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琪琪不用像他們一樣親自衝鋒,張風也放心許多。
除了在小隊裡她不用親上戰場。在攻城和遠征中她也不需要自己上。控制機甲去攻城。不但安全。而且還比普通士兵擊殺的小蠊更多。只可惜,機械師可以稱的上是百萬裡挑一。
而且,人的命實際上也沒有機甲貴。要不然,也不會用人去堆小蠊。不過,話又說回來。真能完全用自動機器人清理小蠊。第一個反對的肯定是張風他們這群開荒者。
如果危險的工作全都由機械來完成。那麼張風他們這些不怕死,又想賺錢的人該怎麼辦?
因為任務是相同的。所以這一假期跟去年並沒什麼變化。張風他們在這跟小蠊打生打死。但實際上,A37上人類最重要的敵人卻並非小蠊。而是鉑金草原上的金甲蟻。
跟小蠊基因相比,國家更需要的是銠之類的稀有金屬。小蠊基因的確能讓國民變強。但銠這樣的資源卻可以讓一個國家變強。國家越強,國民才有機會變得更強。
要是國家孱弱。就算有再多好東西。跟這個國家的國民也沒什麼關係。國內的好東西最終都會流落到那些大國手中。無論是用軍事還是外交。又或者其它什麼手段。
只是因為張風目前的實力還無法去鉑金草原。所以才顯得好像人類只跟小蠊打生打死。實際上在鉑金草原那邊。人類跟草原金甲蟻之間的戰鬥才更為激烈。
打小蠊,還可以用炮彈。只是為了收集他們基因。這才選擇用槍。
但金甲蟻,火炮壓根沒用。能把城牆打出個窟窿的鉛彈,打在金甲蟻身上就只能砸出一個小坑。穿甲彈打金甲蟻倒是一下一個。
可問題是穿甲彈能帶的少。而螞蟻洞中的金甲蟻數量不見得比小蠊少多少。所以只能由II型或以上級別的開荒者前往清剿。
雖然打小蠊死的開荒者和士兵也很多。但大部分都是I型進化者。而在鉑金草原上,死的全是II型及以上的進化者。
隨著各個國家建造的星門越來越多。發現的星球越來越多。地星上的各個國家對反物質和負物質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曾經,完全夠地星所有星門使用的資源。如今只能維持其中百分之八十。
於是,一些本應分給小國家的資源就被各個大國買走。使得很多小國家的星門被迫關閉。
如今,資源已經越來越向四個超級勢力傾斜。明眼人都看得出,在等幾百年之後。所有星門就只會掌握在大勢力手中。小勢力只能不斷培養開荒者,然後被這些大勢力送去當炮灰。
同時,這些大勢力之間的爭鬥也變的越發激烈。畢竟誰能掌握更多的星門。誰的國家和勢力才能變得更強大。
跟上次一樣。張風返回地星時。資金又增長一億兩千萬。此時卡里的資產也達到兩億。不錯,半個學期他就花了兩千多萬。要說花的多。很多大老闆一個月就能花好幾億。
要說花的少,完全在衣食住行上半年花掉兩千萬,說實話還真不能算少。
張風離開A37時。除了趙欣之外。還有個人跟著他一起返回地星。這人自然就是琪琪。
琪琪退伍之後。也要返回大學繼續學業。跟張風一樣,她也是過來打假期工的。
而且,張風和琪琪還不是短期同行。而是長期同行。因為琪琪跟他在一個大學。
當然不是因為巧。世界上的巧合很多。但大部分都只是出現在小說裡。人們能夠親自參與的巧合。往往只有中獎號碼出了豹子或順子。然後很巧的還有人正好買的彩票夠把獎池清空。
所以說,琪琪不是剛巧跟張風在一個大學。而是特意轉學的到張風他們學校的。也不是琪琪自己決定轉過來的。而是大叔之前給轉的。
雖然他女兒是一名優秀的特種兵。但大叔卻總怕自己女兒上大學的時候會被欺負。所以就特意把琪琪轉到張風他們大學。好讓張風能替自己照顧她(說是怕欺負,實際是怕被黃毛騙)。
抵達H市。也不用特意安排住處。琪琪雖然賺的不如張風多。但手上也有大幾千萬。並不缺錢。所以跟張風一樣。選擇住在藍金酒店。
雖然住一個酒店。但實際上平時很難見到。張風返回學校,他和趙欣就開始參加社團訓練。而琪琪則要參加軍訓。除了用微信偶爾問候之外。一個月下來一次都沒見過。
同樣沒能見到的,還有之前戰地社的學長們。雖然張風和趙欣是帶領隊伍進入全國大賽第四輪的關鍵隊員。但大四畢業的師哥師姐們不可能等一個多月。就為了等他們回來。
所以,送別會在隊伍從季後賽被淘汰之後就立刻舉行了。與此同時,老社長也與新社長完成交接。雖然張風和趙欣實力很強。但社長的位置卻並沒有落在他們倆人頭上。
按老師們的說法,是因為兩人平日裡幾乎沒參與過社團管理。怕他們沒經驗管不好。
所以,老師也好,老社長也好。都選了另一位大四隊員成為社長。同時,為了避免張風和趙欣因為管理社團,無暇訓練。造成實力退步。所以兩個副社長的位置也沒說勻一個給他倆。
對此,兩人倒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對他們兩人來講。當不當社長也沒什麼區別。兩人並沒打算在將來成為戰地求生賽的明星。跟當一個戰地求生賽的明星相比。還是在A37上更賺錢。
即便將來兩人不打算繼續在A37。也不會選擇去當體育明星。而是會安穩的找一份輕鬆點的工作混日子。除了受虐狂之外。如非必要,沒人想要受苦。
所以,既然有人更需要社長的頭銜來給自己抬高身份。把位置讓給他們也無所謂。
九月末,張風和趙欣剛剛參加完社團活動。出門就被一個人給攔了下來。
“張風同學您好,趙欣同學您好。我是求生社的社長楊宇。為了避免打擾兩位。我就長話短說。我希望二位能加入求生社。先別急著拒絕。要……”
趙欣:“好。如果你能確定讓我們直接當主力打比賽。我們立刻就加入求生社。”
楊宇:“……”
楊宇小聲問道:“你們,確定不是在逗我?”
趙欣:“當然不是,我和小風都不是因為喜歡才加入的戰地社。小風是因為當時學校規定每個學生都必須加入一個社團。他去哪都沒人要。最後只能加入戰地社。”
“我則是因為一起的朋友想加入戰地社。我才跟著一起加入戰地社。結果我朋友因為吃不了苦,去年就換舞蹈社去了。”
張風:“而且,我們無論如何鍛鍊。最多也就是打入決賽圈。想要在決賽圈中拿到好名次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求生社不同。加入求生社。我們還有希望能拿到好名次。”
楊宇:“……”他想要說的話,已經都被張風給說了。
求生社一隊四人。跟戰地社相比,更多的是看個人實力和小隊配合。如果個人實力極強,就算沒小隊配合,一樣能帶著隊友殺入決賽。甚至拿到獎盃。
歷代求生戰在全國大賽上,進入前十的隊伍裡。不知有多少都是一神帶三豬。戰地社頂尖的學校幾乎不會改變。因為它看的是整體實力。而求生社的偶然性就太高了。
即便是被媒體誇為戰神的選手。也很可能出現落地成盒的情況。即便是名不見經傳的大學。也很可能因為出現一個神級選手就帶著隊伍殺入決賽。甚至最終拿到冠軍。
所以,求生社很少有學校能常年霸佔決賽名額。通常也不會特意為了拿到冠軍就到處挖隊員。
實際上,不是學校不想。而是真沒那個必要。早期自然也有學校花大力氣挖優秀隊員。但大部分的結果都是莫名其妙就被擊退。付出完全得不到回報。所以也就學會了順其自然。
另外說一句,戰地社湊齊四個強者的可能性不大。灌籃高手那種一隊碰巧都是牛X隊員的情況其實很罕見。像棒球英豪那種,一隊就一兩個高手,靠著他們領導著隊伍前進才是常態。
楊宇:“你們真要加入?”
趙欣:“你要不放心,咱們可以現在就去填轉社申請。”
張風和趙欣想法一樣。既然參加體育競技,自然就希望能有個好結果。跟二帶四十八相比。二帶二顯然要更容易。絕對不是因為他倆帶隊進入決賽圈。結果卻連副社長都沒當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