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月、沐雪接到司馬錦肅的命令,就立即帶著青羽衛兩隊人馬,一人兩匹馬換乘,長途奔襲,趕到了汾州的五城郡,城內稍作歇息,到了臨近正平縣時,按照計劃,分兵兩路。

沐雪帶著一隊人馬,駐紮在正平縣城外,計劃往正平縣城周邊的幾個村、鎮和山裡探查。

沐月帶著一隊人馬,趁傍晚時分,天色微暗,扮作商戶,走夫,分幾撥悄悄進入了正平縣城。

正平縣,隸屬於汾州五城郡,是連線秦州、汾州的交通要道,是通往汾州州府所在地文安城的必經之路,與之距離不遠的成安縣,是緊挨著南淵邊境的縣城。

沐月進了正平縣城,住進前面探子安排好的來福客棧,迅速衝了澡,換下了積滿汗漬的衣服,剛吩咐客棧小廝準備晚飯,分頭進城的幾路人馬便陸續抵達客棧。

吃過晚飯,司馬錦肅最早在建安城時就派出刺探訊息的暗衛董大,進了來福客棧沐月的房間,稟明瞭近期查探的情況:

正平縣城有三大世家和六七戶大地主,已經初初摸排了一遍,發現其中三大世家和四戶大地主都有私田和藏匿人口的情況,名單也已經擬好,董大和手下正準備開始蒐集人證、物證。

假幣氾濫的事情,還未查到有用的線索。

縣長李淳,平州北絳郡風陵縣人,寒門士子,年方二十,接替告老還鄉的秦縣令,剛剛到任不到六個月,為官清正,到任時只帶了一個師爺,兩個長隨,在當地並無根基,剛到正平縣就巡查了屬地各處,斷了幾起民間糾紛案子,頗有能力。

吳縣丞,秦州河東郡人,在正平縣當縣丞已經六年,原先秦縣令在時,年邁多病,幾乎不理事務,縣衙的大部分事務都是由吳縣縣丞一手操辦,李縣令到任後,核查各項事務,指出了吳縣丞處理縣衙事務上的許多問題,吳縣丞對李縣令頗有微詞。

吳縣丞這幾年署理縣衙大小事務,又與世家往來密切,撈得不少好處,家產豐厚,頗好女色,已經有三房小妾,上個月又花重金,抬了一房小妾進門,吳夫人為此還吵鬧了一番,鬧得路人皆知。

錢主簿,正平縣本地人,掌管縣衙戶籍、錢糧之事,為人膽小吝嗇,極貪財,沒什麼特別愛好,每天就只花點小錢到縣衙隔壁茶館喝茶、聽書,最近剛剛置辦了一院宅子,三進院,花費了不少銀兩。

沐月聽完董大細說的情況,覺得心裡有了點譜,加派了人手給董大,要求縣衙幾人繼續盯住,再往深處挖,查與之往來密切的人,尤其是吳縣丞和錢主簿,經常去哪些地方?來往密切的相關人等,一律細查,一有情況,隨時來報。

其他人等,分為兩組,分散調查。

董大帶領一組人,開始蒐集有關私田和私藏人口的人證、物證,同時再篩查一遍,確保沒有漏網之魚。

沐月則帶領另一組人,喬裝改扮,散入市場,尋找私鑄假幣線索,尤其是混入市場的渠道。

查了幾天,董大帶領的一組人收穫頗豐,查出正平縣私藏的奴婢已有數千,私田過10萬畝,掌握了部分的人證和物證。

沐月這一組逛遍了整個正平縣城的街市,並未發現假幣混入市場的流通渠道,只查到幾處日常賣米麵的鋪子和幾家大點的客棧、酒樓,在平常消費找補時混雜的假幣較多。

另外,沐月收到緊盯著縣衙的暗探來報,吳縣丞與正平縣的大地主劉德財來往很密切,兩人還一起入股了四海商行,錢主簿新房子的內院,有間小書房,鎖得很嚴實,平常也不許下人隨意出入,感覺有問題。

沐雪,帶著一隊人馬駐紮在正平縣城郊,一部分駐紮營地作為策應,另一部分扮作收山貨的貨郎,過路的商戶,進入正平縣周邊的鄉鎮、村莊查探情況。

兩個扮作貨郎的暗探,在正平縣城郊南面約二十里的五里村,發現了許多精壯漢子,攜帶兵器,外地口音,來村子集市採買吃食。

仔細向村民打聽後得知,這些人已經在此地出沒有約一年時間了。

兩個暗探便裝作收山貨,在村子住了幾天,悄悄觀察跟蹤,在離五里村不遠的山裡,有一個兵營,規模不小,周圍有士兵巡邏,暗探怕打草驚蛇,沒有往裡探,便迅速回來報告。

沐雪得到情況後,立刻趕進了正平縣城,和沐月一起匯總了這幾天探查的所有細節,沐雪仔細寫了密信,派青羽衛信使當晚就出發,儘快報送給司馬錦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