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少年,三炷青香,四人同一天地。簡單的拜師儀式,兩對師徒,命運的輪盤,開始從這一刻執行了。
紀蕭舟問道:“師傅、前輩我兄弟二人今已拜二位為師,可否一解我兄弟二人之疑惑?”
光珠和尚慈眉道:“緣來有其因果,將來自得其解。”
紀蕭荷道:“但我二人還是想知道原因啊。”
潛龍真人道:“那和尚說的跟沒說一樣,問他幹啥!”
光珠和尚一時語塞曰:“額......老衲也算得道高僧。”
潛龍真人道:“你也就那樣吧!還是道爺跟二位晚輩講講......”
潛龍真人道:“這百十年來,人間是算風平浪靜。回想起六十年前貧道御劍遊行還能偶見同儕,這數十年間我等同修盡數消聲隱跡。修行界好似毫無徵兆的從人間消失了一般,貧道開始雲遊各州找尋線索,亦是不得其果。”
紀蕭荷故作深沉道:“看來本仙之路任重而道遠吶!”
潛龍真人一個糖炒板栗蓋紀蕭荷額頭上,瞬間一個大包。潛龍真人道:“就你小子,八字還沒一撇呢。還本仙!”
紀蕭舟道:“我娘曾說過我雲州紀家一夜傾覆,就有修行者的影子。”
光珠和尚正色道:“如此說來,陰謀之手已經伸向了普通人。”光珠和尚曰道:“我佛門本是清修靜處,正如好友所言。我佛門多年前亦是同樣,一眾佛友毫無徵兆的離奇消失。”
光珠再道:“十六年前貧僧禪悟,神遊極樂,我佛曾示,菩提行舟,佛光染靈山。故老衲在靈山找尋多年雖無果,老衲認為只是天時未至。便在此處清修參禪,靜待天命之人到來。”
潛龍真人道:“小子二人之天命自有定數,天機不可洩露也。”
紀蕭舟曰:“那晚輩也不再多問。”
潛龍真人道:“烏雲總有散盡之時,風起何時還得看二位小子造化。”
光珠和尚道:“好友,此番老衲就此別過了。”
潛龍真人道:“收了徒就走啊?再敘敘舊啊?”
光珠和尚帶著紀蕭舟一個踏步便已在百丈開外了留聲道:“阿彌陀佛!好友來日再會了。”
紀蕭荷看著遠去的紀蕭舟,自幼跟隨在身旁的哥哥。心裡很是難過,誰能曾想二人會分開。
潛龍真人拍了拍紀蕭荷肩膀曰:“走吧!”
紀蕭荷兩眼溼潤道:“去哪?”
潛龍真人道:“吃飯去啊!你不餓嗎?”
隨即二人肚子幾聲悶雷,紀蕭荷道:“沒胃口!”
潛龍真人哪管他,直接抓著紀蕭荷胳膊,一個轉身便又來到了柳林鎮三滴香酒樓外,拖著紀蕭荷就走進去了道:“走這頓為師請。”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小二,小二見潛龍真人道:“喲!道爺客官是找到正主了啊?”
潛龍真人道:“少廢話,上菜。來頓狠的。”
小二見紀蕭荷在身側,知道這小夥是個不差錢的主。也不墨跡,片刻功夫酒菜上桌。迎來的便是潛龍真人的狼吞虎嚥。酒足飯飽潛龍真人道:“小子為師帶你去一處好去處!”
紀蕭荷心情不佳,也懶得說話只是回答一個:“哦!”便任由潛龍真人輾轉騰挪。
幽州!這片人煙稀薄的地界,處處都是叢山峻嶺。二人再往南數百里,幾處高峰上已是白雪皚皚。初冬的天,瑞雪便如約而至。看來來年是個好兆頭。
在一處翠鬱青山腳下,潛龍真人不再施展神通,而是心帶虔誠,帶著徒兒紀蕭荷。徒步而上。
紀蕭荷整理了一番心情道:“師傅咱們是到了嗎?”
潛龍真人曰:“廢話。”
紀蕭荷又道:“為何不施展神通瞬移而上了?”
潛龍真人道:“此處乃我道真一脈,我門祖師曾在此得道登仙,施展神通皆是對祖師大不敬也。”紀蕭荷點了點頭。
此山名乾元峰,山頂便是玉真巖。傳聞潛龍真人祖師爺廣敖子便是此處得道成仙。此山遠看平平無奇,近看亦是。沒有疊翠之巒,沒有九曲之險要。至頂除了年久失修的真武殿,幾間破爛瓦房。根本沒人能看出這乾元峰上曾經有道真一脈祖師在此得道成仙。
日上竿頭初冬暖陽照著人格外舒暢,潛龍真人同紀蕭荷,已至山頂玉真巖。真武殿內二人草草收拾了一下,年久失修的腐黴味道佔據了兩人心脾。
二人上了一炷清香,潛龍真人道:“小子,你我已是師徒。吾今日便已玉真巖道真一脈掌門身份賜你道號無為。”
紀蕭荷道:“多謝師尊,道真弟子無為拜見三清祖師。”
潛龍真人摸了摸長鬚道:“無為啊!入了修行之門,萬般皆自然。望你萬事皆為,萬般皆不違。”
無為道:“萬事皆為,萬事皆不違?”
潛龍真人道:“萬事皆為是指,萬事都可為之。萬般皆不違,是萬事不得違反天道。”
無為道:“嗯,弟子謹記!”
......
再看紀蕭舟,光珠和尚帶著紀蕭舟來到兗州,往西而行,不過幾息之間。便聞得梵鐘響起,此處便是兗州西佛谷,只見霧氣繚繞,谷內誦經梵音,吟唱吾佛莊嚴。谷內幾盞佛燈,隨風飄搖,如來寶相端莊正中。
一僧者行佛禮:“貧僧清修中,念感受佛友氣息。遂穀道燃燈恭迎佛友。”
光珠和尚回禮道:“阿彌陀佛,師兄有禮了。”
僧者看了看紀蕭舟道:“此子佛緣深厚,佛根早種。看來師兄此回因緣已到。”
紀蕭舟道:“大師有禮了!”
光珠和尚道:“蕭舟,這位乃是傳燈上師薩埵”
紀蕭舟虔誠的點了點頭。傳燈上師道:“光珠師兄,此子應是師兄曾偈菩提行舟。”
光珠和尚道:“我佛如來所示,貧僧等待十六餘年,佛光再現。乃我佛之辛也。”
傳燈上師曰:“阿彌陀佛。”
沐浴更衣後,香火氣息使得紀蕭舟更是神清氣爽,他不知什麼是菩提行舟,也不知什麼是佛光在現。只知道此時此刻自己的方向是對的。如來寶相前,六位僧人靜坐蒲團上,紀蕭舟跪立,傳燈上師,持沙缽盛淨水,光珠和尚此時也已更衣淨身。站在傳燈上師身側。
梵鐘響起,燃燈上師曰:“歲寒請德,乃之命存,弟子薩埵、光珠,受俗家僧者紀蕭舟,持吾佛三戒,享如來妙法。”三滴淨水點清紀蕭舟額頭,紀蕭舟頓感靈臺清明,耳旁梵聲更為親切。
光珠和尚道:“弟子紀蕭舟,今皈依沙門。賜法號明蟾,可持慧劍,伏獅降虎,渡世人苦難,阿彌陀佛!”
眾僧者同時曰:“阿彌陀佛!”
淨水點清靈臺明,唯實唯念諸法明。明蟾叩謝師恩,已感身輕如燕。
光珠和尚曰:“明蟾,來為師替你介紹這位是法金剛轉輪彌陀。”
法金剛道:“師兄有禮!”緊接著道:“這位是戒僧廣彌”
戒僧曰:“阿彌陀佛,師兄有禮!”
緊接著道:“這位是什葉僧尼、慧廣慧識慧真四位師兄。”
明蟾一一拜行佛禮,傳燈上師曰道:“明蟾佛友,行過瞻禮,就自尋一處清靜吧!”
明蟾瞻禮諸佛寶像,吟道:“阿彌陀佛。”
光珠和尚道:“吾徒明蟾,為師帶你去吧!”明蟾不語,點了點頭。光珠和尚拿出一串佛珠道:“此佛珠為師贈與你,煩惱之時,持此物有大玄妙。”
明蟾曰:“多謝師傅。”
光珠和尚帶著明蟾到了一簡陋小屋道:“此處曾是為師清修所在,而今你便在此清修吧!”明蟾不多言,便在蒲團上開始打坐。
光珠和尚曰道:“屋內經書可隨意翻閱。這本《明氣聖功》待機緣到時再行翻閱。”說完放置屋內,便不再打擾僧者。
光珠在一一拜別眾佛友曰道:“諸位佛友,吾徒在此清修。便有勞諸位佛友了,老衲此番還有要事。便不再叨擾諸位佛友。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西佛谷再歸於平靜。好似一切都未發生一樣!
......
潛龍真人道:“無為!修行之路可謂是前路漫漫,可不要妄圖走捷徑。”
無為道:“哎呀知道了師傅。”
潛龍真人一個糖炒板栗蓋無為額頭上道:“這裡是吾門聖地,不得如此。”
無為曰:“師傅我既是道真一脈,那我們道家也有不同分別嗎?”
潛龍真人曰:“我道武、道玄、道靈、道真本就是一家,雖是分流,實為揚其長也”
無為再道:“那我們道真擅長什麼?”
潛龍真人曰:“道武一脈以武為尊,善武者注重體魄認為體魄乃先天之罡。道玄一脈觀風水星象,善占卜練氣陣法。道靈一脈善始靈符術法,煉丹之術。而我道真一脈集各家所長。”
無為心道:“在外面還真看不出老頭還有這正兒八經的模樣。”
潛龍真人道:“別以為貧道不知道你心裡在說什麼啊?祖師爺在上貧道就懶得跟你計較了。”
無為道:“弟子知錯了。”
潛龍真人掏出一本破舊不堪的書道:“此乃《玄子心經》好生修煉喲!早日窺得真法奧妙!”
無為道:“啊?自行修煉?”
潛龍真人又是一記爆慄道:“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麼簡單的道理還要貧道教麼?”潛龍真人又道:“好生修煉,為師會不定期抽查的喲!”
無為道:“喂!師傅!不是吧?”
潛龍真人道:“不要偷懶,也不要想下山。為師給你下了個禁制,只要你有亂跑的想法就會,享受雷罰的喲。好了,為師要去品嚐那柳林鎮的河鮮了。”說完便徑直下山去了。
無為無奈嘆了口氣:“哎!讓本仙先看看這《玄子心經》有啥奧妙。”
開篇則是,心齋篇:“為道集虛,清虛則明,明通五氣。五氣聚海是為築基。”在翻閱下一頁則是:“聚海行雲,褪濁冰肌,氣流如溪,補食五氣,可還五穀。是為辟穀!”
無為不再往後翻閱,心道:“師傅有提醒,不可貪功。”
修道境界共分:築基、辟穀、行炁、金丹、元嬰、出竅、分神、大成、天無之境界。每層境界各有不同,而每一階段又分前中後三階。然後閉目凝神。雖一時難以窺得法門,無為也不妄貪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下,無為還是找到了竅門,當然還是在潛龍真人幫助之下。
幽州十二月,林表明霽色。大雪蓋住了玉真巖上的松柏,卻沒蓋住那顆道心。三年又三年,青年依舊,老道依舊,佛者依舊,悟禪之人依舊。
昨日海非池中水,今朝燕雀觀海寬。無為有為無上為,明蟾有相又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