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更多的是陳鹽寫作業的故事,其實也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延伸吧。

其實提起“作業”,就不得不吐槽現在小學的雙減政策,表面看是減負,但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更苦了。既然公共的補課班不能報,沒說很私人的一對一不行啊。有錢的拼了命地會給孩子報更多班的,他們會為之後的出國留學做準備。

那下面雞娃的家長們能不著急嗎?也會報很多補習班,雖然不一定用得到,但是現在就開始學舞蹈,學武術,學各種特長,看看高考時能不能加分。再不濟,就買高科技,點讀筆,學習機,印表機,全都備齊。實在不行,拼了命地賭時間,只要減少孩子出去玩的時間,他就能好好在家學習。

真的,到現在,我實在都搞不懂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家長們要如此激進地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很完美,很優秀的人。這裡的完美指的是書面上的完美,就是學校裡說的“學習成績優異”。這裡的優秀指的也是書面上的成績上的優秀,而不是說步入社會的那種能夠從容應對各種人際關係上的從容。我也不是說這樣的教育不好,而是指大家。對於基礎教育走的有些偏頗了。

陳鹽從小就是在“學習就是你的一切”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於是就有了這章故事。

愛玩是天性,但那天應該算的上陳鹽有生之年第一次體驗差點沒完成作業的驚險。

放學後,陳鹽到家了和往常一樣正要拿出紙筆來寫作業,奶奶就喊她嚐嚐新買的甘蔗,這一吃不得了,電視要忙起來了,陳鹽的牙也得忙著啃甘蔗皮。(那時候買甘蔗很少有把皮去了的,得自已找豁口剝下來。)

或許就是從那時候,陳鹽要長的門牙才變歪的吧,雖然還有後來不自覺會舔牙床的原因在。(我一寫就容易扯遠,這事之後再提。)

電視放的《黑貓警長》很經典,尤其對“一隻耳”的刻畫,入木三分,它自私貪婪,膽大包天,肆意破壞環境的“壞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

(我不是刻意要提《黑貓警長》這部製作精良,畫風優美的動畫,而是在展現陳鹽內心蜷據的“善惡”觀念,從她成長的環境到虛擬的動畫世界,一切人只有,也只能有“好”和“壞”兩個標準,不然你就不配稱之為“人”,在社會上就沒有生存的價值了。這一點,到陳鹽過了中考的那個暑假,觀看“戒毒”人員重歸社會一章時,會有更鮮明的對比。)

再回來,接著聊陳鹽。就在甘蔗吃得只剩一小節,大概只有一根小拇指那麼大的時候,陳鹽停下來,外面天冷了下來,太陽光不再露出一點點縫隙,漂亮的小星星也開始眨眼睛。

陳鹽好像想起了什麼沒完成的事,但死活記不得那到底是什麼事情,本想站起來關了電視這一動作便被大腦發出的指令硬生生按了回去。

(我知道這一段描寫可能不符合生物上的邏輯,但真的找不到其他詞彙去描寫陳鹽“大腦短路”的畫面了,而且寫了這句之後,我都不知道自已除了“擬人”還用了什麼修辭,說是誇張,好像不符合邏輯……雖然我學過一丟丟生物,但是成績算不上好,所以如果有什麼不對的,懇請學生物的大佬高抬貴手。這段話來自作者本人,非“守護靈”自言自語。)

等到陳鹽吃了晚飯之後,洗洗漱漱都準備睡了。

靈光一現——我作業還沒寫呢!

(這樣的事情,放到後來的話,陳鹽得在心裡默默地說一句“艹,我TMD怎麼忘了寫作業呢?不過也沒事兒,那老師反正不認真檢查”至於陳鹽為什麼會從一個很“好”的小姑娘變成會出口成髒的孩子,又為什麼會在心裡默默地嘀咕,而不是嘴上去說,這又都是後話了。)

所以最搞笑的一幕就出在這兒了。他不得不大聲把要關燈睡覺的奶奶喊醒,真的聲音很大,歇斯底里。(這裡的歇斯底里不是說她突然這樣子,而是不停的遊走於任曉梅媽媽賦予的“女孩子要學著安靜,不要大吵大鬧 像什麼樣子?”和丁芳美奶奶給的“你玩去吧”兩個極端之間,沒有平衡點,因此誕生了這樣一個她。)

陳鹽的本子拿來了,筆也拿過來了。就這樣,身體半趴在床上,手臂支撐著身子,弓著腰慢慢寫字,床下的被子還是鋪的太多,太軟,寫下去的字根本渾淪不成個(“渾淪不成個”是方言,相當於普通話“不成型”的意思。)

只能把本子夾拿過來,(“本子夾”也是方言,現在的普通話中,叫夾板,它可以夾A4紙啊,試卷啊等等,很輕巧的東西,是一項很偉大的發明。)就是我在作者說裡發的那種圖片,不過那時候的本子夾很小,只比A5的筆記本大一點點那種,底下的圖案也沒有現在這樣豐富,但是很厚實,能看得出來是實實在在用木料去做的。

(這麼寫下來發現我真的好像在直播帶貨,好奇怪,好新奇的感受,哈哈哈哈哈,但是我真的沒有這種想法,大家感興趣的可以搜圖去買。)

陳鹽就夾了本子,還是按這個姿勢去寫。寫到腰椎胳膊疼,還不算完。想的更多的其實是“要是我今天真沒寫完作業,明天老師該怎麼去訓我呢?老師會不會把我打一頓啊?那樣我就變成個壞孩子了,太可怕了。說不定她會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肯定還得說我一頓。”

現在看看,陳鹽這話自欺欺人啊。

她又並不是真的沒有寫完作業,還在補,而且很大機率補得回來。所以這麼想不是過度思慮,不是對自已沒有信心嗎?

再者說,她的價值不能單單地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或者不能單單地只落在老師怎麼怎麼樣看她這件事情上。我不是說要她不顧別人的感受,而是說要把重心放到自已身上來。她現在是太在乎別人的感受了,以至於把重心全部都移到別人的身上去了。

諸位讀者們可能會很奇怪,難道放在跟自已血緣關係很近的,很愛自已的母親身上也不行嗎。

答案是,不行。

任何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都要把自已放在中心位。不是那種萬事都要依著我的中心位,這種中心位是我知道你對我好,所以我願意把我身上的一些美好的東西給你,但是我不能讓你做我人生的主導。

同理,這種中心位也適用於 我知道你對我不好,所以我要守護好我自已,在守護好我自已的同時,我會反思“你為什麼對我不好”,但我不會過度反思。

因為“你對我不好”這件事情也可能是“你們”一群人同時對“我”不好。所以這時候我要試著去反思,不然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可能會繼續面臨相同的問題。

這是對於中心位的一種解釋,再說回陳鹽。

那天腰痠胳膊疼,結束之後。很多場景下,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她仍然能夠感受到補作業那天的尷尬,不安和焦慮。她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知道為什麼。

因為情緒永遠不會離開,或者說你以為這些情緒離開了,但是他依然會留存在你體內,像是此後遇到產生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情緒相同的場景一樣,你的身體會首先做出反應,像是猛的打個激靈,打個寒顫,或者說不自覺的去撓鼻子,腿部不自覺的抽搐,嘴角不自覺的抽搐,(這裡的抽出只是指那一下,不是說會一直,它只是會讓你感受到察覺到這種存在,然後立馬消失)或者身體有任何一個部位一瞬間產生酥酥麻麻的感覺(生理感覺除外)

這就是未釋放的情緒產生的力量,像是我們平常說的,再遇到一些讓你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會選擇去大聲吶喊,去打沙袋(這種武力發洩),深呼吸等等。

這些方法都會讓你迴歸平靜,方法是沒錯,但持續作用只有那一瞬間,它會讓你慢慢淡忘那件事情,而不會讓你的身體淡忘那些情緒。

我們大腦不記得的一些事情,我們的身體會幫助它想起來。聽起來有點扯,但是事實的確是這樣。

那如此說來,這些情緒該如何被我們釋放掉呢?或者說這些讓我不舒服的情緒是不是轉變成那些開心的,讓我舒服的情緒就好了呢?

我先說後一個答案,不是說產生那些讓你開心的,讓你舒服的情緒就好了。而是情緒本就不分好壞。

沒錯,情緒不分好壞。

情緒不分好壞,

情緒不分好壞,

情緒不分好壞。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哈哈哈哈哈哈,我不是在湊字數。)

那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到底是什麼?答案是

不停地且儘可能多地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利用聖多納釋放法。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不妨試著在瀏覽器或者任何一款傳媒軟體上搜尋“聖多納釋放法”。在我b站的賬號的收藏裡大家也看得到這個影片,時間挺長的。我不是在打廣告,因為這個影片是免費的,對我沒好處啊。就還是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們能夠耐心看完吧。

相信我,看完之後你會對自已的情緒有更深的理解,或許更有可能的是你還能夠很好地利用它去解決你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不,應該是情緒。

其中,黃金六步驟是整個釋放課程的精華和總結,1974年,萊思特先生開始組織釋放方法指導師培訓,目的是透過眾人的力量將釋放方法整理為人人可用的系統課程,基於此,萊思特先生希望對整個課程做一個簡單的總結,之後靈感出現,他便寫下了這六個步驟,自此便流傳下來,而且從未改動過:

(1)Want freedom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想要不受限制的自由超過想要其它的一切。

(2)Decide you can do the method and be free.

下一個決定,讓自已透過這個方法獲得無拘無束,輕鬆自在。

(3) See all your feelings as expressions of three basic wants: the want of approval, control, and survival. Release the want of approval, the want of control, and lastly the fear of death.

看到您所有的感受都是三大基本慾望的表現形式:想要被認同\/被愛、想要控制、想要安全\/生存。釋放想要被認同\/被愛、想要控制,直到最後放下對死亡的恐懼和憂慮。

(4) Releasecontinuously.

隨時隨地、持續不斷地釋放。

(5)If you are stuck, let go of wanting to change the stuckness.

如果您覺得被困住了,放下想要改變困境的慾望。

(6)Release more and more and become happier and lighter, until you move beyond happiness into imperturbability and freedom.

隨著您釋放得越來越多,您變得更輕鬆愉快、更有活力,直到超越幸福狀態,進入不可動搖的寧靜和不受限制的自由。

最後,我會在B站和其他社交媒體的賬號有具體的關於情緒釋放法更新。感謝大家的支援和喜歡,希望我寫的書對大家的生活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