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一半成本都撈不回來。

“老二,你人脈廣,要不你想想辦法?找人給那劉福通遞句話,咱們一共四十萬兩的糧食對於如今的西安府而言也算不上什麼事兒,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把這些糧食按照市價賣出去,儘快脫手就行。”

聽著老三朱高燧的話,朱高煦此時是氣不打一處來。

要不是這個老三忽悠,他何至於摻乎這趟渾水。

這下好了,整整二十萬兩白銀,就這麼扔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濺起來。

如今所有的糧食都擠壓在西安府,根本賣不出去,西安城裡糧食的購買量每天就那麼多,城中又有那麼多的糧食,什麼時候才能輪到他們。

除非現在大出血,以極低的價格快速脫手,否則最後這批糧食會是什麼價格,誰也不知道。

況且,他們的糧食實在太多了,光是儲存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劉福通是老頭子派過去的,你以為是我遞句話就能辦成的?再說了,那些官員哪個不是老大的人,我說有什麼用。”

聽著朱高煦的話,朱高燧也知道這是實情,但事到如今,他也是真沒辦法了:“那怎麼辦,就這麼熬著?那城裡的糧食咱們還要不要了?”

一時間,哥倆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這可是二十萬兩銀子,對他們任何一個人都不算是小數目。

尤其是老三,這幾乎是他全部家當了。

要不是因為他還有趙王爺這麼一個身份,只怕如今在京城中都見不著他的人影,早跑西安府去了。

琢磨了好半天后,朱高煦才說道:“老三,你現在掌管著錦衣衛北鎮撫司,你應該跟那些官員有些聯絡吧?要不你試試?”

原本朱高燧是不想做這種事情的,畢竟他掌管著錦衣衛的北鎮撫司,而錦衣衛和官員有聯絡是大忌。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要是被老頭子知道了,只怕免不了一頓訓斥。

可如今自己的身家都被壓在了西安府,他哪怕再不想聯絡也必須想辦法了。

“算了,我試試看吧,但不一定管用。”

朱高煦點點頭:“現在也只能先試試了,希望那個劉福通能識趣點。”

.......

京都皇宮,奉天殿外。

已經連續好幾日都聚在奉天殿門口,懇求皇帝替換賑災主官的那幫官員,如今也沒了蹤影。

本以為西安府的局勢已經壞到極致,卻不曾想,短短的幾日間,突然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那幫懇求皇帝替換賑災主官的官員們,此時卻都聚在了太子府中。

除了少數為災區災民高興的官員外,大多數人此時都愁眉苦臉。

“太子殿下,之前我等目光短視,沒明白皇上妙計,如今西安府的災情緩解,我等實在是心中有愧,不知該如何面對皇上,此事,還得請太子殿下想想辦法啊。”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紛紛迎合。

身為臣子,雖然勸誡皇帝是應該做的事情,但之前在看到那樣一個情況時,他們的所作所為如今看來實在過分,身為臣子卻堵在了皇帝宮殿的門口。

若是皇帝現在追究,他們真是百口莫辯了。

甚至如果皇帝真的動了怒,砍了他們,他們都不能說什麼。

現如今,也只有求太子殿下為他們想個辦法了。

然而,此時的太子朱高熾卻哪裡有心思給他們解決問題:“諸位,在那奉天殿外靜坐的又不光是你們,如今我也是自身難保啊,哪裡還有能力幫你們。”

說到這裡,朱高熾沉著那張胖乎乎的大臉長長嘆了口氣:“諸位,我看啊,你們也別呆在我這兒了,免得皇上又說我們上下勾結。如果皇上真的咽不下這口氣,我就是豁出這條命也沒辦法。要是皇上不遷怒於你們,我這想不想法子也不重要。”

“所以,諸位還是請回吧,我捉摸著這一兩日就會有旨意,到時候咱們就各安天命吧。”

說到這裡,朱高熾似乎又想起什麼,還是忍不住的感嘆道:“那戶部的劉福通,平日裡倒是沒有看出來,不聲不響,卻將天下人糊弄到了他局中,就連我們這些朝臣都沒一個看出來的。”

“此番賑災之事一了,只怕是要青雲直上了。”

“不過人家內有乾坤之術,青雲直上也是早晚的事兒。”

朱高熾雖然貴為太子,平日裡在政務方面也是深諳其道,但就這一次的賑災之事來講,與這次賑災的主官劉福通比起來,他還真不行。

“先是故意抬高糧價,以利驅使天下糧商齊聚,後又開放官倉,不動一兵,不下一令,使整個西安府的糧價在幾日見快速回落到均價,這手段,還真是讓人驚歎啊.....”

此時的朱高熾雖然嘴上一直在虧贊劉福通的本事不小,且多次強調自己之前竟沒有看出劉福通還有這樣的本事。

可內心當中,卻一直都在琢磨著早前他家老頭子到文華殿時,嘴裡嘀嘀咕咕的‘以利驅使’。

還有那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今想想,怕不是老頭子那時便已經心中有數。

就是不知道是那劉福通想出的主意,還是老頭子自己想出的主意。

以他早前對那劉福通的瞭解,絕對不是能想出這種妙法之人,可若不是,老頭子又為何派他劉福通一個戶部侍郎去西安府。

又為何這麼久了,卻始終不肯說出實情。

若是老頭子早點說出具體的情況,他們又何至於說把事做到這一步,直接堵在了奉天殿的門口。

難不成,是怕朝中官員洩露了訊息?

朱高熾不是糊塗人,事前或許看不明白,但事後仔細一琢磨,便很清楚這個辦法最關鍵的就是前期的保密。

而隨著這個念頭升起,朱高熾便越發覺的這個可能性很大。

若真是如此,那也就是說,老頭子一直不講,其實是為了西安府的賑災事宜能夠順利的推進下去。

一想到這裡,朱高熾便忍不住的揉起了腦袋。

老頭子這件事做的天衣無縫,倒是他們這些人沒有耐住性子,急躁之下,才落了這麼一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