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遙冬去春已復,百日三顧撼茅廬。

諸葛亮一招遊山玩水,讓劉備一顧茅廬撲了個空,但是求賢若渴的他,怎麼會向命運低頭呢,派手下不間斷的打聽。

從秋收一直打聽到下大雪,終於得知諸葛亮回來了。

劉備依顧茅廬時,小童親口說的,少則三五日,多則十數日必回,可秋收到大雪,少說倆月。

說明諸葛亮一直在隆中,拖了這麼久,就是想看看劉備的信念如何。

這既然放口了,劉備能得其所願嗎?

三兄弟再次踏上前往臥龍崗,這條熟悉而陌生的道路,來到竹林,木橋依在,只是沒了秋色之美,但多了幾霜白之壯,踏過木橋。

來到久違的門前,再次輕叩三聲。

哦,是你們呀。

先生,今日可在?

呃,先生正在堂上讀書請進。

劉備高興,這皇天不負苦心人吶,今天必須辦了他。

可是見到屋中之人後,劉備是面露驚疑,聽說那諸葛孔明二十六七歲,今日得見這人,能有個十七八歲,撐死了,這高人就是高人,看來已經參透生死了。

劉備剛坐下,這沒等搭茬。

先生開口了,原來此人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

家兄,昨天被崔州平約走,閒遊去了,至於去哪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不知道。

就是不給劉備機會一問。

也就是說,您吶,又白跑了。

這劉備似乎覺出其中意味了,如果第一次是巧合,那這次八成是考核。

告訴諸葛均,自己絕對會三顧茅廬,今天先把誠意留下。

備仰慕臥龍先生高明很久了,兩次拜謁,都沒見到,實屬遺憾,乃漢室宗親,目睹朝綱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心膽俱裂,遂有匡扶漢室之志,缺少經綸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才,則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辭不達,為了表示尊重,我戒色,把身體洗乾淨,再來見你,當面請教。

書呈令兄,劉備告辭。

嗯。

不管他諸葛亮的名聲有多玄乎,畢竟是口耳之傳,劉備雖然權勢不大,但畢竟是這亂世中的一朵浪花,今日書中之言字字仰慕,句句謙遜,未見一面,肯齋戒沐浴,其誠意,日月可鑑吶。

也正因如此,關張兩位弟弟可就不爽了。

二爺覺得,大哥有點小題大做了,他諸葛亮兩次避而不見,肯定是有名無實,怕丟人現眼了。

劉備笑了,虧你還讀過春秋,齊桓公為了見一個名聲不如臥龍的稷,連跑了五趟才見到。咱這才那到那呀,所謂,輕視名士而輕視霸王之業呀。

這張三爺活活的鬱悶,也憋了個把月了,既然大哥不想輕視名士。

好,今我去請,請不來,提頭來見。

如何去請他?

如不來,我用這根麻繩把他捆來。

劉備趕緊跑過去勒馬,臥槽,三弟,曹操因身邊有眾多謀士,方得以擊敗袁紹,孫權統領江東六郡八十一州,尚在招賢納士,他們霸業將成,而我卻在依附劉表,據守在新野彈丸之地,皆因缺少出謀劃策,調兵遣將之大賢也,你我情同手足,同生共死,卻想不到三弟如此曲解我的心意。

大哥,老三錯了。

這人與人之間的城府終究是有差距,劉備將自己所想,攤在二人面前,倆兄弟也終於明白了,哥哥的用心良苦。

哥仨決定明日三顧茅廬,為了表示誠意,劉備頭天晚上齋戒沐浴。

次日,劉關張起了一個大早,當三兄弟再次來到隆中。

已然是來年的春天,三人行至離草廬還有半里之遠時,劉備便下馬步行,敬畏之意,表露無遺。

正走呢,遇到了出門的諸葛均。

諸葛均先生,令兄在茅舍不?

昨日黃昏方歸,今日將軍可與家兄相見了。

多謝。

劉備整理了一下興奮的情緒,來到門前,重複了前兩次的動作。

開門的依然是小童,看見是劉備。

小童笑了笑,還真有韌勁啊,恭喜你來著了,臥龍先生正在屋裡睡午覺呢。

哦,先勿通報。

二弟、三弟且在門外等候,先生未醒,不便驚動。

二爺三爺充當著門神,劉備入院來到屋外,透過門簾看著屋內側臥的臥龍先生,心中除了期待,就是緊張。這一緊張,就是半個時辰。

看著當頭烈日,還有大哥那謙卑之舉。

大門外的張飛終於暴走了,自己疆場廝殺,為了大哥可以不要命,可是這諸葛小兒如此無禮,讓大哥卑躬就不行。你不就是能睡嗎,好老子一把火撩了你這破屋。

這關二爺畢竟是讀書人吶,知道大哥用心良苦,死乞白賴,強拉硬拽,才壓住這要犯渾的三弟。

接下來,又等了半個時辰。

小童一看,這哪輩子是個頭啊,我給你叫一聲吧,諸葛……

啊,劉備一聲噓,請勿驚動諸葛先生睡覺。

是。

這不讓叫,那就繼續等吧。

三個人從中午12點半一直等到下午4:27,終於臥龍先生裝夠了,伸了伸懶腰,就要出來。

劉備一看,大能要醒了,趕緊帶著老二老三在屋外列隊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