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典籍的時間,洛孑無比放鬆。

先前的詛咒、怨毒以及種種負面情緒彷彿都在觀看典籍中一一消散。

當他將所有的典籍都看完,原本有些波瀾不定的情緒也穩定下來。

將最後一卷典籍放下,深吸一口氣,洛孑站起了身。

看著山下的一道道靈,他心情平靜了許多。

視線在那一張張面孔上掃過,洛孑沉吟片刻,轉身消失在域門世界當中。

虛界中,洛孑睜開眼睛,找出筆墨木簡,開始謄抄諸位夫子編撰的典籍。

期間,洛孑不時將視線投向虛界外。

虛界之外依舊是一片黑暗。

一個不大的人形在黑暗中間,握著一顆小小的光點。

洛孑知道,那個人形就是掌控者,那個光點,是孕育中的新時代。

當光點炸開之後,新的時代就來臨了。

只是,這光點什麼時候孕育完成,洛孑不清楚。

他總覺得,掌控者似乎在趁機對光點操作些什麼。

對此,洛孑不在乎。

反正他目的能達成就行。

於是,在看到新時代還在孕育中時,洛孑又低下頭,重新謄抄起來。

山中不知歲月。

洛孑此時身處虛界,倒也有些異曲同工的意思。

慢慢的,典籍謄抄完了。

洛孑見外面的世界依舊是一片漆黑,索性又將存放在虛界當中的所有典籍都謄抄了一遍。

溫故知新,感慨頗多。

也就在他將這些典籍也都抄完的瞬間,一股奇異的波動在虛界外傳開。

洛孑停筆,目光平靜向虛界外看去。

只見外面那就有一點的光點忽然膨脹,向四周不斷擴大。

須臾間,光芒已經擴散整片黑暗,到處都是刺眼的光明,使人難以視物。

洛孑微微眯眼。

再次睜開時,天地已然有了乾坤陡轉般的變化。

原本的黑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熱鬧非凡的街道。

街上行人往來,頗有朝氣,看不出多少憂色。

看著周圍的行人建築,洛孑一瞬間有種回到大秦咸陽的感覺。

很快,洛孑搖搖頭,甩掉了這個念頭。

這裡絕不會是大秦那個時代。

遠處城頭飄揚的旗幟也表明了這個時代的真實身份:漢。

看著周圍百姓臉上自信飛揚的模樣,洛孑沉吟中,沒有走出虛界。

他就這麼在虛界中坐了整整一天一夜,最終,身負虛界,潛入了藏書最多的文臣家中,將那些謄抄下來的典籍密傳悄然放進了藏書中。

當然,洛孑不止放進一家,而是放了很多家。

甚至他還跑到宮中,在大殿上鋪了一層典籍,生怕別人看不到似的。

這也就導致第二天上朝時,宮中震動,群臣譁然,無數神將暗衛受罰。

只因大殿中鋪滿典籍竟無人發現是何人所謂。

但,在懲罰完神將暗衛以後,帝王與群臣都將注意力放到了那些典籍上。

隨後,他們發現了這些典籍的是能提升實力、教化百姓時,當即將典籍秘術推廣出去。

能提升實力的,在軍中推廣。

能教化百姓的,向百姓推廣。

因此一事,整個大漢的實力又是一番飛速提升。

但大漢上下,想盡辦法也沒有找到,究竟是何人將典籍送到他們面前的。

此事也成了整個大漢王朝難以解開的一個謎。

而這事兒的始作俑者,在大漢帝王決定將這些典籍推廣出去時,便已離開。

這次,他不打算現身,就這麼藉著虛界遮掩,行走天下。

他沒有飛行,只是用腳步丈量大漢的土地。

他從西域走向東國,從南邦走到北境。

他看到了一個比大秦更加統一的時代。

他看到四方之民在都城自由來往貿易。

當然,他也看到了這時代的大敵。

被百姓稱為厄難的,彷彿來自地獄的漆黑的獸。

漆黑的火焰在那些獸的身上纏繞,使得它們看上去詭異而又暴虐。

而為了抵禦這些獸,大漢特地組建了一支大軍:御神軍。

也是因為無數御神軍的奮力廝殺,才使得大漢境內安然無憂。

只是,在洛孑來到邊境,見識到所謂的御神軍時,他心中有了疑惑。

這一支大軍雖然也是戰修,但比之大秦戰修似乎要弱上許多。

雖然一些戰陣佈局更加精妙,亦是有不俗的威力,但終究差了一些。

“莫非……我有濾鏡了?”

洛孑喃喃自語,聲音無人聽到。

他又在這軍中逗留多日,終於確定了,這御神軍的整體質量不如大秦戰修。

或者說,大漢強者的整體數量較之大秦都少了許多。

“被削了……”

洛孑眉頭微皺,但很快又舒展開。

隨著那些典籍秘術在軍中推廣,想來大漢的戰鬥力會上升一個水平。

除了軍隊實力有所不如,大漢文道似乎也不曾顯化威力。

入文道為修的人有,還很多。

但是如孔夫子般的文道強者,卻始終沒有出現。

彷彿有一層天賦囚籠,將這些踏上文道的人限制了。

因而,大漢朝堂,文臣亦修武功,也能馳騁戰場,仗劍與獸廝殺。

打探到這些情況,洛孑眉頭微微皺起。

他想到了在這個時代開啟前,掌控者對那光點漫長的操作。

所以……是祂對這個時代動了手腳?

那看樣子,等諸神現身,這個時代能比較輕鬆的消滅了。

洛孑如此想著,將孔夫子傳授的一些文道典籍又散佈出去。

不少窮學子得了這些典籍,如獲至寶,潛心鑽研。

一時間,大漢文道學子的實力也是提升了一大截。

就連一些困於文道巔峰的文臣、大儒,也在這些典籍中尋到了自己的路,實力有了些許進步。

做完了這些,洛孑便又繼續遊歷四方去了。

諸位夫子的典籍秘術他會放入這個時代,但是他不會輕易涉足這個時代。

謹記自己是個外來者,是這個時代的匆匆過客。

不需要去多做什麼,只要觀山看海就行了。

抱著這樣的形態,洛孑繼續行走四方。

而他的第二個域門世界,本來卡在山海初始境界,也在這般行走中,畫出完整的大山。

彼時,洛孑在山上見到了一個道人。

道人似在隱居,身後一廬,其內一桌一椅一蒲團。

而道人盤坐山頂空地處,身前放著一個丹爐,似乎正在煉丹,

而且,看樣子煉製了不短的時間。

也就在洛孑第二個山海圓滿的瞬間,道人的丹也成了。

一時間, 天生紫氣,龍虎顯形。

丹藥破爐而出,丹香與紫氣瀰漫,引來天上雷劫。

道人失神,似乎沒想到會有天劫降落。

更令他無措的是,他煉丹三年,一身修為空空,已然無力抵擋雷劫。

而對道人身份有所猜測的洛孑,自然瞧出了這般狀況。

嘆息中,他到底是出手,救下了這名道人。

“張輔漢……張道陵,欸……”

看著面前言謝的道人,洛孑神情複雜。

見張道陵言謝,洛孑擺擺手,將幾本老子遺留的典籍交給他,隨後,消失無蹤。

洛孑找了一個無人的荒山,遁入虛界,避世不出。

遊歷四方什麼的,還是算了吧。

免得……他再犯賤,出手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