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人道:“真人開玩笑了。我哪裡有那麼大的本事呢?不過,在我看來,妒的體現,也是五花八門的。例如,有些人嫉妒人家,專門嫉妒一個方面,其他的方面,他是完全不關心的,當然也不會嫉妒。例如,有的人,看到人家賺錢比他多,他就嫉妒了。可是,人家比他職位高、學歷高、地位高、技術高、房子大、車子貴、孩子聰明等等,他是不嫉妒的,對這些都不感興趣。”
黃大王道:“對的。我們村上的長面孔阿二,他就是這樣的。他常說,‘大本事,小本事,賺著銅錢真本事’。仔細想想,倒還真有道理。一隻做官俸祿所得的元寶,一隻做買賣所賺的元寶,一隻僱長工所得的元寶,一隻賭錢贏來的元寶,無論如何也看不出有什麼分別,去買東西,都是相同的面值。”
我笑道:“有些人很可笑,別的不嫉妒,卻嫉妒人家無關緊要的長處,普通人看起來,只覺得不可思議,而他們卻覺得是大事呢。”
黃大王道:“誰說不是呢?我們村上,有個木匠,叫吳遼漢的,飯量很大,是出名的大胃王。他發現誰比他飯量大,就要嫉妒的。有一次,他到鄰村去造房子,和一個叫衛亦大的泥水匠比賽吃飯,輸了半碗。他一年半沒有笑容,看見了衛亦大,也不願意搭理。他們第二次相遇,又比賽吃飯。吳遼漢提出,‘我們比的是吃飯,那麼,誰也不能吃菜,只能吃白飯’。衛亦大想了想,同意了。可是,才吃了一碗飯,他就吃不下去了,當然輸給了吳遼漢,輸得很慘。原來,吳遼漢為了能夠打敗衛亦大,吃了幾個月白飯!衛亦大的胃再大,他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只好認輸了。”
劉夫人笑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但確實有這樣的人。有些人的嫉妒,那就厲害了,每一個方面,無論大小輕重,他們都要超過別人,只要某個方面覺得不如人家,他們就要嫉妒。”
黃大王脫口而出:“包全勝就是這樣的人,我太熟悉了。他什麼事情,都要超過別人,不然就焦躁焦慮,坐臥不安。事實上,以世俗的眼光來衡量,他幾乎在各方面,已經都非常好了,但是,他還不滿足。職位、職稱、收入、技藝、名聲、成就、影響、房子、車子、妻子、兒女、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等,都勝過人家。可是,有一天,他發現,和他同歲的一個同事的老婆,比他的老婆年輕了一歲,他就受不了了,一連兩個星期,神色凝重,不苟言笑,緊鎖眉頭,體重直降,跑了許多地方去了解。後來,他終於發現,原來,他的老婆和同事的老婆,原來是同年同月出生的!他老婆的年齡按照農曆計算,他同事的老婆按照公曆計算,所以,他老婆就看起來大了一歲!於是,他就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把他老婆身份證上的年齡,改成以公曆計算,這樣,她的年齡,就和他同事的老婆的年齡一樣大了。他這才安下心來,不再糾纏這事。”
我說:“包全勝,我也認識,他確實是這樣的人。我對他,是敬而遠之的,生怕一不小心,說了某位朋友的長處,引起他的嫉妒,更怕他認為我有什麼值得他嫉妒的地方,引發他的不快,其他的倒也不怕。”
劉夫人道:“有些人,連不如他們的人,有了進步,有了收穫,他們也要嫉妒的。“
黃大王道:“包全勝也是這樣的啊!明明是各方面都遠遠不如他的人,忽然做成了一件事情,例如,賺了一筆可觀的錢,發表了一篇分量比較重的論文,完成了一個技術革新專案,談成了一筆比較大的生意等等,他也是要妒忌的。”
我說:“原因是,在包全勝一類的人看來,那些人,只能落後在離開他兩百米之外,如果只落後他一百九十九米九十九厘米,不符合他預設的安全距離範圍,他就要本能地啟動嫉妒程式的。”
劉夫人說:“看來,嫉妒和體育比賽一樣,有單項的嫉妒,也有全能的嫉妒,有時似乎還像打仗,有安全距離的,這些人的心理,實在太可悲可嘆了。就我所見,還有為別人嫉妒的事情。“
黃大王道:“這也太常見了,家長為兒孫嫉妒,老師為門下學生嫉妒,領導為部下嫉妒,情種為情人嫉妒等等,舉不勝舉。“
劉夫人道:“一般來說,處於同一個發展空間的人之間,特別是競爭者之間,嫉妒最為常見,但是,不是處於同一個發展空間的人之間,也可能發生嫉妒的。例如,大師嫉妒同行的小輩,這樣的事情,也不是很少見的。“
黃大王道:“不少見!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一代宗師,看到武藝出眾的少年,怕他若干年後把自己天下第一的稱號搶去,就先行出手,把他殺了。後來,他才知道,那少年原來是自己的兒子。類似的故事,很多地方的民間故事中有。現實生活中,儘管沒有那麼驚心動魄,沒有那麼血腥,但是,前輩嫉妒後輩的事情,還是不少見的。”
劉夫人道:“就被嫉妒的人而言,有些人是屬於特別倒黴的,一件好事,別的什麼人都可以擁有,但就是他們不能擁有,否則就會被人嫉妒。你們知道有這樣的現象嗎?”
我說:“當然知道!青蓮寺小和尚法慧,身材矮小,面目醜陋,面板黧黑,生性木訥,頭腦遲鈍,行動笨拙,說話鄉音濃重,幾乎是百無一是。整個青蓮寺,上至黃龍禪師,下至燒火道人,幾乎都看不起他。可是,這法慧寫得一筆好書法!富城宗教協會舉辦書畫比賽,法慧的作品,總是在前五名之內。可是,青蓮寺書畫比賽,他連末等獎都沒有中過一次!為什麼?青蓮寺上上下下,全都嫉妒他的書法藝術!如果其他人有這樣的書法藝術,很多人就不會嫉妒,認為是應當的。如果黃龍禪師有這樣的書法藝術,全寺的人,都不會嫉妒!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勢利啊!在他們看來,法慧不配擁有這樣的書法藝術!可是,法慧偏偏擁有了,他們偏偏都沒有,他們能不嫉妒嗎?歸根到底,他們還是缺乏一顆平等心!佛教倡導眾生平等兩千多年,可是,即使是對人,對同事,對同門師兄弟,那些和尚竟然還是缺乏平等心。可見,具有一顆平等心,是何等不容易!”
劉夫人道:“嫉妒,如此普遍地存在,又是如此嚴重!這種心理疾病,很容易導致其他的問題,嫉妒者輕則臭被嫉妒者幾句,稍微重一些,則給被嫉妒者使絆子、添麻煩、穿小鞋,重則壞大事,甚至犯命案的都有!即使在沒有其他衍生疾病及其引發的後果的情況下,這種心理疾病,消耗的能量,也是驚人的。一個人,如果把他消耗在嫉妒上的能量集中起來,能幹成多少正事!學通一兩門外語,都沒有問題!想想看,就一個社會而言,浪費在嫉妒上的能量,是何等的可觀!如果把這些能量都用在推動社會的發展上,社會的進步,會是怎麼一番景象?”
我說:“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乃至避免自己產生嫉妒心理呢?怎麼幫助別人從嫉妒心理中解脫出來,讓他們也有效避免產生嫉妒心理呢?對這些問題,劉夫人定有高見。”
劉夫人道:“真人啊!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黃大王道:“對!千金易求,知音難得啊!”
劉夫人不理他,繼續道:“我以生命和美滿婚姻的代價,領悟了關於嫉妒的很多道理。後來,我仔細觀察社會,認真研究,在這方面的收穫就更加大了。可是,以前我廟的香客,僅僅注重妻妾之間、妻妾和丫鬟之間的嫉妒問題,可是,這些問題,僅僅是整個社會的嫉妒問題的冰山一角!我的志向是融化這整座冰山,而決不僅僅是它的一角!最近十幾年,我的廟重建起來了,可是,連那一角,都幾乎用不到我碰了,因為那些香客,也不知道我的來歷,只是把我當成另一個觀世音菩薩而已!幾乎沒有人,向我訴說和嫉妒相關的苦惱,我如何可以發揮我的特長,實現我自身的價值,施展我長期以來就養成的抱負呢?”
我說:“現在,您的華居,正面臨拆除,您的神像,會搬遷到另外一個地方,某個寺廟或者道觀安放,這對您來說,也許是個機會呢。”
劉夫人道:“我非常希望我能在您的道觀裡,聽您的安排,因為您是最瞭解我的,我到目前為止的唯一知音,您會盡量發揮我的所長的。”
我說:“夫人這樣說,我非常感激!我也希望您能夠到敝道觀來,為敝道觀增色!可是,這一切,由不得您,也由不得我啊!”
劉夫人道:“凡是盡人事以聽天命,我們且盡人事再說吧!”
黃大王看了看掛在牆上的石英鐘,我知道,他想告辭了。於是,我就向劉夫人告辭,劉夫人倒也沒有挽留,端茶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