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伯隨著荃公來到一處琅琅書聲的舍館。
只聽荃公說道:“君子有三種,自強不息之乾,厚德載物之坤,飽讀經綸之屯。那你可知,如何成為君子?”
“讀書。”土伯看著那搖頭晃腦看書寫字之童回答道。
“沒錯,是讀書。”荃公點頭,“但如果想要成為君子,還有一件比讀書更重要的事情。”
“是什麼?”
“啟蒙。”荃公回道,“啟蒙識字,啟蒙禮節,啟蒙做人之道。所以,啟蒙應排在第一。”
土伯奇怪:“為何如此說?”
荃公指著他:“比如,你是幼童,我是先生。我教書育人是我的職責,你向我求問,我必有問必答。但是,如果你沒有禮貌或心地不善,那麼我為何要教你?而不教其他善良,又有禮貌的幼童?”
土伯啞然。
荃公道:“所以,你首先得有良好的啟蒙教育,才能得到先生的喜歡,朋友的喜歡。從而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先生的引導下進入經綸學習之中。”
土伯斜視他:“可是,你不是瞧不上學院派嗎?”
荃公點頭:“是,但也不是,我只是瞧不上那些先不學做人,反而先學經綸的學院派。學會了做人,知道了自己能做什麼,學起習來才事半功倍。就像你要去山中尋覓山泉,如果你知道了泉水的位置,那麼你的學習之路必然是有目標,有動力,終有成就。但是,你不知道泉水的位置,只是聽聞他人言,那麼結局可想而知。”
土伯點頭,又問:“那啟蒙從何開始?”
荃公回道:“禮法。父母以身作則,於家中樹立榜樣。教師以身作則,於學校樹立榜樣。君主以身作則,於國家樹立榜樣。父母、教師、君主,傳授幼童禮節,告知刑法,防止罪惡發生,培養持之以恆之心,而這,便是啟蒙。”
看土伯還有些糊塗,荃公笑道:“猿人結繩記事啟蒙,部落圖騰信仰啟蒙,夏商以祭祀啟蒙,西周以周禮啟蒙。禮法是何物?制度之本也。如順水而行一帆風順,學了禮法,就是知道了社會制度是什麼玩意,你自然可以如魚得水,在社會之中混的風生水起。但是你不知禮法,自然是要做違反社會之事,小事是錯,大事便是罪。所以,啟蒙從知禮法開始。”
土伯點頭:“有點道理。”
荃公失笑,隨後帶著土伯繼續深入學堂,指了指外面那群調皮搗蛋的孩子,又指了指匯聚一堂齊聲朗讀的孩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家教不同,所培養的孩子自然不同。在耳目薰染下,有讀書風氣的家庭的幼童,讀書事半功倍。而那些沒有讀書風氣的家庭孩子呢?自然不喜讀書,厭煩讀書。”
笑著從一頑童手中接過一隻精巧的草編螞蚱,荃公道謝後,看向土伯:“但是,能夠編制如此精妙工藝品的,不喜讀書的孩子是愚笨之人嗎?”
“沒有看清他們喜歡什麼,沒有因材施教,偏偏順大流,認為讀死書是好。卻不知道,對有些家庭的幼童來說,讀書是積攢學識,為未來鋪路。而對於這些家庭的幼童來說,讀經綸之書是負擔,是浪費時間,讀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小鎮做題家。你知道為什麼嗎?”
土伯疑惑:“為什麼?”
荃公一個大腦蹦打在土伯的腦袋上,道:“笨啊!我之前不是和你說了嗎?人與人是不同的,君主有君主要做的事,官商有官商要做的事,將士有將士要做的事,百工有百工要做的事。而往往,這些分工從人一出生下來就基本確定了,除了時代的幸運兒,人很難跳脫他本身的階級,進入社會中的其他職業。所以,君主讀經綸之書是為了治國,而百工之人呢?有工匠之書不讀,有發明之書不讀,有自然之書不讀,有百業之書不讀,偏偏要去讀經綸,這不是找不自在嗎?”
看土伯捂著腦袋那委屈的模樣,荃公忍住笑,揹著雙手,向前走去:“所以,接受什麼樣的啟蒙,就要學什麼樣的習,如此才能平安幸福,結婚生子,一家團圓。如果你不信邪,那麼只會讓自己身處於那陌生階級中,被孤立,被拋棄。說來好笑,你本身就不是那個階級的人,湊進去,別人又為何要搭理你,認可你,欣賞你?而且,民與君之間,可是一道鴻溝,要想跨過去,不比鯉魚跳龍門,百年出一龍,來的簡單。”
土伯突然鬱悶道:“那民就沒有希望脫離本身環境之法?”
荃公奇怪的看著他:“為何要脫離?在華夏之地,只要你勤勞便有口吃的。只要你聰明,就可以賺錢。你可以遊山玩水,你可以唱歌跳舞,對,你可以當一個音樂家,可以當一個舞蹈家。你不用為了國際變化而擔心,你不要考慮邊境出現的狀況,你也不需要與他國之敵面對面接觸。民被保護著,為何要當君主?享福嗎?據我所知,只有昏君和亡國之君是比較舒服的。”
“那你?”土伯瞅著他,據他所知,荃公以前可是一個浪蕩子。
荃公深吸一口氣,強忍著眼淚:“提起往事,都是淚啊。既然你問了,雖你我是兄弟,但是有些事該說還得說,要不是后土娘娘鎮壓我千年,我當狗也不想當軍師。想當年我想要釣魚就去釣魚,想要賺錢就去經商,想要穩妥就去打工,想要女人我就……咳咳,可是當軍師後呢?每日每夜有幹不完的活也就算了,還有人要刺殺我,我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就像被困在宮殿中的金絲雀,噁心,噁心啊!”
看著越來越暴躁的荃公,土伯撓了撓腦袋,轉移話題:“啟蒙除了禮法呢?”
荃公想了下,回答道:“女人。”
“……”土伯愣住了,他沒想到啟蒙與女人有什麼關係:“啥?”
“女人,或者說是母親。”荃公強調一遍,“一個家庭是雖然夫妻組建的,可母親與孩子陪伴的時間遠遠比父親多。所以一個女人,如果花痴、拜金、沒有禮節、不守貞操,你能期望這樣的女人可以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尤其如果你是君主之家,就更要小心謹慎,因為迎娶這樣的女人,將是你的家族墮入深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