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金光過後,幾人睜開眼,入目的是幾根數十丈長、七八丈寬的精緻石柱,石柱上雕樑畫柱,此時已隨意倒在地上,劉忠實走近去看,只有一塊還算完好的巨石上刻上了一枚古樸大字“丹”。

劉忠實一喜,看來這秘境來對了,果然缺不了丹藥的樣子。

走過幾塊巨石,入目的是大片的煉丹爐,足有上百尊。

距幾人最近的丹爐有丈許高的樣子,不同於平時所見的煉丹爐,此地丹爐看起來全是銅質,爐子表面斑駁佈滿了銅綠,一看就是年代久遠之物。

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沒說話。誠然,在進來之前幾人早已商榷好了分配規則,可探索秘境不知會得到多少好物,相互之間提防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好在幾人皆是值得信任之人。李紅衣是劉忠實青梅竹馬的好友,即使真的事出有因她提出獨佔好處,劉忠實覺得除了那玉髓丹必須得到一顆,其餘都可以站在她那一邊。

而佛光寺的和尚向來是與世無爭的,本次探索也是據說秘境中有一件對佛家極為重要的東西,才算打動了寒山與辯機這兩個和尚。

而登峰造極閣的慕容長老也是素有名聲之人,等閒利益應不至於讓他翻了臉。但是劉忠實對此人一直保留一分戒心,畢竟不說登峰造極閣與紫霄宗之間的齷齪,就說登峰造極閣弟子出門在外的優勢大都是些外物,就知此宗風氣如何了。

沒有一些厲害手段,在登峰造極閣不可能如此吃得開。

默默思量片刻,慕容長老與兩個和尚都看向了自己。

劉忠實知道因為自己境界最高,這幾人隱隱把自己當做主導之人。劉忠實一笑,對李紅衣道:

“剛剛進來就有些收穫的樣子,師妹,你覺得應如何處理?”

“不如按照之前所說,眾人先收集下來,再一起分配如何?”李紅衣聞言一笑道。“我看這些丹爐既然分佈在入口,爐內可不一定還有什麼好東西,大家便一起動手查探如何?”

劉忠實點頭道:“我看可以,三位覺得呢?”

兩個和尚自無異議,慕容長老也一臉和善地點頭同意。

於是幾人不再猶豫,大略分配了檢視範圍,幾人便各自飛身一探丹爐來。

劉忠實飛身到一座丹爐的頂部,隨著他手上動作,一縷靈氣牽著蓋子轉了一圈,發現爐蓋有幾處微小的禁陣,於是又著手破起陣來。

這種陣法只要身為傳承有序的稍大點宗門的弟子,在修行過程中都會了解到,這也是宗門內功課修行通識的一部分。只見他運轉靈力遊走於整個爐子,隨即手指虛抬,丹爐蓋子開啟,頓時一陣淡淡的藥香撲鼻而來。劉忠實運轉目力看去,丹爐中一片焦黑,並無想象中的古丹藥。

稍有失望,不過這也在他的估計之中。畢竟剛入此秘境怎會如此湊巧就得到了什麼好物。他覺得這上百座丹爐,能收穫數枚就算不錯。

事實證明他的感覺是正確的。小半個時辰的功夫,眾人返回約定之處,逐一盤點後,發現各種顏色的丹藥只有八枚。八枚古丹藥飄在眾人身前緩緩轉動,散發出撲鼻的藥香,令人內心有些躁動。

不過眾人也不是等閒之輩,知道眼前這丹藥只是開胃菜。按照約定,劉忠實,李紅衣和慕容長老各分兩枚,兩個和尚每人一枚。

眾人都比較滿意,對餘下的探索更加有信心起來。

……

眾人一路前行,才隱約感到這個秘境到底有多大。

在外面時,落月礁不過方圓數十里,目力好的修士依言可望到對岸,而秘境進去之後,幾人一路前行少說也有上百里之多,卻絲毫沒有探索到盡頭的樣子。

當然這不出幾人所料,因為一路雖有收穫,但明顯人人都沒有達到目的,想來還有更重要的地界沒有探索到。

幾人猜測,這應該是一處古宗門舊址,不僅感嘆上古宗門的規模也太大了些。

路過不知多少宮殿,又穿過層層疊疊的巨峰怪石,來到了一片橫亙在兩道山脈之間的大河。不知此秘境有多少年沒有現世了,河中竟然還有滔滔水流。

幾人穿過大河,所見景色驟然一變。映入眼簾的一尊千丈大小的屍骨。屍骨頭顱似龍似蛇,四肢更像龍爪,但眾人不至於將它認做龍屬,只因屍骸背部是一張覆蓋千丈大小的骨殼。

骨殼之上密密麻麻全是大小等同、排列整齊的黑白符號,構成了四方的星星點點,八道脈絡從外面向中間延伸,彙集在中央的五處符文上,整體形成一幅玄妙的圖案。

千丈巨龜,背駝符文,這是……

“神龜載書!”辯機和尚脫口而出,目露驚色。

“敢問辯機大師,何為神龜載書?”慕容長老問道。正好劉忠實也不清楚眼前之物,便也要聽辯機和尚講述。

寒山和尚與辯機和尚對視一眼,辯機和尚緩緩道:

“聖人言:‘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洛水東入於中提山間,東流匯於伊是也。昔黃帝之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水之上,見大魚,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

慕容長老聽得面色一僵,道:“還望大師說得明瞭一些。”

辯機和尚有些不好意思,接著說道:

“神龜背上符號名為洛書,古稱龜書,是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其甲殼上有此圖象,結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陽數,四隅黑點為陰數。

“傳說洛書中其中蘊藏著陽順陰逆的變化,與五行氣流的轉化道理。”隨即他又轉身看著身後的大河,道:“想必這條河,就是大名鼎鼎的洛水了。想不到其中一段竟然流經此地,且洛書竟在此現世。

“相傳,每個人第一次觀看洛書,都會有意想不到的不同收穫。”

聽辯機此言,幾人振奮地各自尋找一個角度,仔細觀摩起洛書來。

劉忠實飛身而上,立在神龜屍骸的上端,盯著巨龜背上神秘圖案,所謂的“洛書”。

圖案彷彿有種神秘的魅力一般,吸引著他沉入心神參悟。他愣愣看著,半夢半醒間,忽有無數符文水流一般進入他的小小識海中,他頭痛欲裂,恍惚感受到這些符文的意思來。竟是一篇秘術。

《太清金液神丹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