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冷水灘客運站,沒有直通農校的公交車,到了冷水灘客運站下了車,離農校還有五里地遠,沒有車人人都是步行。我滿懷喜悅之情,不覺步行到學校。當時的零陵農校,聽說是屬於湖南省省辦農校,全省共辦農校四所,還有三所是長沙農校,安江農校,另一所大概是常德農校吧。
我們來到零陵農校後,在此學習、生活、住宿全部免費,全是國家供給制。途中所用乘車費,學校總務科都給我們報了賬。那個時代,中專和大學全部都是國家免費供給制。農校開設三個專業。安排我農作專業十七班。主要學的是水稻,棉花,紅薯和茶葉等課程。開始講它們的植物特性,生物特性,異性授粉雜交及病蟲害的防治。
民以食為天,一想到60年代初,公共食堂裡的農民,三餐米飯吃不飽。我在道縣二中,縣委指示學校放假一週下鄉祥零鋪,集體支農,幫生產隊摘油茶。村裡的公共食堂每餐給我吃一兩三錢米,看到我個子矮小,算作六等勞力標準的飯食。大人是一等主要勞力,每份也不超過三兩米的定量標準。幹農活的百姓三兩米象似吞下一棵大棗,加之沒有油水,飯後沒有任何水果及零食點心的補充,寡餓寡餓的。這時期的農民,其實比現在的農民,還勤勞,還要辛苦,但百姓通情達理。
初解放,家底簿,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生技術,品種產量低劣加之沒有任何的農業機械,全靠苦力勞動,美帝又在國際上對我國卡壓,蘇修的咄咄逼債,實屬非常困難過渡時期。立碼生產不出豐富的物質,一下子急來幾百學生沒有積蓄的農民公共食堂,從何弄來這麼多大米來,說是支農,反而給公共食堂添消耗。想起了這一些,心裡不斷的鞭策自己,一定要把水稻種植技術學好,把現在的水稻畝產300斤若能想辦法提高到兩倍,三倍人們不是有飽飯吃了,新中國成立剛初,科學技術還剛起步,工廠剛建,還生不出農業機械,我們的國家初建設還沒積蓄。我們的農民,一下生產不出豐富的物質,免費供給人人需求,還達不到。只能是按當時的物質條件來計劃使用。要想達到按需分配。社會上的物質還靠我們這代共同努力,共同創造。當時國家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加之蘇聯修正主義趁我們困難之時的逼債,美帝的刁難,國家處在非常的時期,人人都要為國擔憂,事事都要為國著想。所以我樂於學農,為提高水稻的產量,改決我們未來的溫飽去學習,在水稻的理論學習以及實際勞動中,我都很用功,也很努力。
當時在湖南安江農校,農作班上課的袁隆平老師,他也許和我一樣的想法,也立志要解決水稻品種產量低的問題,在這種整天勞作,還供不飽肚子的情況下。他立誓要用雜交水稻的辦法,創立培育出高產的水稻品種,用以提高水稻產量,來解決人們的溫飽。
他按照鬼谷子說的:“故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精神魂魄固守不動,以觀天地開闢,知萬物所造化,見陰陽之終始”。經過他千辛萬苦,萬苦千辛日曬雨淋,雨淋日曬。“精神魂魄固守不動”,“堅守真一”,立下雄心壯志。經過半個世紀的艱苦奮鬥,觀天看地辨陰陽,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事有所成。他的雜交水稻畝產,一季過千斤,然後過二千斤不斷地提高,到他逝世前畝產達到三千斤。從一年種一季,成功試出一年種兩季。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九十多歲的他還在稻田中操勞著他的試驗田,種兩季畝產就是六千斤,產量提高到1960年那時水稻畝產的20倍。成為名副其實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人的飯碗由中國人自己掌握。”實現了他的豪言壯語。對世界人類。是一個巨大的貢獻。那時1964年我去零陵農校讀書的願望被袁隆平幫我們實現了,我祝願他萬壽無疆!後來他還與熱心於海水稻開發的人們,一起共同研究出海水稻的種植技術獲得成功。他說,把我們國家凡是能夠種海稻的地方都種上海稻。另外還能解決五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中國人授他的益,世界人民也受他的益。他解決了中國人和世界人民的吃飯難題。
我們是一個時代學農的人,我卻蜻蜓點水學非所用,進工廠,搞化驗,當老師,教機電。百藝百窮一事無成。慚愧呀,慚愧。白吃了祖國和人民的大米飯。愧對祖國的養育之恩。
回過頭來接著再說1964年在農校學習的情況。當時,在零陵農校主要是學習水稻、棉花的種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種水稻,種棉花,沒有土壤種在何處?所以我們還開設了土壤結構,及土壤改良,和病蟲害的防治,等一套的農學識。後面也附屬地開了,農用電器,畜牧獸醫課程。沒有高深的物理,化學,數學,知識 。我們的數學課就是會計基礎知識。一個禮拜,在教室裡上四天課,外出學校實習基地勞動兩天。政治課比較多,學哲學,講好人好事,講唯物辯證法。每一個禮拜,聽本校王校長作政治報告半天,講祖國的大好形勢。回到班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中,每個人都必須積極發言,提高認識,訓練口才。
那時學校的綠化,做的挺不錯,一進大門。兩旁的綠化成萌。成林的甜竺桂,風景迷人,學校裡面還有一個植物園,裡面的植物品種很多,有南方的,北方的,有人們常種植的,也有農村路頭路尾,田頭地角里的野草和野生的植物。老師對我們說,作為一個農學學生。一出門必須能夠認識100種以上植物。所以,一碰見小草小樹什麼花之類都要問老師,它叫什麼名字。植物名和它的學名都要詢問老師,平常自己能夠認識熟悉的植物,也要弄清它的這一叫法與書上的學名是否相同。有些重要植物還要弄清楚他的生物特性及植物特性。在空閒的時間經常去植物園中去欣賞,辨認識植物。
那時我們班的同學,大都是初中畢業,個別肆業,在農村中勞動過兩年,能吃苦耐勞表現比較好的青年,在當地農業局的推薦,經過普通的文化課的筆試及面試,綜合評估給予錄取。我是我爸爸帶養大的,那時初離開家來學校一下遠離老想和掛念。一想我就流淚不止。
從白馬渡糧站回家一天,看望我的爸爸,從糧站助徵所發的工資中拿出10元交給父親,要他在家保重身體,去大山砍柴注意安全。我的母親走得早,我的爸做娘又做爺撫養我長大成人,我們相依為命。濃濃的父子情感,導致我幾次在校偷偷地流下相思的眼淚。學校教導處一個女的蔣老師,兩次做我的工作,安慰我。叫我別哭,過段時間會好的。學校看到我穿的舊棉衣外沒罩衣,有件罩衣也是補丁。那補丁還是我自己縫的,沒有母親,也沒有姐妹,女人的活從小也要學著自己做。雖歪歪斜鈄,長針短針。縫後總比不縫好穿。床上終年沒毯子,也沒有單被,春夏秋冬,都是同一床發硬發黑棉被,整年用的是一把稻草做枕頭。學校看到我家境的如此寒酸,單獨免費給我做了一件草綠色的安安布罩衣。當時我進入這個學校,國家如此的關照我,養育我。使我深受感動,我如果不努力學習,對不起祖國和人民,對不起,學校的領導和老師。能夠進入這樣的學校學習我很滿足,很高興。
在我們班上,文化基礎算我比較高一點。念過高中還當過老師,被班主任和同學們推薦為班上的讀報員。每天晚上坐在講臺上宣讀,人民日報,湖南日報,上面的重要內容,這些內容都是由學校統一佈置。有的聽完讀報後還要大家討論。談自己的看法談自己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覺悟。學校實習勞動課較多,實習種水稻,種棉花,種油菜,施肥,殺蟲幹得滿頭大汗,也是辛苦。給學校後面的面黃土山,全部開荒成梯田,學校有一臺進口的拖拉機協助開荒,每個班上都要開梯田一丘,每個學生都要分一箱,實習勞動種棉花,看誰種得最好。有一段時間,一個禮拜要勞動四天,只上兩天的課,勞動過後,學校裡要加我們的餐也就是伙食標準提高一點。在勞動中,如果被雨水淋溼身體,學校還發感冒藥預防感冒。為了我們學生夏天太陽下長久勞動,為防中暑,開水裡面放藥茶。學校裡的老師和領導像我們的父母一樣關照我們。勞動實習也是學習,當天辛苦了晚上睡一覺,第二天就沒有事了。在開荒的地上,班上還種了茶葉,茶葉摘回後,老師教我們製作紅茶和綠茶。
我們開設的畜牧課,給豬打預防針實習。去冷水灘外貿站去實習。我們剛接觸到性格兇猛,嘴中的牙齒又長又利的豬,不敢去給豬打針,生怕給豬咬到。老師教給了我們如何治服惡豬的方法。鼓勵我們膽子要大,動作要迅速,行動穩誰狠。給豬注射把藥液齊進豬的耳根部,前後一秒鐘,有的豬還沒有反應過來,藥水已進入了豬的身體裡面,管它痛不痛。本來人和豬就沒有共同的語言和它講不通道理,擺不了事實那叫做對牛彈琴,對豬彈琴是也。
不知不覺,學校三年畢業的時間到了。由於當時的文化大革命還還沒有結束,延遲近一年我們才畢業回家,畢業後按當時鄧小平和劉少奇主席的指示,農校畢業學生一律社來社去,回到原公社當新式農民,國家不再包分配工作。當時的農校畢業學生為什國家不再安排,不再繼 續備作農業技術幹部使用呢,事至今天才明白了,我們的國家領導鄧小平,他往後將要取消中國農村的集體制,施行田地承包,下放到一家一戶,農業生產的主動權由農民本人自己掌握,何時播種,何時施肥自己主張自己安排無需農技幹部來指導來安排,取消這些學員的幹部編職要這些學生《社來社去》返回原公社,,參與村生產隊集體勞動,當個新式農民聽從祖國的招喚。在農村的生產生活,勞動學習中,自己不小心,經歷了一些什麼勵煉和險情?
請往下看回憶錄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