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的情況是,都督路易斯·穆尼奧斯·德·古斯曼去世時正好是拿破崙入侵西班牙。檢審庭沒有意識到這一事件的嚴重性,仍按常規辦事,選定了一位臨時代理都督。康塞普西翁的律師胡安·馬丁內斯·德·羅薩斯不同意檢審庭指定的人選,推薦西班牙軍隊司令弗朗西斯科·加西亞·卡拉斯科併為之進行遊說活動。

一番商量後,檢審庭推翻自己的決定,任命加西亞·卡拉斯科為臨時都督。馬丁內斯·德·羅薩斯——一個克里奧約人也就很自然地成(他的顧問)。

倒黴的是,加西亞·卡拉斯科不久就捲入了一場有關聖費利佩大學校長人選的學界紛爭。他剛從這一問題脫身,就又在“天蠍”號事件中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這一事件始於馬丁內斯·德·羅薩斯和他的一些朋友獲悉英國商船“天蠍”號正在智利沿海進行走私貿易。

加西亞·卡拉斯科不是逮捕船長、沒收船隻了事,而是設計暗殺了船長特里斯坦·邦克,私吞了全船貨物。參與行動者每人分得25萬左右比索。

這一可恥的勾當毀了加西亞·卡拉斯科的名聲。這不僅是因為暗殺一名英國船長而引起了大多數智利人的反感,而且是因為智利的權貴們都贊同與英國人進行走私貿易。加西亞·卡拉斯科在“天蠍”號事件中損害了聖地亞哥權貴集團中權勢極大的一名成員何塞·托里比奧·拉臘因的商業利益。特里斯坦·邦克船長的聯絡人正是拉臘因——他擁有長子繼承權和貴族頭銜“拉臘因家族侯爵”。

馬丁內3斯·德·羅薩斯應該明白不能侵害聖地亞哥的這一顯貴家族的利益,但他出身在康塞普西翁的一個富裕家庭,根本不把首府的權貴放在眼裡。然而他的錯誤行徑使他丟了加西亞·卡拉斯科的顧問一職,並敗壞了他倆的名聲。

加西亞·卡拉斯科對智利外部發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反應進一步削弱了其權能。英國人兩度入侵布宜諾斯艾利斯,但均被當地人趕了出去。而總督拉法埃爾·索布雷蒙特子爵卻膽小如鼠地逃離布宜諾斯艾利斯,而不是領導抗英戰鬥。

危機過後,他想回布宜諾斯艾利斯,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民們不讓他返回,而是成立了自己的政府。加西亞·卡拉斯科清楚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智利之間的聯絡,擔心智利人會步阿根廷人後塵。他疑神疑鬼,逮捕了三位智利知名人士,指控他們密謀推翻政府。

他下令將他們放逐到利馬,從而引發了一場政治劇變。聖地亞哥市政會召開緊急會議,迫使加西亞·卡拉斯科取消放逐令,而後又逼他辭職,讓高階軍官智利人馬特奧·託羅·德·桑布拉諾——以其頭銜“征服伯爵”聞名——代替他。加西亞·卡拉斯科認識到沒有國王做後盾的西班牙軍官是敵不過智利貴族集團的,只是為時已晚。

走向獨立的步驟:開始時愛國者們並不清楚要把政府變成什麼樣子。1810年9月18日,他們召集市政會公開會議,聖地亞哥最有影響的市民們參加了會議。

市政會在聽取了建立新秩序的強烈請求後,一致決定成立首屆國民政府。那些提議這樣做的人預見到新時代即將來臨,但行事謹慎。他們組建執政委員會後,宣告忠於費爾南多七世。

他們絕口不提“獨立”二字。為了避免引起一些公開反對獨立者的敵視,那些支援獨立的人假裝忠於國王。就連那些豪情滿懷的愛國者們也擔心民族主義派和保王派之間會爆發敵對情緒。他們也擔心秘魯總督會採取軍事行動。他們認為:如果能推遲衝突發生的時間,獨立政府就更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