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周瑜和黃蓋兩人使了一出苦肉計,假裝投靠曹操,將滿載火油乾草的快船狠狠地撞向了曹操的大軍】

【一場大火瞬間點燃,由於大量的火油導致即便是在江水之上也引燃了許多船隻,火勢根本無法控制】

【而就在火勢有所緩解的時候,一場大風出現了!】

曹操眯著眼睛,火借風勢,加上大量的火油,而船隻又是木頭打造。

這火勢一旦再次起來根本就無法控制,而且自己的船隻還用著鐵索連線無法斷開保全。

【這場大風導致了曹軍在整個戰鬥的潰敗,大傷元氣,而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徹底穩定了下來】

【而諸葛亮的才能也在天下大勢穩定下來之後得到了更大的發揮,諸葛亮本身對於內政就十分擅長,而劉備卻是先諸葛亮離開】

【劉備稱漢昭烈帝,繼位的是他的兒子劉禪,只是劉禪卻沒有劉備那樣的志向和能力,性格軟弱沒有主見,能力更是十分堪憂】

【而在劉備和眾多老人相繼離開之後,整個蜀國的重擔一下子就落在了諸葛亮一個人的身上!】

“這蜀漢雖然不是大一統的王朝,但是好歹也是一方強大的勢力,這大大小小的問題肯定是多如牛毛,一下子被壓到了一個人的身上怎麼受得了?”

漢武帝皺著眉頭說道。

他自己就是皇帝,自然十分清楚一個國家的事情究竟有多少,而且其中還有很多繁瑣零碎的事情。

明明可以很簡單是處理,可是下面那群吃乾飯的就是要遞上來讓你看兩眼,甚至處理完了之後還要再來一份奏摺。

長篇大論之中夾雜著幾句“這件事已經完美的處理好了,我的能力十分好,您是知道的,我盡心竭力。。。”

簡直能把人煩死!

而且就算是這樣,還是在下面有不少能臣的幫助,要是國家大事完完全全落在一個人的頭上那是能把人壓死的!

這蜀漢不比大漢,雖然地方更小,可是深處亂世,外界的危機和內部的混亂只會更多。

而且諸葛亮只是一個丞相,就算是劉備臨死之前給他再大的權利,只要諸葛亮不想造反那就總有些事情要上報。

這一來一回就又多了許多繁瑣的環節。

而且隨著諸葛亮這代老人的逐漸離開,還要抽出精神來培養新人。

這麼多的事情哪怕只是想一想都要壓的人喘不過氣了。

可是畫面之中的諸葛亮卻並沒有任何抱怨,更沒有出現什麼不滿的情緒或者是造反易位的心思,而是一心一意殫精竭慮,卻又小心謹慎的處理著繁瑣的事務。

一國丞相之尊,竟然睡得比那些僕役還要晚。

畢竟除了貼身的僕從之外,大部分人是不用一直陪著的。

【劉備臨終之前曾經說過:阿斗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說如果劉禪沒有足夠的能力,那麼諸葛亮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取代他的位置】

【只是諸葛亮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為了蜀國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可稱得上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畫面之中的時間飛速流轉,只見諸葛亮伏案在寫著什麼,臉上有些憂慮又有些歡喜。

【諸葛亮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終於下定決心北伐,想要奪取長安,完成自己當初和劉備等人一起定下的目標】

【也正因如此,留下了這篇傳世千古的名篇《出師表》】

隨著陳寧的聲音,出師表的內容也出現在了畫面之中。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漢武帝一字一句認認真真的看著這其中的內容。

不管怎麼說這劉備打的都是漢室正統的名號,雖然自己無法考證是不是真的,但諸葛亮的這份精神卻是十分打動他。

這樣的忠臣,還是一個有能力的忠臣是所有有志向的帝王都渴望得到的。

漢武帝也不例外,雖然二人不在一個時空註定沒有緣分,但是至少也要親眼見證他的一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漢武帝看到這裡也是忍不住嘆了口氣,這劉備也是有本領的。

能放得下身段,不讓自己高高在上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對於劉備而言他獲得了一位左膀右臂甚至是治世能臣。

而對於諸葛亮而言,劉備給了他目標和機會,這是知遇之恩。

只是不管怎麼說,這樣純粹而又有始有終的情分實在是不多見了,就說自家老祖宗,就算不是自己殺的,可韓信終究也是死了。

而且那和老祖宗親自下手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樣的君臣情分,漢武帝承認,他羨慕了。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看到這裡,漢武帝更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我大漢在幾乎可以稱之為滅亡之後還能有如此人物相助,也算是足夠了!

【只是諸葛亮沒有想到,這北伐大業卻是遠遠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順利,六出祁山!耗盡了諸葛亮最後的一點命數!】

【在後世之中有許多人喜歡這個亂世之中的蜀漢,也有許多人喜歡著諸葛亮】

【或許他並不像那些大一統的王朝一樣,但這樣的一群人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獨屬於蜀漢的浪漫卻是深深地打動了許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