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許敏的電話忽然響了起來,是曉桐打的:“哎,許敏,你過來一下。”
“嗯?你是?”他其實已經聽出了是誰的聲音,但還是這樣問了一下。
“曉桐。”
“哦哦,好的。”他掛了電話過去。
許敏雖然剛入司不久,但對公司的人事和性格也都瞭解了一番,對於曉桐,一個相對時間久的老同事,還是有意要巴結一下的。曉桐指著電腦上的一份文件,問,“這個報告是你寫的嗎?”
他看了一下電腦,說,“也不算是我寫的,是我們部門出具的,因為我們部門都簽過字了,溫總和安總都審閱透過了。”
“所以,這份報告是你們部門一起寫的?”曉桐問。
“是的。”
“那好,那沒什麼了。”
“是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你走吧。”曉桐頭也不抬,好像有很多話想說,又沒說。
“有什麼問題你就說嘛,需要我改什麼,我就去改。”許敏有些卑微地說著,但又有點不甘心在。
“沒什麼。我是覺得很多風險內容,你的報告裡沒有披露,但是我會寫在我的報告中。”曉桐說。
隔天,許敏專案上會。他先介紹著:“好,接下來我給各位領導彙報一下這次這個專案的情況。
這個專案前期的確有一些沒有按照預定計劃執行的情況,但現在他們也發現了這個情況,所以想要積極迴歸主業。正好,這幾年也是這個行業的大力發展階段,國家為鼓勵行業的發展,給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援。這些內容,我們在對方給我們提供的這些材料中可以看見。”
雖然他這麼說著,卻並未開啟相關的材料給委員們投影,投出來的,只是他的word,一共939個字。然後他接著說:
“這次標的公司準備投的是一個在林州的專案,這個專案是完全複製標的公司前期已經開始運營的這個專案的模式。專案總投呢是40個億,標的公司自己將會出20%的資本金,其餘的部分透過銀行貸款來解決。這個專案已經拿到了林州政府的相關批覆檔案,而且也是絕對可以盈利的。政府選擇這個公司也是由於標的公司的技術水平在行業內是領先的,而且有成功的專案經驗。所以,我們作為標的公司股東方之一,我們部門建議,同意標的公司投資這個專案。”
“好,請中臺人員介紹一下。”委員會主任說著,曉桐開啟了自己的電腦,投影。
“我要介紹的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第一,這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的確,這個行業近幾年來是國內大力發展和扶持的,行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不必說了,這是近幾年來行業增長的速度,可以看出是發展非常快的。同時,政策上,從去年年初以來,國內的相關支援政策也有很多,如這個表所示。”曉桐一邊說著,一邊翻動著自己的報告,給委員展示政策梳理的情況。
“第二,是這個標的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行業的確是快速發展的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也很好。但標的公司並不是行業規模最大的或者龍頭行業,只是在這個非常細分的領域裡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因為標的公司在這個細分領域深耕多年,不斷提升和最佳化自身技術水平,同時,與高校研究院結合,在專業技術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公司抓住這個專案的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又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的方向,這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
但第三,我需要揭示一下這個專案存在的風險。第一個風險是,專案雖然是個好專案,但專案投資規模較大,標的公司總共才20億元總資本,這個專案總投是40個億,即便標的公司只出資20%資本金,即8億元,但後續專案的融資是透過銀行貸款,標的公司債務規模增加32個億,這個債務的增長速度,對於公司自身壓力來講是非常大的。
同時,我們需要關注到,這個標的公司目前已經將其持有的股權、裝置廠房,全部都抵質押給銀行了,而現在標的公司的盈利受疫情的影響,兩年持續虧損,經營情況和資金鍊已經非常緊張。即便是目前在運營的同樣的模式的專案,銷售量每個季度都完不成任務,如這張表所示,這是每個季度銷售業績、回款情況以及盈利情況,透過這個表,可以看出,標的公司的盈利的確是存在很大困難的。
此外,這個專案會盈利是基於一系列的假設,而看這些假設前提,跟實際運營專案情況相比較,每一個假設都過於樂觀和激進,即便是在這樣激進的假設前提下,專案需要建設2年才可投入運營,而這2年內,標的公司只能持續投入,並無法產生現金流。
而根據目前標的公司的財務狀況,已經很難維持現有的財務負擔了,如果再增加8個億的資本金投資以及32個億債務利息,公司很難不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個專案相對於標的公司目前的水平來看,風險較高,不建議投資。”
曉桐說完後,委員會忽然沉默了一會兒,大家誰都沒有說話。主任本來覺得這個會大概10分鐘就可以結束,因為在會議之前,許敏去跟主任溝透過這個專案,當時也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聽到曉桐說完後,他才開始仔細看起了材料。但很快,他意識到應該發言了,便說,“好,請各位委員看看有什麼意見吧。”
“我先說一下吧。”薛尚詡著藍色條紋西裝,西裝應該是被熨過,很平整,袖釦閃過一絲亮,看上去很昂貴。他一邊翻著自己在剛剛記錄的筆記,一邊合上凌美鋼筆,一邊說:“首先,我先表明我自己的觀點,我不同意這個標的公司投資這個專案。然後,我來說說我的理由。
第一,一個20個億規模的公司,投資40個億的專案,這是需要大量的舉債,這個債務負擔並不是標的公司可以承受的,也是不符合我司的風險偏好的。
第二,標的公司目前現金流已經非常緊張,投資這個專案後,勢必會掏空且未來2年會持續掏空標的公司所有盈利,而我們投資這個標的公司已經5年了,現在我們不期望它能夠上市,但從目前經營情況來看,未來我們退出可能都會成為問題。如果資金、資產、權益全部被掏空後,到時候我們空持有股權,標的公司想對賭我們的股權也沒有這個能力了。
透過上面這兩點,我是不同意這個議題的。”
許敏開始有一些冷汗,慌忙解釋:“這個,我想解釋一下。標的公司並不是一次性投入這麼大的規模的,是分批投資的,是根據專案的建設進度投的,在建設一期後,會先投入運營,大概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這部分運營後會先產生一部分收入和盈利,對公司資金壓力有所緩解。
另外,關於公司現金流的情況,從目前賬面來看,標的公司的確資金緊張。但是預計在明年,標的公司目前幾個專案就會陸陸續續回款,這個我也是已經跟他們都確認過的。本來應該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回款的,但因為疫情的影響,建設進度和回款略有一些滯後,但在明年肯定就會回款了。這部分回款後,標的公司的資金壓力就會緩解很多。”
他說完後,其他人又開始陷入了沉默,好像在思考和衡量,又好像什麼都沒聽見,又或者在想自己應該如何說?
“好,那其他委員呢?有什麼意見?”主任接著問,順便將目光落在了法律合規的部門長身上。
“那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法律合規的部門長好像臨危受命,雖不情願,但也還是說了,“從法律合規上,議事流程上,這個流程是沒有問題的,法律合規上,標的公司投資這個專案也不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這點是可以明確的。
至於商業上的安排和風險上的考量,我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標的公司為什麼會中標林州專案?雖然標的公司的總資產只有20個億,但它仍然能中標這個專案,是否意味著政府其實也看好這個標的公司的實力?這點我是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他們之所以能中標,”許敏接過委員的話,趕緊解釋著,“是因為這家公司的技術,目前是別人做不到的,同時競標的,也不乏一些大企業,規模比他們大,但是因為標的公司他們現有專案就已經有在運營的案例了,而其他公司都沒有實際運營的案例,說明這點上,技術水平還是很不錯的。”
“我覺得,這個專案顯而易見是標的公司有點盲目擴張了。標的公司為什麼不能循序漸進的發展呢?這種程度的擴張,完全不符合公司的實力。到後期我們要退出,標的公司沒有對賭能力,我們也沒辦法,那專案後期建設是不是還會繼續讓股東追加投資呢?到時候如果我們投,就是更大的損失,如果不投,他們又是一副’我現在就死給你看’的態度,會把我們股東置於一種更加艱難的境地。”另一個委員聽了很久後,終於開口了。
“嗯,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我給您,給您彙報一下。”許敏又接過來,說,“他們為什麼要現在做這個專案,而且是規模這麼大的一個專案,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是問過他們的。他們是這樣回覆的。
這個市場呢,其實就是這麼大,現在因為還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所以屬於跑馬圈地的階段,他們搶佔了這個林州,在林州甚至以及周邊,基本上就等於是搶佔了,其他公司想再進入這個市場就已經不現實了。所以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能力透支的情況,但實際上是為公司未來發展,長遠來看,是非常利好的。”許敏說的時候,大概是覺得說了太多,也不知道說的是否合適,是否正確,反正就必須得繼續解釋。
陸陸續續,每個委員都發完言了,最後葉總總結:
“我覺得這個專案是這樣的啊,有2點,你們記一下。
第一,這個專案規模比較大,剛說了,雖然合法合規,但與標的公司目前的能力是不匹配的。所以,要問清楚對方,要標的公司補充未來3-5年的發展規劃,是不是後續還會有其他這樣的專案同時開展,他們自己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要提供書面的材料,最好蓋章。
第二,是我們作為股東,雖然還有半年時間才到退出期,但要跟對方談一下,能否提前退出我司持有的股權,這樣他們後續投什麼專案,我們也就不用管了。如果不同意現在我司退出,那就讓標的公司給出明確的退出安排,能夠保證我司到了退出期一定可以退出的。這個議題呢,跟退出這件事情不能分開討論,這是有很大的聯絡和影響的,所以一定要讓對方對退出的事情做出明確的回覆,也要書面的。
我們這次先不表決這個議題,先去溝通標的公司,看看標的公司的回覆,然後我們再視情況決定。”
主任說著,曉桐和許敏刷刷記著,一邊點頭,許敏時不時抬頭看看主任,“嗯嗯好的”表示認同。然後散會。
會後,許敏想找曉桐聊聊這個專案,但曉桐早就跑得不知所蹤了。於是,許敏拿出手機,撥通了標的公司聯絡人的電話,並拐入一個安靜小房間裡。
“曾總,我們這邊剛剛過會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順利的,但有幾個小問題,領導還是想補充一下相關的資料。我大概跟您說一下,您可以記一下。
一個是,需要補充一下您這邊3-5年的公司發展規劃;一個是想看看我司的這個股權能不能提前退出,我們退出的話,你們這個議題我們也就不需要參與了嘛,也不需要等我們的表決結果了。”雖然在小房間裡,關著門,但許敏說話還是小心翼翼的。
“什麼?現在退出?你們現在退出,對賭期還沒結束,按協議現在還沒有觸發回購的條件形成,現在退出是不是有點為難我們了?更何況,就算我們同意,也得給我們時間準備回購你們的錢啊,這事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但我們這個專案的投資,現在協議都簽了,如果到月底不投的話,就算我們違約了,到時候這個責任,你們付得起嗎?”對方很顯然惱火了,能不嗎?人家跟你談投資,你跟人家談退出,不給支援還釜底抽薪,擱誰會有好臉呢?
“是,是,是,我知道,”許敏一個勁兒的點頭,雖然在電話裡這頭,對方根本看不見,但他還是下意識地這樣做,確實覺得有些話說不上理,但要求就是這要求,能怎麼辦呢?再難聽的話,不也得忍著嗎?誰讓投資經理就是幹這個的呢。“是,曾總,我覺得您說的很對。我也是一直在跟各個委員們解釋,我覺得這個專案的投資對咱公司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可能會支撐咱公司未來長期的持續發展,一旦這個專案成了,後面都是印鈔機了,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而且這個市場搶佔了,咱公司在行業也是能出人頭地的。但是吧,委員呢,可能還是更多從風險的角度考慮吧。畢竟這兩年資料確實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