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願聞其詳。”
風老大說:“好!我先說吧!我說完後,其他兄弟接著說。我的神通,就是用手裡這把寶劍,為眾生服務。例如,有蝗蟲飛來,吃百姓的莊稼,我就揮舞這把寶劍,把蝗蟲神擊退,它就只好率領蝗蟲逃跑了,百姓的莊稼,也就保住了。導致洪災的惡龍、導致旱災的旱魃等等來危害百姓,我都是這樣對付它們的,從來沒有失敗過。”
我忍不住讚道:“用貴教的話說,阿彌陀佛!風大哥宅心仁厚,保護百姓,確實值得欽佩!”
風老大搖搖頭,說:“哪裡哪裡!是百姓唸了《金剛經》,我才會這樣做,百姓不念,我肯定不會這樣做的。我只把寶劍,除了進攻外,還能夠防禦。真人您知道玄武門之變嗎?”
我說:“知道知道!怎麼,您幾位也參加了?”
他說:“我參加的,他們幾位沒有參加。李世民儘管久經戰陣,指揮打仗,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是,他本人的武藝,並不高強,至於射箭的技術,更是一般,毫不出眾。可是,他只一箭,就把太子,也就是他的大哥李建成射死了,可謂穩準狠,一箭致命!李元吉呢,指揮打仗,不輸李世民吧?他本人的武藝,要比李世民高得多,不是高一點點!至於射箭,他有‘神箭手’的稱號呢,這個稱號,不是虛的,是實打實從戰場上得到的!可是,玄武門之變中,他近距離射了李世民三箭,竟然連李世民的毫毛也沒有碰到!天下哪裡有這樣的神箭手?如果沒有神靈在參與,李世民怎麼能夠一箭射死李建成,李世民怎麼能夠在神箭手李元吉的近距離三箭下安然無恙?”
我說:“這神靈,當然就是您風大哥了!”
他得意地說:“那還用說?李世民射殺李建成,是我幫助他的。李元吉三箭沒有傷李世民,是被我擋掉的。我出手,要麼成功擊中敵手,要麼成功救護要救的眾生。”
我說:“這樣說來,李世民給您唸了《金剛經》,李建成和李元吉沒有念?”
他說:“不完全像您說的。李世民確實組織人給我們唸了《金剛經》,但李建成、李元吉也組織人給我們唸了。不過,李世民一方給我們唸的,比李建成、李元吉他們一方多。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取捨原則是就高不就低的:為念得多的服務。這和世俗世界的拍賣,或者其他的競價,是一樣的,沒有什麼不同。市場經濟麼!”
我搖搖頭,說:“這還是不同的。拍賣和競價,失敗的一方,是不用出錢的。可是,李建成、李元吉一方,已經給你們唸了《金剛經》了啊,這功德是給你們的,別的神靈拿不到。他們和李世民一方競價,輸了,他們那點功德,也白白扔了。可惜可惜!你們這樣做,似乎有失厚道了。“
風老大急了:“不是這樣的啊!我們怎麼能夠有失厚道呢?他們兩家相爭,這是典型的‘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總不見得幫給我們功德少的一方吧?再說,李建成、李元吉給我們的那些功德,我們並沒有白白收的啊!而是沒有變現,沒有花掉,存在我們這裡,等他們需要我們服務的時候,他們不必給我們念《金剛經》,甚至不必來請求我們,我們會自動地為他們服務,報答他們那些功德的。這有點類似於有錢存銀行,不對,比存銀行還好。您的錢存銀行了,當您旅遊誤入沙漠深處,有飢渴致命危險的時候,銀行不會自動用您存在他們那裡的錢,給您送吃送喝的。您如果唸了《金剛經》,我們當時沒有為您服務,等於您預支給了我們工資,我們為您提供了服務,費用就從您預支的款項中扣除。我們沒有給您提供服務,您預支給我們的錢,永遠都在。”
我說:“我明白了。風大哥了不起,您這把寶劍,和古龍小說《多情俠客無情劍》中李尋歡的那把‘小李飛刀’一樣,小李飛刀,例不虛發,不是殺敵,就是救人。厲害厲害!”
我以為,這一下馬屁拍到家了,哪裡想到,風老大竟然說:“真人怎麼能夠把我和李尋歡相比呢?他再怎麼的也是凡人,我再不濟也是個神靈!他的飛刀,終究是人間兵器,何況實際上也很普通,我的寶劍,總還是神物吧!他再厲害,不過是一刀一個敵人,或者救一個人,我呢,可以敵千軍萬馬,無數敵人,救人,也能夠一次就救無數生靈!”
我只好馬上說:“對不起,風大哥對不起啊!是我的不是,我引喻失義了!李尋歡是一人敵,您是萬人敵!”
他很高興,但還是心有不足:“對,是這樣!您這話,文縐縐的,我愛聽,不過,說我萬人敵,也還是沒有到位,我是無數人敵。例如,官渡之戰,您總是知道的吧?赤壁之戰,也知道的吧?”
我說:“我都知道的。這兩次,都是以少勝多的範例,經典之戰,經典之戰。”
他說:“官渡之戰,雙方力量,如此懸殊,但是,曹操一方,事先給我們唸的《金剛經》,比袁紹一方要多得多,因此,我就幫了曹操,在實力那麼懸殊的情況下,還是讓他取得了勝利。”
我說:“哦,原來你們是幫曹操的啊!那麼,赤壁之戰,你們為什麼就不幫他了呢?“
風老大說:“我反覆講了,我們幫不幫,就看當事人是否給我們念《金剛經》,誰唸的《金剛經》多。赤壁之戰,曹操仗著他百萬大軍,對孫劉聯軍有碾壓,不,不是碾壓,是秒殺,秒殺的優勢,根本不把對手放在眼裡,也不把我們放在眼裡,沒有給我們念《金剛經》。可是,孫權是信佛的,在戰前,給我們唸了很多《金剛經》,我們當然就幫孫權一方了。我們幫誰,誰就勝利,這不用說的。曹操兵再多,將再廣、再驍勇,在我面前,結果都一樣的。總之,我出馬,不管什麼樣子的情況,都能夠使我服務的一方取得成功。”
調老二接著說:“風大哥說了這麼多,我幾乎要等不及了。”
我說:“調二哥請講!”
調老二說:“我的本事,就是彈這琵琶,邊彈邊唱,把真相化為假象,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具體情況,迷惑對手。例如,蝗蟲危害,我就邊彈邊唱,讓飛在空中的蝗蟲,以為它們的下方,不是綠油油的莊稼,而是戈壁灘,這樣,它們就被我騙過了,不會落下來吃莊稼了。惡龍來了,要下大雨、發洪水,淹沒莊稼,我就邊彈邊唱,讓惡龍覺得這裡不是莊稼地,而是滾滾滔滔的大海,於是,它就飛走了,不在這裡下雨了。把雨下在大海上,不是傻瓜了麼?旱魃來了,要降旱災,我就邊彈邊唱,讓它覺得這裡是沙漠,它也就走了,不會降旱災了。這裡已經是沙漠了,再降旱災,有意義嗎?”
我忍不住鼓掌:“好!為調二哥點贊!”
他繼續講述:“剛才風大哥講的赤壁之戰,其實,也有我的功勞在。真人您想想,曹操那麼精明的人,手下那麼多謀士,東吳黃蓋去搞假投降,曹操和他的那群謀士,竟然都沒有看出破綻來,如此輕易地就相信了?不可能吧?當然不可能。那麼,他們為什麼就沒有看出來呢?是我邊彈邊唱,讓他們相信,黃蓋投降是真的。當然,和凡人不同,我邊彈邊唱,未必有聲音,那是一種力量,一種意識導向,法力巨大,凡人和道行比我低的神靈,都會不由自主地順著我的導向走,不知不覺中,上了我的當,被我矇騙了。”
我又忍不住了:“精彩!”
他繼續道:“我最為得意的,是幫助諸葛亮成功實施了空城計!諸葛亮的空城計,膾炙人口,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我就不復述了。可是,《三國演義》的看官也好,說書先生的聽眾也好,只是傻乎乎地樂,沒有仔細想想到底是怎麼回事。真人您想,司馬懿也不是草包,心機不輸給曹操吧?他為什麼會如此輕易上當?諸葛亮擺空城計,城門大開,只有幾個年老的兵,在那裡悠閒地掃地,城外看去,城內一切正常。誰領兵去攻城,看到這個情況,確實也會懷疑諸葛亮設了空城計,但是,不要司馬懿,就是平常的人,面臨這樣的情況,無法斷定對方虛實,派一支一兩百人的部隊,衝進去試試,不就知道了?反正他手下部隊很多。或者,既然你城內一切如平時,那麼,我派一些細作進城,讓他們探得虛實就馬上出城,這不也是常用的方法?足智多謀如司馬懿,竟然會犯那樣的低階錯誤?其實,原因很簡單,是我把空城計的真相,化為有雄兵埋伏在城內的假象,並且讓司馬懿相信了。哈哈!厲害吧?”
我說:“厲害,確實厲害!連司馬懿你也給騙了。”
他說:“司馬懿再厲害,也是凡人哪!我是金剛!淝水之戰,真人也是熟知的吧?”
我說:“當然知道,您也出手了?”
他說:“戰前,前秦和東晉雙方,都做了法事。前秦是坐禪,東晉是念佛,當然唸了很多很多遍《金剛經》。坐禪,關我屁事!我當然要幫東晉啦!結果如何?前秦軍隊二十五萬對東晉軍隊八萬,前秦軍隊輸得很慘,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哈哈,世人不知道,挖掘什麼這樣那樣的原因,還什麼深層原因淺層原因的,我聽了也好笑,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在作法啊!您想想,除了我,還有誰有這麼大的法力,讓前秦軍隊將士,把風聲鶴唳和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成是東晉的追兵呢!”
我大聲道:“調二哥威武!”
調老二繼續得意地講述他的輝煌:“王昭君入宮以後好幾年,漢元帝居然沒有見過她?真人您想想,王昭君在宮中,命運再不濟,也不是囚犯吧?她總要到室外走走的吧?漢元帝呢,當然要常去後宮走走的吧?那麼,他怎麼可能沒有見到過王昭君呢?王昭君那麼美,光彩照人,漢元帝如果見到了,不會對她的美視而不見的吧?唯一符合情理的答案是,他們遇見過的,但是,漢元帝沒有發現王昭君的美。誰能讓漢元帝對王昭君的美視而不見呢?人力當然是做不到的!事實上,是我在邊彈邊唱,向漢元帝醜化了王昭君的美,因此,漢元帝看到了王昭君,一點兒也不覺得她長得美,而是覺得她的相貌非常平庸,而不再注意她,導致她長期無法得到寵幸。”
我問:“那麼,你為什麼要這樣殘酷地對待王昭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