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喜歡都可以辭職。何況是換個社團。楊宇害怕兩人反悔。或者被戰地社的人說服。還真是當天晚上就幫兩人填寫了轉社申請。連夜上交。第二天上午申請就被審批透過。

下午兩人在進行社團訓練時。直接就來到求生社。跟佔地社一樣。求生社的社員也很多。有四百多人。比賽是四人一小隊。是不是說求生社百分之九十九的社員都無法參加比賽呢?

當然不是。而且還跟戰地社正好相反。戰地社是一場比賽能上五十人。但從頭比到尾就是這五十人。餘下社員只能當替補。要麼到大學畢業都坐冷板凳。要麼就是一直坐觀眾席。

求生社雖然一隊是隻有四個人。但所有人卻都可以上場參加比賽。一場比賽是一百人打排名戰。也就是二十五支隊伍。但跟戰地對抗賽一樣。一輪只有十所學校。

所以,隊伍是抽籤進行比賽的。就是所有人統一報名。然後隨機抽籤。十所學校迴圈抽兩輪。選出二十支隊伍。餘下五支隊伍從報名多的學校中抽選。

假設,一大,二大和三大都有二十支隊伍。而四大和五大有三十支隊伍。那麼,前兩輪抽籤中,所有大學都抽一支隊伍。第三輪則只在四大和五大兩所大學中抽五支隊伍。湊滿二十五支隊伍。

如果全部抽完,餘下的隊伍湊不齊二十五支。則有多少上多少。抽籤由超腦完成。基本上可以確保完全隨機。

求生賽也同樣是打迴圈賽。頭一場分在一起的隊伍。之後的場次要分開。除非參賽隊伍太少。否則就讓每支隊伍的每一場比賽,遇到的對手都完全不同。

求生賽的每一輪迴圈賽,都要比戰地對抗社多打一場。也就是一輪比賽下來一共要打十場。最終,所有隊伍一同比積分。積分最高的二十五支隊伍晉級下一輪。

也就是說,不但所有社員都可以參加比賽。而且,求生社的晉級隊伍還很多。一輪比賽下來。所有參賽大學都進入第二輪也是有可能的。而且還經常發生。

同時,求生賽是以小隊為單位計分。得分方式有兩種。

一是透過瘋狂亂殺。每擊退一名對手。小隊積一分。

擊退第六人開始,積分為兩分(超過五人部分)。擊退第十一人開始,積分為三分。擊退第十六人開始,積分為四分。二十一人五分,二十六人六分。三十人之上都是七分。

以此鼓勵對手之間競爭。同時,殘留每多增一個排名,小隊多積一分。每有五隊被淘汰。餘下隊伍生存分加一。第一個被整隊淘汰的小隊得零分。第六個被淘汰的隊伍加六分。第十一個加十七分。

生存到最後的小隊積七十四分。相當於擊退二十五人所獲得的分數。也就是說。如果覺得自己實力不足。想辦法苟到最後也是獲得積分的好辦法。

兩隊積分相同時,以擊退對手數來排名。擊退對手術也相同。以每場留存名次排名。如果每場留存名次也相同。則透過抽籤方式來確定哪支隊伍出線。

雖然理論上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但實際上從有求生賽開始到如今。還從未出現過需要抽籤的情況。

因為比賽都是四人一小隊。所有社員都能參賽。所以想要晉級下一輪,也全看自己和隊友本事。

所以對於張風他們加盟。社員們都持歡迎態度。如果戰場上遇到他們。起碼自己有機會能獲得更高的生存積分。

雖然每場比賽中。所有非小隊成員都是對手。但實際上,同校的隊伍分在一場比賽裡。從來就沒見有提前相互攻擊的。

往往都會選擇配合。除非是一支隊伍只要再拿一到四分就確保出線。而另一支隊伍已經完全沒有出線可能。此時才會選擇提前“犧牲”。好讓另一支自己學校的隊伍能成功晉級。

雖然比賽積分直到最後才會一同釋出。但各個學校會有專人來計算積分。

第一是為了讓社員們在真遇到需要“犧牲”時。能提前知道。第二也是怕裁判舞弊。雖然都是超腦負責計分。但超腦畢竟是由人控制的。理論上也有存在舞弊的可能。

求生社訓練方式跟戰地社差不多。就是訓練賽是四人一組。也是一場十分鐘。在自己參加比賽的十分鐘裡。被擊退也是直接返回賽場繼續比賽。因為不需要排名,所以也不算積分。

說實話,張風其實更喜歡求生社的訓練和比賽方式。社員們之間沒有競爭關係。不需要嫉賢妒能。不需要讓別人帶著自己砥礪前行。也不需要揹負別人過高的期望。更不用讓自己不喜歡的人,分享自己帶來的榮譽。

既然社員們都是自己打自己的。那楊宇為什麼還要跑去拉張風他們入社呢?是為了讓自己在當社長期間,社團能有更好的名次麼?

當然不是,楊宇完全是為了自己。他雖然是社長,但實力也就那樣。他是當過兵。但跟張風一樣。就是個普通士兵。沒進過特戰部隊。實力並不算特別強。

當然,比普通社員還是要強一些的。求生社一隊就四個人。名次全看自身能力和小隊配合。完全不需要社團管理。也不需要指揮能力。所以社長必然是實力最強的一部分人中選出來的。

因為楊宇能力在同學們中算是最強的。所以之前的三位隊友都是比他高一屆的學長。如今,學長們全都畢業。他也需要重新尋找隊友。大一新生還沒見到,不知道有沒有實力強的新人。

但老社員裡。肯定是沒有實力比他強太多的。最多就是找三個差不太多的人組成隊伍。之前跟更強的學長們組隊都沒打進過第二輪。更不要說是跟實力更差的社員們組隊。

的確,錄取到第二輪的隊伍有二十五支。經常出現參加迴圈賽的所有學校,都有隊伍進入第二輪的情況。同樣,也經常出現二十五支隊伍都來自同一所學校的情況。

楊宇兩個極端都沒遇到過。他們這片晉級的隊伍,一般都是來自三到五所大學。不是十所大學都有機會。而是隻有其中的五所大學一直有隊伍晉級。餘下五所很少有隊伍能晉級。

H大就是一直都鮮少有隊伍晉級的五所大學之一。畢竟就是一所以騙……賺錢為主的普通大學。為了賺錢,連選社長這種小事都會插手更不要說別的。

在看到有明顯好處的時候。學校都捨不得拿出太多資源。更不要說是看不到好處的時候。所以,H大無論是體育還是教育方面都沒有能拿出手的成績。要不然也不會一直都是普通大學。

本來楊宇以為自己大四的時候。只能從實力平平的隊員中挑三個稍微強點的組隊。卻沒想到,戰地社那邊竟然出現張風和趙欣兩位超級牛人。二帶四十八都能把隊伍拉進決賽圈。

二帶他一個。殺進決賽圈那不是穩穩的事。所以,放假的時候他就一直琢磨著想要把兩人拉進自己社團。之所以一直沒出手。一是在尋找機會。二則是希望能先跟兩人拉近關係。

結果,一個月下來,他都沒等到跟兩人拉近關係的機會。

他拉近關係的方法就是普通男生追女生常用的套路。想辦法在食堂或者放學路上製造偶遇。然後主動出手加一個聯絡方式。在慢慢拉近距離。

結果沒想到,兩人根本不去食堂吃飯。放學也是司機接送。也不住宿舍。根本沒機會偶遇。

眼看著比賽在即。在拉不過來,就要錯過報名的時間了。他這才沒辦法,直接跑去社團門口堵人。

本來想要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兩人。沒想到,只起個頭。兩人當即就同意下來。早知道這麼容易,他早就跑來拉人了。這樣還能多一個月的時間來磨鍊一下配合。

見張風和趙欣就兩人過來。楊宇也知道他們在戰地社並沒有關係特別好的隊友。要不然肯定要拉著一起轉社。畢竟正常人都知道求生社是四人一隊的。

看兩人沒有隊友。楊宇也是立刻毛遂自薦。希望兩人能帶著自己去看看頂端的風景。

楊宇:“你們有沒有特別想要的隊員?如果沒有的話,我希望能加入你們小隊。我之前的隊友都是大一屆的學長們。如今他們畢業。我也成了孤家寡人。正缺人組隊。”

楊宇特意說明一下,自己之所以想要加入他們小隊,主要原因是自己的隊友全都畢業。並不是因為看他們兩個實力強。為了能跟他倆拿到名次,就捨棄之前的隊友。

雖然張風和趙欣可能並不在乎自己隊友是誰。但想來也不希望拉一個賣友求榮的人進隊。

張風和趙欣雖然看到過求生大賽。但卻沒看過自家學校的。哪知道戰地社的成員們實力如何?

而且,就算實力再強。估計也沒他們兩人強。所以對於隊友。兩人並沒有特別要求。小隊目前剛好缺個人。加他進來也沒問題。

張風:“可以,正好我們小隊還缺一個。”

楊宇本來還想介紹社員們的實力,讓兩人從實力較強或更適合他們打法的隊員中挑一位。沒想到兩人竟然已經有隊友人選了。

楊宇:“另一位隊友是咱們社團的。還是其他社團準備轉社的?”

張風:“都不是,是個大一新生。正在參加軍訓。她是我們戰友。原本是打算讓她加入戰地社的。既然我們來了求生社。乾脆就讓她加過來。我們之前也是一個隊的。打法更加熟悉,配合也更為默契。”

楊宇一聽,心裡就更美起來。張風今年大四,他的戰友才上大一。豈不是說,他的戰友比他多當了三年兵?楊宇:“您這位戰友也是特戰部隊的?”

雖然這個戰友的意思跟楊宇想的不同。但琪琪確實是特戰隊的。

張風點頭回道:“不錯,她是蛟龍特戰隊的。之前一直在A1執行任務。今年剛退伍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