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生為豕禍”事,或許史上是第一個人與豬的靈異故事。或者可以說是“一頭豬引發的血案”。

這件事最早記錄在《左傳》裡,後來,幹寶在《搜神記》裡也重複過這件事。

《左傳》的原文是這樣說的:冬十二月,齊侯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墜於車,傷足喪屨。

翻譯成白話的話,也很好理解。

莊公八年的冬天,十二月,齊襄公在姑棼遊玩,興致比較好,就領著一群人帶著鷹犬去貝丘一帶打獵。

估計是因為冬天還是什麼的,齊襄公一行人一路走了很久,也沒有什麼大的收穫。於是,襄公便讓隨從們帶著獵犬四下散開,去轟趕野物,自己身邊只留了幾個貼身侍衛。

隨從們散開沒多久,站在戰車裡的齊襄公就看見一頭大野豬出現在視線裡,便吩咐侍衛們做好準備,計劃獵殺這頭野豬。

侍衛們朝著齊襄公手指的方向看去,哪裡有什麼野豬咯,倒是看見已經死去很久的彭生,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幾個留在襄公身邊的侍衛頓時嚇得瑟瑟發抖,趕緊把自己看到的情形稟告給了齊襄公。

齊襄公一聽,頓時火冒三丈,大白天的,你們幾個講什麼鬼話咯,即使是彭生,他還莫敢在我面前現出什麼痕跡啊。

不等侍衛們全部靠攏來,齊襄公拉開弓就一箭朝野豬射去,嗖地一箭正中野豬。

可是,還沒等齊襄公帶著侍衛們檢視戰果,那頭中箭的野豬居然像人一樣站了起來,一邊張牙舞爪的往前撲一邊大喊還我命來。

野豬的喊聲悽悽慘慘,這下可把齊襄公嚇壞了,一個趔趄從車上掉了下來。等侍衛們圍攏過來,驚魂不定的齊襄公發現自己的腳摔傷了,鞋子也弄掉了,而且那頭野豬也不見了。

這叫什麼事呢,好好的一場圍獵弄成這個樣子,而且還在手下面前出了醜,齊襄公肯定心裡不舒服啊。返回姑棼的路上,齊襄公越想越窩火,於是便讓自己寵愛的太監費公公轉回去找自己的鞋子。

雖說是冬天了,但貝丘那一帶的草依舊很深,費公公也知道齊襄公心裡不舒服,想找個理由洩洩火。但是按著開始的路線翻了個遍,還是沒找到齊襄公被嚇掉的鞋子,只好回來如實稟告,心想,不看功勞看苦勞的份上,也許齊襄公就狠狠地罵一場就沒事了。

哪知道這回齊襄公的火氣有點邪,一聽見費公公說沒找到自己的鞋子,根本就沒再聽費公公說什麼,揚起馬鞭就劈頭蓋臉的朝費抽去,費公公動也沒敢動,雙手抱著頭任憑齊襄公發洩。

當時,公孫無知正在商量謀殺齊襄公,聽說齊襄公受傷回到王宮後,公孫無知等人就提前實施了自己的計劃,帶來兵士悄悄前來圍住了王宮。

剛巧,那天費公公正準備出宮辦事,剛出宮門,就被公孫無知的人拿下了。還不等公孫無知的人威脅利誘,費公公就識時務者為俊傑主動投降了,表示願意當帶路黨前頭引路主動騙開宮門。

公孫無知等人早知道費公公是齊襄公的心腹,並不相信費公公的話。費公公也是急了,便把齊襄公打獵受傷的事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還脫下了衣服讓他們看自己背上被齊襄公抽打的傷痕。

抓住費公公的人一看,確實,費公公背上讓馬鞭抽出的血疤子黑乎乎的,還沒結殼。於是,便讓費公公前頭帶路,其他人掉在後面眼巴巴地等著費公公前面行動,希望能兵不血刃地騙開宮門。

哪知道費公公前腳進門後腳便轟地一聲將門關了。並沒有像對他們說的那樣開啟大門迎大軍,反而是督促守衛們加強警戒提防賊人攻門,然後向內宮裡的齊襄公報訊去了。

躺在床榻上休息的齊襄公得到費公公的訊息後也是又驚又怒,驚的是公孫無知居然敢造反,怒的是公孫無知居然敢造反,還真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啊。

可現在怎麼辦呢?資訊又傳不出去,調動不了兵士來救駕。正當齊襄公跛著腳來回走的時候,費公公獻出了自己的主意。

主公啊,現在賊人勢大,您的腿腳又不方便,要不先找個人假裝主公躺在床上,您就先找個地方躲起來,看能不能趁亂逃出去。

齊襄公一聽,嗯,要得啊,就聽從了費公公的安排,順帶鼓勵了一下費公公。這一鼓勵激發了費公公的鬥志,集合起宮內計程車兵和宦官守著宮門與叛賊廝殺,但是還是寡不敵眾。沒多久,就被叛賊攻入宮中,費公公也死在兵亂裡。

叛賊進入宮中以後,在床上殺了假冒齊襄公的人後,發現不是國君,又四處搜尋,結果找到了齊襄公,就把他殺死了,而擁立無知為國君。

至於為啥彭生死後變成野豬嚇唬齊襄公,讓齊襄公很冒火,結果導致齊襄公也身死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據說,當時魯桓公是齊襄公的妹夫,但是呢,齊襄公打小就和自己的妹妹文姜有點不清不白的。魯桓公十八年的時候,魯桓公帶著文姜回孃家訪問,又給了齊襄公和文姜機會,一一不小心又讓自己的頭頂綠油油的。

可是自己又身在異國,得罪不起大舅子,只好給文姜吼了一頓,說文姜要三從四德。可文姜掉頭就將魯桓公罵自己的事告訴給了哥哥。齊襄公一聽也是大怒,自家的妹妹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你個小魯這點眼色都沒有,弄不死你才怪呢。

於是,齊襄公便將魯桓公請來說是送他回國,要逮餐告別餐。魯桓公只當大舅哥說的是真的,一場告別宴喝的是亂醉如泥。眼見即將酒盡人散,齊襄公便安排公子彭生扶魯桓公上車,一邊給公子彭生使了個眼色。

公子彭生是個大力士,也是聰明人,早就領會了齊襄公的意思,宴席上早就陪魯桓公小酌了幾杯。扶魯桓公上車的時候,假裝自己喝多了,居然一不小心給魯桓公給夾掉氣了。

訊息傳回魯國,魯人可不幹了。雖然不敢和齊國對著幹,但派個使團過來問齊襄公討個說法的底氣還是有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什麼回事,可終究是公子彭生失手殺人啊,整個輿論也是鬧得紛紛紜紜。

齊襄公一看,這也不是個辦法啊,事情真鬧大了對誰都不好,於是,就還真的把公子彭生拿出來做了替罪羊,剁了謝罪。

然後就有了開頭的事情,在貝丘,被齊襄公射中的野豬也才會大喊還我命來還我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