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出門不僅麻煩,還很危險
穿進農家洞房,大佬種田很忙! 冬雪夏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陸遠山說的時候,桑榆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坐船的時候,船家不會準備夜壺,住客棧的話,倒是會有夜壺。
但是陸遠山這些天也見識了桑榆的“愛乾淨”(潔癖),所以及時提醒她。
如果不想用別人用過的,那就自已帶。
桑榆不想揹著家裡已經用過的夜壺,於是提前買了一個新的,也裝進了書箱裡。
至於陸遠山說的酒杯茶盞,這些標榜文藝氣息的東西,桑榆覺得完全不需要。
本來就是寒門子弟,就算你帶著有文藝氣息的茶盞,人家也不會高看你一眼。
笑貧不笑娼,雖然很刻薄,但是這是社會的本質。
與陸遠山同行的人,還有一個,是他的同窗,名字叫做劉青松。
聽陸遠山說,那是一個如松柏一般剛正不阿的人。
劉青松也和陸遠山一樣,都是寒門子弟。
一大早,天還沒亮,桑榆和陸遠山就起床出發,到了青山渡,天也就微微亮。
就看見渡口上劉青松,他已經等候了一會兒了。
他和陸遠山一樣,都沒有書童。
只不過陸遠山有桑榆同行,而劉青松是孤身一人。
其實二人乘坐的小船並不大,本來是一條貨船。
船家本來只願勻出一間房,還是陸遠山和劉青松好說歹說,又多付了船資,他才答應再騰半間屋子出來。
趕考是一件危險的事情,走水路,就擔心遇上風浪,還有就是水匪,兩人結伴,也要安全許多。
二人見面了,互相打過招呼,本來也很熟,便不再寒暄,陸遠山便帶著桑榆上了船。
船家是一家五口人,姓劉,都在船上過活。
是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十七八歲的兒子,和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兒。
船面上僅有三間艙房,陸遠山一間,劉青松則是去了另一間,還有一間裡全是裝的貨物。
劉青松的那一間裡面,也有許多上鎖的箱子,那是船家要運去府城的貨物。
至於船家,他們都住在底艙,底艙裡也有許多的貨物。
船上的艙房不大,剛好擺下一張床,開了一扇窗戶,對著江面,還有一張不大的桌子搭上三個凳子。
床上鋪著單薄的被子,桌子上擺著一壺水。
這就已經是全部了。
簡陋!
桑榆在這一刻,充分體會到自已帶的東西確實有點少。
“三位,如果沒有什麼遺漏,那麼再有一刻鐘,就開船了,要是還需要採買,請快些下船去買吧!”
一個小夥子從底艙出來,敲開了兩間的房門。
“我要下去買一些東西,等等我啊!”
桑榆把身上的東西放下,急匆匆地下了船。
早上走得匆忙,家裡冷鍋冷灶的,陸遠山和桑榆都沒有來得及吃飯。
桑榆到了渡口集市,先買了幾個大肉包子。
還有被褥,買棉花現做是來不及了,於是她去集市裡的一家成衣鋪子買了一床新被子,還有兩個枕頭!
比自已做足足貴了30文!
桑榆覺得自已的腦袋,現在一定比較大。
好一通大采購以後,桑榆抱著一大堆東西,後面還跟著成衣鋪子的一個夥計,到了渡口。
還好陸遠山在渡口邊上接她,要不然,就只好讓夥計把被褥送到船上去。
桑榆買了一大堆零嘴吃食,此去安江府的水路,需要六七日時間。
每天都在船上,這樣的日子,可以預見的無聊。
船上的伙食並不好,吃的多是魚蝦,腥味有點大,少鹽少油的,桑榆沒有帶爐子,也無法自已做吃食。
於是,她買的各種零嘴,就變成了救命的東西。
家裡的滷肉,臘肉乾,都被桑榆用油紙細細包好,一包一包的。
上傳之後,她還給劉青松送去了幾包。
陸遠山感覺有些奇怪,三年前,他也是坐船去安江府,沒有覺得這乘船的日子難熬。
當時他吃船上的魚蝦,只覺得鮮嫩可口,如今卻覺得難以下嚥。
看了看自家媳婦兒,學著她的樣子,揀了一塊肉乾放進嘴裡。
鹹香的滋味在嘴裡散開,陸遠山頓時覺得天空都晴朗了許多。
看著桑榆望著窗外,出神的樣子,陸遠山恍然: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桑榆的好廚藝,已經養叼了他的嘴。
而出神的桑榆,卻絲毫沒有察覺陸遠山的變化。
她還不知道,自已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就攻略了陸遠山的胃。
桑榆在思考什麼呢?
她在考慮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交通。
據桑榆瞭解到,陸遠山趕考都是走水路。
就算是水路迂迴一些,這些貧困的考生還是更願意走水路。
他們寧願花更多的時間。
走陸路,沒有驢車馬車,那就別想走了。
在荒郊野外的,要是遇上野獸,就是小命難保。
運氣好點,沒有野獸,蛇蟲鼠蟻的,也能讓人喝一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