在工作中表現出色,深受同事和社群居民的信賴。
一次,社群街道上,一位老人暈厥暈倒,路過的高鶴第一時間將老人扶起,並抱起老人一路送到了醫院,由於護送及時,老人也順利保住了性命。
此事在社群傳開後,高鶴的聲望更是水漲船高,不僅在工作中,高鶴在生活中也時常施以援手,幫助鄰里間解決困難。
他的善行在當地樹立了良好的口碑,高鶴的父母看到兒子的變化和所做的一切,十分欣慰,兒子這幾年的修行並非徒勞,他所學到的,不僅僅是心性的提升,更是人格的昇華。
這天,昏暗的月光下,橋邊的水面泛起微光,一位少女站在橋頭,路過的高鶴看到這一幕,預感不妙,連忙走上前去。
但就在他開口想要勸解時,少女卻猛然一跳,投入了冰冷的河水之中。
情急之下,高鶴來不及思索,緊隨其後跳入了水中,冰冷刺骨的河水,瞬間刺痛著他的神經,但他強忍著寒意,迅速遊向那正在水面掙扎的身影。
不一會,他抓住了少女,試圖安撫她的恐慌,希望帶她一起遊向岸邊。然而,少女已完全失去了理智,她的掙扎異常強烈,拼命的要將自己從高鶴的懷抱中解脫出來。
少女的掙扎,消耗了高鶴大部分的體力,就在他幾乎要力竭時,岸上的人們投下了繩索,想要將兩人一起拉上岸。
可就在這關鍵時刻,河底一口突如其來的漩渦將高鶴吞噬,少女則在人們的努力下被成功救起。
旋渦的力量非常強大,高鶴掙扎著想要浮上水面,但力不從心,隨著意識逐漸模糊,一股強烈的窒息感讓他眼前一黑。
在意識喪失的最後一刻,高鶴的心神內浮現出一道靈動的虛光,閃爍著刺眼的神聖光芒,虛光漸漸變化,最終化成了那個身穿古代道袍的聖人模樣。
“孩子,你終於入道了...”
“但我,我現在...”高鶴的意識試圖回應,卻發現自己無法說出完整的言語。
聖人微笑著不再回應,下一刻高鶴便徹底失去了意識。
第二日,高鶴的屍體被打撈上岸,悲痛欲絕的父母,為他舉辦了一場樸素簡單的葬禮。
訊息傳開後,整個社群的人都來到了葬禮現場,空氣中瀰漫著哀傷和不捨的氛圍。
“高鶴真是個好孩子,他樂於助人,社群裡每個人都受過他的幫助。”
“是啊,上次我的家裡漏水,是他幫忙修好的,沒想到他...”
靈堂外,一位鄰居嘆息,旁邊,另一位年邁的老婦人擦著淚,互相傾訴著心中的不捨
“他是個真正的英雄!”
靈堂內,高鶴的父母站在兒子的遺像前,面對前來弔唁的人,他們盡力保持著鎮定,但眼中的淚光卻難以掩飾他們心中的悲痛。
“謝謝大家來送高鶴最後一程。”
高鶴的父親聲音沙啞,就在這時,屋外傳來一陣鳴叫聲,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的轉向窗外,兩隻白鶴優雅的降落在高鶴的冰棺前,彷彿在靜靜地守護著他。
“爸爸,那兩隻鶴是來做什麼的?”
“那...那是高鶴哥哥的朋友吧...它...它們應該來送他最後一程...”
兩隻鶴在冰棺前停留了片刻,然後展翅高飛,消失在藍天之中。這一幕震撼在場所有人。
“看來,高鶴不僅在人間行善,他的精神也感動了天上的生靈!”
“是啊,他的善行已經傳遍了人間和天界。”
靈堂上,一位長者感慨出聲,另一位鄰居也驚訝的附和著。
儘管高鶴離開了,但他的故事和精神仍在人們心中傳唱,他成為了社群的傳奇,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青城山上,守正師兄和長老正站在欄杆前,兩人雙手後背,神情淡然。
“師傅,鶴兒他...”
“恩,我已知曉,高鶴他已經獲得了他心中的道,現在的他終於可以御劍飛昇,上天入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