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來給你們講講這位神奇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他可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哦,乳名叫午格,聽起來是不是很萌?字曜之,浩然,哈哈,是不是有點武俠小說裡大俠的感覺?他出生於1906年2月7日,逝世於1967年10月17日,享年61歲。
這位皇帝可是有著顯赫的家世哦!他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光緒帝之侄,攝政王載灃的長子。他的母親是蘇完瓜爾佳·幼蘭,聽起來就很貴族範兒!
溥儀的皇帝生涯可是充滿了波折哦!他第一次當皇帝是在1908年到1912年,那時候他才三歲,就由他老爸攝政。然後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但溥儀退位後並沒有閒著哦,民國六年(1917年),他還搞了一次復辟,可惜只堅持了短短的十二天就失敗了。民國十三年(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皇宮。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復辟的夢想,在天津繼續搞事情。
後來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人的控制下,溥儀竟然又當上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他又被稱為“康德皇帝”。這可真是個神奇的人生啊!
然而好景不長,1945年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軍逮捕入伯力監獄。
後來呢,1950年溥儀被移交給中國,被監禁在撫順。
愛新覺羅·溥儀出生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正月十四日(2月7日),出生地是北京醇親王府。他可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哦,醇賢親王奕譞與側福晉劉佳氏之孫,攝政王載灃與嫡福晉蘇完瓜爾佳·幼蘭之子。
蘇完瓜爾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榮祿的女兒,慈禧很喜歡收養在宮中,就把這個瓜爾佳氏指婚給載灃。哎呀,這可真是個天上掉下來的好媳婦啊!然而,這時載灃的生母劉佳氏已經為他定親了,於是就奏告慈禧太后。可是慈禧太后堅持要給載灃指婚,劉佳氏只好把兒子已訂婚的福晉退親。哎呀,這可真是個大烏龍啊!
再說說“戊戌政變”之後的事情吧。慈禧太后想著廢掉光緒皇帝,可是光緒皇帝又沒有兒子。於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2月24日,慈禧太后懿旨由載漪的兒子溥儁做“大阿哥”,將來繼承同治帝為嗣,兼祧光緒帝為嗣。哎呀,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
不過呢,好景不長。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廢除了“大阿哥”這個名號。廢除稱號以後,慈禧年齡越來越大,光緒皇帝又沒有兒子。這時候,慈禧和光緒皇帝的關係變得非常不好。哎呀,這可真是個頭疼的問題啊!
光緒三十四年冬天,也就是1908年,老天爺突然給清朝送來了兩個大禮包。那個時候,光緒皇帝載湉病得跟煎餅一樣,都快翻不動了,而慈禧太后則果斷地做了一個決定:將小溥儀養在宮裡,準備讓他接任皇位。哎呀,這訊息一傳到醇王府,那就像炸了鍋一樣,家裡的人全都慌了神。
小溥儀的祖母,那個老福晉劉佳氏,一聽到這個訊息,直接暈了過去。她一定是想,“這孩子還這麼小,怎麼能當皇帝呢?”而小溥儀更是不得了,他連哭帶打,死活不讓內監抱走。看著他那小樣兒,真是讓人又心疼又好笑。
他的乳母王焦氏一看這形勢,趕緊抱起小溥儀就進了宮。哎呀,這一下子,醇王府可真是安靜了不少。
然後,在11月14日那天,光緒皇帝終於撐不住了,掛了。慈禧太后眼也不眨,直接讓小溥儀繼承皇統。這可真是把小溥儀給累壞了,小小年紀就要祧兩房,真是不容易啊。然後,祖母慈禧太后也被尊為太皇太后,這一下子,家裡又多了一個皇太后。
就在慈禧太后昇天的第二天,又有一大堆的封號頒佈了。那些先皇的貴妃們統統升級,什麼皇祖祺皇貴太妃、皇考瑜皇貴妃、皇考珣皇貴妃、皇考瑨貴妃、皇考瑾貴妃等等,一下子多了好多皇貴妃。哎呀,這可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啊。
然後清政府又發兵去安慶收拾那些鬧事的傢伙。軍隊一出動,那些傢伙就像兔子一樣四處逃竄,一下子就被清軍給剿滅了。哎呀,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11月份的時候,又頒佈了大行太皇太后的遺誥,規定了各種祭祀的規矩。然後還給溥儀的祖父母改了稱呼,把“本生祖考醇賢親王”和“本生祖妣醇賢親王嫡福晉”加在了他們的名字前面。哎呀,這可真是好隆重啊!
到了12月2日那天,小溥儀就在太和殿正式登基了。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個小不點呢,不過沒關係,有光緒皇后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呢,他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的。然後清政府還改了年號,叫做“宣統”。同時加封了慶親王奕劻為親王銜並世襲罔替,貝勒載洵、載濤則加了郡王銜。哎呀,這可真是熱鬧啊!
清政府還設立了禁衛軍,讓貝勒載濤、毓朗、尚書鐵良專門管理訓練。同時呢,還任命張之洞為督辦川漢鐵路大臣。
在宣統元年,也就是1909年的正月,清朝廷心血來潮,決定在呼倫貝爾沿邊設定卡倫,重新整理海軍。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可是派了大人物去籌劃這件事,比如肅親王善耆、鎮國公載澤、尚書鐵良和提督薩鎮冰這幾位大佬。而慶親王奕劻則負責總司稽查事務,看著大家有沒有好好幹活。
到了二月份,朝廷又發話了,說咱們得準備立憲了,別讓那些部臣和封疆大吏偷懶。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得趕緊行動起來。於是,前內閣學士陳寶琛就被任命為總理禮學館的負責人,得好好琢磨琢磨怎麼準備立憲。
到了三月份,朝廷又閒不住了,開始裁撤奉天巡警道,然後又增設洮昌等處兵備道和臨長海等處分巡兵備道。看來,朝廷這是想讓各地的軍隊好好整頓一下,加強一下國防力量。
到了六月份,慶親王奕劻的權力被免去了,不再讓他管理陸軍部事務。看來,朝廷這是想讓其他的大臣也參與進來,一起管理軍隊。
到了八月份,考察憲政大臣李家駒進獻了一本《日本司法制度考》等書,看來這是想借鑑一下日本的司法制度啊。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關係到咱們國家未來的大事啊。
宣統二年,也就是1910年的正月,同盟會搞了個大新聞,在廣州發動新軍起義。結果呢,當然是失敗啦!起義失敗後,朝廷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得趕緊想辦法。於是,在二月份,他們下了一道詔書,任命新噶勒丹池巴羅布藏丹巴代理前藏的事務。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一個寺廟的喇嘛竟然被任命為代理前藏的事務,這不是開玩笑嗎?
然後是三月份,葛寶華死了,朝廷又得找人代替他的位置。於是,榮慶就被調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上,而唐景崇則成了學部尚書。這一下子,朝廷裡的人事變動可真不小啊!
然後是四月份,王士珍因為生病被撤職了。於是,雷震春就被任命為江北提督。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一個生病的人竟然被撤職了,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五月份,革命黨人汪兆銘、黃復生、羅世勳搞了個大新聞,密謀用炸藥刺殺攝政王載灃。結果呢,當然是被人發現了,然後被捕下獄了。這可真是個大快人心的好訊息啊!
到了七月份,貝勒載濤又上奏了一份考察各國軍政的報告。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一個貝勒竟然去考察各國軍政了。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然後是九月份,資政院舉行了一個開院典禮。監國攝政王載灃親自去了,還頒佈了一份訓詞。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一個攝政王竟然親自去參加典禮還發表了演講。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十月份的時候,朝廷又下了一道詔書,說要在宣統五年開國會。然後還任命了溥倫、載澤為纂擬憲法大臣。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一個國會和一個憲法大臣竟然同時出現了。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最後是十一月份的時候,慶親王奕劻上奏請求免去軍機大臣和總理外務部的職務。結果呢,當然是被朝廷挽留下來了。然後資政院還請求下達剪髮易服的上諭。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一個親王竟然請求辭職,還有資政院竟然要求剪髮易服。
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那是一個讓人激動又混亂的年份。就在10月10日那天,武昌起義爆發了,整個武昌城都熱鬧了起來。這訊息一傳到京城,清廷的官員們全都慌了神,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於是,溥儀趕緊下了個《罪己詔》,想要穩定一下人心。然後他派了陸軍大臣廕昌率領北洋軍隊兩鎮南下,想要去鎮壓起義。同時呢,他還命令海軍駛入武漢江面,配合陸軍作戰。
但事情並沒有按照計劃進行。廕昌這個人啊,雖然官大,可是指揮不動那些北洋陸軍啊。這個時候,那個“養病”的袁世凱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局勢的變化。他透過在北京的官場和北洋陸軍中的心腹徐世昌、段祺瑞等人,對整個局勢瞭如指掌。
武昌起義的勝利,讓帝國主義國家都感到了威脅。於是,各國公使一致促請清廷起用袁世凱。清廷沒有辦法,只好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讓他去督師南下。但袁世凱這個人啊,聰明得很,他以腳病還沒好為藉口,不肯應命。他一邊假裝腳疼,一邊卻操縱北洋軍怠戰,並提出組織責任內閣,給他指揮水陸各軍的全權等條件,以此來要挾清廷。
清廷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只好召廕昌回京,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還讓他節制水陸各軍。這下子袁世凱可算是得償所願了,他坐在彰德府裡,“遙領聖旨",下令北洋軍向革命軍進攻。沒過幾天,北洋軍就攻下了漢口。但攻下漢口之後呢,他們就按兵不動了,畢竟革命軍也不是吃素的。然後袁世凱就帶著衛隊進京了。
到了11月16日,袁世凱組成了責任內閣,這一下子可算是把大權都抓在手裡了。他迫使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務,自己總攬了政府大權。然後他就下令北洋軍猛攻漢陽,炮擊武昌,想要把革命軍一網打盡。
這一下子可好了,南北內戰爆發了。華南地區各省都紛紛宣佈脫離清朝中央,宣佈獨立。但清廷呢,他們還控制著好幾個北方省份呢。最後孫中山和袁世凱密約,說只要袁世凱能讓溥儀退位,就讓他當大總統。於是袁世凱就開始逼迫溥儀退位了。他一邊施加壓力,一邊又勸說溥儀,讓他乖乖退位。
就這樣,經過了一番折騰,溥儀終於退位了。孫中山也遵守約定,讓袁世凱當了大總統。
民國元年,也就是1912年,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份。2月12日那天,整個北京城都熱鬧非凡,因為隆裕皇太后要臨朝稱制了。她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一副威嚴的樣子,然後以太后名義頒佈了《退位詔書》。
這詔書可有意思了,上面寫道:“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這句話可真是大實話啊,那時候人民可都是想著共和呢。然後又說:“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意思就是說我可不想因為自己一家的面子,就違背了全國人民的心願啊。最後還說道:“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意思就是我要把統治權交給全國人民,建立一個立憲共和的國家,這樣既能安撫國內人民,也能符合古代聖人的理念。
當然了,民國政府和清室也協商了一下,給了清室不少優待條件。比如說,答應每年給清室400萬兩銀元,這可不是小數目啊!就算新幣發行後,也還是給400萬元呢!還有啊,民國政府也同意讓溥儀暫時住在紫禁城裡,這可真是給足了清室面子。
於是呢,溥儀就在紫禁城裡過上了他的“遜清小朝廷”生活。每天還是照舊吃喝玩樂,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這小日子過得可真舒服啊!
在紫禁城時期,雖然溥儀已經退位了,但他還是住在那個金碧輝煌的皇宮裡,過著皇帝般的生活。他的生活費用呢,都是由民國政府提供的,所以他的小日子過得還是相當滋潤的。那個時候啊,他的御茶膳房還是保留著,每天都有一大堆人伺候著他,給他準備各種美食。用膳的時候,那排場可不小,菜品種類繁多,什麼山珍海味都有,真是讓人看了都流口水啊!
不過啊,這個小皇帝可沒有好好地學知識。在民國元年(1912年)9月10日,隆裕太后給他請了幾個師傅,讓他開始讀書。書房就設在中南海瀛臺補桐書屋,那個地方可是曾經軟禁過光緒皇帝的地方哦。
溥儀的師傅們可都是大人物啊,有陸潤庠、徐坊、陳寶琛、朱益藩和梁鼎芬這些先生,他們分別教他漢文和滿文。不過呢,在讀書的六、七年裡,溥儀學的主要是十三經、古詩、古文之類的,還有《大學衍義》《朱子家訓》《庭訓格言》《聖諭廣訓》《御批通鑑輯覽》這些經典。
不過啊,他可沒學過算術、地理和歷史這些東西哦。所以呢,雖然他還是個皇帝,但在知識方面,他可是比其他人落後了不少呢!
民國二年,新的一年開始啦!袁世凱這個大人物居然派人給溥儀拜年,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他這是對小朝廷效忠嗎?我看是怕溥儀找他麻煩吧!
然後到了2月22日,隆裕太后就這麼去世了,真是讓人猝不及防。袁世凱這個傢伙居然還通電弔唁,全國都下半旗致哀,這排場可真不小啊!隆裕太后的諡號是孝定景皇后,這下她可以在地下安息了。
雖然溥儀已經退位了,但他還是住在宮裡,用著宣統的紀年,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他還有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這些機構,宮裡還有內監呢!那些老臣們還給他贈諡,不改衣冠,這可真是有夠復古的。要是有人觸犯了王法,慎刑司就會來處理,這可真是挺有意思的。
時間一晃到了民國三年,參政院提出了一個“維持國體建議案”,要求政府對遜清小朝廷進行管制。這可真是讓人覺得好笑,一個小朝廷還要政府來管制。
袁世凱聽了這個訊息,不得不派人向溥儀提出了七條“善後辦法”。這些辦法看起來挺有道理的,但實際上是在限制溥儀和他的小朝廷。
這七條辦法可真是不少啊!第一條就是要尊重中華民國,廢止與國法令牴觸的行為。這可真是讓人覺得好笑,一個小朝廷居然要和大民國相提並論。
然後還有第二條、第三條等等,都是一些限制小朝廷的規定。比如賞賜只能用於家庭和家族,官民只能賜物,不能賜諡;皇室機關不能對人民發告示,給處分;皇室人員要用民國服裝;由民國司法廳辦理宮內犯罪案件等等。
最後還有一條,就是裁內務府、慎刑司。這可真是讓人覺得好笑,一個小朝廷居然還要被裁員。不過這些規定看起來都是為了限制溥儀和他的小朝廷,讓他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為所欲為了。
在民國六年(1917年)的那個夏天,6月14日這一天,前清的那些老頑固們可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張勳這個老頭子,居然以調解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間的矛盾為藉口,帶著他的4000定武軍就浩浩蕩蕩地進京了。這老頭子一把年紀了還挺有幹勁,一進京就把黎元洪從總統寶座上給趕了下來。
然後呢,7月1日,張勳這個老頭子居然搞起了兵變,宣統復辟了!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溥儀這個小屁孩才12歲,又被他們推上了龍椅。這群老頑固們可真是會玩,一上臺就大封群臣,像什麼黎元洪、張勳、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等人全都成了內閣議政大臣,還有萬繩式、胡嗣瑗這兩個老頭子也成了內閣閣丞。哦對了,還有徐世昌、康有為這兩個老頭子也沒閒著,一個成了弼德院正院長,一個成了副院長。
這群老頑固們可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又是封官又是任命,把整個朝廷都搞得烏煙瘴氣的。不過呢,他們的好日子也沒過幾天。7月3日,段祺瑞就出兵討伐他們了。12日那天,張勳這個老頭子見勢不妙就逃進了荷蘭大使館。第二天溥儀這個小屁孩也宣佈了第二次退位。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就在復辟期間,有一架共和飛機居然在紫禁城上空投下了小炸彈!這可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啊!這炸彈還真準,一下子就炸到了紫禁城東六宮當中的延禧宮,把那裡的建築給輕度炸壞了。這可真是東亞第一次空襲轟炸啊!看來那時候的飛機就已經開始玩空襲這一套了。不過話說回來,這炸彈要是再偏一點可就炸到那群老頑固們的腦袋上了哈哈!
在民國八年,也就是1919年的2月22日,北京紫禁城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大英帝國蘇格蘭籍的軍官莊士敦。這位莊先生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被聘請為溥儀的帝師,負責教育溥儀英文、數學、世界史和地理。這可真是讓溥儀眼界大開啊!
莊士敦這個老師可不是蓋的,他不僅教溥儀各種學科知識,還帶給他很多新鮮玩意兒。比如說,溥儀開始穿起了西服,還剪掉了那條長辮子。這可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啊!不過呢,這事兒在當時可是引起了不少爭議。那些保守的老頑固們,像陳寶琛、鄭孝胥這些人,可是對此極力反對。他們覺得溥儀這是離經叛道,簡直是大逆不道!
其實啊,溥儀自己也是挺想離開紫禁城的。他可是個有追求的年輕人,受了莊士敦的影響,一心想著能出國留學,增長見識。而且啊,他可是個聰明人,比誰都清楚自己處境的危險。所以啊,他和溥傑、莊士敦這幾個小夥伴兒,還偷偷制定了逃出紫禁城的計劃。可惜啊,這個計劃最後還是被王公們給阻止了。
看來啊,那時候的紫禁城可不是一般人能隨便進出的地方。就算是皇帝溥儀,想要出去走走也是難上加難啊!
在民國十年,也就是1921年,溥儀和端康太妃(瑾妃)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原因竟然是範一梅辭退事件。原本兩人關係還不錯,端康太妃在四位太妃中年紀最輕,思想也比較開明,隆裕太后去世後一直被溥儀稱為“皇額娘”。可是這次事件之後,兩人關係瞬間惡化。
這事兒還得從端康太妃把溥儀的祖母劉佳氏和生母蘇完瓜爾佳氏叫進宮中說起。在宮裡,端康太妃狠狠地訓斥了她們一頓,大概意思就是你們這些當長輩的,怎麼管教孩子的?溥儀這孩子任性妄為,該好好管教管教了!
這可真是讓溥儀的祖母和生母無地自容啊!尤其是溥儀的生母幼蘭,那可是個性極強的人,受了這麼大個刺激,回到家裡就吞了鴉片煙自盡了。可憐啊,才37歲就這麼沒了。這事兒對溥儀的打擊可不小,他可是親眼看著自己的親孃就這麼沒了。
時間一晃到了民國十一年,也就是1922年。這一年溥儀幾乎每天都得做一件事,那就是以鑑賞為名,調閱清宮收藏的書畫。這可真是讓人羨慕啊!12月1日,溥儀大婚,娶了一後一妃。皇后是婉容,那可是個溫婉賢淑的美女;妃子是文繡,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大美女。
在紫禁城中,溥儀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逍遙自在。他要麼讀書吟詩、要麼作畫彈琴,要麼捏泥人、養狗養鹿。有時候他還會溜出宮去坐汽車、逛大街。這小日子過得比普通人還舒服呢!不過呢,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溥儀心裡清楚,自己的命運始終掌握在別人的手裡。
在民國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的一個晚上,馮玉祥這個猛人搞了個大動作,他突然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回京,把賄選總統曹錕給軟禁了。這一下子,吳佩孚的勢力就垮臺了。要說這馮玉祥,還真是有魄力啊!不過呢,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又陷入了舊勢力的包圍之中,那感覺可真是“革命”舉措步步維艱啊!
於是呢,馮玉祥一拍大腿,索性在11月5日那天,無視什麼優待條件,派了鹿鍾麟這個硬漢帶兵闖進紫禁城。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逼溥儀離宮,順便撈點宮裡的財物。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你說這溥儀也是倒黴,剛從一個火坑跳出來,又掉進了另一個火坑。
說起來這溥儀也挺有意思的。民國十三年11月4日那天,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府攝政內閣會議決議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直接告訴溥儀:“清室應該按照原優待條件第三條,即日移出宮禁。”這可真是讓人無語啊!執行這事兒的是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還有李煜瀛這個國民代表一起辦這事兒。
到了5號上午10點,鹿鍾麟等人跟溥儀方面開始接洽。可是呢,溥儀就是不肯即日遷出,死皮賴臉地磨蹭著。最後,執行者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只好採取果斷措施,強行責令溥儀出宮。下午3點的時候,他們用五輛汽車護送溥儀及其妻妾離開皇宮,搬到後海甘水橋醇王府去住。
這事兒還沒完呢!才過了兩天,11月29日,溥儀又偷偷摸摸地逃進了日本公使館。這事兒可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啊!第二天,日本公使芳澤謙吉對外界宣佈“容留”溥儀。看來這溥儀還真是有“本事”,總能惹出點兒事兒來。
面對國民軍的步步逼近,曾經身為皇帝的溥儀感覺就像是坐在了火藥桶上,隨時都可能被炸飛。北京政變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陣雨,把他從頭淋到腳,連內褲都沒留下。這政變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當然也包括他這位倒黴的皇帝。他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想辦法逃出國民軍的監視,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準備有朝一日東山再起,找這些傢伙報仇。
於是,在民國十四年(1925年)2月,溥儀就像個被追趕的小偷一樣,悄悄地移居到了天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他在這裡跟那些清朝的遺老遺少們混在一起,還跟張作霖、段祺瑞、吳佩孚等大軍閥搭上了線,一起謀劃著“復號還宮”的大計,準備再次復辟他們那已經破破爛爛的大清朝。這就是所謂的“後遜清小朝廷”。
到了民國十五年(1926年),馮玉祥的國民軍被迫退出了北京,吳佩孚和張宗昌的“直魯聯軍”進駐了這個地方。一看這形勢有變,清室方面就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公然以內務府的名義給國務院和吳佩孚寫了封信,要求讓溥儀復宮,並恢復原來的《清室優待條件》。這一下子就像是往熱油鍋裡扔了個大水球,炸得滿世界都是響聲。各大報紙紛紛報道這件事,眾議院議員李燮陽、全國商聯會等人也都站出來反對。就連那個章太炎也發電報質問吳佩孚到底想幹什麼。
政府方面看到這種情況,也開始暗地裡商量對策,準備推翻這個故宮現狀的折衷方案。而那個在1924年和故宮一起被封存的頤和園呢?這時候也被聯軍交給了清室。看來這場復辟大戲還沒唱完呢,接下來還有得瞧!
這溥儀被逼宮後可真是鬧得沸沸揚揚啊!日本那些大報章都紛紛發表文章,同情他的遭遇,好像他是被欺負的小白兔似的。其實啊,這都是為了給以後建立偽滿洲國造勢呢!沒過多久,溥儀就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去了。
到了天津的溥儀,那可真是放飛自我了!他可算是打破了在紫禁城時的種種陳舊規定,活得自在多了。他把大把大把的金錢都花在裝扮自己上,什麼時尚的外國衣飾都往身上招呼。帶著自己的一妻一妾出入各種場所,那派頭可真是大得不得了!
西方的文化啊,已經慢慢侵蝕了溥儀。他開始喜歡上西方的生活方式,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清朝皇帝的感覺。在天津的外國租界裡,他受到了極高的待遇,簡直比國王還國王呢!不僅在這些外國人當中恢復了自己皇帝的稱呼,一些只對外國人開放的場所還特殊為他開放。他可是充分享受著他這個“特殊華人”的殊遇和榮耀。
對溥儀來說啊,保持現有的生活狀態,甚至是超越,只能透過恢復自己的地位來實現。這一切啊,在溥儀不斷形成的復辟思想中,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可真是個死迴圈啊!不過呢,溥儀也不傻,他心裡清楚著呢,這一切都是暫時的,總有一天他會找回自己的位置的!
話說,這溥儀皇帝在租界的那段時間,那可是風光無限啊!那些個列強國家的領事、駐軍司令,都把他當個寶似的,一口一個“皇帝”地叫著,聽得人心裡那個美呀!每到他生日的時候,那場面更是熱鬧得不得了,各國領事、司令都擠破頭地往他那裡跑,送上各種奇奇怪怪的禮物,就是為了博得這位“皇帝”一笑。
哎呀,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你說這些外國人是不是沒事找事做,偏偏要去巴結這位“皇帝”呢?其實啊,他們可不是真心的,大多數都是出於政治需要,想借溥儀皇帝的名頭來給自己撐場面。
話說這溥儀皇帝也不是吃素的,透過莊士敦這個大媒人,他可是認識了不少外國的大佬。從英國的領事到駐軍司令,再到美國的國務卿,可謂是遍佈五湖四海。
但是呢,雖然這些國家都給了溥儀足夠的禮遇,真正能給他提供支援的卻是少之又少。很多國家都只是在他身上打打秋風,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誰還記得這位前清皇帝啊?
所以說啊,這溥儀皇帝雖然風光無限,但實際上也就是個“紙老虎”,沒啥真本事。那些外國人也不是真心尊敬他,只是把他當個玩物罷了。
在天津的幾年裡,讓溥儀的自尊心不斷的受到打擊,各方勢力的冷淡又讓溥儀想到了一直庇護他的日本。為了進一步說服溥儀,日本方面派出了土肥原賢二來遊說溥儀。尤其是他們提出新國家是溥儀做皇帝的帝國,這個誘人的條件使得溥儀再也按捺不住。土肥原賢二,日本侵華頭號間諜,西方稱他為“東方的勞倫斯”,中國人則稱他為“土匪原”。他是“中國通”,熟讀《三國演義》、《水滸傳》,會說多種方言,他那一口流利漢語帶北京口音。從“九一八事變”到汪精衛叛國,在中國從事了將近三十年的特務情報工作,幾乎抗戰時期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背後都有他的影子。1945年戰敗後接受審判,在審判中採取一言不發的龜縮策略,但是最終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定為甲級戰犯,經抽籤第一個被處以絞刑。
從1925年到1932年,溥儀這位曾經的龍椅上的大佬,在天津衛過上了他的“流亡”生活。這七年,對於他來說,簡直就像是在各種遺老派系、五花八門的主意中玩了一場又一場的過山車。今天聽這個老頑固說“咱們得這樣”,明天那個老油條又跑來獻策“皇上,其實那樣更好”。溥儀呢,就在這中間左搖右擺,像極了一個在風中凌亂的小樹苗。
這七年裡,溥儀可不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地混日子。他一心想著怎麼能夠重登大寶,怎麼能夠再次坐上那張高高的龍椅。於是乎,他就像個沒頭蒼蠅一樣,到處積極活動,尋求復辟的機會。從拉攏那些手握重兵的軍閥,到收買那些口若懸河的政客,再到任用那些自稱有通天徹地之能的客卿,他可是一個都沒放過。
說到復辟,溥儀心裡一直有個小九九,那就是藉助日本人的力量。他對於和日本相互勾結這事兒,從來不藏著掖著,甚至還頗為自豪地說過:“我在日本公館裡住了些日子,那段時間,我可是親眼見識到了日本人的厲害。到了天津之後,我一天比一天更相信,日本人就是我將來複闢的第一個外援力量。”這話一說出來,簡直就是給那些還對他抱有希望的人潑了一盆冷水。合著您老人家折騰了半天,最後還是得靠日本人來實現夢想啊!
不過話說回來,溥儀也不是沒有努力過。他在拉攏軍閥、收買政客、任用客卿這些方面,可謂是下了血本。只可惜,這些努力最後全都見效甚微。軍閥們各有各的打算,政客們嘴上一套背後一套,客卿們更是隻會吹牛不會幹實事。在經歷了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之後,溥儀對於日本人的依賴和重視,自然也就越來越深了。他甚至開始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靠著日本人的支援,再次登上皇位,過上那種呼風喚雨的日子。只可惜啊,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後溥儀還是沒能實現他的復辟夢。
民國二十三年,也就是1934年3月1日,這一天可是個大日子!在“新京”南郊杏花村,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正在熱烈舉行。這可不是一般的登基典禮,這是清朝廢帝溥儀重新登基,改國號“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自稱為“皇帝”,改元“康德”。哎呀,這可真是不得了,一下子從“國”升級成了“帝國”,這名字一聽就霸氣十足!
溥儀這回可是全副武裝,不,應該說是全副帝王的裝束,還兼任偽“滿洲帝國”陸海空軍大元帥呢,這可真是文治武功樣樣精通啊。他還是“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看來這協和會真是找對了人,有了皇帝的加持,肯定能協和萬事如意了!
這場典禮可是備受矚目,連日本關東軍司令官都親自率領200多名官員出席。這排場可真不小啊,看來溥儀的魅力真不小,連東洋人都被吸引過來了。這位日本司令官還跟出任“滿洲帝國”總理大臣的鄭孝胥換了文,當場承認了溥儀的帝位。哎呀,這可是天大的面子啊!
更讓人吃驚的是,溥儀這位亞洲的政治人物竟然兩次登上了《時代》週刊!這可是全球知名的雜誌啊,能登上它的封面的人物都不是一般的人物。特別是那幅有關“解決遠東危機的四個人”的畫像中還有他,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了。遠東危機這四個字一聽就讓人頭疼,溥儀能解決?
說到這溥儀和日本人的關係,那可真是讓人捧腹大笑啊!先來聊聊他第一次訪問日本的事兒吧。民國二十四年,也就是1935年4月6日,溥儀同學首次踏上了日本東京的土地。瞧他那得意的樣子,大概以為自己能讓日本人都跪拜在他的龍袍下了吧?可惜啊,現實可是很骨感的!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民國二十九年,也就是1940年6月26日,溥儀再次來到東京。這次,連日本昭和天皇裕仁都親自出馬迎接他了。看來這溥儀在日本的人氣還挺高啊!不過啊,這可不是他想要的人氣。
你知道嗎?這溥儀居然想逃亡薩爾瓦多,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他可是秘密聯絡了薩爾瓦多的外交代表團人員哦。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了,他以為自己是誰啊,能像小魚兒一樣在兩個大國之間遊刃有餘?
那幫薩爾瓦多的外交官回去後,把溥儀的請求告訴了他們的總統馬丁內斯。這位馬丁內斯總統啊,還是個神秘主義者,他居然覺得溥儀去他們國家是上天的旨意!他還說:“殺死一隻螞蟻,比殺死一個人罪行嚴重得多!”聽聽,這都什麼跟什麼啊!那他到底是想救溥儀還是想殺他啊?
這民國三十年,也就是1941年10月,溥儀的逃亡計劃可真是鬧得滿城風雨啊!那個時候,薩爾瓦多外交代表團又來了新京特別市,也就是現在的吉林省長春市。這回,溥儀可是跟一名偽滿洲國禁衛隊軍官說了他的逃亡大計,打算讓禁衛隊護送他到大使館,再換上衣服,冒充大使館的人出逃。
可是啊,這計劃啊,真是出師不利!為啥呢?因為那禁衛隊早就被日本人收買了!那個軍官一轉身就把溥儀的計劃告訴了日本關東軍。這一下子,溥儀的逃亡計劃就泡湯了。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可真不是吃素的,他們立馬派出憲兵隊,把薩爾瓦多的外交代表團趕出了偽滿洲國,還把他們的大使館和幾家貿易公司都給關了。這可真是個大懲罰啊!從此以後,薩爾瓦多就跟日本斷了外交關係。
更搞笑的是,日本關東軍的人還跑到偽滿洲國的宮內府去找溥儀。他們威脅溥儀說:“你再敢搞這些花樣,小心你的腦袋!”這可真是一場鬧劇啊!
說到這民國三十四年,也就是1945年8月8日,那可真是個大日子啊!蘇聯大哥終於看不下去了,直接對日本宣戰,然後一鼓作氣進攻了偽滿洲國。這一下子,偽滿洲國政權就像個紙糊的老虎,被吹得七零八落,直接覆滅啦!
然後啊,就在8月11日,溥儀這哥們兒可真是聰明絕頂,一看形勢不對,立馬帶著隨身官員和家屬們跳上火車,一路南逃。他們跑得可真快,13日就到達了通化縣大栗子溝。結果你猜怎麼著?就在他們剛喘口氣的時候,日本投降了!哈哈,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啊!
溥儀一看這形勢,趕緊頒佈了個《退位詔書》,表示自己也不想當這個倒黴皇帝了。然後啊,他就在8月19日跑到瀋陽東塔機場,準備坐飛機去日本。可是啊,人算不如天算,他剛到機場就被蘇聯紅軍空降逮捕了!哈哈,這可真是自投羅網啊!
接下來啊,溥儀就被蘇聯紅軍留在了通遼,一直待到8月20日。然後啊,他被一架杜格拉斯飛機送到了蘇聯赤塔一號軍用機場,直接被關進了莫洛可夫卡30號特別監獄。哈哈,這待遇可真是“優厚”啊!
在監獄裡待到了11月初,溥儀又被轉移到了伯力45號特別監獄,一直待到民國三十五年春天。可是啊,這哥們兒在拘留所里居然過得還不錯,甚至還多次上書給蘇聯,表示願意永久居留蘇聯,還請求加入蘇聯共產黨呢!哈哈,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啊!難道他忘了自己是個亡國之君了嗎?
不過啊,也有人說,溥儀這麼做可能是怕日後被追究責任,所以才想申請永居蘇聯。
說到這1947-1948年,溥儀可是被前蘇聯照顧得像個大爺一樣啊!他被轉移到了同一個城市的另一個看守所裡,這待遇,簡直比總統還總統!別的被拘人員都得擠在一起吃飯,還得參加勞動,連蒼蠅蚊子都得自己打。可是溥儀呢?他還是單獨用餐,啥活兒都不用幹,連蒼蠅蚊子都有人給他打!這可真是個“皇帝”般的日子啊!
時間飛逝,到了1950年7月30日,蘇聯突然通知溥儀要把他引渡回中國。這下子,溥儀可慌了神兒,他趕緊找到翻譯別爾緬闊夫,說:“哥們兒,你可得幫我想想辦法,我不想回中國啊!”他可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結果呢?在8月1日那天,溥儀和其他偽滿洲國的小夥伴們一起被移交給中國政府。他們被送到了撫順戰犯管理所,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溥儀的編號是981,這下子,他可真是從“皇帝”變成了“號碼哥”!
在管理所裡,溥儀可是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學會了怎麼種地、怎麼蓋房子,還知道了啥叫“勞動最光榮”!這十年可真是讓他大開眼界啊!不過啊,他最懷念的還是那“皇帝”般的日子,畢竟,誰會願意放棄當“皇帝”的生活呢?
說到這民國六年(1917年)5月,張勳老兄可是以調解“府院之爭”的名義,帶著3000名辮子軍大搖大擺地進了北京城!這一下子,整個京城都炸開了鍋,大家都議論紛紛,說這老張是不是要搞啥大動作?
果然,6月30夜,張勳和幾個小夥伴們偷偷摸摸地進了故宮,找了一群前清宗室的人,告訴他們:“我們要復辟了!”這訊息一傳出來,整個北京都沸騰了!
到了7月1日凌晨,張勳率領著康有為、王士珍等50餘人,雄赳赳氣昂昂地進了宮中。溥儀一看這架勢,馬上把當天改成了宣統九年。他一連發了九道上諭,封了一大堆官兒,給黎元洪封了個一等公,七位內閣議政大臣也是一口氣都給了官兒。各個部門也都有了自己的尚書,甚至連徐世昌、康有為都被封為弼德院正副院長。原來的各省督軍也都被提拔為總督、巡撫。
7月2日,瞿鴻等也被封為大學士,補授了一大堆官兒。當天,北京街上的店鋪、住家都掛起了龍旗,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可是啊,好景不長。到了7月12日,段祺瑞率領的“討逆軍”就殺進了北京,張勳的軍隊一下子就垮了。張勳見勢不妙,趕緊逃到了東交民巷荷蘭公使館內。
溥儀的師傅和父親一看這情況,也顧不得啥了,趕緊替他擬好了批准張勳辭職的諭旨和退位詔書。就這樣,這場鬧劇一樣的復辟事件,短短几天就結束了。
這場復辟事件啊,就像是一場鬧劇,讓人看了哭笑不得。不過啊,也正是因為這場事件,讓人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歷史的曲折發展。
九一八事變後,那時的溥儀可真是“大展鴻圖”,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跟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建立了偽滿洲國。這可真是“一鳴驚人”,一下子就成了“皇帝”。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溥儀在偽滿洲國那可是呼風喚雨,執掌大權。不過呢,他這個“皇帝”當得也是不容易啊,畢竟關東軍在那兒盯著呢。
到了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1日,溥儀在日方的導演下,藉口全東北官紳士民各團體的“熱誠擁護”,第三次登基稱帝,把國號改成了“滿洲帝國”,還把年號改成了“康德”。這“康德”可是康熙和光緒的縮稱,溥儀這是想紀念他們,順便寄託一下承繼清朝基業的願望。
這時的溥儀啊,不僅當上了“滿洲帝國”的皇帝,還兼任了偽“滿洲帝國”陸海空軍大元帥和偽“滿洲帝國”協和會名譽總裁。可謂是權勢滔天啊!
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也出席了他的登基儀式,還跟當時的總理大臣鄭孝胥交換了檔案,表示對偽滿洲國的承認。這可真是“雙喜臨門”啊!
關東軍為了維持“滿洲國”的“國家”形象,在形式和禮儀上也還是比較注意維護溥儀的“皇帝”尊嚴。他們安排溥儀出去巡幸,讓他參加各種軍事檢閱活動。不過啊,這一切都只是表面功夫,溥儀在“滿洲國”的行政大事上可沒啥決定權和否決權。
總的來說,溥儀在偽滿洲國的兩年間,雖然當上了“皇帝”,但實際上還是受制於日本人的。他這個“皇帝”當得可謂是“有苦難言”啊!
說到這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咱們的溥儀老哥已經坐上了偽滿洲國“皇帝”的寶座。在關東軍的安排下,他決定乘坐那艘威風凜凜的比睿號戰列艦,去日本訪問一番。
這次訪問啊,可真是讓日本人下了不少工夫。他們為了讓溥儀感受到“日滿和諧”的氣氛,可是到處都擺滿了歡迎小旗,弄得就像是歡迎國家元首一樣。
日本人對這次訪問可是相當重視,組成了一個由樞密院顧問林權助男爵領頭的14人接待委員會。軍部還特意派出了那艘威武的比睿號戰艦和一大批護航艦來大連迎接溥儀。
溥儀一登上那艘戰艦,就檢閱了日本“球摩”第12、15驅逐艦隊。哎呀,這排場可真不小啊!
等到了日本橫濱,他們還特地安排了火車送溥儀前往東京。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連日本天皇裕仁都親自到車站迎接他!
之後啊,溥儀還有幸在赤坂離宮下榻,這可是天皇裕仁當皇太子時住的地方啊!在日本的這幾天裡,溥儀還檢閱了日軍近衛師團、羽志野騎兵第二聯隊及戰車第二聯隊,甚至還跑到陸軍第一衛醫院慰問了那些日本傷兵。
這回溥儀的日本之行,可謂是受到了天皇級別的待遇啊!不過呢,這背後都是關東軍的精心安排,溥儀這個“皇帝”當得還是得看人臉色啊!
說到這溥儀讀書的事兒,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他讀書那可真是“別具一格”,除了經常生病不上學之外,還時不時地讓太監傳諭老師放假。你說這讀書讀得跟度假似的,能學得好嗎?
溥儀對讀書的興趣啊,簡直就不如對毓慶官外那棵大檜柏樹的熱情大。他經常蹲在那兒看螞蟻,一看就是半天,連吃飯都給忘了。後來呢,又被蛐蛐、蚯蚓給吸引了,叫人搬來一大批古瓷盆缸來餵養這些小昆蟲。你說這興趣愛好,是不是有點“非主流”呢?
老師們啊,對這個學生真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於是他們就想了個權宜之計,每天早晨起來後,總管太監張謙和就站在臥室外,把昨天的課文大聲地給溥儀念幾遍。等到溥儀去太后那兒請安的時候,老師們也不放過機會,讓溥儀在太后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就為了讓他加深記憶。你說這辦法,是不是挺“拼”的?
就這樣學了好幾年,結果呢,當然背不出幾篇文章了。滿文學得更是糟糕,連字母都沒學會,隨著師傅伊克坦的去世,這門課也就徹底結束了。
老師們為了促進溥儀學習,還特意想出了個伴讀的辦法。伴讀的學生每個月能拿到80兩銀子的酬勞,還有額外的“紫禁城騎馬”待遇。這可是朝廷對臣下的特殊恩典和榮譽啊!一開始是貝子溥倫的兒子毓崇伴讀漢文,後來又增加了溥儀的弟弟、醇親王次子溥傑伴讀漢文。這回溥儀表現稍有長進,至少當著老師的面能在書房裡坐得住凳子了。老師呢,也可以用訓斥伴讀生的辦法來規勸、訓誡溥儀。這伴讀的辦法,還真有點“曲線救國”的意思呢!
1967年,溥儀因患尿毒症病倒,後因醫治無效,於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分去世。1995年,他的遺孀李淑賢將他的骨灰葬於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縣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在清西陵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