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好像都在一夜之間解決了。

明錦翌日起來,就看到了顧明珩。

顧長玄被打入天牢。

他欲謀害貞光帝,被貞光帝親自拿下,人證物證都在,翌日就被賜了毒酒。

連天牢都沒出,就被毒殺在了天牢之中。

他曾害他的太子皇兄被打入詔獄,那個時候,他哪裡會想到,就在一年之後,他也會被關進同樣的地方,死於同樣的手法。

嫻妃因為之前失去女兒而變得瘋瘋癲癲,如今對兒子的死,竟也沒什麼感受。

可貞光帝還是把她打入了冷宮,褫奪了封號和位份。

如今她身邊留下的,依舊只有容雨一個人。

韓灝所犯之事,不容於人,更不能訴之於旁人,但貞光帝對其深惡痛絕,在知曉他與林清妙做出的那些事情之後,就派人絞殺凌遲了他,還把韓家一門全都定罪流放。

有功名者,全都被剝奪功名,三代以內,不準科舉為官。

至於林清妙原本那個孩子。

原本她出生之後,就被林清妙交待給了福安,讓福安派人秘密殺死黃婆子和孩子,免得日後橫出枝節。

沒想到會被輝康半路攔截,倒是護得黃婆子和那個孩子活了下來。

可她身上並無皇家血脈,自然是不能養在宮裡的。

顧明珩把她,還有那個當了半年多皇孫的小孩,一併交給了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妻,由他們撫養長大。

一場陰謀落幕。

朝裡朝外都對此議論不絕。

本該身故的長安王竟然沒死,原本與儲君之位只有一步之遙的靜王,竟然謀害君父,被打入天牢賜死。

不可思議。

不敢置信。

原本推舉靜王為儲君的那些官員,這陣子是一個個都把頭埋得低低的,生怕被人彈劾,連累自身。

但與此同時,儲君一事再次被提上了行程。

如今靜王沒了,能推舉的自然只剩下了三個人……只貞光帝依舊按而不發,任群臣吵得不可開交,他也沒有發作。

只私下問起忠寧。

“今日夷仙怎麼沒來?”

“王爺說王妃這陣子就快生產了,怕王妃出事,得仔細陪著王妃。”

聽忠寧這樣說,貞光帝倒是也沒說什麼,只點了點頭,囑咐忠寧派人多送些補品過去。

外頭因長安王“死而復生”說什麼的都有。

但他們都為長安王沒死而感到高興,外頭又恢復成一派喜氣洋洋的模樣。

長安王府也恢復成從前的溫馨祥和。

知道顧明珩沒死。

福華長公主自然是除了明錦和安公公以外,最高興的那個。

王府上下一派和睦。

明錦吃著顧明珩剝給她的橘子,對那位林清妙還是很好奇。

“她是怎麼說服宋河,又是怎麼騙過顧長玄的?”明錦實在很難不好奇。

這個人,前世根本沒出現過。

這一世,竟然被她攪動風雲,要不是她跟夷仙提前有安排,恐怕還真要被她攪亂了朝局。

顧明珩沒說話,只這般靜靜看著她。

明錦眨眨眼,原本還疑惑顧明珩為何這樣看她,直到想到今早起來與他保證的話,她不忍失笑,伸手討饒道:“好好好,我不說了,不說了。”

也沒什麼好說的。

反正事情都已經解決了。

管這位林清妙究竟是何方神聖,也與她無關了。

她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養身體,等著肚子裡那兩位小祖宗,早日下來。

早日卸貨。

日日揣著這麼兩個祖宗,她實在是累了。

“累了?”

顧明珩看出明錦眉眼之間的疲憊,起身走到她身後,替她按起腰肢。

明錦被他按了一會,便覺得緩解了一些。

她握著顧明珩的手,剛想說“好了”,忽然感覺底下傳來一陣異樣。

未說出口的話,卡在了喉嚨裡。

明錦握著顧明珩的手,往底下看。

“怎麼了?”

顧明珩察覺出她的不對,忙問道。

與明錦重新抬起頭的視線相交,顧明珩猜到什麼,神色當即大變,他一邊打橫抱起明錦,往屋中走去,一邊衝著外邊伺候的人喊道:“快去請太醫和穩婆過來!”

眾人一聽這話,哪還有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當即一派忙亂,一個個忙得不可開交起來。

還好。

明錦這兩個孩子,在肚子裡,就很疼明錦,倒也沒怎麼折騰她,順順利利就生了下來。

是對雙胞胎。

都是男孩。

貞光帝在宮裡知道此事,高興的,恨不得直接出宮來探望,最後還是被忠寧攔住,賜了兩塊玉佩給新生的兩個孩子。

至於明錦的賞賜就多了。

袁皇后也送來不少。

所有人都知道長安王妃生了一對雙生子,各式各樣的禮物、補品,跟不要錢似的,往王府送來。

明家也送來不少,人卻沒來。

明錦從祖母的口中知曉,明景讓自請去邊關駐守,明景恆則與已有身孕的妻子被外派到了青州。

明景讓和明景恆走之前,送來了兩塊長命鎖。

是給兩個孩子的。

明錦這邊,倒是收到了一條轉運的手鍊。

是一條嶄新的手鍊。

明錦記得幾年前,明景讓也曾給她準備了一條手鍊,只是當時,她沒收。

如今再看到這樣一條手鍊。

明錦依舊沒戴,但也沒讓人還回去,只讓華歲收好了。

讓明錦意外的是,明元渡竟然上了辭呈。

“也不知道你爹是怎麼想的,突然就遞了辭呈,不過這樣也好,你爹不比你二叔守得住、又吃得了苦,他在低位心有不甘,到了高位,我又擔心他要出事,離開朝堂也挺好的。”

明錦也覺得這樣挺好的。

她對明元渡,只有一個期望,就是別惹事,別惹祖母傷心難過。

除此之外,她對他,別無所求。

“姑姑。”

顧明珩從外面進來。

看到福華長公主也在,便先笑著和她打了招呼。

福華長公主也看著他笑:“夷仙回來了。”

“嗯。”

顧明珩今日去宮裡了。

一回來,就來看明錦和兩個孩子了。

見兩個小孩在明錦身邊睡得很香,明錦氣色也不錯,便也安心了。

“你們聊,我先回去歇息。”福華長公主說著就出去了,把這屋子留給他們夫妻倆說話。

她今日回了趟侯府,也有些累了。

顧明珩送她出去,回來之後,才握著明錦的手說:“跟姑姑在聊什麼?”

明錦也沒隱瞞,與他實話道:“說起我父親遞辭呈的事,有些驚訝。”

“不希望他遞辭呈?”顧明珩問她。

明錦搖頭:“沒,他現在這樣挺好的,我和祖母都放心。”

只是……

她心裡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無論是明元渡,還是明景讓,又或是明景恆。

不過明錦也沒在這事上想太多。

他們對她而言,如今只是名義上的家人,只要不惹事、不出事,就這樣,挺好的。

顧明珩能看出明錦的未盡之言。

他始終沒有與她說,當日林清妙告訴他們的那番話。

沒必要。

明家父子這樣的選擇,也挺好。

日後天南地北,離得遠些,他對他們的恨意也能止於此。

姑姑畢竟還在。

他們又是嬿嬿名義上的家人。

他自然無法真的對他們做什麼。

但他也沒法眼睜睜看著他們,再靠近嬿嬿。

所以現在這樣挺好的。

忍不住又把明錦抱得更緊了一些。

明錦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任顧明珩抱著,與他一起看著昏睡著的兩個孩子。

“你看他們,整日吃了睡,睡了吃,跟小豬似的。”

明錦說著說著,就忍不住伸手去戳兩個小孩的臉蛋。

兩孩子被鬧得皺了皺眉,卻依舊沒醒。

明錦瞧著,就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顧明珩則看著她笑。

明錦以前從未想過,自已成為母親之後,會是什麼樣的。

總覺得不可思議。

親自孕育兩個與她有血脈相關的孩子。

他們在她的肚子長大、出生,從幾乎沒什麼存在感,長成小孩的樣子,從此她在這世上,擁有了兩個與她有血脈牽扯的人。

實在神奇。

兩個孩子的大名,是根據族譜定的。

皇室這一輩輪到長字。

兩個小孩,大的那個叫顧長璋,小的那個叫顧長曜。

不過這樣的名字太正式,明錦跟顧明珩私下又給他們取了兩個小名,大的叫妥妥,小的叫在在。

說來這小名,也是有趣。

明錦跟顧明珩有一日想著給兩個小孩取小名,一時卻想不好,索性便喊來許多人,寫了許多字,想到什麼寫什麼,最後讓兩個孩子跟抓周似的,自已去抓。

最後大的抓了妥,小的抓了在。

於是便有了這麼兩個不倫不類的小名。

祖母為著這個還說過他們,最後也就由著他們去了。

儲君之位最後還是擬定了。

在兩個孩子辦完滿月禮後不久,明錦出了月子,貞光帝就喊了他們夫妻帶著孩子進了宮。

當日,顧長野也在……

貞光帝把儲君之位當著袁皇后和顧長野的面,給了顧明珩。

“我知道你們夫婦不想留在京城,但除了夷仙,我實在想不到好的人選了,小五如今雖然沉穩了不少,但他根本不是這塊料理江山的料,讓他日後打仗還行,管江山卻還差得遠。”

“至於老三,鄭家把持朝中太久,他那個妻子又是他表妹,他要是登基,日後必定又有外戚當權。”

“到時候,你這個做叔叔的,是管還是不管?”

“你怎麼管?”

顧明珩說不出話。

明錦知道貞光帝意向已決。

她雖早有猜想,也早有準備,但未想貞光帝會當著袁皇后和長野的面說,忍不住朝他們母子倆看去。

她是擔心他們因此離心。

袁皇后卻知曉她在想什麼,在她看過去的時候,就先握住了她的手,然後笑著與她說道:“這是我跟陛下一起做的決定。”

“我是真不放心小五坐上那個位置。”

“不是推辭。”

“小嬸嬸,你就和小叔叔可憐可憐我,我真不想當儲君!”顧長野也跟著扮起可憐來。

他前陣子是真的沉穩了不少。

可被迫長大、被迫沉穩,總歸是不一樣的。

見自已的小叔叔回來,朝局也重新得以控制住,此時最親近的幾個家人都在身邊,他也就又顯出幾分孩子氣。

這會竟還不顧身份,抓著明錦的胳膊要她同意。

雙胞胎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但他們正是愛熱鬧的時候,這會竟也啊呀啊呀叫喊起來。

好不熱鬧。

“別鬧你小嬸嬸。”顧明珩見明錦被晃得頭疼,忙從顧長野的手裡,把她解救了下來。

“沒事吧?”

顧明珩問明錦。

明錦頭被晃得有些暈,但還是搖搖頭,說“沒事”。

顧明珩看了顧長野一眼。

顧長野被他看得嘿嘿一笑,然後立刻躲到了袁皇后身邊,被袁皇后沒好氣地拍了下手背,又吐了吐舌頭。

顧明珩握著明錦的手,又看了眼身邊襁褓中的兩個孩子。

最後還是看著貞光帝點了點頭。

把權力掌握在自已手中,才能保護自已想保護的人。

沒幾日。

顧明珩被定為儲君的事,就定了下來。

原本定王和五皇子那派,還吵得議論紛紛,但見儲君之人成了長安王,倒是一個個都閉上了嘴巴。

長安王無論是軍功、地位、還是所受到的民心,都無可挑剔。

他成為儲君,說一句民心所向都不為過。

就連那些平日對什麼都能說出幾句不好的御史,這次也很安靜,顯然對這個決定,大家都很贊成。

不過即便成為儲君,明錦跟顧明珩也沒搬到東宮,他們依舊在長安王府住著。

可他們不搬,彤虞他們卻是要搬的。

她們畢竟是太子舊人。

原本像她們這樣的舊人,都是要送到皇家別院,就此度過一生的。

但明錦心疼彤虞小小年紀,私下與袁皇后商量了下。

若她們還有家可歸,也想回家的,就可以回家去,若是不想去的,也能去別院。

彤虞雖然不得太子寵愛,在家中卻十分受寵。

她要回家,彤家二老自是十分高興,早早的,二老就在宮門口接她了。

這次她乾乾淨淨離開,什麼都沒帶走。

皇長孫因為是皇家的血脈,必定是不能去外頭的,便被袁皇后派人於皇子所住的寢宮住了下來。

又派了專門的人伺候。

他身份雖然尷尬,但日後長大,若是安安分分,卻也能一輩子享盡榮華富貴。

福華長公主在兩個孩子週歲後,也重新離開京城,回老君山去了。

她如今倒是再也沒有擔心和遺憾了。

只盼著自已的孫女一家,都能好好的。

明錦起初不想讓她走。

但貞光帝如今身體越來越差了,恐怕也就在這一陣了,他們祖孫現在還能一起住著,但等顧明珩接任皇位,他們一家人就得進宮去了。

那時候自然不能再帶著祖母一起住了。

最後還是分開了。

不過祖孫倆約定好,每年都要見一面,每月都要通訊。

福華長公主離開那日,明錦和顧明珩親自送她出了城。

同月。

袁家兩兄弟帶著家眷回了京。

袁譽和袁辭之前在韃靼進攻嘉峪關的時候,義無反顧去嘉峪關投靠顧明珩,之後大戰結束,卻沒進京封賞,而是照常回到了潁州。

如今貞光帝召他們回京,依照軍功封賞。

袁辭照舊去了禁軍營,還是之前的位置。

袁譽則接任了她岳丈的位置,成為了新的大理寺卿,稽核斷案,查清一切冤案。

明錦和許昭君這對好友相隔兩年,終於又見面了,當初分開時,誰也沒想到他們有一日,竟然能真的再見。

還都是一副拖家帶口的樣子。

貞光二十四年。

冬至。

熬了許久的貞光帝,最終還是沒有挺過去。

不過相較前世死的時候都不安心,這一世的貞光帝,實在已經圓滿許多了。

袁皇后、顧長野、明錦夫婦帶著兩個已經會走路會喊人的孩子,圍在貞光帝的面前,送他離開。

貞光帝躺在床上。

他的目光在他們身上一個個看過去,最終握著顧明珩的手,心滿意足地閉上了眼睛。

同月。

顧明珩登基,改年號慶禧。

顧明珩登基之後,忠寧自請去先帝皇陵守陵,袁皇后則去了皇家寺廟清修。

顧長野也到了及冠的年紀。

顧明珩封他為武王,並沒有要求顧長野離開京城。

但顧長野早就不想在京城待了,他自已要了一塊封地,就帶著親兵離開了京城。

天高海闊任鳥飛。

這位曾經被逼著不得不坐上那個位置、一生被束縛的天子,這一次,終於可以去走他想走的路了。

至於先帝那些妃子。

顧明珩和明錦決定,繼續按照之前對東宮的安排來處置,無子者,不想留在宮裡的,就回家;想留在宮裡的,就留在專門贍養太妃的宮裡,或是去別院。

有子的。

則可以選擇去自已孩子的封地。

其中也只有麗妃享有這個權利。

定王早在知曉自已的小叔叔成為儲君後,就消停下來了,如今知曉自已的母妃被送了過來,更是徹底沒了爭取奪位的心。

他如今守著封地,和自已的妻子照料自已的母妃,無人管束,倒也快活。

冷宮的罪妃蕭氏在貞光帝駕崩後沒多久,也跟著沒了。

聽說是失足掉進了冷宮的水井裡,被她的貼身婢女發現的時候,已經凍死了。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顧明珩登基之後,倒是並沒有大刀闊斧做什麼改革。

也只是對司禮監改變了一番。

他並沒有撤銷司禮監,按照貞光帝當初的舉措,分了左右兩位掌印,只是從親封改為了選拔,就跟外頭的科舉一般。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看資歷、不看年歲,任賢唯能。

每隔三年,按情況,看能否繼續接任。

內閣如今有孟長敬和鄭清全分庭抗禮,依舊十分熱鬧。

鄭清全如今沒了奪儲之心,又親眼瞧見新帝是怎麼對自已的女兒和外孫的,倒是也徹底消停了下來。

顧明珩沒讓他退位讓賢,他也就繼續管著內閣。

倒是比從前還要認真。

這兩個老頭,年輕的時候就彼此不對付,老了就更加如此了。

但是關係卻是比以前越來越好。

之後甚至還一道當起了兩位皇子的啟蒙老師。

每日最大的愛好,就是教兩位皇子讀書,試圖成為最好的那一位授業恩師。

周卻也進了內閣。

他年紀輕,性子卻沉穩,做的了事,也壓得住人。

只是身邊依舊沒人。

他曾經與她說的那位心儀之人,始終沒有出現過。

慶禧三年。

吳濟和華歲成親了。

兩人如今一個是御前帶刀侍衛,一個是未央宮的掌事宮女。

明錦早就看出兩人之間的貓膩了,如今見他們在一起,自然高興。

同年。

英哥離開了京城,去往邊關。

她亦是大乾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在她統轄之下,大乾擁有了第一支女子兵。

阿寶如今也是個翩翩少年了。

他沒有跟著英哥離開,而是留在京城,科舉入仕。

這位曾經奄奄一息,弱小到隨時都會離世的小孩,如今也長成了少年郎該有的樣子。

他跟明景懷一道讀書,一道入仕。

他亦為自已取了一個名字。

就像明錦當初與他說的那樣。

等長大到不需要依靠別人的時候,你自已就能主宰自已的人生。

——李非晚。

這是長大後的阿寶,為自已取的名字,用的是他母親的姓。

非晚。

任何時候都不晚。

英哥離開後不久,青信也跟顧明珩和明錦請辭,去往邊關。

吳濟和華歲,她倒是能看出來。

但英哥和青信,明錦卻實在沒看出來。

不過明錦也不知道,他們之間是不是男女之間的喜歡。

這兩人,這一生都未成婚。

他們分管兩支軍隊。

說喜歡,倒更像是把彼此引為切磋的物件,連帶著他們的部下,也時常要切磋一番。

卓前也在邊關。

成為了嘉峪關新任的總督,時常作為調停的那一方。

他娶了嘉峪關當地的一個女孩子,還有外族血統。

明錦見過,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

擁有藍天一般的眼睛。

明容在跟董之堯成親後的第七年,忽然鬧起了休夫,只因這董之堯狗改不了吃屎,被明容抓住與別人有染。

這董之堯本就是個充著門面,看著不錯的玩意。

但也就是看著不錯而已。

肚子裡就那點墨水。

明錦二哥和周卻高中的那一年,他就落榜了,那回明容雖然不滿,但也忍了,未想三年之後,這董之堯又落榜了。

之後明容發現他居然還與別人有染。

還是個男子。

明容哪裡是個能忍的?

當即帶著人把董之堯暴打了一頓,然後就帶著孩子,寫了休書,帶著自已的嫁妝和董家這些年給她的東西,回家了。

女子休夫,聞所未聞。

可明容是當今皇后的堂姐,別說董之堯是真的做了混賬事,就算沒有,也只能咬碎牙齒往肚子裡吞。

明錦知道這事之後,倒是見了明容一回。

明容和以前也大有不同,聽明錦問起,便說:“我從前總覺得女子的歸宿,就是嫁人,因此吃些苦頭、受些委屈,也是正常的。”

“可如今我只覺得,男人就是那麼個玩意。”

“若是個好的,嫁了也就嫁了,若是個不好的,何必與他白耗功夫?我如今有錢有閒還有孩子,做什麼非要跟他耗著?陪他消磨一輩子,他董之堯還不配!”

明錦沒想到明容會變得這樣豁達。

不過這總歸是一件好事。

她一早就覺得,那董之堯不是個好的,明容能當斷則斷,總歸不算晚。

起初玉姨娘還覺得不好,但明錦親自給了明容封賞,外頭的風聲和流言一下子就變了,董家日日緊閉大門,加之自已另一個女婿,今年終於考上太醫院了。

她心裡那點不高興,也就徹底消散了。

整日高興的合不攏嘴。

慶禧四年。

明錦二十四歲,懷上了第二胎。

這一次,她身邊終於有人相陪了,顧明珩為了彌補當初的遺憾,這次卻是比明錦這個孕婦還要小心再小心,仔細再仔細。

甚至問了陸抒闌不少孕婦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度把陸抒闌煩得想告老還鄉。

也讓明錦十分無奈。

二胎是個女兒,出生在慶禧四年的除夕夜。

那夜。

明錦一家人正在吃飯。

吃完飯。

他們則照常依偎著看煙花。

雖然身份變了,但他們始終保留著從前的習慣。

像除夕、中秋這樣本該闔家團聚的日子,他們也從未辦過宴席,這種日子,本就是該一家人團聚的好日子。

第二次生產,明錦自然已有經驗。

外頭煙花還砰砰砰,炸個不停,明錦忽然握住了顧明珩的胳膊。

她甚至就連神情都沒什麼變化。

只在顧明珩轉過頭問她怎麼了的時候,很平靜地與他說道:“顧明珩,我要生了。”

“什麼?”

她的平靜,反倒襯得顧明珩有些過於慌亂了。

等反應過來,他火急火燎就把明錦給打橫抱了起來,然後在老大、老二的問詢下,喊道:“快去喊人,你娘要生了!”

煙花絢爛。

明錦在顧明珩的懷中。

看著男人因為擔憂而緊繃的神情,她忽然想到前世那個在她死後,抱著她離開的男人。

她始終沒與他說起過前世的事。

顧明珩也從未問過。

可明錦心裡知道,他應該是猜到了一些事情的。

只是對他們而言,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現在他們在一起,是最重要的。

月亮陰晴圓缺。

他們始終在一起。

在那一簇簇綻放、耀眼的煙花下,明錦看著顧明珩,忽然道:“顧明珩。”

她已經許久不曾喊他的名字了。

顧明珩卻很快應道:“我在。”

“是不是難受?馬上,我馬上就抱你進去。”

他說著,又加快了步子。

明錦卻只是看著他笑,然後說:“這個孩子,小名就叫圓滿吧。”

從他們相逢、相識、相知……

從他們在一起的那一刻開始,她這一生,就註定圓滿。

——完。

【PS:這裡是一則完結感言】

完結了!

首先來撒個花,慶祝下自已的完結~

還是第一次寫完結感言,本來想寫在有話說,但有字數限制,所以就在這寫了。

這本書開始於2023.12.8,距今也有半年多了。

最開始設定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就是想寫一個“被所有人辜負的女孩子,重新回到過去,自已愛自已,把自已重新養了一遍的故事”。

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呢?

這還是因為跟朋友們聊起小時候的事,然後發現幾乎每個朋友或多或少,原生家庭都有些問題。

不是很大的問題。

但父母,這個世界上與你最為緊密的關係,總是能讓你強大,也能讓你委屈。

我們活到現在這個年紀,外界想給我們委屈受,幾乎很難了,可在父母那邊,好像不管我們多大了,總能被輕而易舉地傷到。

這可能是當代社會中,普遍的狀況。

年輕一代,可能年輕的父母更瞭解怎麼跟自已的孩子相處,但至少在我看來,很多90後的父母,實在不知道怎麼和自已的孩子來往。

他們總覺得給了錢,給了一個好的環境,那就夠了。

就像現在很多父母催婚,他們永遠只有一個念頭“你到了這個年紀就該去做這件事”、“為什麼我們以前可以結婚,可以生孩子,你不行?”

他們不懂,或者明白,卻不願明白,養孩子不僅需要錢,還需要耐心和很多很多愛。

父母不知道怎麼做父母,孩子不知道怎麼做孩子。

這很悲哀。

更悲哀的是,有些孩子,這一生都在尋找父母愛自已的證明。

我們那會聊起小時候,已經不會埋怨了,也知道感恩,瞭解父母的不易,可同時,我們又很心疼小時候的自已。

那個膽小的、委屈的,小心翼翼的自已。

所以我那會就在想。

如果能回到過去,我要做什麼呢?

我最想做的是什麼呢?

小的時候,我可能會想,我要瘋狂買房、瘋狂讀書,開啟我的爽文人生!

但在那一刻,我更想回到過去,抱抱小時候的自已。

我會告訴小時候那個怯弱的小女孩,不要怕,往前看,前方自有玫瑰和向日葵,你無論怎麼走,都能走向你的康莊大道。

就像這個故事裡。

其中有一幕,我寫了這輩子的阿錦夢迴前世,看到前世那個可憐的自已,上前輕輕抱住了她。

我不想在那個夢裡,寫王爺或者是別人拯救了阿錦,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人能拯救她。

愛情不能拯救她。

那樣的阿錦,一個不會愛人、也不知道怎麼愛自已的阿錦,怎麼靠愛情去拯救呢?

只有她自已。

只有她自已最瞭解她自已,也只有她自已能拯救她。

只有當她的內心強大了,才能抵擋一切,接受一切。

同時,我也想告訴阿錦。

不要去害怕那些未知發生的事情,不要去害怕前路渺茫,往前看,向前看。

你首先要愛自已,然後不要懼怕愛。

你當然可以愛。

沒必要因為受過傷就懼怕去愛人。

每個人都有享有愛的權力,和去愛人的資格,你也不必去害怕那些未知的結果,你只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

如果這個人傷害了你,那就及時離開。

不要和不好的事、人去糾纏。

我希望你永遠、完全,自主地掌控著你自已的人生。

故事最後,不相信愛、不敢愛人的阿錦,最後擁有了王爺和愛情,王爺很好,不會辜負阿錦,但阿錦還是說“如果你背叛了我,我隨時都會離開,不管你是什麼身份”。

這是阿錦自已的底氣。

我愛你,我願意和你在一起,我願意無條件地相信你,可當有一天,我們的愛情變質,那我就會義無反顧地離開。

就像這個故事裡明容最後選擇休夫離開。

故事開端,明容這個角色,絕對不討喜,市儈精明愛算計,心比天高,一心只想嫁個好人家。

所以最開始,明知道董之堯不是個好東西,她還是義無反顧選擇嫁給了他。

但最後,我卻給了她休夫的結局。

我很喜歡明容最後的結局,她也在她自已的故事裡成長了。

明容這個人物,其實更像很多人的縮影。

又或者像還未成熟時候的我們。

雖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已的人生一帆風順,可人生,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

之前看過一句話。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不要去苛求完美和圓滿,能有幾分如意就好。

人生並不是每一步,都能走向一定完美的道路,只看你最後如何選擇。

當你選錯了,也不要去害怕。

在有退路的情況下,給自已一個試錯、成長的機會。

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謹慎選擇,然後努力為自已開闢出一條退路。

因為是完結感言,我就想到什麼說什麼了,可能前後不通,亂七八糟,你們也別見怪。

最初設定王爺這個角色的時候。

多金、正義、責任感、位高權重……這是我最初賦予給他的代名詞。

像個完美的假人。

是,他很好,但我實在嗑不起來。

一個言情小說中的頂級標配,用一個多金、位高權重的男人去拯救一個曾經受過傷的女人,這好像很好,或許我們在艱難的時候,也曾想過,有這樣一個人出現,拯救我們。

但阿錦需要他拯救嗎?

不需要。

相反,書中王爺才是被拯救的那一個。

我筆下的阿錦雖然受過傷,但她的內心其實很強大。

嗑不起來,怎麼辦呢?

自然得繼續加深這個人設的故事感,和CP的羈絆感。

我很喜歡羈絆這個詞。

因為羈絆,創造了我們之間的獨一無二、獨屬性,不是因為我們相配,所以我們在一起,而是因為我們只能在一起,必須在一起。

所以我設定了“少時林中一面相誤”,設定了他尋找阿錦的十年。

我因為愧疚而注意到你。

我以為你會恨我,我想好了被你殺死,可你讓我放下,讓我長命百歲。

從此我的目光追隨著你。

我的目光本來就追隨著你。

之前有讀者問過我,王爺愛上阿錦到底是因為愧疚還是什麼,這讓我如何回答呢?愛情本來就很複雜,他必定有愧疚的成分在,因為愧疚而注視、追隨,到後來漸漸就放不下了。

但愧疚維持不了愛人。

一段感情,兩個人能長久在一起,靠得肯定是彼此吸引、共同成長。

何況我始終覺得,這段感情中,阿錦才是主導掌控的那一個。

愛讓位高權重的人低頭,讓害怕去愛的人勇敢。

所以故事中,阿錦和王爺在一起了。

故事有缺憾,也有缺陷。

就像這個故事沒有全部圓滿,但我也已經儘自已可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圓滿。

上輩子被迫登基的顧長野,這輩子終於可以去尋找自已想要的自由了。

奪嫡失敗的顧長明,最後最愛的兩個人都在自已的身邊。

周卻走上了和前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再也不會揹負罵名,他會走向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

阿寶和英哥姐弟,也各自有了自已的去路。

怯弱的明笙成長了,早死的昭君也擁有了愛人和孩子……

阿錦放下了過去。

明家父子三人,他們知曉了前世,明白了阿錦的冷漠和疏離,他們會在自已的故事裡成長,但他們也無法再求得阿錦的真心。

至於明瑤。

這個人設,怎麼說呢?

可憐可恨又可悲。

我最開始做這個人物設定的時候,曾寫過一句話,“原來我和你之間,從來就沒有贏家”。

‘她原本只是個卑賤的小乞丐,沒有家人、沒有朋友,睜開眼就要去乞討,討不到飯就要捱打,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可她沒想到有一日她竟然被人帶進了侯府,成為了侯府的六小姐,她擁有了自已的家人。’

‘她見過明錦,在明錦被明夫人帶著出來玩的那一天,漂亮金貴的小女孩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個時候她就在想“如果我是她,那該多好啊”她看到了明錦被人綁走,她追了上去,想去阻止,可被人販子惡狠狠的眼神看著,她怯懦了,她眼睜睜看著明錦被人帶走,撿走了明錦的玉佩,她不敢去報官,也不敢去找人,她怕人販子會打死她。’

‘後來有人因為玉佩找到她,她被帶到了侯府,她本想說出真相,卻被明夫人一把抱住,明夫人因為明錦的失蹤瘋了,抱著她喊她女兒,她忽然想“如果沒有明錦,如果她再也不能回來,是不是我就是這家人的小姐了?”她如願成為了侯府的六小姐,明夫人離不開她,父兄和弟弟也逐漸接受了她,她再也不用害怕去過朝不保夕的日子了,可她還是害怕,她害怕明錦會回來,所以在收到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毀滅,甚至想派人殺了明錦,可她沒想到明錦還是回來了。’

這是我最開始給明瑤這個人設,做的人物設定和心理。

前世她讓阿錦失去所有,最終自已卻也沒落到好。

這輩子她依舊重蹈覆轍,即便後來明知道所有事情的時候,還是再一次選擇了重蹈覆轍。

她就是想證明給所有人,證明給阿錦看。

如果我擁有了前世的記憶,我一定能比過你。

可從頭到尾,這條路上,只有她自已在比較、在競爭。

她其實本來能擁有一條很好的路。

如果一開始,她沒有因為阿錦的迴歸,去阻止、去陷害,而是好好跟阿錦相處。

以當時那個情況,明家人一定會好好對她。

阿錦也一定會接受她。

可她實在太害怕了,小時候朝不保夕的乞丐生涯,又突然被帶回侯府、被安排成為侯府的小姐。

榮耀加身的她,其實每一天都在害怕。

一個習慣了乞討、習慣了什麼都沒有的人,突然有一天獲得珍寶,她在激動高興之餘,恐怕每天都在擔心它的失去,擔心一眼睜開,一切事物都回到了最初。

所以明瑤拼命作,拼命搞事,為得就是想維持原狀,為得就是不想回到最初。

她每一步,都在走錯原本應該好的道路。

如果她沒有滿心去比較,想爭一個輸贏,她能擁有很好的一生,甚至在成為林清妙之後,她終於擁有了一對全心意為她的父母,但她還是選擇了離開。

她太偏執。

一個偏執到是非不分,為了自已想要的東西,可以拋棄所有的人,註定失敗。

故事結束了。

我知道自已依舊有很多不足。

但有些東西,只有寫了,才知道自已的缺陷在哪裡,就像大家總說我的節奏慢、心理活動多。

我以後也還是會有很多缺陷,我只能儘可能一步步去把我的缺陷改進。

絮絮叨叨那麼多,就到此結束吧。

本來還想寫點番外,但其實我覺得正文裡,大家就已經足夠圓滿了,你要我硬寫,或者擴寫,也沒什麼必要。

他們很幸福。

這就夠了。

有些東西就留白吧。

之後應該會再寫一章前世篇,然後就徹底結束了。

鞠躬。

感謝每一個認真觀看完的讀者。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