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送走了徐庶,劉備收拾了一下悲涼的心情,帶著關羽和張飛馬不停蹄的趕往南陽,尋訪臥龍先生,他們這邊四處打聽。

那徐庶本來三天的行程,他用了五天才到了許昌,見到老母,撲通一跪。娘啊,大兒讓您久等了。

這徐母一愣,兒啊,你不是輔佐劉備嗎?怎麼跑到這來了呢?

徐庶也懵了,娘啊,不是您親手寫的信,讓我來的嗎?你看這……

徐母接過來信一看,瞬間想起了程昱,完了,中了他的照貓畫虎,無中生有之計了。

老太太這個氣呀,好糊塗啊,兒啊,你既是讀書明理,須知忠孝不能兩全,只憑一信偽書,更不詳查,這明珠暗投,自取惡名,你真不聰明的人。

眼下說什麼都晚了,當兒子踏入宅子的那一刻,已經走不了。

南陽這邊,劉備剛要出發到臥龍崗,卻迎來一熟人,水鏡先生。

這司馬徽為何突然來訪呢?

原來他在臥龍居做客,聽朋友說劉備至此,故前來相見,一是看他劉備,二是看老友徐庶。

從劉備口中得知,徐庶被老母一封書信叫到了許昌,知道,壞菜了,徐母性格正直剛烈,最看不上曹操那叛逆之賊,一生志願是讓徐庶投奔明珠,以她的為人,寧死不會勸徐庶歸曹,書信一定是偽造的。

說著說著,不禁黯然,如果徐庶不入許昌,徐母未必死,但是他去了,為了名節,徐母必死。

果然,徐庶到許昌的當天晚上,徐母自縊而亡。

徐庶幾度哭暈在墳前,回想整個過程,當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元直臨行前曾回馬,舉薦南陽諸葛亮。

哦。

請問先生其人如何?

元直要去自去便了,又何必惹諸葛亮出來,嘔心瀝血呢,將軍有事,不便打攪,告辭

實不相瞞,備正要同二位兄弟去臥龍崗,求見孔明先生。

哈哈哈……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始也。

當晚星夜茅舍,司馬徽欲言又止,沒有推薦諸葛亮,也正因於此,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其志如皓月觀矣。

他劉備絕對是明主,可以給諸葛亮絕對的權利,但是天下大勢已見明朗,北方被曹操統一,擁兵百萬。

孫權佔據江東,水軍強悍,現在只剩下荊州和益州,可,可他劉備已經46了,諸葛亮才26,都說人過六十古來稀,種種原因相加,註定他孔明無法與主實現一統的抱負。

劉備死後十年,諸葛亮在上方谷那場大雨後,絕望凝蒼穹,而背後是被雨水打溼的那盞,克服中原的大旗。

此情此景,不正是應了水鏡先生的不得其時。

可惜,可惜呀!

劉備看著水鏡走出大門,感嘆,真乃隱居之賢士也,隱居賢士也!

劉備不明就理的感嘆之餘,也下定決心,縱使千辛萬苦,也要得其臥龍。

三兄弟在臥龍崗一路打聽,終於來到一片竹林,林中有一茅屋,屋外水車轉轉,橋溪潺潺,真乃世外仙境也。

來到屋前,劉備三聲輕叩,一小童開門而迎。

有勞稟報,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諸葛先生。

囉囉嗦嗦,我記不得這許多名字。

你直說,劉備求見便是。

先生今早已出門了。

先生幾時能歸?

歸期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

為了報劉備知遇之恩,徐庶怕諸葛亮不肯出山,特地跑了一趟臥龍崗,請諸葛亮輔佐劉備,結果被諸葛亮一頓罵。

那今日恰巧出門,也定是諸葛亮有意避之。

三兄弟無奈,只得慶幸離去。

一回頭,發現一黑山男子。

劉備眼睛一亮,莫非是諸葛孔明。

敢問可是臥龍先生?

我乃孔明摯友,博陵崔州平。

劉備一下就想起了司馬徽的話,孔明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四人為密友,雖說不知諸葛亮到底有何神通,但那徐庶已經豔驚天下,那這崔州平也並非凡人吶。

小崔呀,想不想跟劉哥一起打天下呀?

崔州平一擺手,不好意思,我只喜歡棋盤論楚漢,無元直那份求明主安天下的野心。隨後給出了理由,將軍豈不知順天者安逸,逆天者徒勞,天命如何,人力不可強求啊。

說完一拱手。

那什麼,既然孔明不在家,那我先走了。

祝你們成功喲。

轉身拂袖而去。

他的出現,很可能是諸葛亮有意為之,讓他劉備知難而退。

退一步說,看他劉備信念堅不堅定。

接下來的日子,劉備時常派人打聽臥龍先生的訊息。

終於時至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