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都沒有想到在人家偏遠的山村裡面,農民兄弟的日子雖然過得不好但是心思是淳樸的。

聽說國家派來的人也遭遇到了山洪,不僅家家戶戶的壯丁都出去尋人,甚至沒有電用,也沒有任何的意見。

反倒是自己,總是在琢磨著要是自己的平板手機沒有電了,該怎麼辦?

和這些人一對比,陳寒覺得自己這個支教老師的覺悟還有待提高啊。

說完了這些事情後,凌漢再次說道:“對咧,小陳老師,咱們還是繼續聊歷史吧,你是不知道,這段時間俺跟上頭來的那些人一塊吃飯的時候聊起歷史,就說的你跟俺說的那些,他們都佩服俺有學問呢。”

哈哈哈……

陳寒笑出聲。

沒想到這個村長真的是一個憨厚的人。

“那行,村長,你想聽什麼?”陳寒也很大方地問道。

凌漢這邊也是很快就嚴肅起來。

他回過頭看了眼朱元璋。

朱元璋馬上指了指朱標,那意思就是,還是要問一下陳寒關於朱標的事情。

而凌漢也是很在乎這一點。

於是問道:“小陳老師,你上次說,有關於朱標的事情好像還有一些故事,可是俺記得你說過,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就會過世,這裡面還有什麼可以說的?”

陳寒笑道:“村長,您可算是問對了。如果僅僅只是朱標沒了的這點事情,的確是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村長你可能不知道,在現代研究上面出現一些非常有趣的關於朱標的死的問題。”

一聽這個,朱元璋、朱標、蔣瓛還有凌漢可都是有興趣了。

就連邊上此後的御醫這時候也都激動了起來。

他也很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陳寒於是說道:“按照歷史記載,朱標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前往長安考察遷都事宜,回來之後突然之間就得了急症,又非常突然的就死了。

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朱標到底是怎麼死的,只說是急症,又或者其實有陰謀在其中,只是被後面的永樂大帝篡改了一些歷史資料。”

朱元璋聽到這裡急得滿頭是汗。

好你個老四,你這傢伙奪得了皇帝的寶座之後,居然把之前的史書給篡改了。

真是該死。

所有人都覺得很可惜,接著陳寒說道:“不過根據後世對其他文人的雜談筆記當中,還是發現了一些端倪。

這當中就產生了許多種猜測。”

凌漢趕緊問道:“你趕緊說說,這到底有些什麼猜測?”

可以說朱元璋比誰都要關注。

這畢竟是自己的太子啊。

這輩子朱元璋都沒有這麼的關心過一件事。

如果這件事能夠解決的話,他這輩子就算是死都值了。

陳寒於是說道:“在後世的研究當中,甚至在明朝本身的一些雜談筆記當中,記錄的關於朱標之死都非常多。

俺現在就著重地將集中比較流行的說法羅列出來。”

凌漢已經急不可耐了,當即說道:“你趕緊說說。”

朱元璋也很著急啊。

蔣瓛在邊上也是豎起耳朵來聽。

“這第一種,是憂懼憤懣而死。”

朱元璋和朱標在聽完了這話之後都非常地詫異。

這四個字都不是什麼好詞彙。

每一樣都說明朱標不是好死的。

可是身為皇太子的朱標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生氣的事情。

凌漢問道,“這從何說起?”

陳寒說道:“村長您聽俺說來。

話說雖然從洪武十年開始,朱標就開始監國輔政,但是很多事情還是不能有他一個人做主,甚至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朱標與朱元璋都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特別是關於如何處理朝臣這方面更是如此。

有相當多的記載就說,朱標屢次頂撞朱元璋的決策,父子之間甚至屢屢出現爭執到動手的情況。

譬如有野史記載。

一日朱元璋又大開殺戒,太子勸諫說:“陛下殺人過濫,恐傷和氣。“

朱元璋不作聲,第二天故意把一條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難色。

朱元璋說:“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這些刺都給去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更好?

我所殺的都是天下的壞人,內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當這個家!“

太子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

意思是說,有怎麼樣的皇帝,就有怎麼樣的臣民。

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摜,並繼續追打。”

朱元璋聽了之後臉上的表情很是難看。

這個野史記載的前半段是真的。

他在殺那些文武官員的時候,的確朱標時常出來阻攔,所以父子之間難免有這些爭吵。

但這應該是屬於比較常見的事情,怎麼就會鬧到讓朱標早亡?

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有點奇怪。

如果朱標太子是那樣的小氣的太子殿下的話,那他就不會在臣民心目當中,有那麼高的威望。

畢竟絕大多數的臣子在評價朱標的時候,都是用胸襟海量來形容的。

朱標自己也覺得自己不至於這麼小氣。

和父皇的爭吵多了,不可能因為這麼點小事情就氣死自己。

凌漢說道:“俺聽著,這有點牽強啊!”

陳寒繼續說道:“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引子,還有很多事情呢。

就比如在明朝成化年間,有一個叫王鏊的文官,寫了一本王文恪公筆記,裡面記錄了一件事情很好玩。

說的是吏部尚書兼左都御史詹徽是個生性殘忍的酷吏,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迎合朱元璋的意思。

有一次朱標和他一同辦一件案子,詹徽用重刑拷打犯人,朱標出言阻攔,但詹徽這個人卻不聽,甚至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了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聽了之後認為詹徽做的沒錯,朱標卻堅持認為這樣不行。

朱元璋於是勃然大怒,說了一句:等你當了皇帝之後,你再來做這樣的主。

朱標聽了之後是非常的委屈憤怒,於是直接投了金水河,後來朱元璋對救太子的人也是有賞有罰,說是衣服都沒有脫就跳下去救人的,就賞。

在岸邊上想著先脫衣服再救人的,那就殺。

而太子朱標也因為這件事情,得了重病,很快就死了。”

朱元璋聽了這樣的故事,覺得實在是荒唐。

朱標也是如此。

但是父子兩個聽完了之後,都有點不是滋味。

說到在政見上的不合,其實父子兩個人都算是急脾氣的人,偶爾也是會爭吵的很厲害。

但沒想到後世居然會這樣地想自己父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