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一朝被砍時刻提心吊膽

阿濟格現在就是這個狀態,行軍好好的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一支明軍騎兵衝陣,上千人一陣亂砍然後揚長而去,造成傷損數百,結果對方一根毛都沒落。

就問誰忍得了!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便是一個脾性溫和的將領也會惱羞成怒,何況阿濟格這種火爆脾氣,那是劈頭蓋臉一頓罵,連耿仲明也沒例外,都是廢物!

上萬人攔不住千餘人,攔不住就算了還被人砍殺數百不說,竟還沒幹掉對方一人!

怎麼能不氣,一頓狂罵不解氣然後就逮著幾個中下級將領用鞭子狂抽,當真給抽的皮開肉綻……若非耿仲明在旁邊勸阻他都拔刀要砍人了!

好一番勸方才讓阿濟格消了殺意,勒令隊伍就地整頓半日,收拾得當才又拔營北行,這一次他學乖了,行軍同時周邊撒開數里的探馬,嚴防死盯以防對方再來偷襲,畢竟對方是騎兵來去如風,必須嚴加防範,這次做足準備只要對方再來,就讓他有來無回!

可這邊才剛拔營沒走裡許地,後方急報,西南有敵來襲……

這下可把阿濟格氣冒煙了,還真尼瑪不怕死啊,立刻傳令迎戰又親率騎兵殺去,卻被告知是自己人!

沒錯,索倫人終於追來了!

眼見大部隊如此劍拔弩張,索倫人就知道有問題,果不其然剛一照面就被阿濟格劈頭蓋臉一頓罵,他麼的你們追的人呢,人家都跑來搞我,你們還傻逼一樣的瞎溜達……

索倫人被罵的狗血淋頭滿臉赤紅,把一路詳盡說了,本以為阿濟格看在他們一路緊咬吃盡苦頭沒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能安慰幾句,可阿濟格這種貨色怎麼可能會安慰人,反而滿臉嘲諷,玩鷹的反被鷹啄了眼,一個獵人竟然還被獵物給伏擊了,真他麼的可笑,真他麼的沒用!

這嚴重刺激到了索倫人的自尊心,拱拱手扭頭就走!

沒錯,扭頭就走了,不想再和這貨多說一句。

要在明廷的話倒也沒啥,畢竟藩王沒實權沒兵權使喚不了將領,實權軍閥說不鳥你就不鳥你,你也無可奈何。

但在清廷這種等級森嚴的封建奴隸制度下,是很難想象的,因為不管你官居幾品領軍幾何都是皇家的奴才!

可索倫人還就轉頭走了,這是清廷的其他將領永遠做不出來的忤逆之舉!

還給老子甩臉色……他麼的,奇怪的是阿濟格也僅僅斜嘴一臉鄙夷罵了幾句,並未發飆,至於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畢竟索倫人是清廷麾下最強悍的兵馬,眼下這種局勢下,他也最多嘴上嗶嗶幾句,不敢有什麼實際懲罰舉動。

索倫人心裡也是憋火,先前被屠元伏擊損失慘重,卻也沒打算放棄追擊,只是謹慎了許多,遠遠的跟著找機會幹場大的。

這一路追隨,兩支兵馬其實都知道對方的大概距離和位置,所以索倫人不疾不徐,天大亮循跡北上,晌午時抵達屠元歇腳那村子便警覺不對,痕跡突然轉西而去,問了村民確定昨夜有明軍夜宿清早離開西去……

西去……

我艹!

便不顧勞頓風寒火急火燎的趕來,沒想到卻被罵的狗血噴頭,擱誰心裡不窩火,艹他大爺的,早知道慢慢溜達過來又或者根本就不過來,那支明軍怎麼不把你們全給嘎了呢,自己上萬人都沒攔得住別人,在我這個裝啥呢!

索倫人可不是隨便被拿捏的軟柿子,多爾袞那邊倒也算了,你阿濟格算個求,若不是個親王都懶得屌你!

所以當阿濟格說出那些嘲諷的話後,索倫兵轉頭就走了,但又沒走遠而是在先前阿濟格被衝的地方紮營歇腳。

歇腳是真的,但注意力全在痕跡上邊。

其實他們本可直接問阿濟格那支明軍去哪裡的,但噁心那貨都懶得問,何況冰雪留痕很容易就判斷這支明軍西去了!

往西能去哪兒?

西邊不是目的,騎兵來去如風就是個瞎溜達,此時保不齊又繞哪去了!

索倫人這次沒衝動,當夜就在官道附近尋了個村子紮營,僅派出偵騎去摸那支明軍的位置。

阿濟格也知道不能對索倫人太過分,所以任由他們離去,反正他們的職責就是追擊那支明軍,而自己的職責則是勤王瀋陽,就是剷除對瀋陽造成的威脅的明軍,當然也包括先前衝他的那支,但是那支全是騎兵又狡猾又陰險,很難追擊到也很難纏住,這種出力不討好的活當然給別人去做,自己去撿便宜才是最好的。

索倫人走後,他也傳令繼續行軍,這一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嚴防死盯著倒也算安穩,那支明軍竟沒再來,猜是知道這邊有了準備不敢再來涉險遠遁去了!

人多輜重多又是步卒,腳程慢,直到天黑時才剛至於遼河南畔,於是傳令就地紮營,明天渡河尋一個大堡村紮營觀望。

一夜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令清軍從上至下睡不踏實,畢竟誰也不敢保證那支亂竄的明軍不會回突然襲營。

直至天亮無事,才放下心來踏實的睡上那麼一會。

半晌午,阿濟格傳令起營渡河北上。

他們的目的地是遼河之北三十里的一個大鎮子,那鎮子原為明初軍堡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大村鎮也就是後世的遼中區,正處於蒲河之畔,沿河西行便可至李過紮營之地。

阿濟格是打算將此地作為營地指揮部,以兵力駐守周邊的幾個村堡形成一個防禦陣地,往東北百里就是瀋陽可進可守,坐鎮此處觀望,有利可圖就上,有坑就讓別人先跳,主打一個偷雞摸狗見縫插針坐收漁翁之利。

話說來勤王,你距離百里地不走了,這不像話啊!

萬一有啥緊急事這麼遠距離,你遠水也滅不了近火呀,若是十萬緊急的軍情等你來了黃花菜都涼了呀。

阿濟格這麼做自是也是和耿仲明商量過的,此時他們已確定兩件事,第一,遼陽的兵馬已到了瀋陽城外,若真有啥緊急事,遼陽的兵馬可以當炮灰給他們爭取時間,若是有坑也能先填著。

第二,雖不是萬分確定,但也差不多確定瀋陽周邊只有城西那股二三千明軍騎兵,至少周邊百里外沒發現大部隊!哦,還有那股剛過境到處流竄的千餘騎兵。

綜上,只要瀋陽不開城門,以當下形勢無憂,明軍那些騎兵再是厲害也無非在城外亂竄,以那點兵力想攻城破城如同做夢!

所以他犯不著著急去,倒不如旁觀尋利了。

但他有一點不知道的是,他看定的這個地方往北三十里就是養士堡,也就是昨晚被屠元和姬際可端掉的廣寧衛清兵的營地。

阿濟格的大部隊人多輜重也多,雖說河面結冰暢通無阻但上萬人一時半會也沒那麼快渡河,天近晌午時隊伍才過了一半,阿濟格正糾結先行還是就地等待時,突然外圍警訊不時傳來,這讓他心中一緊。

緊張的可不是他一人,整個大部隊都緊張起來了,過河的和沒過河的都停下了腳步,掏出傢伙什四下張望。

而在外圍計程車兵則很快發現是西北方向有敵情。

在遼河的北岸一支敵軍騎兵風馳電掣衝了過來,直奔剛渡河的先頭部隊!

草他媽的,一定是那支明軍,阿濟格恨得牙癢癢,提兵便去迎戰,耿仲明也趕緊調集火槍隊嚴陣以待

可就在這時後方示警連連……

阿濟格和耿仲明臉一下就黑了!

前後夾擊!

這下可嚴重了!

要知道經過昨日被衝陣後他就長了記性,隨時防備著明軍再來,所以當發現明軍又來,雖驚卻不慌,準備給他個迎頭痛擊!

可誰知道,明軍這次竟兵分兩路前後夾擊!

阿濟格的防禦力量幾乎都放在大部隊前頭,所以發現敵情後並不慫,可後方防禦力量就相對薄弱了,而最嚴重的並非防禦不足而是會給士兵造成被包圍了的心理壓力,會造成他們極大的恐慌感,一旦這種恐慌達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會崩潰,直接無心戀戰,原本可以擋住的也擋不不住!

分兵去救援?

根本來不及,雖說河面冰封,但溼滑的很,戰馬根本無法在上邊奔跑,等你騎兵渡河到後頭的時候,人家要麼早把你尾巴衝潰要麼早就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