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家鄉和鄉愁
娛樂:我!女神收割機 小菸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的音樂,好的歌聲,絕不僅僅是聽覺上的享受。...
而是一段心路上的旅程。
此刻,眾人就感覺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畫面。
莽莽草原上,餘陽西斜,枯黃的草色在風中搖擺。
一個人,一杯酒,獨對蒼天,仰天高唱。
這個人肯定長的不帥,黑黑的,留著大鬍子,滿臉的滄桑和風霜,偏偏眼神很溫柔。
他很孤單,但不孤獨,他大口喝酒,酒撒衣襟,一杯喝乾,再斟滿。
以如今的審美觀而言,這樣的男人絕對算不上好看,現在流行的是煙燻妝、白面板、塗唇膏的中性小鮮肉,或是像李文默這樣五官精緻如天成的美男。
但不管是年紀最大的宋單單,還是年紀最小的蔣伊伊,在這一刻,都覺得這樣一一個滄桑孤單的男人魅力十足,讓人心之嚮往。
“鴻雁,北歸還
帶上我的思念
歌聲遠,琴聲顫
草原上春意暖
鴻雁,向蒼天
天空有多遙遠
酒喝乾,再斟滿
今夜不醉不還”
悠揚的馬頭琴聲和歌聲還在繼續,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傳蕩在整個草原,此時連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們都安靜下來,正在忙的也停下手中動作,全部靜靜的呆在原地,聽著那滄桑沙啞的歌聲,看著那個正在唱歌的人。
在單人獨飲對蒼天’的畫面之外,一股莫名的酸楚,又在眾人心底滋生。
《鴻雁》是一首唱草原的歌,但終究,是一首唱家鄉的。
而家鄉,從來都是人們內心深處最柔軟最美好的維繕。
只要有鄉愁,你就沒法不去共鳴。
宋單單眼角泛起淚花,郭驚飛低著頭,岳雲彭靠在郭驚飛身上,小眼睛裡有些失神。
或許,也唯有蔣伊伊可以牴觸這種共鳴,仍舊捧著俏臉,痴痴的看著李文默。
年紀太小的她,還沒體會過分別,還沒體會過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還不知道什麼是失去,不知道有些東西,只能活在記憶裡。
小時候的山,小時候的水,小時候爬過的樹,小時候翻過的牆,小時候跑過的街道。
當這一切都漸漸失去時,才能真正懂得什麼叫家鄉,什麼叫鄉愁。
眾人裡,反應最大的還是巴雅爾,尤其當李文默用蒙語又唱了一遍後,他整個人彷彿都崩潰了,將近一米八五的黑糙漢子,此刻哭的宛如一個孩子一般,坐在地上哇哇哭個不停。
或許,他才是對這首歌感受最深的。
因為草原就是他的家,他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在這裡老去,有一天還會死在這片土地上。
只是他不知道,未來的草原,還是不是他小時候的草原,他心目中的草原。歌聲和琴聲在巴雅爾的哭聲中停下。
沒有鼓掌,沒有歡呼,大家就這麼靜靜的坐在那裡,彼此相依,或仰頭看著天空繁星,或低頭看著騰騰的篝火。
安靜,卻沒有一絲冷清。
“好聽,真的很好聽,感覺能唱到人心裡一樣。”
“查了半天,網上沒有一首叫《鴻雁》的歌,這不會是李老師原創的吧。”
“應該是原創的,我也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以前如果真的有這首歌,就憑這首歌的質量,網上不可能一點線索都沒有。”
“本來只是覺得好聽,不過看到巴雅爾大叔哭了之後,忽然也淚崩了,說不出太多東西,就是想哭。”
“旋律好,歌寫的好,唱的更好,從今天起我就是李老師天字一號腦殘粉了,誰也別和老子搶。”
“不愧是我李老師,你以為我是靠臉吃軟飯的?不,我還會魔術。你以為我是魔術師?不,我還會烤全羊。你以為我是廚師?不,其實我的真實身份是個歌手。”
“李文默好帥啊,坐等一年後他和楊蜜她們離婚,這種男人就應該屬於大家的。”
“說真的,以前對蒙古人沒什麼好印象,說不上哪裡不好,但就是沒好印象;可今天看了巴雅爾大叔一家,忽然覺得,地域黑真特麼都是耍流氓,而且很傻比。”
直播間的彈幕一直刷著,密集程度並不誇張,但卻一直不斷,而且每條彈幕都是長長的一段,這說明觀眾和網友們是真心在留言討論,而不是灌水。
一直關注直播間的節目組工作人員,此刻也給節目組總導演打了電話。
“張…張導,李文默直播間的觀眾人數突破5百萬了。”
張志全是節目組總導演,他並沒有跟著來草原,而是留在了京城,他是總導演,負責全面管理工作,具體跟組有執行導演就行。
這會兒,他已經睡下,聽到電話響,趕忙拿著手機來到書房,而聽到工作人員的話後,他一個踉蹌,手機差點掉在地上。
“多…多少?”
“5百萬。”
“怎麼突然增長這麼多?網站資料有問題嗎?”
“不是,是真實增長人數,剛才李文默唱了一首歌,反響相當好。…
“行,我知道了!”聽工作人員語氣略帶激動的講了一陣,張志全掛了電話。
沉吟片刻,他開啟書桌上的電腦,進了李文默的直播間,此刻直播間人數略有回降,但仍然有四百三十多萬人。
這個資料已然是非常恐怖了,直播間人數雖然會有一些水分,因為一個賬號可以看很多直播間,不過大體上還是沒多大誤差的。
四百三十多萬就算打個折扣,那也有四百萬左右。
四百萬的人數代表什麼?
代表芒果影片網有近五分之一的觀眾都在看這個直播間。
直播間的人數是越往上越難升,達到一百萬人容易,但一百萬到二百萬就很難,二百萬到三百萬會更難,越往上越難。
而眼下,與美同遊團的八個直播間,能達到三百萬以上的,只有李文默一個人,江舒影她們都不行。
一個添頭,一個只花了二十萬請來的人,竟然成了節目的最大看點。
不得不說,這挺戲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