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是什麼情況了?”

朱元璋聽到那些個大臣中時不時有人咳嗽,越發的擔心起來。

凜冬將至,燕京突發了一場傷寒病的時疫,已經有不少臣子告了病假,這幾天更加嚴重,皇宮裡也有不少人感染了時疫。

“陛下請息怒,此次燕京時疫,來勢洶洶,臣已經派了不少人手去控制,懇求陛下派御醫前去救治,民間的大夫對此袖手無策,百姓們已經鬧得厲害,請陛下早作決斷!”一名年紀頗長,身材高大的老臣跪地稟奏道,聲音悲切而又痛苦。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他何嘗不知曉這個道理,此次時疫跟以前出現過的大不相同,御醫那邊也沒有任何辦法,就算自己願意讓太醫院所有人都過去,可能也只會白費力氣。

想到那些個病倒在床的臣子和那些死亡率極高的百姓,朱元璋忍不住握緊了拳頭,他咬著牙說:“諸位放心,朕已經命太醫院的人研製藥方了,應當很快就有結果,只要有了良藥,定然會緩解病症。”

“可……這樣下去不行啊!”另一名官員站了出來說,語速飛快,似乎是怕被人打擾,但又十分急迫:“陛下,燕京城裡的大夫都已經盡數出動了,可依舊還是沒能控制住病情,若是再不採取措施,恐怕……唉!”

那官員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臉上滿是愁容。

“這件事朕會好好考慮,你們先退下吧!”朱元璋揮了揮手,顯得疲憊萬分。

“是……”眾位官員齊聲應道,隨即陸續離開。

朱元璋看到奏摺上都是各地大臣上報時疫的具體情況,心情愈發沉悶,坐在椅子上思索片刻之後,便吩咐身旁的太監總管:“來人,擺駕太醫院。”

太醫院那邊,那些個御醫也在為難不已。

“太醫令大人、太醫侍郎大人,你們看該如何處置呢?”李院判憂心忡忡的問道。

“這時疫並非尋常的小病,而是傳播極快,且易感染的瘟疫,稍有不慎就會丟掉性命啊!”

其實在場的每一位御醫心底都清楚,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用湯劑來控制時疫,但成功的機會不大,並不能很好的抑制住時疫擴散的趨勢。

“可是這時疫來勢洶洶,已經感染了不少無辜百姓,我等卻無計可施,這豈不是枉顧了陛下對我們的信任嗎?”李太醫冷哼了一聲,憤懣道。

“唉,話雖如此,只能試一試,若是真的沒效果,再想別的辦法,眼下最重要的是祈禱宮裡的貴人千萬不要被感染了。”太醫令嘆了一口氣,提議道。

太醫院的御醫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可他們也不敢貿然行動,兩名資歷較深的太醫互望了一眼,都從彼此的目光中讀懂了一絲絕望,隨即搖了搖頭。

朱元璋來到太醫院時,便瞧到了他們臉上的絕望,心裡頓時咯噔一響。

“陛下駕到——”尖銳嘹亮的唱喏聲在太醫院的門外響起,李太醫趕忙領著眾太醫迎接朱元璋進入殿內。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抬了抬手,示意眾位太醫平身,走向了主座。

“愛卿們,可有人想出對付此次時疫的辦法了?”

眾太醫互望了一眼,低垂著腦袋誰也不敢說話。

“怎麼?都啞巴了,說句話啊!”朱元璋看他們不說話,心裡也十分著急,直接拍桌而起,怒視著下面眾人。

“啟稟陛下,微臣……微臣慚愧,此時此景,臣實在束手無策。”李太醫顫抖著雙唇道,臉色煞白,神情驚慌。

“你們……你們這幫廢物,一群庸醫!連這點小小的瘟疫都治不好,還有什麼臉面留在這兒,給我滾!統統給朕滾出去!”朱元璋大吼著,把手邊的茶杯扔向了李太醫。

茶水濺溼了李太醫的衣服,但他卻渾然未覺,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陛下饒命啊!”

“陛下饒命!”

……

一瞬間,太醫院裡的人全都跪下磕頭求饒,唯獨剩下一位身穿青袍,鬚髮皆白的老者站在原地,他就是太醫令。

“朕問你,你可有想到破除時疫的妙法?”朱元璋轉頭盯著太醫令。

“回稟陛下,臣愚鈍,實在沒有辦法破除這時疫,但有一人,說不定可以解決。”

這話讓朱元璋眼睛頓時一亮,立馬追問:“是誰?快快道來!”

“臣所言之人,乃是幽王殿下。”太醫令躬身說道,幽王朱楨曾經經歷過這種場面,應當比他們更瞭解該如何處理。

聽到這個被自己關了一年多的兒子,朱元璋愣了愣,若是那小子出手,說不定還真能夠化險為夷,只是到時定不能繼續關著他了。

“陛下,您是擔心……”太監注意到了朱元璋的神色,試探著問道。

朱元璋嘆了口氣,沒說話,半年前本就該把朱楨給放出來,偏生太子宮裡的人似乎並不願意,總是想盡各種辦法讓他繼續關押朱楨,他也不好說什麼。

“罷了,先問問太子的意見吧。”

這一年裡,朱元璋已經放手許多事給朱標去處理,要不要找朱楨出手這事,他覺得還是得跟太子商量一下。

朱標從朱元璋口裡得知了太醫令的建議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有些擔心,要是放六弟出來,又立了那麼大的功,自己這太子之位還能坐穩嗎?

掙扎了一會後,朱標還是不願意放朱楨出來,朱楨被關押在宗人府裡的這一年,朱標睡覺都踏實了不少,要是放他出來了,指不定又會搶自己風頭。

“太子,你怎麼想?”朱元璋看著猶豫不決的朱標,問道。

“父皇……”朱標猶疑了一下,最終開口說:“兒臣覺得這事還需要好好考慮一下,老六是自學成才,應對這種病恐怕還是難為他了,我們另尋名醫吧。”

朱元璋看了眼滿臉掙扎的朱標,知曉他心裡肯定很糾結,但這也是成為帝王的必經之路

“既然太子覺得不妥,那就再找他人吧。”朱元璋擺了擺手,命太子去民間找些能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