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是呢?怪不得當初弟妹說要把暖丫頭過繼給昌溪侄子的時候我就在那裡納悶?

這過繼孩子都是男娃,怎麼到了弟妹這裡就得是女娃呢?

當時還問了一句,弟妹可是什麼也沒有說”

“這還用想嗎?肯定是他李嬸子覺著不管怎麼說,都是自家的事,說出去丟人唄!也就沒有往外說。”

“劉嬸這話說的對。”

“可是不對呀!前幾天還聽到李家二嫂說春丫頭怎麼怎麼好,怎麼會這麼做,是不是這中間有什麼誤會呀!”

“老二家的確實對春丫頭不錯,三個女兒當中,她只疼春丫頭,不過她的疼也就只在表面上,特別是在孩子不哭不鬧的情況下,會抱抱這孩子,其他的她可是從來都不插手的。

家裡幾個孩子,小的時候有老婆子看著,孩子會走了就有大些帶著玩。

特別是有了這兩個小的後,更是把孩子扔給了夏丫頭,或者是槐小子帶著。

至於孩子的衣服,不說這兩孩子的,就是從揚小子出生到現在,從來就沒有給洗過一件衣服,更別說尿布了!”

“這,這事只管生,其他的就散手不管的主呀!”

“誰說不是呢?”

“老婆子今天請幾位族中長輩還有街道辦事處的同志過來,就一個意思,原本是打算分家的,可是看在老二的面子上,這個家可以不分。

但是老婆子受得苦受的累必須給一個說法,自打她懷上揚小子後,老婆子可以說天天伺候她,像伺候老佛爺似的,不就是為了老二?為了孩子嗎?為了這個家嗎?

可是到頭來呢?她盼著我這個老婆子死,惦記老婆子手裡那點棺材本,惦記我那死在戰場上的兒子拿命換回來的撫卹金。

還有不說手裡的那點棺材本,就說老三的撫卹金,當初老婆子覺著老三沒有留下一兒半女,見她不待見暖丫頭就把這孩子過繼給了老三。

這話又說回來也是咱們現在政府好,不僅給了撫卹金,還有每個月領到幾塊錢的補助金。

當初就明明白白的說了撫卹金給暖丫頭以後當陪嫁,補助金也夠老婆子養活自個和暖丫頭。

不說老三沒了,就是在一個院子住著有沒有分家,還不是老二和老二家的孩子嗎?

可是老二家她是怎麼做的呢?

明明就是親兄弟姐妹們,沒得讓幾個孩子在前面加上一個堂字,叫什麼堂姐堂妹的。

還說暖丫頭不喊她一聲娘,可是他她這麼不想想她是怎麼做,讓孩子怎麼喊呀,到頭來還冤孩子。

大傢伙可能不知道,有一件事,我從來都沒有用在外面說,當初生了夏丫頭後,她叫是個女兒,不光是打從心底裡不喜歡,還偷偷把孩子身上掐的青紫青紫了,要不是老婆子當初給孩子換尿布,怎麼也不會發現。

等到了暖丫頭出生以後,她也是這麼對待孩子的,說句實話,老婆子看到孩子被她掐成那個樣子,老婆子都想打她一頓,可是她畢竟給老李家生兒育女,咱不能這麼做不不是嗎?”

大傢伙聽到這都不

知道該說什麼了,就連便宜媽的老媽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更別說其他的吳家人了

這會還是輩分最大的叔爺李文君問:“昌河家的,你說婆婆剛才說的可都是真的?”

“我,我?”

“既然你說不出了一二來,那就是你婆婆說的都是真的了,還真是沒有想到你他媽的這麼虎毒不食子!

炳睿家的,那你想怎麼辦?說出來讓大傢伙都聽聽!”

“唉!老叔,我原本就想著都是一家人,不必要計較那麼多,可是大傢伙也看到了,不是老婆子不計較,她就不會惦記不該惦記的了。既然這樣,那就分開吧!”

“娘,不是都說好了不分家的嗎?”老爹這會急眼了,就趕緊插嘴問

“是說不分家呀!可是沒有說不分灶呀!

從她懷著揚小子到現在,這家裡裡裡外外都是娘一個人在做,她可是從來都沒有插過一次手。

既沒有感激我也這個做婆婆的付出,還惦記老婆子的棺材本,惦記你拿死去的兄弟的錢,

老二,娘把老三的撫卹金給了暖丫頭,不就是給了你們兩口子嗎?

暖丫頭再怎麼叫老三爹,可是老三能聽的到嗎?

再說了,即使我把這孩子的戶頭放在老三名下,這孩子平時不還是喊你一聲爹嗎?”

“娘,兒子……”

“娘知道你有幾個孩子不容易,所以老婆子給你養著暖丫頭,可是你媳婦不知足,你也不知足!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娘還要累死累活的伺候你們一家吃喝拉撒呢?”

“他李嬸子說的沒錯,這要是老孃的兒媳婦兒媳婦,就一個要求,休了!”

“王嬸,現在不能說休了,應該說讓離婚!”

“對沒錯,就是離婚,讓我說呀!昌河家是不是覺著孃家有幾個兄弟,的就是覺著她婆婆好欺負!”

“還真是!”

“炳睿家的,你打算怎麼分?”聽到這後,叔爺李文君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就問

“老叔,這個房子當初當家的還在的時候,就說過誰給老婆子養老送終這房子就是誰的!”

“這個大傢伙都知道”

“老婆子有三個兒子,現在就剩下老二一個了,到時候打翻的人肯定是他,至於到時候誰在跟前伺候,誰給養老,老婆子現在看著懸呀!”

“弟妹,昌河不是這樣的人”

“他確實不是這樣的人,自己養的兒子老婆子心裡清楚,至於其他人那就難說了。”

大家一聽這句好就知道說的是誰,還不是李昌河的媳婦吳慧芳,不對,還有養在她身邊的幾個孩子,平時可都不和自家奶奶親呢?

“老叔,還有兩位同志,還有各位街坊鄰居們,今天就請大家做個見證。

從今以後老婆子帶著暖丫頭過,正好暖丫頭也大了,也不能老是和老婆子住一間屋子,就讓她搬進東邊那間屋子住,讓她一直住到出嫁再說,你們覺著呢?。”

“這個可以,還有呢?”

“老婆子現在還住這這間屋子。”

“這個是應該的”

“廚房以及柴房留給俺老婆子用,倒座房有三間,就讓老二在那裡重新砌個灶臺用吧,剩下他們看著辦吧!

至於糧食這個簡單,反正現在都是有糧本的,那就按糧本上的來。

家裡的養的幾隻雞就不分了,那都是老婆子在養的,其他的都按人口平分。”

“可以,那養老的糧食和費用呢?”

“養老的錢,以前當家的還在的是時候就定好了,以前都是舊幣,不過換算過來就是每個月給老婆子3塊錢養老。

至於養老的糧食,就按其他人家來吧!畢竟老二家的孩子多,也不容易。”

“可以,河小子,你也聽到了,你娘事事在為你考慮,你看你做的都是什麼事呀!”

“叔爺,我都聽孃的!”

“那家裡的賬本呢?”到這個時候吳慧芳也破罐子破摔,也不怕大家笑話,就問

“賬本?什麼賬本!”

“就是,又不是大戶人家,還得需要記賬。”

“就是!”

“你不說賬本老婆子還忘了,既然你提了,那就拿出來讓大傢伙都看看。”

說著就轉身進屋把好幾本賬本還有一個小木箱拿出來。

“不是還很有賬本呀!”

“這怎麼可能呀!這能有什麼好記的!”

“就是!”

“家裡的賬本都在這裡呢?

蒙塵老婆子孃家長輩,她從前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丫頭,跟在主家小姐跟前認識一些字。

在老婆子小的時候手把手的教我識字認字,能記個賬什麼的!

老叔您是有學問的人,兩位街道辦的同志也都是有學問的人,就請你們幫忙算一算吧。”

“這些年來,從老二開始去工廠上班後,交給家裡的每一筆錢,怎麼用的,剩下多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都是有據可查!”

叔爺和兩位同志,自己站在人群裡的認識字的人,都翻了翻賬本。最後就聽到兩位街道辦的同志說:

“李嬸子記的賬沒有錯”

“確實沒有錯”這時候叔爺也說

“真是沒有想到他李嬸既然還會識字認字。”

“還被說,李嬸這字這都真不賴!”

“是嗎!”

“那是,你們也不看看,就這字,不說其他的,在咱們這一片也是能拿的出手的。”

“那就是說,吳家人想和他李嬸多要一分錢都不可以。”

“那是,你們看看,這李嬸在賬本上記的可仔細了,小到一根針,哪怕是一把青菜,這上邊可都有記載呢?

怎麼會能讓吳家多要一分錢呢?如果他們吳家人真他孃的敢,老子就敢那些這賬本挨個和他們對。”

“就是,他們不就是覺著李嬸子家裡男人少嗎?才這麼欺負李嬸子的。”

“他們還真好呀!嬸子家裡是男人少,可是我們李家男人可不少,怕他孃的,有本事我們就比比。”

“沒錯,比比,不管是你身手,還是那些賬本對,我們李家人都不怕。”

“沒錯,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我看該怕的是他們吳家人吧!”