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時分,小廣場上中心

大量橙黃色液體透過2根一組,12組1米多粗的管道被注入小廣場內的透明塔狀容器裡液麵已經超出地面幾米高。管道沿著一系列浮動平臺搭建起來,將液體從海上的油輪輸送到學院內。從教官那裡得到的資訊是:這是一種晶體結晶所需要的材料。五毒無味就是有點重

一枚十多米高的火箭立在附近的火箭發射架上,4套鋼纜被焊接在火箭上,就像給火箭穿上了一串腰帶,纜線中段還有輔助助推火箭,會在主火箭發射後啟用將纜線送上去,避免沉重的鋼纜在發射過程中對主火箭造成損壞。大概在1.5公里長度,4根纜線收束成主鋼纜。這裡安置了另外一枚輔助助推火箭。

火箭的任務是將整個鋼纜系統連同它自已射進學院上空的時空衝突異常邊界點,半徑100米左右的空間中由瓊樓族最終標記的一個小區域。只要火箭能夠準確以一定入射角度射進標記區域,那麼接下來,那邊的重力會完成接下來的任務,把鋼纜拖到那一邊去,屆時主鋼纜就會和火箭及引導纜線脫離,由第二引導火箭會將鋼纜射到預定地點。

為了能夠完成精確命中指定區域的目的,主火箭是一枚特製的高功率低速制導火箭,除了尾部主噴口,火箭全身遍佈大大小小的噴口,特別是整流罩下方還有一套比主噴口複雜得多的姿態調整噴口。

為了保障整個任務,學院難得清理了很大一片火山泥灰形成了堆積層,由於失去了堆積層的防禦,一些從對面過來的石頭和火球時不時會啟用學院內的近防炮。

然後就是從3個月前主火箭和備用火箭立起來以後,大大小小的火箭發射實驗搞了不下百次,最神奇就是主火箭實驗,我們親眼看著它用5米左右的速度慢慢悠悠地爬出了穹頂力場區域,又在空中上上下下搞了十幾分鍾各種軌道調整實驗,最後還回到了火箭發射座上。

至於人員嗎,除了很多從學院外調集過來的研究員學者以及各行業頂級工程人員之外,還來了一群被稱為時引的瓊樓戰士,其中一名在紀錄片“餘波”裡出現過,就是用弓箭射衝突交界點,幫助救援人員開啟大門的人。曾經他們腳踩晶瑩剔透的水晶石飛行器,現在換成了黑不拉幾的華夏國產“腦波視界”無人機,可以使用視網膜動態掃描和腦波即時掃描來操控的載人無人機。

沒有了水晶石飛行器提供的靜態力場此時他們換下了點綴著晶石帶著濃厚苗人風格的戰袍,換上了華夏新研製的緊身款時空晶石內網防護服,再戴上“腦波視界”無人機的專用飛行控制頭盔,再加上一整套增強感應能力的外甲,把戰士們打造成了一個高科技未來戰士,和他們曾經形象完全不同。

作為以感應時空能量流通,使用特製晶體箭矢來射擊衝突介面能量節點從而穩定時空流通系統為主要任務計程車兵,其主要武器依然是一把長弓,由於特製的箭矢在強電磁場的影響下會發生不明原因的能量混亂,而火藥爆炸時的衝擊波會導致晶體發生結構損壞,為戰士們改進武器的計劃一開始就難以進行,最後只是使用了強化過的普通長弓來替換自生長時空水晶長弓用來彌補晶核失效後失去活性的水晶長弓。除此以外,其特有的能量流衝擊步槍被換成了華夏制式突擊步槍。

不知道是為了訓練又或者純粹為了耍酷,當時3架載著時引的運輸機沒有直接降落,以除一架從飛躍穹頂上空飛過,另外兩架在距離學院20公里處就偏轉了一個小角度,最終一南一北從穹頂附近飛過。後艙門開啟,拋下3隊腳踩無人機的未來戰士就越過了學院區域。

但最終未來戰士們並沒能飛進學院,為首的一架探路用的無人機在進入穹頂後立刻就冒起了濃煙,一頭栽進了一座空置倉庫。於是未來戰士們只能老老實實從機場穹頂開口區域進入,在學院東門附近的指定區域降落下來。

時引戰士分三組每組6人,但很明顯3組人因胸前的徽記和上臂旗標又分成了兩撥,一撥13個人胸前胸前是類似漩渦的圖案外圍有水晶石圍繞著漩渦,似乎要隨著旋渦進入核心的樣子,而上臂則是一面水晶樹旗;另一撥寥寥3人胸前是時空救援部隊隊徽和上臂華夏國旗。

等到降落完畢,早就準備好的地勤人員圍了上來,準備檢查無人機。遠處冒著濃煙的倉庫此時已經被工程機械撬開樓板。

“立正,華南地區快速救援部隊,時引薛立峰帶領時引學員兩名,向長官報道”與瓊樓時引不同的是,3位華夏時引在確認院領導的位置後,列隊敬禮加報道。而瓊樓時引則圍著幾個修理無人機的地勤人員問這問那,把一旁的苗語翻譯弄得團團轉。

“稍息,各位辛苦了,跟著瓊樓人學習時引技能很辛苦吧,剛才看見你們的一架無人機過穹頂力場時宕機墜毀,把我們嚇了一跳,幸虧那架無人機沒有載人。”

薛立峰上前一步“請長官放心,時引部隊條例要求,所有進出力場,空間的行為必須先放無人單位進行飛行驗證。”

“那我們就放心了。解散吧,如果你們沒有其他任務那就可以先解散。

“是,解散休息。”

“可以帶我們參觀一下你們的裝備嗎?”

“報告,可以。”“不用那麼緊張,在學院放輕鬆,我們這裡還有很多普通學員,這樣會讓他們很緊張的。”

“是!”於是兩名學員和其他學院領導一起去觀察,留下薛隊長和院士。

“誒?薛立峰?這名字好熟啊,我們是不是在哪待過。”

很快院長開始撓頭,薛隊長則歪頭抱手,擺好動作要你猜的姿勢,明顯一副老熟人的樣子。

“我(一種植物),是不是隔壁村老薛家的二楞子”伸開雙手準備擁抱院士的薛立峰打了個踉蹌。隔著頭盔彷彿都能看到他的尷尬,雙手伸開抱也不是放也不是。

卻見院士走上前來,猛地給了薛立峰一個擁抱,“薛大箭俠,好久不見了,好想你們啊”

“陳大師啊,我還以為真的把我們幾個弟兄們給忘了。臭小子,你唬我是不是。再叫聲哥來聽聽。”“薛大哥”

薛立峰,最早進入瓊樓島域學習的一批學員,腦子不好使,但是卻有能量流感應天賦,被瓊樓時引部隊選中,參加瓊樓時引部隊訓練。在晶核崩潰後,時引的飛行器和武器都廢了,一群人聚集起來,拉起了百多號人,在靠近西部海岸線的地方遇上了被追擊的院士小隊。

後來,“後來我們被那幾架飛機幹掉了很多人,馬麗麗和吳榮慶當時就在我面前被打成了碎碎。”

“不說了,這裡就是老領導說的學院?都是潛力股?”

“噓,注意紀律,不能明說,都和你差不多。”

兩個人撇開人群,蹲在牆頭上聊著往事。

“對了,師父也來了,聽說來你這裡,老高興了,直接找長老要了任務帶著人就上了飛機”院士聽罷,打了個哆嗦。“你繼續,我先回指揮室了.......”

“嘿嘿!來不及嘍!”

原來,薛立峰早就看見瓊樓時引裡為首的一人已經發現了他們,開著噴氣揹包,一蹦一跳地就過來了。

轉頭髮現,陳院士跳下牆頭,已經跑出幾米了,“陳藝寧,你給老孃站住,別跑”

後半夜,整個學院依然忙忙碌碌,院士身邊時不時有一位苗人裝扮的女士,嘴上有意無意地想把院士放進自已家家譜裡。

而部分學員從這一天開始有了新的練習科目------射箭。

等到所有人散去,已經是凌晨時分。

時光如梭去,塑流引萬物

------李雋星

幾十年前站在瓊樓島域時引訓練營門口時,看著這句話,我們並不怎麼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隊伍。然後我們跟著時引們走進一個個封閉的世界看到了很多未曾見過的東西,後來我們有人加入其中,最終我們也幫助了他們。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或許我們的文明也將迎來一個新的篇章。

合上筆記,陳院士關閉燈光,準備結束這忙碌的一天。明天依然是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