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藏師徒離開了一個村舍,沿著路向西前進,不到三四十里,就到了西梁國的邊界。唐僧在馬上指著前方說道:“悟空,前面的城池很近,市井上人聲喧譁,想必是西梁女國了。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守規矩,切勿放蕩情懷,擾亂佛法的教旨。”三人聽了,都遵守了他的命令。

話還沒說完,他們來到了東關廂街口。那裡的人都穿著長裙短襖,臉上塗著粉,頭上油光發亮。無論老少,都是婦女。他們正在兩條街上買賣,突然看到四人來了,都一起鼓掌笑著說:“人種來了!人種來了!”三藏不得不勒馬停下。一會兒街道就擠滿了人,只聽到笑聲。八戒嘴裡亂喊著:“我是個銷豬!我是個銷豬!”行者說:“傻瓜,別胡說。拿出老樣子來。”八戒果然搖了兩下頭,豎起大耳朵,扭動著嘴唇,發出一聲喊叫,把那些婦女嚇得跌跌爬爬。有一首詩來證明。詩說:

聖僧拜佛來到西梁,國內男丁少女郎。

農民、工人、商賈都是女性,漁民、樵夫、農牧盡是妝扮豔麗。

嬌娥們滿街喊著人種,年輕婦女們擠滿街道迎接粉郎。

這並非是悟空施展醜態,煙花圍困可憐的困境難以應對!

於是眾人都感到害怕,不敢上前。每個人都捏著手,彎著腰,搖頭咬指,戰戰兢兢地站在街邊,都盯著唐僧。孫大聖也擺出醜態來引路,沙僧也化妝成虎形。八戒騎著馬,嘟著嘴,擺弄著耳朵。一行人繼續前進。又看到市井上房屋整齊,店鋪豪華,有賣鹽賣米的,酒肆茶館;鼓樓角樓通貨殖,旗亭候館掛簾櫳。師徒們轉過彎角,突然看見一位女官站在街下,高聲喊道:“遠道而來的客人,不可擅自進城門。請到驛館登記姓名,等待我上報官府,核實後才能放行。”三藏聽了下馬觀看,那衙門上掛著一塊匾,上面寫著“迎陽驛”三個字。長老說道:“悟空,那個村舍的傳聞果然是真的,確實有迎陽驛。”沙僧笑著說:“二哥,你去胎泉邊照照,看看有沒有雙影子。”八戒說:“別逗我了!我已經喝了那碗胎泉水,已經打下胎來了,還照他幹嘛?”三藏回頭吩咐道:“悟能,小心謹言!小心謹言!”然後上前向那位女官行禮。

女官引導他們進入驛館,坐在正廳,然後叫人端茶。眾人看到女官手下的人都是三綹梳頭,穿著整齊,拿茶的人也笑著。片刻後,喝完茶,女官微微欠身問道:“使客從哪裡來?”行者說:“我們是東土大唐王派來的特使,要去西天拜佛求經。我師父是唐王的親弟弟,叫做唐三藏。我是他的大徒弟孫悟空。這兩個是我師弟:豬悟能、沙悟淨。一行人帶著通關文牒,請您核驗後放行。”女官拿筆寫完後,下來叩頭說:“老爺請恕罪。我是迎陽驛的驛丞,實在不知道上邦老爺的身份,現在知道了就遠迎接。”拜完後起身,讓管事的安排飲食,說:“請老爺們盡情坐一會兒,我去城中啟奏我王,換取通關文牒,送老爺們西行。”三藏高興地坐下,不再說話。

接下來,驛丞整理了衣冠,徑直走進城中的五鳳樓前,對黃門官說:“我是迎陽館的驛丞,有事要見駕。”黃門官立刻稟報。旨意傳到殿上,問道:“驛丞有什麼事要奏報?”驛丞說:“我在驛館接待到東土大唐王的親弟弟唐三藏,他有三個徒弟,名叫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還有馬,總共五口人,打算去西天拜佛取經。特來啟奏主公,請求准許他們換取通關文牒放行。”女王聽聞,心中歡喜,對眾文武說:“我昨夜夢見金屏生彩,玉鏡展光明,這是今天的喜兆啊。”眾女官紛紛跪拜道:“主公,您怎麼看出是今天的喜兆呢?”女王說:“東土的男人,就是唐朝的御弟。我們國家自混沌開闢以來,歷代帝王,從未見過一個男人來到此地。如今唐王的親弟弟降臨,想必是上天賜予的。我願以我國的富貴,招他為王,我願為後,與他結合陰陽,生子生孫,永遠傳承帝業,這不正是今天的喜兆嗎?”眾女官跪拜舞蹈,無不歡喜。

驛丞又奏道:“主公,您的想法是傳承萬代的好事。只是這位御弟的三個徒弟兇惡,相貌不佳。”女王說:“你見過御弟的模樣嗎?他的徒弟為何兇惡醜陋?”驛丞說:“御弟相貌堂堂,英俊瀟灑,真是天朝上國的男兒,南贍中華的傑出人物。而他的三個徒弟確實相貌兇惡,像野獸一樣。”女王說:“既如此,就讓他的徒弟留下來,將他們交給你,換取通關文牒,讓他們繼續前往西天,只留下御弟,有何不可?”眾官紛紛拜奏道:“主公的決定非常正確,我們都擁護。但是婚姻之事,還需要媒人。古人有云:‘姻緣配合憑紅葉,月老夫妻系赤繩。’”女王說:“按照你們的建議,就讓當駕太師擔任媒人,迎陽驛丞主持婚禮,先去驛館與御弟商議親事。等他答應了,我就出城迎接。”太師和驛丞領命離開朝廷。

此時,三藏師徒們正在驛廳上享用齋飯,忽然有人報:“當駕太師和我們的本官老姆來了。”三藏問:“太師來是有何事?”八戒說:“恐怕是女王請我們。”行者說:“不是請客,恐怕是說親。”三藏說:“悟空,如果他們強迫我們成親,該怎麼辦?”行者說:“師父只需答應他們,孫大聖自有辦法處理。”

說不了,兩位女官早已到來,向長老行禮。長老一一還禮道:“貧僧是出家人,有何功德,敢勞大人行禮?”太師見長老相貌高雅,心中暗自喜悅:“我國中果然有造化。這個男子,倒也適合做我王的夫婿。”兩位女官行禮完畢站在一旁說:“御弟爺爺,真是萬分的喜事!”三藏說:“我是出家人,喜從何來?”太師躬身說:“這裡是西梁女國,國中一直沒有男子。如今御弟爺爺降臨,我奉我王的旨意特來求親。”三藏說:“好啊!好啊!我貧僧獨自來到貴地,沒有兒女相隨,只有這三個頑劣的徒弟,不知大人是想要哪個親事?”驛丞說:“我剛剛進朝向我王稟報,我王非常高興,昨晚做了一個吉夢,夢見金屏上生出彩雲,玉鏡散發光明。知道御弟是中華上國的男兒,我王願意以國家的富貴來迎娶御弟爺爺為夫,坐南面稱孤,我王願意做帝后。傳旨讓太師做媒,我來主持婚禮,所以特來求這個親事。”三藏聽了,低頭不語。太師說:“大丈夫要抓住機遇,不可錯過。像這樣的迎娶之事,世界上雖然有;但以國家的富貴來迎娶,實在是少之又少。請御弟快快答應,好回去稟報。”長老越發沉默無言。

八戒在旁邊拿著碓梃嘴巴說道:“太師,你回去告訴國王:我師父是修行多年的羅漢,決不會為了國家的富貴或者容貌而動心。快點換取通關文牒,讓他繼續西去,留下我來迎娶,怎麼樣?”太師聽了,膽戰心驚,不敢回答。驛丞說:“雖然你是個男人,但相貌醜陋,不符合我王的要求。”八戒笑道:“你真是不懂變通。俗話說:‘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見男子醜?’”行者說:“傻瓜,別亂說!聽師父的意思,該行則行,該止則止。不要再費心思做媒妁的事了。”

三藏說:“悟空,你怎麼看?”行者說:“我覺得在這裡也不錯。俗話說‘千里姻緣似線牽’嘛。哪裡還有這麼合適的機會呢?”三藏說:“徒弟啊,我們是來西天取經的,不是為了貪圖富貴或者容貌。如果我們留下來,豈不是毀了我大唐的帝主地位?”太師說:“尊教在上,微臣不敢隱瞞。我王的意思,本來只是想迎娶您,讓您的三個徒弟參加婚宴,然後給予一些獎賞,換取通關文牒,讓您繼續西去取經。”行者說:“太師說得有道理。我們不必為難,願意留下師父與您的主公成婚。快換取通關文牒,讓我們西行。等取經回來,我們再來拜見您和女主,並領取一些財物,回到大唐。”太師和驛丞向行者行禮道:“非常感謝您的同意!”八戒說:“太師,不要只是空口說說。既然我們答應了,就讓您的主公先安排一場宴席,我們喝一杯酒如何?”太師說:“好,好,好。就讓人準備宴席。”太師和驛丞高興地回去稟報女主。

唐長老扯住行者,罵道:“你這猴頭,害死我了!你怎麼說出這樣的話,讓我在這裡訂婚,你們卻去西天拜佛?我寧願死也不敢這麼做!”行者說:“師父放心。我當然知道你的性格,只是在這個地方遇到了這個人,不得不設法應對。”三藏問:“怎麼叫做設法應對?”行者說:“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要求,他就不會換取通關文牒,不讓我們離開。

如果他惡意對待,命令其他人割你的肉,我們豈有好報?我們一定要施展降魔除妖的神通。你知道我們的力量強大,但一旦出手,會將這個國家的人都打死。雖然他們阻擋我們,但他們並不是妖怪,而是普通的人類;而你一直以來都是善良慈悲的人,在路上從未傷害過任何生命;如果我們無限制地殺平民,你能忍心嗎?這實在是不好的。”

三藏聽了,說道:“悟空,你說得對。但我擔心女主會邀請我進去,要進行夫婦之禮,我怎麼能夠喪失元陽,敗壞佛家的德行;也不能背離真精,墮落於俗世。”

行者說:“既然今天答應了親事,他一定會以皇帝的禮儀,擺駕出城來接你;你不要推辭,就坐上他的鳳輦龍車,登上寶殿,面向南坐下,請求女王取出御寶印信,宣佈我們兄弟進朝,將通關文牒蓋上印章,然後請女王親自寫個手字並押上花押,交給我們。同時安排宴席,裝作與女王歡喜,與我們一同送行。待宴席結束後,再叫來排駕,只說送我們三人出城,回來與女王配合。哄得他們君臣歡悅,沒有任何阻攔的念頭,也不會產生惡意。等送出城外,你下了龍車鳳輦,命沙僧在旁伺候,幫你騎上白馬,我則施展定身法,讓他們君臣們都無法動彈,我們順著大路一直向西行。行了一天一夜,我再念咒語,解除術法,讓他們君臣們甦醒回城。這樣一來,既不傷害他們的性命,也不損害你的元神。這就是所謂的‘假親脫網’之計。豈不是一舉兩全之美呢?”

三藏聽了,如同從醉酒中清醒過來,如同剛醒來的夢一般,高興地忘卻了憂愁,感謝不盡地說道:“非常感謝你的高見,賢徒。”四人心意一致,正在商量細節時,不再贅述。

然而,太師和驛丞不等宣詔,直接進入朝門,來到白玉階前,向女王稟告道:“主公的好夢應驗了,魚水之歡即將實現。”女王聽聞後,拉開珠簾,從龍床上下來,嘴唇微啟,露出銀牙,笑嘻嘻地問道:“賢卿見了御弟,有什麼話要說?”太師答道:“臣等到驛站後,先去拜見了御弟,然後提起了求親的事。御弟雖然有些推託,幸好他的大徒弟慷慨同意,願意留下他的師父與我王成婚,面朝南方稱帝,只要先交換關文,讓他們三人離開西方;等取得經書回來後,再來此地拜見父母,領取盤費回到大唐。”女王笑道:“御弟還有什麼要說的?”太師稟告道:“御弟沒有其他要求,只是他的兩個徒弟,想要先享受美食和美酒。”

女王聽後立即傳旨,命令光祿寺準備宴席。同時,準備大車出城迎接夫君。眾女官都遵從女王的命令,打掃宮殿,佈置庭臺。一群人迅速安排宴席,另一群人整備馬車。你看西梁國雖然是個婦女之國,但他們的車馬氣派絲毫不遜色於中華。只見:

六龍噴彩,雙鳳生祥。六龍噴彩扶著車子出來,雙鳳生祥駕著轎子來到。香氣撲鼻,吉祥的氣氛瀰漫開來。金魚和玉佩的官員們排在前面,寶髻和雲鬟的女官們排在後面。鴛鴦掌扇遮擋著轎子,翡翠珠簾映襯著鳳釵。笙歌的聲音美妙,弦管的聲音和諧。歡樂之情瀰漫在碧藍的天空中,喜氣洋洋地散發在靈臺上。三層羅蓋搖擺在天空中,五色旌旗映照在御階上。這個地方從來沒有舉行過婚禮,今天女王要配給這位男才。

不久,大車離開城市,早已到達迎陽館驛。突然有人報告給三藏師徒說:“駕到了。”三藏聽聞後,立即和徒弟整理衣服出廳迎接。女王捲起簾子從轎子裡說道:“那一位是唐朝的御弟?”太師指著驛門外穿著襴衣的人說:“那個人就是。”女王眼睛閃爍,眉毛微皺,仔細觀察,果然他非凡。你看他:

他的丰姿英偉,相貌威嚴。牙齒潔白如銀,嘴唇紅潤方正。頭頂平坦,額寬如天倉滿。眼睛明亮,眉毛清秀如地閣長。兩耳上戴著真傑士的耳環,整個人看起來很不凡。真是個年輕聰明、風流倜儻的人,堪配西梁國的美麗女子。

女王看到他的優點,心中歡喜,情慾沸騰,嘴唇微微張開,喊道:“大唐御弟,你還不上來坐鳳乘鸞嗎?”三藏聽到這話,臉紅心跳,羞答答地不敢抬頭。

豬八戒在一旁,嘴角微微抿著,眼睛眯起,看著女王,也覺得她嬌美動人。真的:

眉毛如翠羽,肌膚如羊脂。臉龐如桃花瓣,髮髻上堆滿金鳳絲。眼神妖媚動人,身姿嬌媚纖細。斜掛紅綃飄彩豔麗,高梳珠翠顯光輝。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超過西施。纖腰微微展開金鈴,蓮步輕盈展現玉肢。月亮中的嫦娥難以比擬,九天仙子也無法與之相比。宮廷妝容精緻非凡,真的像王母降臨瑤池一樣。

那個豬八戒看到好處,忍不住流口水,心裡亂成一團,感覺骨頭軟綿綿的,就像雪獅子融化在火中一樣。

只見女王走過來,一把拉住三藏,輕聲細語地說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一起上金鑾寶殿,成為夫妻。”這個長老站立不穩,像是醉了一樣。行者在一旁告訴他:“師父不必太謙虛,請和師孃一起上車。快快交換關文,等我們取經去吧。”長老不敢回答,只是擦了擦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行者說:“師父不要煩惱。這樣的富貴,不享受還等什麼呢?”三藏無可奈何,只能依從,擦了擦眼淚,勉強露出笑容,走近女主:

手牽著手,一起坐上龍車。女主興高采烈地想成為夫妻,這個長老卻憂心忡忡,只想拜佛。一個想要洞房花燭,與伴侶共度美好時光;一個害怕遇到女色,只想儘快離開這個紅塵。女帝真心實意,聖僧假裝順從。女帝真心實意,希望能和諧地生活到老;聖僧假裝順從,暗中隱藏情感養精神。一個喜歡男性身體,恨不得白天晚上都能在一起;一個怕遇到女色,只想快速離開這個世俗紛擾。兩人一起上了車,卻沒想到唐僧他們各有心思!

那些文武官們看到女主與長老同坐在鳳輦上,笑眯眯地跟著進入城中。孫大聖讓沙僧揹著行李,牽著白馬,跟在大隊後面。豬八戒亂跑到前面,大聲喊道:“太好了,太方便了!這個不能錯過!這個不能錯過!得吃喜酒才行!”把引導的女官嚇得不敢前進,都回到車邊告訴女主:“主公,那個長嘴大耳的,在五鳳樓前喊著要喜酒。”女主聽了,與長老靠在一起,親密地說道:“御弟哥哥,那個長嘴大耳的是你的徒弟嗎?”三藏回答:“是我第二個徒弟。他嘴巴大,喜歡吃,只有先安排些酒食給他,才能繼續進行。”女主急忙問:“光祿寺的筵席準備好了嗎?”女官回答:“已經準備好了,在東閣上。”女主又問:“為什麼是兩樣?”女官回答:“因為怕唐朝的御弟和他的徒弟們平時吃齋,所以準備了葷菜和素菜。”女主笑著問長老:“御弟哥哥,你吃葷菜還是素菜?”三藏回答:“我吃素菜,但是徒弟們沒有戒酒。需要準備一些素酒給他們。”

話還沒說完,太師啟奏說:“請您前往東閣參加宴會。今晚是吉日良辰,可以與您成親。明天天開黃道,請您登上寶殿,面向南方,改年號即位。”女王非常高興,立即與長老手牽手,下了龍車,一同進入端門。只見風中飄蕩著仙樂,樓臺上熱鬧非凡。鳳闕敞開,光彩照人,皇宮中錦繡排列,不閉一刻。麒麟殿內爐煙嫋嫋,孔雀屏邊扇影迴旋。亭閣崢嶸,宛如上國,玉堂金馬更是奇妙。一到東閣下,就聽到一片笙歌聲美妙動聽,還看見兩行紅粉容貌嬌媚。正堂中間設有兩種盛宴:左邊上首是素菜席,右邊上首是葷菜席。下面兩邊都是單席。女王收起袍袖,纖指拿著玉杯,走上前來安排席位。行者走近前說:“我師父和徒弟們都吃素。請先讓師父坐在左邊的素菜席上,然後再轉下三席,左右分開,我們兄弟們好坐。”太師高興地說:“正是,正是。師父和徒弟就像父子一樣,不能並肩坐。”眾女官連忙調整席面。女王逐一傳杯,安排好他的三位弟兄。行者又向唐僧使個眼色,示意他回禮。三藏下來,也拿起玉杯,與女王安排席位。那些文武官向皇上感謝恩典,按照品級分別坐在兩邊,音樂停止,開始敬酒。

八戒不管好歹,放開肚子,盡情地吃起來。他不在乎玉屑米飯、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頭、蘿菔、山藥、黃精等美食,一口氣吃個乾淨。喝了五七杯酒,口裡喊道:“再加一些!拿來大觥!再喝幾杯,然後各自去幹活。”沙僧問道:“好宴席都不吃,還要去幹什麼?”八戒笑著說:“古人說過:‘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們現在招的招,嫁的嫁,取經的還是去取經,走路的還是去走路,不要只顧貪杯耽誤事情。快點打發關文。正如‘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女王聽了,立即命人取來大杯。侍官們迅速拿來了幾個鸚鵡杯、鸕鷀杓、金叵羅、銀鑿落、玻璃盞、水晶盆、蓬萊碗、琥珀鍾,滿滿地倒滿了美酒,大家一起喝了一輪。

三藏起身向女王合掌道:“陛下,感謝您的盛情款待,酒已經夠了。請我們登上寶殿,換取關文,趕早離開,送我們三人離開城市。”女王依言,帶著長老,結束了宴會,上了金鑾寶殿,讓長老坐上寶座。三藏說:“不可!不可!太師說過,明天天開黃道,我才敢即位稱帝。今天只需要印發關文,讓他們離開就好。”女王依言,仍然坐在龍床上,又取來一把金交椅,放在龍床左邊,請唐僧坐下,讓徒弟們拿來通關文牒。孫悟空便讓沙僧解開包袱,取出關文。他雙手捧上關文。女王細細地檢視了一遍,上面有大唐皇帝的寶印九顆,下面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女王看完後,嬌嗔地笑著說:“你們弟兄姓陳?”

三藏說道:“我俗家姓陳,法名玄奘。因為唐王恩准我為御弟,所以賜姓我為唐。”女王問道:“關文上為什麼沒有高徒的名字?”三藏回答:“那三個頑皮的傢伙,並不是我唐朝的人。”女王問道:“既然他們不是你唐朝的人,為什麼你肯跟著他們來?”三藏回答:“大的那個徒弟,祖籍東勝神洲傲來國;第二個是西牛賀洲烏斯莊的人;第三個是流沙河的人。他們三個都因為犯了天條,被南海觀世音菩薩解救了苦難,改過自新,願意保護我去西天取經。他們都是在路上收養的,所以沒有註明法名。”女王說:“我來給他們註上法名,好嗎?”三藏說:“就看陛下的意願了。”女王立即讓人拿來墨筆,磨得濃糊的香翰,溼潤的香毫,在牒文後面寫上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三人的名字,然後拿出御印,正式蓋上;又畫了一個手字花押,傳下去。孫大聖接過來,讓沙僧包好行李。

女王又賜了一盤碎金碎銀,遞給行者說:“你們三人拿這些當作路費,早點去西天;等你們取經回來,我還有重謝。”行者說:“我們出家人不收受金銀,途中會有乞化之處。”女王見他不收,又拿出十匹綾錦,對行者說:“你們走得匆忙,可能沒有時間製作衣服來禦寒。”行者說:“出家人不能穿綾錦,我們有護體布衣。”女王見他不收,說:“拿三升御米,作為一頓飯的路費。”八戒聽到“飯”字,就接過來,放在包袱裡。行者說:“兄弟,行李已經很重了,還有力氣擔米嗎?”八戒笑道:“你哪裡知道?米是最容易消耗的東西。只要一頓飯,就沒了。”於是他們合起手來謝恩。

三藏說:“請陛下賜予貧僧送他們三人出城,待我囑咐他們幾句,讓他們好好西去,我則回來,與陛下共享榮華。只有無牽無掛,才能與陛下成為親密的朋友。”女王並不知道其中的計謀,於是傳旨準備馬車,與三藏一同乘坐鳳輦,出城而去。整個城市都被打掃得乾淨,香菸繚繞。一方面是為了看女王的車駕,另一方面是為了看御弟的容貌。沒有老年人,也沒有小孩,盡是一些容貌粉嫩、美麗動人的人。不多時,大車出城,來到西關外。

行者、八戒、沙僧一致同心,整裝待發,徑直迎著馬車,高聲喊道:“女王不必遠送,我們就此告別吧。”三藏慢慢停下龍車,向女王拱手道:“陛下請回,讓貧僧去取經吧。”女王聽了大吃一驚,臉色變得蒼白,拉住唐僧說道:“御弟哥哥,我願意把國家的財富都給你,讓你成為我的丈夫,明天就登上寶座,成為君主,我願意成為你的后妃。我們已經舉行了喜筵,怎麼又變卦了?”八戒聽了,勃然大怒,扭動嘴巴,搖動耳朵,衝到馬前大喊:“我們是和尚,和你這個粉骷髏做什麼夫妻!放我們師父走!”女王被他的撒潑行為嚇得魂飛魄散,摔進了車廂裡。沙僧搶出三藏,幫他上馬。就在這時,路邊突然衝出一個女子,喊道:“唐御弟,你跑不了!我要和你一起享受風月!”沙僧罵道:“你這個無知的傢伙!”揮動寶杖就向她打去。那女子施展出旋風之術,呼啦一聲,把唐僧吸走了,消失無蹤,不知去向何方。哎!這可不知道那個女子是人還是妖怪,師父的性命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