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所有人都清楚,郅的死亡和他自己本身的行為脫不開干係,並非是竇太后或是皇上要濫殺無辜。”

“只要他們時時注意這樣的事情並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況且郅以臣子的身份去審訊皇族本就有所僭越,故而才引來殺身之禍。”

“對於竇太后而言,她的行為也並不能說錯,為自己的孫子報仇無可厚非,只是在這樣的環境和身份之下才惹人閒話。”

“扶蘇,你不能以聖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或是要求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當然也有他可用之處。”

“身為帝王,你的責任就是在控制對方不足的同時將長處儘可能的發揮出來,而不是不顧一切要求每個人都是聖人。”

始皇帝一邊說著指向了天空之中的光幕。

“就連上蒼還需要祭祀,我等凡人又怎麼會無慾無求呢?”

扶蘇深吸了一口氣,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些事情都是他現在需要學習的,內心之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能一點一點的用事實證明,用他人的經驗來改變。

以往是沒有這個機會,始皇帝也沒有這個時間。

但是現在歷朝歷代這麼多的人作為“前車之鑑”,始皇帝也有了陳寧給出的丹藥獲得了健康的身體和大把的壽命,現在自然是以培養繼承人為第一要務。

扶蘇也因此有了被改變的空間和各種例項的教育。

始皇帝面帶笑容看著天空之中的光幕,上蒼真是貴人啊!

啊不對,是。。。貴仙?

【漢景帝去世之後,尚且年幼的漢武帝登基,這個時候的竇太后也成為了太皇太后,權力來到了頂峰】

【此時的竇漪房繼續自己以往黃老學說治國,漢武帝有心想要啟用儒家卻都被竇太后罷免】

【在漢武帝初期,竇太后獨攬大權,不過她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而是依舊勵精圖治整頓國家】

【雖然固有的思想讓她阻止了漢武帝的改革,但是也因此穩定了少帝登基國家動盪的歲月】

【雖然竇漪房的一生之中有著一些過錯,但是錯中有對,只是在劉武的事情上面犯了一次糊塗】

【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並不能影響她一生的功績】

【竇漪房歷經三朝,先後輔佐漢文帝,漢景帝二人治理國家,隨後又在漢武帝初期穩定國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併成功磨鍊了年輕氣盛的漢武帝】

【若是沒有這位竇太后,中間的數次動盪不說讓大漢頃頹卻也會傷筋動骨,漢武帝的大業也會受到影響】

【綜合評定,位列華夏賢后榜單之內,現在發放獎勵】

【獎勵駐顏丹一顆,雙目恢復如初!】

【願竇太后能明辨是非,不忘初心,幫助大漢成就更偉大的基業】

不管如何,竇漪房對大漢基業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榜上有名也算是理所應當,輔佐三代帝王成就大業,能做到這樣的女子自然也受得起這份獎勵。

陳寧伸了個懶腰繼續。

【在悠悠歷史長河之中,可稱為奇女子的很多但能被稱為女中堯舜,便足以證明她的賢德】

這一句話卻是讓許多人都為之驚訝。

要知道堯舜二帝乃是上古賢君,他們的名字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可上蒼竟然說接下來這位竟然可比堯舜二帝?只怕是言過其實了吧?

【華夏賢后第4位,明仁宗誠孝張皇后!】

老朱此時也已經意識到這就是她的孫媳婦,也就是朱棣的兒媳。

只是沒想到,除了朱棣這樣一個優秀的帝王之外,這一脈竟然還能出一個榜上有名的賢后。

老朱笑開了花,頓時覺得朱棣這個皇位搶的真是太好了!

朱允炆那孩子雖說是皇室血脈,可偏偏耳根子那麼軟,又沒有自己的判斷。

現在老四這一脈雖說出了朱祁鎮那樣的傢伙,可明君賢后也是有的。

【張皇后在洪武二十八年嫁給時為燕王世子的朱高熾】

【燕王朱棣篡奪皇位後,長子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張氏也隨之被晉升為太子妃】

【張皇后不僅為人孝順、識大體。而且在侍奉公婆的時候也十分用心周到,因此深得他們的歡心】

【朱棣的長子朱高熾體型肥胖,甚至已經達到了病態的程度,因此朱棣對這個長子並不喜歡】

【不過因為兒媳的孝順賢惠和十分討自己歡心的孫子,朱高熾數次避免了易儲的危機】

【後朱高熾繼位,史稱明仁宗,張氏也成為了大明的皇后】

【在張皇后的輔佐之下,明仁宗廢除了許多弊政,朝野上下一片清明】

【只可惜明仁宗雖然賢明,但是因為身體不好,本身過於肥胖,再加上日夜操勞僅僅在位九個月便駕崩】

朱棣聽到這裡已經坐不住了,雖然自己並不是特別喜歡朱高熾,但那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更是自己的長子。

此時竟然聽到他在登記十個月之後就駕崩,那豈不是和自己沒差多久?

甚至於自己現在得到了延壽丹的情況下,朱高熾還有可能走在自己的前面?

朱元璋的臉色也瞬間難看了起來,自己是親身體會過喪子之痛的,卻沒想到現在朱棣有可能也要經歷這樣的痛苦。

朱高熾不僅僅是朱棣的兒子,更是自己的親孫子,朱元璋的內心同樣痛苦不已。

“爹,你說有沒有辦法求上蒼救他一命?”

朱棣深吸了一口氣,他總不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離開。

可是之前誰都沒有料到這樣的情況,上蒼獎勵的延壽丹兩人也都已經用了,一時之間也沒有很好地辦法。

“再看看,再看看!”

朱元璋盡力穩定著情緒。

“實在不行咱就祭祀一下,試試能不能讓上蒼救救咱孫子。”

“上蒼獎勵了那些好東西,咱大明現在也不窮了,砸鍋賣鐵也不能看著孩子死在自己面前啊!”

老朱重重地說道。

【張皇后來不及悲傷就開始輔佐自己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在位的時候母慈子孝,但凡是四方進貢的稀罕玩意兒都會第一時間送到張太后這裡】

【張太后更是勤加教導時時勸諫,明宣宗更是十分聰慧,然而明宣宗同樣壽數不長】

這一下,卻是讓老朱和老四這對父子徹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